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时间:2022-09-08 15:37:26 教育 我要投稿

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数学教学有着其特殊的规律性,在2~6岁这一阶段,孩子会表现出对某种知识或事物特性特别感兴趣,培养专业化的幼儿数学老师、采用系统化的自适应教学,更能适应孩子的天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一、幼儿数学教育需要改革的必要性和趋向

  1.当前幼儿数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存在着数学教学方法和形式简单、教材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活动目标单一乏味、忽视幼儿的心理思维特点等一系列问题。而一直提倡的新课改、杜绝小学化等问题执行困难,不是我们的幼儿园数学知识教学内容的深度不够,而是不成系统,缺乏系统、统一、规范的推荐教材。

  2.当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现状

  我们的园长似乎要求她所有的老师吹拉弹唱无所不精,书画诗文,无所不通。数学教得好,语文水平高,英语发音准,身体柔性好……一些幼儿园一个班配两个老师,更有甚者一些不规范的幼儿园一个班只配一个老师,不仅数学,要求五项什么都教,其教学效果并不好!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用幼儿容易理解的、形象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3.家长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家长看到别的孩子提前到四五岁就能计算一千甚者到万的计算等,似乎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孩子的潜力都很大,只要教得会,何必再等?可是,可持续性呢?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违背了孩子的发展规律,不仅不能发挥各个孩子的优势,反而牺牲了孩子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再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发展是没有潜力的。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一些新思路

  1.培养幼儿园数学专业教师

  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就可以教有所长,教有所精,相对于零散、随机的活动而言,专业化的数学老师是有优势的,只有老师做到心中有序,明确哪些是幼儿必备的经验,并在每个具体的主题活动中灵活地把它们转化为适当的教育目标。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发展问题,就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幼儿数学教师的发展问题,就是我们当前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根本。

  在幼儿园里,我们培养的幼儿园数学老师要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和孩子交流。数学家笛卡儿曾说过:“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当幼儿园的数学老师上数学课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自己也进入了数学王国,学会用数学语言和孩子沟通来教学,分类、排序、比较、计量、平面图形、空间方位……

  2.自适应教学

  由于幼儿园班内人数不是很多,老师比较容易掌握各个孩子的情况,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可以按照各个幼儿的基础和兴趣来确定该幼儿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能力,巧妙地把数学思维训练的元素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和活动中。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巩固重要的数学概念、加强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让孩子真正地把数学当成好朋友;在兴趣和主动性学习的基础上爱上数学。

  幼儿园三年所有学习的数学知识如下:①数――认识数、计数和数的分合与运算;②量――量的比较、自然测量;③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等分;④空间――方位、方向、空间知觉或物体在位置和距离上的相互关系;⑤时间――时间、日期、日常生活、事件的前后关系等;⑥集合与对应――是数学的最基本概念,是幼儿早期数学的感性基础;⑦分类与排序――是数学的智力活动,能帮助幼儿运用数概念。一共7个分类,我们把每一类细分四个阶梯,处于不同阶梯的幼儿应学习下一阶梯的内容。

  3.小榜样教学

  树立爱学数学的“小榜样”,也是一种以“大”带“小”,就是让学习能力强的幼儿带动学习能力需要提高的幼儿。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认为,儿童教育儿童有三个好处,一是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更深刻;二是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鼓励儿童所能获得的效果更为巨大;三是儿童教儿童能教学相长。“老带新”,“大带小”的教育活动就是这种思想在新阶段的发展。

  4.感性引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思维,简单地“复制”到幼儿的头脑中,因此,不能将计算作为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应将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对数学的兴趣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数学的特性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幼儿老师必须具有一定感性经验的积累才能使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卓有成效。用感官去学,去接触、触摸。用感觉去学,获得孩子天生探索秩序和规则的满足感。在生活中学,体味生活实际中的数字、图像。

  5.律动与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幼儿很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数学律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律动中学数学,收效很明显。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数学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数学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幼儿数学教育中可采用的八种途径是什么

  幼儿数学教育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难教,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比较枯燥。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教、幼儿愿学的一门学科,是幼教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在此,本人介绍幼儿数学教育中可采用的八种途径,力求抛砖引玉,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探讨。

  一、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由此,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他们的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安排了能为幼儿提供分类学习的环境。在一个架子上,教师摆放了各种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塑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在另一个柜子上,教师摆放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卡片,让幼儿根据名称(车、船、飞机、火车)分类。

  二、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游戏是幼儿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将餐具(勺、碗、筷子等)一一发给“孩子们”。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幼儿发展了一一对应的概念。

  三、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

  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例如,当儿童通过大量的操作,发现“1 ”是所有一样东西所表示的集合时,并能用语言清晰地表示所有一样东西的集合时,幼儿才真正掌握了“1”这个数的含义。

  四、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数学教育。

  儿童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例如,在进行分类的活动时,教师可提供各种不同颜色小型积塑片、各种不同的积木、各种学习用具、各种餐具……以满足不同儿童的探索需要。

  五、通过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

  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不经儿童思考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幼儿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六、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的情感极大地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应该通过提供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例如,“这只杯子装得水多,还是这只碗装得水多?”的问题引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后,又使他们确信数学是有趣的,他们喜欢数学,也能学好数学。

  七、通过语言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概念的内化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例如,当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具体的实物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以后,启发幼儿用“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八、通过讨论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通过操作,通过自己的探索,对数学中的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受,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例如,当幼儿用小石头进行8的分解以后,教师就让幼儿分几个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都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从同伴的想法中受到启发。

  在幼儿数学教育,这八种途径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这八种途径的合理、充分的运用,将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幼儿的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相关文章:

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03-11

如何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03-30

如何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09-19

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11-18

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03-11

如何对幼儿进行孝敬教育03-09

如何进行幼儿挫折教育03-24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02-23

幼儿园如何进行数学教育(精选7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