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

时间:2022-09-23 13:36:51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

  导语:暴力一个法律名词,指使用武力或人身攻击或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纷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

  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 篇1

  中国“不打不成器”的传统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如今,当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时,总有不少中国父母抱怨: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孩子又没办法。

  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一项由教育和法律界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家庭中打骂孩子现象十分普遍,有2/3的儿童挨过打。3.6%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打,“偶尔”挨打的高达57.3%,表示“从未”挨过打的占39.1%;有15%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骂,“偶尔”挨骂的高达69%,表示“从未”挨过骂的只有16%。在挨打的儿童中,女孩占了90%以上。被调查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也有近2/3的人在上小学和初中时被父母打过,有30%的人因为被体罚而导致精神忧郁。

  打骂使孩子心灵遭受伤害

  青少年法律专家鞠清(音译)认为,家庭暴力带给孩子的不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

  调查显示:遭父母打骂的孩子,有9.2%的人产生过轻生念头,18.1%的人想离家出走,8.4%的人想和父母打一架,甚至还有6%的孩子埋下了“复仇”的种子。这说明,孩子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甚至想采取极端手段来报复施暴者。同时,孩子对暴力伤害的恐惧也高于其他伤害,选择“害怕遭别人打骂”的比例高达41.2%。

  其次,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受此伤害的孩子,“不诚实”的为7.6%,“欺负别人”的达8.3%,而“偷拿他人物品”的更高出18.5%。

  此外,犯罪心理学家张天然(音译)指出,“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接受并使用暴力”,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到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作用。这就是犯罪学中所说的“暴力的循环”。而且,遭打骂的孩子还极易产生其他不良的性格特征。 几乎所有的中国父母都清楚打骂孩子所产生的恶果,但打骂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增加和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一些地方打骂孩子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孩子应被看成独立的个体

  那么,为什么打骂孩子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发起这项调查的专家认为,中国社会还普遍不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父母的儿童观中权利意识淡薄。在调查中,有超过30%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有哪些权利”。认同孩子应“自主平等”、“受尊重”的家长只占15%和6%。

  这种传统的儿童观普遍存在于中国父母身上,并影响着人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尽管中国有健全的儿童法律体系,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公众意识作为社会心理基础。作为社会的人,儿童也是国家的,父母和子女间除了血缘关系外,还存在法律上的关系。专家呼吁,政府应采取法律措施,以保障儿童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一些青少年保护组织的负责人指出,孩子有问题,父母用打骂来解决,说明这些家长无能。父母应多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孩子4种心理需要:爱护和关怀;被接受、被尊重的权利;得到赞赏的机会;在家里有被当作成员的地位。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 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焦虑不安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犯罪

  有一个孩子,父母自幼就盼望他能成才,可他贪玩,成绩差。有一次旷课看电影,被父亲知道,狠揍了他一顿。他认错了,父亲还不住手。被打之后,他一肚子委屈,憎恨父亲。他暗暗下决心:父亲越打,我越玩。慢慢地,他走上了流窜、偷窃的犯罪道路。从这个孩子的变化说明,家长粗暴地打骂对孩子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作为一个儿童心理医生,我认为家长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恳切希望每一位孩子的家长,今后再也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了。

  扩展资料: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杜绝暴力

  当孩子做错事时,当孩子的行为没有满足你的期望时,你是怎么处理的?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脾气暴躁、教育观念陈旧的家长,总是对孩子非打即骂。用这种暴力方式教育孩子,危害究竟有多大?看看以下这个案例,你就会知道。

  北京曾曝出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16岁的北京中学生将母亲残忍地杀害后,平静地从母亲身上搜出600元钱,然后若无其事地去网吧上网。几天后,被公安民警在网吧抓获时,他一脸淡然,没有丝毫的惊慌,也没有半点悔意,让见识过不少犯罪事件的公安民警们也直冒冷汗。

  后来,警察经过多方了解后得知:这名少年因为学习成绩差,经常被母亲打骂。越是被母亲打骂,他就越是反抗,成绩一直没有提升。

  心理专家分析,这个孩子的性格非常内向,母亲长期的打骂管教使他内心产生了一些病态的想法。当母亲又一次打骂他时,他已被仇恨屏蔽了眼睛,所以最终做出了弑母的惊人举动。这个悲剧的发生,和少年的母亲长期采用打骂这种暴力方式管教他有着直接的关系。

  看到这样的案例,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事实证明,一味地打骂,并不能帮助孩子进步。有调查显示,很多未成年犯人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就有不端行为,并且他们常常受到父母打骂。

  调查结果表明,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不良行为的产生,而且还会使孩子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要知道,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一个脾气暴躁、热衷于用暴力方式教育孩子的人,怎么可能教育出性格健全的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走上父母的老路,将这种家庭教育悲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在杜绝暴力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

  通常来说,父母选择暴力对待孩子,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火气一上来就什么都忘记了。因此,当你想发火、想打骂孩子时,请先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妨暂时离开现场,或者忙点别的事情,等自己平静下来之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出现矛盾时,家长千万别丧失理智地对孩子一顿暴揍,而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否正确。即使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也应该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平静地和孩子交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完善自己的行为和观念。

  打骂是一种不良的管教方式,是父母无能和缺乏修养的表现。从表面上看,打骂可以让孩子暂时改正错误的行为,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说谎的毛病以逃避父母的责骂。除此之外,打骂还会扼杀孩子个性,使孩子丧失自尊心,变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总之,用暴力的方式管教孩子,注定是失败的!

  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如何看待暴力教育孩子】相关文章:

如何教育暴力型的孩子08-19

如何对待孩子的语言暴力10-24

各位家长该如何看待隔代教育03-11

最新如何教育孩子08-30

母亲在如何教育孩子04-28

如何教育熊孩子08-02

如何教育孩子认字09-17

刘邦是如何教育孩子的03-02

如何教育撒谎的孩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