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时间:2022-04-28 18:05:5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理论界越来越关注小学生数学学习与其的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但是家长、教师等不同的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其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对于衡量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其判断标准和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也为此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认为小学生数学成绩与解题能力受到其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成绩;心理健康

  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教育家、心理学家、政府官员等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日益剧增,尽管当前的物质条件要远远优于昔日的水平,但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却每况愈下,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Rtter对伦敦市区小学生进行问题行为调查,发现15%的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AffordD.R对加拿大渥太华小学生的调查得出16.5%的小学生有心理问题。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下。李晓晨选择南宁市851名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被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16.92%的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2.82%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00年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不同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发现,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存在着年龄、性别以及年级等方面的差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国良教授等人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这些问题因年级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高屹等通过调查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出与传统研究不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但相反的结果是,初中生除了学习上的困扰比小学生大,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比小学生高。目前我国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调查的检出率普遍较高且差异较大,其检出率的平均值,有的在10%-20%之间,而有的则高达60%-70%。第二,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较不一致,但大多采用的量表为心理问题或症状检出量表,带有明显的临床诊断性质。第三,目前研究使用的工具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量表,不一定适用于我国本土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检验。

  2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生理、心理状况等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林崇德(2001)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方面的互动关系问题,如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其对异性看法的问题等;二是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和自制力问题等;三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出现学习障碍和学习困难问题以及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厌学的问题等。家庭是小学生社会化的起点,小学生不但在其中进行着社会化,而且还以家庭为基地,与外面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小学生得到了发展。因此,家庭作为小学生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意义深远。汪莹(2001)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物质的丰裕导致现在小学生的刺激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由于父母工作忙于,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负责教育和培养;(3)目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缺少玩伴,故其在班级集体活动中会表现出自私和缺少合作精神;(4)大部分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因此会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和希望;(5)现在的小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个别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过强。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们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比传染性疾病更为严重。报告还指出那些脾气暴躁、言语和行为很难自制、说话讽刺刻薄或喜欢谩骂学生的教师不应该继续在学校从事教育活动。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刘宣文(2003)通过对某中学学生进行理性教育实验研究发现:(1)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和增进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理性情绪教育课程十分适合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适合作为学校实施、推进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程。许言午等(2003)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研究,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科任课教师,依然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在知识的传承上,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一般不会做深人细致地研究。教师忽视和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不会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会思考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造成影响,而是将责任推给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解决学生发展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不关心学生健康心理地形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占有时间最多的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全部课程里,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全方位的展开。

  作者:于春阁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泰山小学

  参考文献:

  [1]高屹,于新红,张瑞凯:《北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7期.

  [2]石长地:《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212-221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的影响因素和方法03-09

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04-28

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04-28

影响冰箱耗电的因素04-19

影响绩效考评的因素04-29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02-05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04-10

宝宝睡眠的时间及影响因素04-27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