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特长种类

时间:2023-11-16 10:50:38 偲颖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特长种类

  特长,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特别擅长的专门的技艺或兴趣、研究领域,出自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和沈从文《会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特长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特长种类

  特长种类:

  一、孩子的言谈举止

  在平时生活中,得注意观察孩子,比如说,孩子喜欢动手拆东西、喜欢鼓捣电脑、喜欢创作……这里说的喜欢,并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喜欢,而是一直以来都喜欢做的一类事情,孩子不用家长监督、督促就能坚持去做的一件事情。另外呢,就是孩子在平时的交流中,常发散出来的是一种唯美的文学气息(文科),还是一种很有思维、禁得起推敲的逻辑关系(理科)呢?注意到了这些,就基本了解了孩子的兴趣、爱好。

  二、孩子的关注点

  平时孩子都喜欢看什么书籍、报纸,都关注哪些新闻报道?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知道和了解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这些关注点去了解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选择文理,选择专业。

  三、孩子的想法

  在与一些家长交流的时候,我问他们孩子对选择文理、专业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往往得到的答案就是:“哎哟!我们家孩子都为学习忙得晕头转向,问他喜欢什么专业,他自个儿都答不上来。”家长们不妨仔细想想,孩子是否在平时说过一些类似的话:“要是我能像xxx一样就好了”,“xxx其实不难学”,“我倒是蛮喜欢xxx的”……别小看这些平时的“不经意”,就是这些不经意的话语,就透露了孩子的一些想法,我们在听到这些话语后,可以适当的简单记一记,这对将来帮孩子做出选择是很有用处的。

  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最佳年龄:

  2-3岁:儿童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

  这个年龄的孩子与外界有了更为广泛的接触与交往,他们的认知水平亦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认识了更多的事物,萌发起强烈的语言交流愿望,而且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事物间的联系和词汇的意义。此期是儿童发展口语的一个活跃期。然而,儿童口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和教育的条件。有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精通一种外国语,那么,你们不妨从这个时期开始,着手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我想定会事半功倍的。

  3岁:儿童学习小提琴的最佳年龄

  3岁的孩子手指运动相对地较为娴熟,而且能够协调地做身体简单的运动(把握好拉琴的姿势),对音乐能够较好地感受,口语的迅速发展亦有助于儿童理解成人的教学。因此,在这个年龄学习小提琴、二胡之类的乐器,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比较容易为孩子接受。当然,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要具备教的能力和学的兴趣。

  4-5岁: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

  生起学习书写和阅读的愿望。这个年龄的孩子已能够简单的小人书中了解其书面语言的含义。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绘画,借此表现他们生活中所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儿童画是儿童的一种独特语言。此时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和阅读兴趣。

  5岁:儿童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

  5岁的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较之先前都有一个大的提高。在较为完善的口语和一定书面语言基础上,孩子对复杂的五线谱不单单能机械地记住区分它们,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理解它们。5岁的孩子手腕力量和指关节活动有了一定的力度,故而学习钢琴条件较好。加之此时孩子尚未接受学校教育,时间上也显得充裕。但孩子学习钢琴,除天赋兴趣外,环境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

  6岁:儿童学习足球的最佳年龄

  身体力度的增强和灵活度是这个时期孩子学习足球的内在条件。

  10岁以前:儿童学习外国语的最佳年龄

  至于到底让孩子学什么为好,这要看他的兴趣和天赋,如何知道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赋呢?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赢得信任

  父母只有放下架子,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实现最成功的沟通。

  孩子往往喜欢与家庭以外的成人交往,因为那些成人对待他们很象同辈,而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就感受不到这种气氛。

  有些父母对孩子,总象是上级对下级那样,并强调他们自己的观点与尊严而不顾及孩子的想法,父母从来都是对的,而孩子从来都是错的。这样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破坏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实,父母和孩子的交往,应该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独断的。首先在家庭中,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的虽然是子女的角色,但与父母一样,他们的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总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来与孩子交往,才能在教育孩子时,让孩子对自己更加信服。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生活中,光有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不够的,还要与孩子建立相互的信任,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信任,可以理解为坚信别人的诚实、正直和可靠。

  马丁太太的女儿林达放学回家后抱怨今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她大声斥责。马丁太太听后把腰一叉,用质问的口气说:“你是干什么坏事了?”林达瞪起眼,很生气地说:“我什么也没干。”“不会吧,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斥责学生。”

  林达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一副不开心的样子盯着妈妈。马丁太太继续责问:“那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林达很倔强地说:“什么也不做。”如果这样再问下去,母女之间一定会对立起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此时,马丁太太改变了她的态度,用一种友好的语调说:“我肯定你当时觉得很尴尬,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林达有些怀疑地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接着讲:“我记得我上四年级时,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我只是在算术考试时站起来借了一支铅笔,老师就让我下不了台,我感到十分尴尬,也很气愤。”

  林达露出轻松的样子,很感兴趣了:“真的?我也只是在上课时要求借一支铅笔,因为我没有足够的铅笔,我真的觉得为这么简单的事,老师教训我,不公平。”“是这样。但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我可以多准备一支铅笔,那就不用打断老师讲课而向别人去借。”“这个主意不错。”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他们关系的重要方面,因为不信任会使现实关系中出现抵触现象和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作为合格的父母,还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

  获得孩子的信任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蒙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包括象“死”和“性”等传统禁忌的话题,也应作诚实的回答。

  另外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什么,除非是保证能做到的。孩子往往会将成人的许诺当作誓言,假如许下了承诺,但又破坏了这种严肃的承诺,孩子便不会再相信了。因此,你所说的必须是真心真意的,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

  一旦孩子到了懂得道理的年龄,就应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以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除非他说的话很不真实),不要边洋去问孩子:“你所说的确实是真的吗?”或“不要对我撒谎!”这样会引起孩子对你给他的信任的怀疑,要用善意代替对孩子的怀疑,他将尽力实现对你的信任。

  还有,如果父母不等待孩子的申述结束,便根据一些迹象匆匆下结论,并进行不准确的谴责,是对孩子感情上的蹂躏。必须假定孩子是无罪的,除非你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他犯了错误。如果不这样做,将难以使孩子确信你们之间还存在着信任和真诚。

  当发现孩子对你不老实了,仍然应该对孩子抱诚实和信任的态度,相信他将来会改变和克服这个毛病,要让孩子体会到,老实承认错误对他是有益的。

  总之,每一位父母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正直的,并表示信任孩子的行为与你对他的尊重是一致的。

【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特长种类】相关文章:

如何确定小升初孩子的特长种类05-28

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兴趣与爱好10-21

家长如何确定孩子的兴趣及爱好07-26

家长如何对孩子正确定位不期望过高11-04

家长如何帮艺术特长生的孩子选曲05-22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05-21

如何确定孩子发育是否正常05-25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案例05-08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特长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