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时间:2022-03-02 15:59:45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意思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习惯于做艰苦工作。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1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做为初中班主任,我觉得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要使孩子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必须让他们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由小积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制定一些严格的学习规范与制度,必要时可让家长监督执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3.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对初中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有关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二、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注意力很难集中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思想浮动较大,加之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思想不集中,以至于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日积月累,逐渐与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一些留守少年儿童,缺少家长监管,他们常常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功课。

  2.学习生活很无序

  这类学生的物品摆放乱七八糟,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经常出现写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

  正准备读书,突然想起有事还没有做,于是放下书本就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突然心血来潮要学习,买了好几本学习资料,结果没有看几页就扔在了一边,以后再也不提。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收获。

  还有些同学在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三心二意,没明确目标的推动,也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

  有些同学从偶尔的抄袭作弊慢慢发展为经常的抄袭作弊,这种抄袭作弊习惯所产生的惯性作用又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逐步形成虚伪、不诚实、害怕困难等性格。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的片。

  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怕吃苦,遇到困难则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积累,形成不想学或无法学的状况。

  三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上课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十分严重,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的同学大有人在。

  2.读书环节

  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反复读,要求“

  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例如: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自觉预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作好笔记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认真系统复习的好习惯等。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每个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重视。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2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笔者所在学校也是如此,从最开始的洋思中学,到杜郎口中学,从昌乐二中再到西峡一高,按理说如此多成功学校的“成功模式”,认真学习之后就能推进学校教学的发展,为何如今的成效仍不显着呢?甚至还出现了质疑的声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跟风学习,大多都以模仿为主,仅有表面的精彩,而无内在的改变,是问题所在。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就如何让“小习惯”影响“大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模式的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自学,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能够质疑,提炼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解疑,通过合作学习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能够编题,突破考试的瓶颈。试问,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如此的要求学生能实现吗?初中生数学学习基本习惯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1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数学教材是经过许多教育专家反复编写,又经过许多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后认为是科学的,可行的才最后确定下来的,在教科书中,不仅积累了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成果,而且还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

  目前很多老师不重视阅读,因此学生一般都没有读数学书的习惯,或者读书时抓不住重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领会不深。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要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粗读、细读、精读。

  “粗读”就是先通读教材,大致了解学习的内容,不忙于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把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对主要的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记号标下来,知道教材主要介绍了哪些什么样的知识点,不明白或不懂的地方要记下来。

  “细读”就是具体细致地逐句阅读。把教材中各个问题弄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难懂的地方要反复多思多想,并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意义识记。

  “精读”就是在弄清各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中重难点作深入地分析,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评注。也就是说,读书要经过从粗到细,再从细到精。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要先了解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了解各部分的主要概念和定理,做到胸有成竹,纵观全局,然后经过细读,具体掌握其中的内容,详细理解每个知识点,弄懂每个概念或定理的含义,最后再进行一次精读,把具体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归纳整理,并与原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以结构为纲,纲张目举,条清缕晰的新的认识结构。

  2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前奏。预习的好坏,往往能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结果。通过预习,学生不仅能带着问题,抓着要点来听,而且还能使他们挤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听课的效率更高,收效更好。

  有些学生预习,尤其是薄弱学校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可以为学生拟好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按提纲预习读或带着问题预习。拟定提纲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提出的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要有思考。预习中的思考首先是归纳性思考,即把学得的知识按知识间固有的逻辑线索,整理归纳,分清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准确地把握知识的联系,进行联系性思考,考虑每个概念、定理间的关系,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新知识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

  3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将知识强加在学生头上。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模式就把学生的质疑放到了主导的位置,他们培养的学生之所以能够被北大、清华等全国著名高校青睐,学生因学会质疑,从而具备非凡的探究能力应该是关键所在。所以,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说明他们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从教师角度看,学生提出了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清楚了学生的疑点、难点所在,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在预习中创建“问题场”,让学生想问

  有专家指出:要形成一个“好”的问题或要让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必须创造出对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情绪氛围。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场”。

  3.2教会学生在何处提问、质疑

  学生有了胆量且有了一定的兴趣后,并不等于就能问得恰到好处。从原则上说,学生的问题应当围绕学科教学任务去提。学生能否问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关键还在于让学生是否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分门别类地给予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联系处提问、质疑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如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2)在预习中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提问、质疑

  在原有知识的结构上或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学生自然就会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这也就是学生开始提问了,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今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想课堂模式改革真正的深入课堂,让教师能充分体会到新课改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课改理念,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列举的学习习惯,只是抛砖引玉,笔者希望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细节的把握,来促进课堂模式改革的进步,如何让“小习惯”影响“大模式”,通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04-13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8-3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08-1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03-14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午睡习惯03-16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03-14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07-12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10-27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