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时间:2024-04-10 14:00:13 秀雯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欢迎大家参考!

  薪酬方案设计是源头

  要做好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第一个关键的动作就是做好企业内部的薪酬方案设计,因为薪酬方案设计出来的各项要求将会成为指导各级管理者进行日常薪资管理的准则,如果这个源头在设计时就出现了一定偏差,那么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也会出现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偏差。例如: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销售系统全员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的薪酬分配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发现:营销干部在管理团队,制定营销战略规划,规范各项营销活动的政策、制度流程方面不能胜任。出现这样的偏差,根源在于该企业在薪酬设计时一直采用销售额提成制,营销干部只会关注眼前的销售额,至于团队建设、组织管理、战略规划等各项工作因为与其个人的利益分配毫无干系,所以没有人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去研究与实践。

  并且,薪酬方案要结合企业内部的部门与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绩效要求,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

  薪酬水平策略设计

  薪酬水平反映了企业薪酬相对于当地市场薪酬行情和竞争对手薪酬绝对值的高低,通常有领先型、跟随型、滞后型、混合型四种策略。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会根据内外部人力资源供需情况,采用混合型薪酬水平策略。

  例如,一家生产A产品、且连续5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试图进入关联的B产品行业市场。于是,在研发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上,采用领先型策略旨在高薪“挖角”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因为A产品与B产品的营销渠道可以通用,所以,该企业在营销人才的薪酬水平上继续采用跟随型策略。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会对企业的职位先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职位价值评估确定职位等级,继而结合企业内外部薪酬调研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确定每个职位的职位等级与对应的薪酬总额。所以,薪酬结构设计一般也叫做职位等级与薪酬结构标准设计。

  薪酬结构设计的关键点在于企业内部职位的岗位价值评估结果与各类职位的薪酬水平策略。例如:在一个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里,其研发类的所有职位价值会比同层级的其他类职位价值要高,其薪酬水平策略采用的是研发类职位领先型、职能类职位滞后型,所以在该企业最后设计出来的薪酬结构中,研发工程师的职位等级与薪酬总额可能会高过人力资源总监。

  薪酬构成设计

  大多数企业的薪酬构成不外乎由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两部分组成,也有些企业采用的是纯佣金制的单一的浮动薪酬。固定薪酬构成的科目一般有月(年)度底薪,各类补贴如年功补贴、学历补贴、技能补贴等;浮动薪酬一般由周期内的绩效奖金、年底分红奖金组成。

  企业在进行薪酬构成设计时,需要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为企业的薪酬结构设计确定的是一个职位的薪酬总额,而薪酬构成设计则是把这个总额分解成各种构成科目,相关薪酬构成的科目支付条件必须在劳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约定,并以此规避劳资风险。

  为了支撑企业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在薪酬构成设计时,也需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连续几次绩效考核不达标,经培训辅导仍不能胜任后的调岗、降薪或直接辞退等约定。

  并且,绩效工资必须有对应的绩效考核合约书进行支撑,所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必须与被考核员工签订相关的绩效协议,以规避劳资风险和明确员工业绩标准。

  薪酬实施方案的设计是执行前提

  在实际薪酬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围绕设计的薪酬方案的实施结果往往并不乐观。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在薪酬设计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与人力,但往往忽视了方案实施时所需要的支撑方案,所以很多薪酬管理变革动作宣告失败。

  企业薪酬设计起源于企业的组织设计、岗位工作分析、绩效考核方案,所以在策划企业薪酬体系实施方案时,需要有步骤地进行以下工作:

  ①确定、签发、公示企业内各部门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

  ②设计、研讨与修订、签发、培训、宣传贯彻各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

  ③确定、报批企业内部的职位等级与薪酬结构标准,考虑到薪资保密性,一般只对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解释与说明;

  ④制定、研讨、培训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岗位的薪酬构成与核算的流程、日常薪酬预算、调薪、薪酬发放审批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内薪酬方案实施时,不能仅靠人力资源部来一手组织甚至操办,必须成立公司的薪酬管理委员会,由公司一把手亲自负责。

  薪酬总体情况的分析

  做好公司及各部门每月薪酬总额分析、人数变化趋势分析、人均薪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薪资变化的趋势与具体变化的原因:是人数的增加导致薪资总额的上升,还是调薪导致人均薪资上升继而使总额上升。

  引入薪酬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监控企业在人力成本费用率、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参照如下:

  人力成本费用率=(薪资费用+福利费用)/营业收入,该指标用来评价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

  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薪资费用+福利费用+税前利润)/(薪资费用+福利费用),该指标用来评价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益。

  例如,一个公司有5个销售区域,人力资源部门每个月统计他们的人力成本费用率,从而可以得出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率,同时也能清楚地知道人力投入产出效率出现异常的部门,并及时找到相关的问题点进行改善。

  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则更加有管理的指导意义。如一个公司的新项目或者新公司运营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利润为零,此时人力成本已经发生了作用,即利润=收入-支出(成本),利润为0时,至少保证了收入足以冲抵支出;该公司人力成本投资回报率一年的是0.6,1月是0.1,2月是0.2,3月是0.3,4月……12月是1.0,事实上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该公司正在逐步转亏为盈,人力成本投资正在收到更大的回报,从而我们可以断定该公司的经营效益正在好转。

  薪酬结构分析

  每月人力资源部可以统计公司、各部门的各岗位层级的薪酬总额(包括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变化趋势、各岗位层级的人均薪资变化趋势,从而观察出企业内以及各部门内相邻岗位层级的收入差距是否合理,并以此作为改善公司薪酬结构的参考依据。

  薪酬构成分析

  ①固定薪酬构成明细分析。如对加班费、工龄工资进行分析与管控:每月统计与分析公司、各部门加班费(工龄工资)总额、人均加班费(工龄工资)金额、薪资总额中的加班费(工龄工资)占比,找到异常点,并进行有效管控;

  ②浮动薪酬分析(即绩效奖金发放分析)。包括奖金、业绩、利润,薪资总额、人均薪资、人均利润、人均销售额等同期对比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评估出绩效考核方案及激励政策的有效性。

  薪酬管理的设计思路

  1、明确公司薪酬战略定位:将人员队伍的薪酬收入控制在市场中上水平,保证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的稳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形成一定的外部吸引力。

  2、调整薪酬挂钩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工作业绩的价值分配体系,使员工收入水平向岗位价值、人员素质、工作贡献方向倾斜。

  3、建立职位等级制度,开辟员工横向发展跑道,满足在职位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

  4、调整薪酬体系中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在设计上保证员工收入水平较大涨幅,但增加员工浮动收入的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促进公司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

  5、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调节,充分调动员工潜能与工作热情。

  6、完善公司福利制度,调整福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自助式福利体系,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要,将福利制度引导到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来。

  7、依据企业组织变革、中期经营效益以及市场薪资行情的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保持薪酬体系的动态涨跌,促使公司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企业化。

  薪酬管理的方法

  一、不要指望任何公司或专家给出一套拿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绩效考核的方法。

  这并非否定专家的理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实践界、理论界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却也是令企业HR最为头痛的话题。很多企业HR都在慢慢意识到,来自期刊、专家、知名公司的经验、理论不可能完全运用到自身的工作当中。所以:第一,要博学,为自己打好理论功底;第二,要多听,集众家所长,拓宽思路,从每一种观点当中有所体会;第三,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不要迷信任何一种考核方法。

  不可否认,目标管理法、标杆超越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记分卡法等多种考核方法的确很科学,在一些情况下使用时也相当有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任何考核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前提,如360度考核法,考核主体包括上级、与员工工作有关联的同级、下级,但第一,这回避不了考核主体的情感、主观因素;第二,为了得到同事好的评价,会削弱考核主体的原则性;第三,如果公司员工人数多,都采用上、中、下平衡几个方向来考核,需要的时间、精力、资金多,造成的纠纷、内耗增加,可操作性不强。另外,360度考核是对员工的全方位考核,定性考核的标准无法量化,不易把握。比如,元征科技在德能勤绩考核方面曾经设立了公司规范度,包括下班五分钟内把桌面整理清楚、上班需打领带等一系列规范,但考核在执行过程中会打折扣,实际上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样,定量考核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首先,并非所有考核都能用定量来衡量;其次,即使能够定量,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渠道相当困难。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考核目的,使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或合理综合运用所有考核方法当中适用的部分。

  三、健康型的组织和完善的公司制度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前提。

  绩效考核体系是公司众多的管理制度之一,但其建立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独立运行,要依赖组织环境是否健康、配套制度是否完善等。考核的目的在于考核结果的运用,首先要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其次要奖励个人,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考核结果的推广、运用,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从绩效考核的角度讲,这里的健康型组织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绩效考核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二、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第三、高素质、敢于坚持原则的管理团队;第四,相关制度的完善。和绩效考核体系相辅相成,并对绩效考核体系提供支持或反作用的制度包括:第一、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职位的设立,岗位价值评估,岗位说明书的编撰,岗位调整,职务升迁制度等都是进行绩效考核以及进行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第二、薪酬管理制度。包括结构、使用范围、变化、以及考核结果对它的反作用。岗位管理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不仅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使得绩效考核的结果得以运用,既成为员工考核的激励机制,也是员工参与考核体系的关键。另外,考核前一定要营造相应的气氛,进行相应培训,考核要公开、公平、透明,考核结束后要得出结果分析报告,及时接受员工的反馈、申诉,保证考核结果对公司、对部门经营目标的调整和实现,保证公司管理的改善,对员工的积极性和整个组织的绩效形成促进。

  四、绩效考核文化的建立。

  外部的考核理念和考核方法不一定适合公司,甚至自己公司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仍然不一定适合公司内的每一个岗位,所以,不要指望完美到每个员工的考核结果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不要为了考核而考核。简单、关键且实用的考核方法就是好的考核方法,要建立适合本公司的绩效考核文化,通过此使员工感受到公司对其的要求、鞭策、激励。

【怎样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相关文章:

怎样做好薪酬管理06-04

怎样做好员工薪酬管理04-19

企业做好薪酬管理的方法06-03

如何做好企业的薪酬管理04-20

怎样做好企业管理04-29

怎样做好企业管理04-29

企业管理怎样做好12-16

企业怎样做好精细化管理04-30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