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指南”精神,落实教学常规,优化保教过程,提高保教质量

时间:2017-04-04 幼儿保育 我要投稿
俗话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有时想想,真是别有一番道理。因此,我们就好像生活在一个知识的海洋里,它很大很大,一眼望去,大得没有边际,要靠自己慢慢去探寻、摸索来指明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我们刚踏上社会不久的教师而言,对于工作中碰到的事情,更应该去多学习、多借鉴、多反思,来寻求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答案。
一直以来,我都很崇拜那些幼教类的名师,我觉得他们不仅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生动的课堂教学,更主要的还是他们在课后所花的精力。他们课后默默无闻的努力钻研精神,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因此,只有反思自我的人,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这样,才能看到通往前进的道路。对于我而言,我认为自己缺乏很多知识与经验,有时,很想好好去完成一件事,但是,事实却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正是如此,凡事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指南,重点针对保教常规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南》第十三条中,我们应重点关注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主要让教师明确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教学活动的保教目标、活动过程和指导要点。看来,每个活动都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要靠自己去实践、观察、摸索、学习、总结、反思,只有不懈的努力,才有意外的收获。
幼儿园除了“安全”问题及各个常规环节要重视之外,教师就是一位领路人、播种者,因此,教师在“教”方面尤为重要,即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备课是老师的一项技能,以前总感觉语言课是五大领域中比较简单的一门课程,无非就是教师把故事完整讲一遍,幼儿认真听故事,听完后教师“抛出”一系列问题让孩子们回答,最后再把故事完整讲一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学习《指南》后,我觉得老师课前时的准备很重要,如在备课时,自己如何设计教案过程,设计的意图与重难点的把握,每个问题及步骤是否有效等,只有考虑得比较完整、透彻,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案。深刻的记得绘本活动《鸟窝里的树》,这是一堂园里的汇报课,当时,在拿到这个绘本故事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看了起来,一下子我就看完了,那时的我一头雾水就在想:这绘本才那么几页,怎么给大班的孩子上半个小时的课呀,眼前真是一片迷茫,无奈之下,我硬着头皮就像挤牙膏一样把教学过程慢慢写了下来,当时,在我放下笔的一霎那,虽然不知道自己设计的教案如何,但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因为,凭我自己的努力能完整地把教案写好了。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把教案给师傅看了一遍,师傅看过后,并没有做评价,只是让我大致把课上了一遍,之后又进行讨论、分析,在经过一番研讨后,我感觉自己的辛苦全白费了,几乎把我设计的教案全修改过了,顿时,有种无比失落的感觉。但是,师傅就是师傅,经验肯定丰富,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设计出了更理想、更完整的教案。同时,这堂课在园里的汇报课中,得到了很不错的成绩。
不过无论有多具体、多精彩的教案,没有吸引的图片和新颖的教具也是远远不行的。在观摩名师冯老师的语言《新年》这一教学活动时,我觉得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一张张图片,如:星星、新衣、新帽、月亮、飞机等,色彩鲜艳漂亮,图片形象逼真。在教学时,冯老师采用了图示的方法学习诗歌,她生动的教学,都深深吸引了大家,还把几个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幼儿都“拉回”到诗歌情节中,孩子们目不转睛地听着,时而又积极地发言着,对于幼儿来说,真所谓是一种享受。这样不仅简单明了,更易幼儿记住理解。还制作了各种头饰,在最后的环节中,分别让幼儿一一进行了分角色的表演,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达到了高潮,他们戴上各自扮演的角色,深深沉浸在情境中,到现在那一幕都清楚地烙在我的脑海中,至今使我印象深刻。
从中,我想到平时上课的我,原来幼儿上课表现的不积极与分散注意力,其实是老师占主导因素,在此,扪心自问,真是愧对于孩子。对于课前的准备,首先教师应事先熟悉教学内容,特别是语言课,首先故事要脱稿讲述,一定要生动、有趣、夸张,假如连自己都很难顺利地讲下来,那一定不会打动孩子,更不用评价它的课后效果了。还有,在教具的准备方面,还应多花一些功夫,这样,教学时才能真正吸引孩子。争取,在今后的活动中,会有更精彩的活动展示给他们。
让幼儿愉快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长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在平时的点点滴滴经验中,凭着自己的努力与工作中的热情,相信会换来更大的收获。作为幼儿老师,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孩子们负责,做到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好教师。选择了就不后悔,努力了不算失败,成功了不能骄傲,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只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生活才会变得多姿多彩,炫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