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组织教学活动后的成功自豪感

时间:2017-06-16 常用资料 我要投稿
记得师傅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能够组织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后,心里总会充满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并且我很享受在这样的自豪感中,所以,我喜欢当老师。”听完师傅的这句话之后,我也仔细想了想,这样的自豪感,我有过吗?真的有那么开心吗?答案是肯定的。

最喜欢每个活动之前制作各种各样的教具,在准备的时候,我总会联系这个活动的内容边做变想,这个教具应该怎么使用,怎么使用才合理,不过有时,组织完活动之后总会“很受伤”,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直到最近一次的家长开放活动我彻底明白了。

在这次的家长半日活动之前,我在选择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特别慎重,结合班级幼儿情况,我选择了上海名师蒋静老师的《上楼下楼》,久仰蒋老师大名,从未听过她的活动,所以,在活动之前,我先翻阅了教案,在熟悉活动基本流程之后,怀着期待的心情,我追看了蒋老师活动现场的视频,她刚出现的气场就把我镇住了,并且,在活动中我发现,蒋静老师的现场反映机制非常棒,如在集体念绕口令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可能掌握地比较好,没有做到与旁边的孩子念得一致,蒋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后,对他说“快是一种本领,慢也是一种本领”等等,语言的巧妙让孩子们立刻了解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改正了;另外,蒋老师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处理上也非常地细致,如在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熟悉了解绕口令内容这一环节中,蒋老师在幼儿熟悉了解符号、图片的基础上,还能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举例说明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对此图片或符号的认识,同时也为最后的学念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看了这个活动之后不光光让我熟悉了活动的流程,也让我学到了基本的临时应变机制,以及在活动中的语言组织以及其指向性也是相当至关重要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我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如:教材分析不透彻,语言的指向性不明确,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而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去想。

是的,一直觉得自己有时候看问题太过表面,特别是遇到一些自认为简单的活动时,总是容易掉以轻心,如今天的数学活动《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组织活动之前,我自信满满地觉得这个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列算式肯定再简单不过了,所以在组织第一个环节的时候,我在请幼儿看图片列算式、理解图片的同时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应该让他们理解图片与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请个别幼儿讲述算式所代表的含义之后,缺少了集体讲述的过程,目的是让其他没回答问题的孩子进一步理解,并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因为第一环节的草率结束,导致了孩子们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对应的关系没有找到;第二,活动中的细节考虑也不周全,如操作材料的设计摆放、白纸板的设计、肢体动作等等方面还需要自己去慢慢推敲;可以说,今天这个活动给我的感触也很大,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不要忽视我们所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无论什么活动,课前我们都应该做到认真分析教材、熟悉幼儿现有经验、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以及语言的组织等方面。

记得沙老师说过四个字“厚积薄发”,是的,只有平时多积累,才会得到成功,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认真分析每一次教材、认真做好每一次反思,这样我们才会成长,才能享受到师傅每次活动后所感受到的所谓“成功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