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过错――惩罚

时间:2017-11-10
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洛克《教育漫话》

对于孩子特别的过错,惩罚也是不能缺少的,关键在于把握惩罚的尺度,发挥处罚的积极作用,防止和消除消极作用。

惩罚的分类

就惩罚实施的主体而言,惩罚可以分为自然惩罚、社会惩罚和惩罚。

自然惩罚是指孩子因为违犯自然规则而受到的来自自然的惩罚。如没有记住父母的教导,被火烧伤、被水烫伤,都属于自然性惩罚。天气太冷而不愿多穿衣服所导致的挨冻,过分挑食或不认真吃饭要挨饿,都属于自然性惩罚。

社会惩罚是指孩子因为违犯社会规则而受到的来自社会的惩罚。如打碎邻居家的玻璃要赔偿,或者要为邻居更换;弄坏伙伴的玩具,要向伙伴道歉并赔偿;都属于社会惩罚。

父母惩罚是指孩子不听父母的教导而导致过错,特别是任性、坚持过错时,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惩罚。

有些惩罚是不能选择的。但从孩子的教育来说,应该自然惩罚优先、社会惩罚次之、父母惩罚最后。因为自然惩罚会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到父母教导的意义。只要在孩子安全的范围内、不给孩子留下身心遗憾,自然惩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社会惩罚会让孩子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在接受社会惩罚的过程中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是利益共同体,要共同承受过错的责任,这对形成孩子的规则意识,并遵循社会规则,乃至成年后遵纪守法,都是有益的。

@_@我是分割线@_@

从客观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是最难掌握的。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免受自然惩罚和社会惩罚,因此是需要的。但一旦过分、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误解,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对抗。惩罚过多,还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形成自卑感和无能感,失去主动性、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动机。而如何惩罚孩子,也是令父母十分头疼的问题。

就父母惩罚的动机来说,惩罚应该分为以惩为主、以弥补过错后果为目的的惩罚。和以罚为主、以促使孩子有深刻记忆为目的的惩罚。

对于特别严重的无意过错,应该实施以弥补过错后果为目的的惩罚。

对于特别严重的有意过错,应该实施以促使孩子有深刻记忆为目的的惩罚。

父母惩罚的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包括“关爱撤出”、“权力维护”的成分。

关爱撤出是指失去父母关爱、以及由此失去特权,如没收儿童的玩具或糖果,取消带他们去看电影的计划。

权力维护是指运用父母的权力,让儿童引起注意、停止过失举动。在这些活动中,维护父母的权力。

在使用惩罚时,要有口头言语的伴随,让知道行为的后果。这些言语既有警告性后果,“你要如果,我就……”,体现父母对过错行为的愤怒。也要有关爱性的后果提示,“你如果这样做,就会……”,体现父母对过错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对孩子的关心。通过以上两个方面,从认知和情感上影响儿童。

以下方法供家长参考:

语言批评。当孩子犯有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他;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讲述自己行为的过程,往往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并且会越说声音越小。

@_@我是分割线@_@

因此,父母耐心听孩子的讲述,既是尊重的表现,也是教育的过程。等孩子讲完以后,再向孩子明确表明,打人、抢夺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不允许的;并要求孩子向对方道歉。
 
  弥补过错所造成的损害。当孩子犯有乱画、乱丢东西、玩具等过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清除污迹、清理房间,作为对过错的一种补偿。
  没收心爱的东西。当孩子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时,父母要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必要时,将孩子乱丢的物品暂时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禁止某些权利、要求。当孩子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时,可以暂时禁止孩子接触爱吃、爱玩的东西,作为惩罚。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优秀时,及时恢复这些权利。

 打手心。当孩子有打架、乱丢东西、损坏物品等过错时,家长可以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父母再说明处罚的原因;然后用纸棒打孩子的手心或屁股,以示惩罚。

由于孩子知道纸棒打手心只是一种警示行为,不会十分疼痛,所以,这种惩罚一般不会带来孩子的对抗。

这个纸棒可以在父母和孩子心情快乐时共同制作,并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提醒棒……,并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对孩子的警示。
  隔离。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惩罚,即把孩子从他的不当行为受到强化的情景中带走,送到他自己的房间里(或其他地方,这类地方不宜太明显,更不能正对大门,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隔离的时间不能太长,对5岁的孩子最多5分钟,每长一岁可以增加一分钟。

3岁的小宁对妈妈说脏话。妈妈把孩子叫过来,看着他的眼睛,柔和但坚决地说,“你不能这样说话。这样说是绝对不行的。”

如果孩子继续重复那样的脏话,就要把孩子再一次叫来,更为认真和坚决地说,“我已经给你说过,你不能说那样的话。如果你再说那样的话,我就要你坐到椅子上悔过!”

这样警告后,如果孩子还说,就要让孩子坐到悔过椅子上去,并告诉他,“你说那样的话,很不对。现在就要坐到椅子上去。”

@_@我是分割线@_@

如果孩子反抗,妈妈就是用点力气,也要让孩子坐在椅子上。要让孩子知道,规则是需要遵守的。

如果孩子觉得妈妈是认真的,祈求妈妈说,“我错了,我再也不说那样的话了。”这时,不宜养成孩子做了错事就请求原谅的习惯,而应该温和地说,“是,不能说那样的话,你后悔是对的。不过,我们要遵循规则,所以,你要到那张椅子上坐着。”

一般来说,到不了最后这个阶段,孩子就会坐到椅子上去的。

专家认为,椅子应该不靠墙壁,不能让孩子用脚去踢墙壁。

孩子在椅子上安静下来,妈妈才可以解除这个惩罚。

当孩子因受了惩罚而精神疲倦时,母亲应轻拍孩子以便孩子入眠。

当孩子承认错误并表示不会再犯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不会因此而不喜欢你。”表明对孩子的惩罚只是对做错事的处罚。

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理智而有效的方法。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夏东海也使用过这种方法,就是让孩子面对墙壁站着。

  父母在处罚中,一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话;二是处罚要认真执行,不宽容、不妥协;三是处罚的地点不要在明显的地方,特别不要在正对大门的地方,以免伤害孩子自尊心;四是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五是注意安全,处罚孩子的物品材质不能过于坚硬。

@_@我是分割线@_@

慎用惩罚

实施惩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及时向儿童说明惩罚的原因。惩罚最好是在儿童进行不当行为过程中实施。如果不得不延后惩罚,要给儿童解释惩罚的原因,让他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被惩罚。只有认真地向儿童解释他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父母为什么要帮助他控制该行为,惩罚才是有效的。如果一个儿童受到惩罚却没有被告知原因,只是告诉他,“再让我抓住,非把你耳朵揪下来不可”,他就会将这种不愉快解释为“不要被抓住”。那么,他就会表现出两面性,权威人物不在时,他会继续自己的行为;而权威人物在时,他会压抑被惩罚的行为,以防被抓住。

二要态度温和且坚决。惩罚主要目的是表明成人的态度,当实施惩罚的管教者体现出温和和同情心时,儿童更容易接受惩罚。另外,坚决地说“不能那样做”,会比犹豫不决更有效。

三要有连续性。对同样的不良行为,必须给予同样的惩罚。因为导致惩罚的行为,往往是儿童喜欢的。一旦这种行为不再受到惩罚,反而会强化他们的不当行为。

四要有惩罚开始和结束的明确时间。惩罚一旦结束,一切都应过去,不要让家庭整天充满怨愤的气息。

五是尽可能不使用体罚。严厉的打骂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儿童会产生高度焦虑,管教者为的是让“记住教训”,而儿童学会的是害怕或者逃避;同时,体罚还会让儿童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对孩子的惩罚是多数家庭都会遇到的,但父母绝对不能“一时性起”,更不能“当时没想那么多”,事后后悔不迭。必须深思熟虑,未雨绸缪,谨慎行事。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