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同感受“奥尔夫”的音乐魅力

时间:2017-01-08 特色课程 我要投稿
——由《地毯上的游戏》想到的……

一直都对奥尔夫的音乐活动很感兴趣,本学期通过外出听课、学习听到了一节奥尔夫“味道”很浓的课《地毯上的游戏》,所以班门弄斧尝试着上了一节翻版课。

《地毯上的游戏》这个活动用到了两个音乐作品,其中的进场音乐是我们的熟悉的《问候舞》音乐,这段音乐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演绎——有时它是朋友之间的问候和亲切握手,有时它又会和报纸玩起游戏和报纸一起快乐地舞动并在上面留下长长、短短的线条,在《地毯上的游戏》这个活动中它又变成了一辆快乐的小火车,高兴地鸣着响亮地汽笛在铁轨上奔驰!变化的是不同的形象和游戏,不变的是经典的音乐和孩子们主动、快乐的体验。

《加沃特舞曲》是《地毯上的游戏》这一活动的载体,活动以游乐场游戏情境贯穿始终让抽象的音乐回归到了儿童的生活和体验,即兴性(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孩子不该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应该有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音乐应该成为孩子们自由表达、表现的载体,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活动中我尝试鼓励孩子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因为对于“游乐场”和其中各个游乐“项目”,对于音乐,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大胆表现的空间, 不应存在什么固定的动作,韵律动作应该来自于孩子。

如果把《地毯上的游戏》这一活动放在日常的集体活动中其实可以不用把所有的内容都放在一次活动中进行,慢慢地展开更能实现奥尔夫“从儿童出发”、“综合性”、“即兴性”、“亲身体验”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活动可以把重点放在对音乐欣赏、感受上并展开想象;第二次活动的重点可以是结合场景创编韵律动作,教师引导孩子记录下自己创编的动作,并进行优化组合(可以有多套动作);第三次活动则可以把重点放在合作游戏上(合作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这样就能实现幼儿从被动的学音乐到主动的“玩”音乐的转变。

链接: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归纳为: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_@我是分割线@_@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它形式简洁,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即兴性;2、综合性;3、参与性;4、自然性;5、民族性 ;6、大众性。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

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2、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么“BORING”。

3、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4、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教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