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学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时间:2017-03-21 幼儿成长 我要投稿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象纬幼儿园 陈春霞 【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例两个层面进行研究:阐述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的意义;解释了其必要性;论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从幼儿园组织层面看,幼儿园应在班级成立鼓励榜,引导幼儿积极向上。从利用资源层面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大自然、家长或周围一切的可用资源,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行为习惯 幼儿园 幼儿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对后世的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外也有教育家说过:“开始做的好,一般做到了。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充满生机。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谓源远流长,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达,经济日益突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选题意义
关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既关系到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涉及到我国是文明古国问题。因此研究幼儿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价值。长久以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对幼教工作者和家长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希望做出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从实践上,本文将在现实世界中深入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尝试探索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从理论上,本文可以促使社会人士更清楚地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对我国的学前教育、家庭教育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二、行为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就像走路,就是一种习惯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据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与后天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动作和行为,还包括情感、思维方面;它满足于某种需要,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行为习惯涉及的范围广泛,幼儿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认知学习习惯等。良好的品德习惯包括文明礼貌用语、友爱同伴、遵守规则、诚实勇敢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定时、独立进餐、安静就寝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良好的认知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书写坐姿、学习物品整理、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等等。
三、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分析
(一)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幼儿期,是学习和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好时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会自觉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动力定型。然而,我们在对幼儿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年龄越大,习惯养成的越好,年龄越小,习惯养成的越差;一般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幼儿任然存在着依赖别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坐姿不正、不爱学习、说谎、说脏话、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行为习惯。
(二)状况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
如今科技发达,优越的物质生活给幼儿带来了有利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也隔绝了幼儿与外界的接触,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父母又忙于工作,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短。渐渐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导致幼儿养成了任性、依赖、挑食、好动好斗等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教育影响
现就绍兴市绍兴县某大班幼儿为例,本班大多数家长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种只注重于健康知识的灌输,反而忽略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的溺爱,一切事情都为孩子包办,导致孩子在生活习惯上弱于同龄幼儿。如我们班的妞妞,家里的大人对他非常的宠爱,只要是他提出的要求都会满足他,尤其在饮食上想吃什么就做什么,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不吃,从而导致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每天早晨来园他总闷闷不乐,问他怎么了,就说:“我不要吃青菜。”
又如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幼儿中是最好的,对孩子较高的期望值,当孩子有了坏习惯之后,就免不了一通数落责骂,家长的这种言行直接对幼儿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可有一组幼儿合作的不够默契,忽然我就听到从建建的嘴里蹦出了一句脏话,问他为什么要说脏话,他回答:“我听见我爸爸也是这么说的。”建建是单亲家庭,建建妈妈一个人带着建建也非常的不容易,建建在园特调皮,总是去欺负一些同龄幼儿,每天傍晚建建妈妈总是询问建建的在园情况,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总是跟他妈妈反应他今天又欺负谁谁谁了,建建妈妈就开始对他打骂起来。
3.陌生的幼儿园环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时常会更换工作环境,从而导致幼儿更换幼儿园,当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会感到害怕,有的幼儿为了影藏心中的恐惧心理,将一些坏习惯、坏脾气带到幼儿园,从而来掩饰恐惧心理。如我们班的凡凡小朋友,去年只读了3个月就回老家了,今年开学初读了没几天又回了趟老家,现在的他对于这个幼儿园,这个班级是陌生的,每天早晨他总是眼泪汪汪,也不跟同伴玩耍,同伴不小心碰到他,他就会挥动拳头。
4.家园合作程度
可以说,当前家长都非常的重视幼儿的成长教育,可大部分家长更重视的是幼儿的学习成绩,每天询问的是幼儿的计算怎么样啊?认字怎么样啊?等等,从而忽视了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一些家长会议中,有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关系,常常迟到、缺席。
本班有40%的家长偶尔可能会主动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有15%的家长很少会主动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而我们由于工作关系,平常会主动积极的反应幼儿在园情况,听取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在由于一些幼儿接送的较晚或较早,作为教师的我们无法听取幼儿的在家表现情况。
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因此我们因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将来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名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秩序感的培养。促进幼儿身体健康、自立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科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一生。”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这些话都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要的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礼仪等,幼儿期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了好的行为习惯,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则会给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麻烦。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他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让幼儿做到按时入睡、起床,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等。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成长。同样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也较为重要。长期以来,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孩子说:“我自己洗,自己吃,自己拿……”等,但往往得到的答案却是:“你不会,你还小,不行……”等等。因此,许多小朋友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总而言之,幼儿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今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三)幼儿品德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品德习惯的好坏,反应个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幼儿期正是品德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文明举止上更为关键,一个人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如:幼儿在园中碰到不认识的老师,还没等老师开口,幼儿就会主动上前向老师问好。当大人在聊天时,自己在一旁玩,不去随意打扰。这些都体现出拥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四)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调查发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时好时坏,则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在幼儿园尤其是大班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进入小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这一课题,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幼儿期本生就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从小爱国、爱人民、爱家乡: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和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发展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五、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生活中逐渐的养成。
1.制定规范,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反复练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生活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持之以恒。在园中,幼儿往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坚持不了,如:上厕所和洗手时不推不挤,搬椅子必须要双手端起来,上课必须认真听讲等,因此,我们必须把每个规则和一日生活连接起来,讲练兼顾,从而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进入午睡室时,幼儿的情绪很激动,不能安静下来,这时老师就可以播放睡眠曲或轻音乐,让幼儿明白自己已经在午睡室了,长期如此,幼儿就养成了安静入睡的习惯。又如:排队伍走楼梯时,很多幼儿喜欢你挤我推,这时老师可以进行全班思想教育,告诉幼儿走楼梯互相推撞带来的危害,让幼儿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当幼儿再犯时,教师可重复教育,直到幼儿完全领会。
2.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坚持正面教育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面对幼儿的这种情况,在班级中设立评比栏,给幼儿不断的鼓励、表扬及肯定,从而矫正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上下楼梯时,幼儿走路非常的小心,这时老师就微笑点头表示他做得对:当大家在安静看书时,往往有个别幼儿发出奇怪的声音,这时老师就给他一个小小的暗示,提醒他矫正。又如我们班的赵榆毅,他是个有多动症的男孩子,整天坐不下来,除了睡觉那会儿是安静的,其他时间总在教室里走动,有时翻翻区域柜,有时在地上爬来爬去,真拿他没办法。在一次语言课中,我故意将他和我坐在一起,请他来当小老师看看底下哪个小朋友最乖,最乖的奖励五角星,起先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我将五角星放到他手里时这才开始有模有样的管起来,现在的他虽然还是不能表现的和其他幼儿一样,但比起以前还是有一点点的进步,至少他知道老师派给他的任务要认真去做。在班级中,当幼儿受到鼓励时,他们为了自己不输给别人,又为了使自己得到快乐,也就会自觉的制止一些不良行为了。
3.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学前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及模仿能力,他们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老师,每天观察老师的举动,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就是“最高指示”老师的话是圣旨,在班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幼儿拿老师的话当挡箭牌:“老师就是这么说的……”在和家长聊天时也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幼儿在家不听话,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爸爸妈妈布置作业时就说:“老师又没让我做这个……”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但凡自己犯错误了,也要勇于承认。记得又一次我看到几名幼儿坐在桌子上玩积木,于是我就走过去批评了他们,没过多久我隐隐约约听到有一位幼儿说:“我上次也看到老师坐在桌子上,他怎么就能坐呢?”顿时我的脸就红了,我马上走到这几位幼儿面前说:“这样啊,那你怎么不给我指出来呢?下次我们相互监督,不让坏习惯再出来好吗?”幼儿听了高兴的点点头。正如古人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总之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幼儿面前起到表率作用。
4.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在环境创设上,教师应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精心设计,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接受熏陶,从而养成良好习惯。如在室外环境中,可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张贴在楼道里,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在区域角张贴一些区域规则,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等等。
(二)重视家庭教育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形成的。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在家发挥榜样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如:要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家长必须自己先做到;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家长必须首先做到等等。其次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想办法纠正,千万不能纵容。最后作为家长要给予幼儿适当、适时的奖惩。当幼儿有了良好的行为时,家长应适时的鼓励幼儿,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反之,则适当的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从而让孩子知道不良习惯的危害,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三) 家园合作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靠在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与家庭就像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当今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幼儿在家一切事情都被包办了,有些家长反映为什么幼儿在园不挑食,按时午休,在家却谁的话也不听呢,往往孩子的这种不良习惯都是自己给宠出来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增强培养意识,给幼儿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其次,加强家园合作,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不管怎么培养,家长始终起到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必须担任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角色。教师将幼儿在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家长将幼儿在家的情况反映给老师,这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成长影响巨大,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更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家庭、社会、幼儿园不可忽视的教育任务。当今由于不当的教养方式、家庭变故、家长的溺爱等原因导致幼儿存在着许多的不良习惯。因此,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循序渐进,在幼儿面前以身作则,制定合理的计划,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反应当前幼儿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习惯问题,结合实例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并通过简单的探究及参考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家庭和社区推进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一怎样教小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李生兰.《幼儿家庭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8(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