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成长创造宽松的空间

时间:2017-01-27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孩子一生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很多,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也很普遍。孩子很小的时候奶奶、妈妈追着、哄着喂饭,大了上幼儿园还可以看到年迈的爷爷、奶奶抱着、背着孩子上幼儿园,当然也有年轻的爸爸妈妈。要问:孩子这么大了,咋还背着啊?回答是:“不愿去,得哄着”。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等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过的更舒服一些。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这么说:“现在小孩少,管他哩,叫他吃呗,花呗,玩呗”。这话听起来也没什么大毛病,也完全可以理解家人爱宝贝的心情。可是有一点,咱们不能忘了,就是在亲孩子,爱孩子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孩子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说这种培养是社会的需要,是因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孩子今后要面对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社会竞争,你的孩子长大以后要接触各种事物、要参与社会竞争、要有独立处世的能力、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家长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大学,不会洗衣服,想吃西瓜不会切,想吃鸡蛋不会剥,头疼脑热不会去看医生,而是打电话给妈妈问有病了怎么办时,你是否会埋怨:这孩子自理能力真差,啥都不会。不知这时你是否后悔小时候没教孩子怎么做事,所以孩子长大才不会做事。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又怎样能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担当起独当一面的工作哪,更不用说伺候老人,孝敬父母啦。(女儿上大学不能自理而不得不失学例子略)孩子长大自己的事情不会做,家长着急。其实这不能全怪孩子,只能怪父母,怪家人。本来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光是爸爸妈妈宠着还不够,外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大家围着一个小太阳转,把小太阳转晕了,晕的什么都不会干了,谁都不认识了。小孩吃的穿的玩的是应有尽有,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他服务,所以,天长日久孩子就产生了依赖心理。
  
  在幼儿园孩子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手洗脸,可一到家啥都不会啦,总叫大人帮助干这干那,家长心疼孩子,也乐意为孩子做事。除不知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他。每位家长都应该知道:孩子早晚要长大,早晚要面对社会,要自己生活,你如果爱孩子,就应该从小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自己去做事、想事、干事,不要老替孩子干这干那,替他干看似很辛苦,其实你是再把一个本来聪明伶俐的正常孩子变成一个呆傻、迟钝的残缺孩子;把一个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变成一个懒散消极的坏孩子,是你亲手阉割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我们每位家长都应该充分认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提高自觉。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孩子自己能干的事家长不替他干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从最简单的事入手,譬如:从小婴儿自己抱着奶瓶喝奶、自己爬着跑着去抓自己喜欢的玩具等都是在培养他自己做事的能力。孩子长大了会干的事也越来越多,兴趣也越来越广泛,见大人打扫卫生,他会慌着拿垃圾斗清理垃圾、拿抹布擦桌子等。好像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干干。(小孙女不让爷爷穿袜子非得自己重新穿例子略)小孩喜欢自己做事,但也有个毛病一是慢,二是容易出错,就是我们常说的“添乱”或者叫“干一个钱的事,费两个钱的工”,尽管如此,你还得叫他干,家长就是再急也不能怪孩子,更不能打骂孩子,要有耐心,要鼓励孩子不能扼杀他自己做事的积极性,你可以叫他多练习,要讲清道理譬如:孩子穿衣服太慢,你可以告诉他:上幼儿园要迟到,还影响大人上班,所以要多练习或者早起床,相信孩子一般还是懂道理的。如果有一天他做的很好,你就要奖励他,星期天带他玩或者晚上多讲一个故事等,以提高他做事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孩子一出错就吵他:吃完饭,孩子慌着帮助收拾碗筷送入厨房,不小心碗盘滑落摔成碎片,大人急的吵“怎么搞的”,小孩惊吓的大哭起来,从此再不去干这活。因为干不好要受批评,还不如不干的好。(在家注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自己吃饭、用剪刀、办错事等例子略)孩子做错事其实和大人一样心里也不好受。
  
  所以,无论他做错了什么事,大人首先要冷静,要耐心讲明道理,慢慢的孩子就会养成好习惯。如果他屡次犯同样的错误,家长不妨也适当的惩罚一下,让他长点记性。有段时间孩子在幼儿园特别贪玩,多次尿裤子,在家也是如此,说过多次就是改不了,最后我就告诉她:再尿一次裤子,三天不能看电视,不能买东西。结果周四又出现这个问题,我就直接告诉她,周五、六、日三天不看电视,不买东西。双休日在家他很着急,可有言在先她只有忍着。可就这以后他在没有犯过这个毛病。现在孩子早上穿衣服、扣扣子、穿鞋袜;晚上自己写作业、洗脸、刷牙、洗脚、拉被子脱衣服,然后看书讲故事九点半睡觉;餐桌上自己吃饭、拿餐巾纸擦嘴、送碗、推椅子等已经养成习惯,除非他自己实在干不了如倒开水,开灯等这些事才叫大人帮忙。天暖和了他会洗自己的小袜子,干得很认真,每当这时,我们都会不失时机的赞扬他几句他很高兴。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守规矩的习惯,长大以后就会时时、处处按规矩办事。想反,孩子如果从小不守规矩,长大以后,面对社会、领导、及单位的种种规定就会显得很不适应,轻者会跟不上步伐被淘汰,重者可能会触犯刑法锒铛入狱。所以,从小让孩子养成守规矩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规矩,就是大家协商同意后制定的条条框框,不立便吧,一旦立下规矩大家就必须执行,不能因家长或孩子心情的好坏而破坏规矩。
  
  从小要让孩子知道:不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是一,二是二,认认真真,不吃零食,吃点心,一定要先吃饭,然后才能吃其他东西,孩子同意了就得执行。有时孩子的妈妈回来给她带回好吃的,她很想吃,可是不能吃,她会说:“奶奶咋还不开饭,我想吃饭,然后吃妈妈买的东西”。我说:“那好,等一下,马上开饭”。这样吃饭时孩子就会很快很干净的把饭吃完,也基本上吃饱了再去吃点别的也不影响正餐。再譬如:说好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睡觉,孩子同意了就得执行。晚上有时候在妈妈屋里看电视或者玩得太晚,我一般不去刻意管他,只提醒几点了,她睡晚了第二天睡不醒也得起床。除周六、周日外每天必须按时起床。不然孩子会养成懒散的习惯,影响大人作息,也影响孩子长身体。学习也是一样:中班阿拉伯数字不需要辅导,我一般不去一直看着孩子写字,而是让她自己写,我看书或干其他事。但我告诉她:若写的不好,可以不撕她的作业但要求她重新写。如果写的又快又好,我会多给她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若写的太慢就自然没有时间讲故事了,这就是不认真做事付出的代价。天长日久,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就不需要家长催促了。现在孩子字写的不算太好,可我一直在培养他认真独立做事的习惯.
  
  3、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就像一株幼嫩的树苗,不仅要经常浇水、施肥、培土,还要注意修剪枝条,最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知道大人宠爱自己,有时孩子也会自己惯自己。电视看得多,故事听得多,也善于听大人讲话,然后还会发挥,比如:孩子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不孝顺,不养活老人之类的话后,就会记在心里。再遇着犯错大人吵他,他就会说:“你再吵我、打我,等你老了我不养活你”之类的话。虽说是童言无忌,大人不必太认真,可有一件事家长还是应该认真对待的,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包括爱父母、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爱学校、爱花草树木等,总之,要让孩子的心中有他人。
  
  几岁的孩子对什么是孝心、爱心可能还不完全明白,但应该在他的潜意识中知道:大家关心我,我很感激,然后还应该知道去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我们家教育孩子尊敬老人事例略)孩子毕竟是孩子,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作为家长在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独立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孩子爱心的培养。我还是主张: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父母,老师就是老师。作为一家之长该有权威时就得有点权威。我不赞成刚学说话的孩子就直呼家长其名;更反对那些面对孩子打骂父母在一旁加油取笑之事。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所说的一句很无奈的话:你说他不听,管不住他。试想,一个几岁的孩子都管不住,又有谁相信哪?这里有一个管与不管,认真管或是虚虚的管,甚至不会管的问题,而绝不是管不住的问题。
  
  三、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要做好典范
  
  教育孩子守规矩,认真做事,家长就必须率先垂范,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不能失信与孩子。当你要求孩子爱护环境时,家长就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扔果皮纸屑;说好孩子认真完成作业,你带他出去玩,就不能因为有人叫你打麻将而放弃外出的诺言;说好不到周末不能随便开电视,你就不能因为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而随便打开电视,除非你和孩子商量征得她的同意后方可进行。否则,孩子就会象你一样随意做事,当你批评他时,他会反唇相讥:跟你学的。这样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你会显得很被动。
  
  当你要求孩子尊重别人时,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包括孩子,家中父母及你周围的所有人。若平常对谁不满就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甚至骂人,时间长了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人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在此,父母家人的榜样作用一刻都不能忽视,因为这种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关系到父母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甚至是一生品德的形成。我愿意和所有的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