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支教教师以行动赢得无尽情意

时间:2017-03-31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教育是个要求有爱心的职业,需要以情育情,以爱育爱。一牧场中学的两位“三区”支教老师在用行动为之注解,在她们为牧区教育做出奉献,为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收获的是全校师生无尽的情意。
3月11日,一牧场的春天来得较晚,但这一天对于一牧场中学的全体师生来说却春意浓浓、心生暖意,因为我校迎来了两位“三区”支教老师,她们便是来自第二师八一中学的梁玉萍老师和第十二师104团中学的古兰老师,她们的到来将给一牧场中学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力量,将发挥支教作用,引领一牧场中学的老师们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将用更专业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给学生带来福祉。半个月的实践证明,她们以扎实的专业功底、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教学态度、亲切的教态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扬。
由于一牧场中学七年级是去年9月份开办的,受种种条件制约,目前教师人数不够,梁老师和古老师的到来解了燃眉之急,真是雪中送炭,她们分别担任七年级政治历史和语文老师。古老师是哈萨克族人,她除了懂哈语和汉语,还精通维语,这在我校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学校占居很大优势,可以直接充当翻译的角色。梁老师也是对学生高度负责,在任课前与教务主任、七年级班主任进行沟通,对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把握得很清楚,争取做到有的放矢。在每节课上课前她都会认真备课,制作课件。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她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太好,于是她又采取“边学边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一周下来,她发现学生
(图为梁玉萍教师在种大蒜)
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也被学校的许多老师采纳,运用于教学中。课下,她时常与学生交流、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生活中与学生交朋友,建立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但她因对一牧场气候不太适应,来到一牧场便开始感冒,半个月以来,她每天吃药打针,但却从不搞特殊,挺足了劲坚持上课,即使在感冒病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学校开展任何活动她都积极参加。3月25日下午,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春种工作,校领导对梁老师说:“您感冒那么严重,就别下地干活了,让年轻老师去吧,你回宿舍好好休息休息!”梁老师却风趣地说:“这点小感冒不碍事,你们领导都亲自干活,哪有我们搞特殊化的道理?说不定我就是缺少劳动才病的,一干活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呢!”说完,捧上一盆大蒜就往田间地头走 (图为古兰教师在种大蒜)
去了,让人不免生出敬佩之情,使支教老师与本校教师的心贴得更紧了。
除此之外,两位老师还给学校各项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也承担了学校部分教研工作,她们将每月开展一次教师素养培训和讲座,在5月份还将开展优秀课教学活动。她们源源不断地为一牧场中学的教育输进最新鲜的血液,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相信有了她们的加入,一牧场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取得十足的进步。 作者:吴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