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小缆车》教学反思

时间:2017-11-07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有两个主要活动:1.安装一个小缆车,引出重力的概念。2.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小车又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及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为后面深入研究弹力、反冲力、摩擦力等奠定一定的基础。

对运动和力,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有着许多自己的感性经验。但他们并没有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我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提出问题,继而设计实验,知道如何去研究,最后在研究活动中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发现。只有把这条主线把握住了,我们才能避免上出跑环节、跑流程,以完成实验为教学为目的的科学课。这些都是我的亲身体验。

本课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要使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拉力;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这一科学概念,设计了两个贯穿教学始终的探究活动,即,制作一辆小缆车,并尝试让它运动起来和探究小缆车运动的快慢和拉力大小的关系。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我采用谈话交流的方式引入主题。这样能很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上课开始部分,我和学生交流怎样到学校里来,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车子。接着追问谁知道这些车子是靠什么动力使它运动起来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都知道汽车是靠发动机、电瓶车靠电国、自行车靠人力等等。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各种缆车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缆车是靠缆绳的拉力来运动的。这样逐层深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研究车子的兴趣。

为了便于课堂组织,我将本课的第二个活动分为两个小活动:用实验方法找出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少的力(由垫圈个数表示);探究拉力大小(由垫圈个数表示)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这样一来,本课就有了三个活动,考虑到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又相对较多,让学生安装小缆车这个活动,全班简单地交流后,我投影出示了书上的图片,并提出了组装要求,给学生扶了一大把,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后面的实验腾出时间。十个小组的同学根据所给的材料,很快地让小缆车运动起来。

虽然课前我进行了试上,但因为时间关系(用了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使用秒表)所以都没有上完整,但已经暴露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少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在正式执教时大多有了改正和提高。比如:对时间和节奏的把握;教师语言精练准确;对学生的关注和互动等。

其实课前试教次数再多,新的学生、新的课堂仍然存在许多未知和变数。学生的前概念水平、知识基础、课堂生成的不同。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既包括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情况的全盘设计,也包括在课堂实际教学场景中,即兴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教师的处理。

@_@我是分割线@_@

比如在让学生探究最少要用多大的力能使小缆车运动起来时,从我试上的情况和我自己动手试验来看,应该都在2-3个垫圈,但在课上出现了很多种情况,最小的1个,最多的达到了7个。在交流时有一个小组发现了垫圈放的位置影响了它的拉力。所以我临时要求统一后再做了一次,但还是没有达到数据基本统一的目标。课后我觉得这个环节应该这样处理;让误差最大的小组上台实验,全班一起来纠错,可能效果会更好。而且能再次规范实验地操作。

还有最后一个活动:用实验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我设计地是要给学生扶一下,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根据记录表展开小组讨论。但根据前半节课的观察,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能够自行讨论设计出实验计划,所以就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后再出示记录表,帮助学生理顺实验思路。最后由于五年级学生没学过小数除法,导致了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困难,我们学校的科学实验桌比较长,所以我要求学生保留了整秒数,但课上用的桌子短了一些,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由于小车速度较快,行驶距离又比较短,所以保留整数后发现没法比较,所以临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去掉再算平均数,结果花了很多时间,所以后面的总结交流有些草草收场。

今天这节课:就学生参与情况来看,本课学生全都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很积极地思考、动手, 就研究活动的成效来看,学生的研究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都比较强,最后都从探究中有了自己的体验和发现,还是很有成效的。

天文学家卡乐·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天生存在的,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做的还有许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