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生活”情怀——品德课堂教学研讨后感

时间:2017-04-18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我们一直以来倡导的教学理念,这在品德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很少有机会听品德课,今天在听取了三位老师的品德课后,感受颇多,特别是三堂课中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生活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我,借用胡燕君老师评课中的话,那就是课中呈现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理念。

一、从生活中来

三节课的立足点都源自学生自己的生活,“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对教材的处理非常灵活,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沈荡小学黄小琴老师执教的《我们生活中的饮食习俗》一课,在了解各地区的不同饮食习俗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了班中学生有很多来自外地这一有利资源,让来自河南的孩子说说河南的饮食习俗,让来自四川贵州的孩子说说四川的饮食习俗,课堂好似拉家常,教学便在孩子们轻松的笑声中进行着,化有痕为无痕,不仅消除了孩子们的拘束感,而且也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

向阳小学顾燕老师执教的《最值得尊敬的人》一课,通过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是罗列出清洁工、菜贩、餐饮店的师傅、医生、交警等不同职业的普通劳动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工作场景,真实、感人,学生们平时对这些人有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并不是最清楚,这样的视频一出现,学生有了真实感,谈体会也就更深入了。

元通小学富红燕老师执教的《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一开始,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还出示一组班级学生和父母在一起时的温馨画面,唤起了学生的回忆,也引来一阵阵笑声,一下子使孩子的心情愉悦起来。最令我们意外的是,课上老师讲述的一个有关小男孩眼睛不好的故事竟是发生在班中一名叫徐峰(同音)的同学身上的真实的故事时,我们再一次被震憾了,为孩子的不幸,也为家人的艰辛,更为老师的良苦用心。

正如向阳小学王小连老师在总结时讲到,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生为本,有效利用资源”,我想这三位老师都非常好的践行了这一理念,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中就关注了“从学生中来”,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地进行结合、联系。

二、到生活中去

众所周知,品德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对孩子们进行导行,也就是指导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今天的三堂课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黄老师在引导孩子得出不同地区因气候、土壤、地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使得饮食习俗也不同,那么,对于和自己饮食习俗不一样的人,我们该怎么对待呢?学生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带客人去饭店吃,这样可以满足客人的需求;有的说可以慢慢地让他适应我们的饮食;有的说我们可以各吃各的,这样可以互不影响;有的说我们也可以慢慢地互相适应,大家都做一个尝试;还有的说我们不能勉强别人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像回族人不吃猪肉的,那么就不要强迫他吃。让学生自我总结出“待客之法”,懂得要尊重别人的饮食习俗。

顾老师在让学生感受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伟大”时,利用学生的生成:班级的黑板报出好后总会被人擦去。马上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让出黑板报的同学说说看到这一现象后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其次再让全体学生说说今后该怎么做呢?这样的导行是行之有效的,也会触动那些平时不太注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同学,要知道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另外,顾老师还抓住了班级中的卫生角(出示照片),让学生说说我们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其实,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平时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顾老师的“慧眼”令课堂熠熠生辉。

富老师则是通过“能能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在你身上有什么缺点麻烦了家长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自身的不足。然后,老师顺势而下:那你想过吗?怎样做才能给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孩子们说:叠被子、叠衣服、扎辫子、洗鞋子、洗红领巾、做家务、洗菜、扫地……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事学着做;少添麻烦。特别是“妈妈的大包袱”从重变轻,从大变小,不仅形象,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我长大了”,妈妈就会眉开眼笑。

我想这就是胡老师说的“指导生活”吧。学生在品德课中不单单要感受到别人是怎么做的,更要知道我应该怎么做。

三、体现生活

我们都知道准备一节品德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确实如此,今天的三堂课教师都经过精心地准备,查找资料、照片、录音、录像等,但在各种资料的收集中,仍做到了立足学生的生活,在媒体的使用中始终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特别是顾老师的课,大量的资料呈现,录像拍摄,正像评课老师说的那样:其实顾老师本就是值得尊敬的人,因为资料的收集、整理,需要她起早摸黑地干。而我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时间开始工作,如:凌晨三点,清洁工开始打扫卫生;凌晨四点,菜贩们开始工作;凌晨两点,餐饮店的师傅已经在准备早点;清晨六点,交警已经在执勤了……这些素材的取得无一不是体现了真实的生活,而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像富老师“能能的故事”这一录像拍得就是隔壁邻居家的小男孩,跟孩子们应该是同龄人吧,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就开始窃窃私语,看完更是小手如林,人人指责“能能”的不是,我想:这也许是孩子们已经从“能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可见,在素材、例子的呈现中我们一定要体现生活,假、大、空的现象必须避免。正如胡老师说的“立足生活,一课一得”。

三堂品德课无疑是精彩的,留给我的远不止这些,老师们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地进行教学,恰当地进行小结、提升等,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反思】

品德教学一般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无形中便被冷落了,渐渐地,“品德”也就被打入了“冷宫”。

比如我吧,平时的品德教学就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课上了,内容讲过了,以为教学也就完成了。殊不知,品德教学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孩子们的品行密不可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心浮气躁?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自私自利?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经不起挫折?……是不是跟我们弱化了学生的行为有关?是不是学生的学与做发生了脱节?

如何利用好品德教学这一有利资源,深化学生的行为,值得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