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实验研究报告

时间:2017-01-3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和学的共同中介。目前实际教学中表现看来热闹,实际游离目标之外,走过场的教学活动仍随处可见。为了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建立他们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良好的态度与情感,培养、掌握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课题组经过认真地探讨与研究,在主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下,确定了子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2005年8月——9月 课题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学习相关理论,把握研究方向,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部分内容进行预测

2.2005年10月——2007年6月 课题中期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10月——2007年2月)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开展教师所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进行研究、讨论并在实践中体验。

其间,开展如下研讨活动。

*2006年1月9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会面探讨。

*向教育局申报酝酿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

*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下发相关学习资料。

@_@我是分割线@_@

第二阶段(2007年2月——2007年11月)

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本阶段在全苏州市、太仓市范围内进行了开课、研究成果展示、教师交流教学实践体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推广经验,并对前阶段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

*2007年4月11日,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在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举行。江苏省教研室鞠文灿副主任、苏州市各区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太仓市首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培训班教师共1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城厢一小的缪蓓华和鹿河小学的张承智老师分别执教了《怎样和他联系》、《生活中的电视》。两位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通过灵活可行的教学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切身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后,省教研室鞠文灿副主任给老师作了生动的讲座。下午,城厢一小的胡莉英校长首先作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随后,苏州市各区县教研员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大家对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堂教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今后品德学科的教学应继续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师的地位与能够、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反思,使其成为努力追寻有效教学真谛的过程。

*2007年10月25日,课题组成员再次来到城厢镇第一小学,交流在课题研讨中的经验与体会。

*2007年11月27日,开展全太仓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沙一小的马艳萍老师执教了《入乡问俗》,岳王小学的龚紫云老师执教了《衣食的来源》,胡莉英校长就理想的德育给大家做了专题讲座。大家就马老师和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做了深入的观察与详细的分析,取得了共同的意见。

3.2007年12月——2008年1月 课题后期总结阶段

(1)收集有关资料。

(2)完成子课题报告。

(3)上交总课题组相关资料。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功能主要包括:引导和鼓励学生,以生活为基础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创设生活小情景进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的精神,促进良好社会性的发展。教师角色被赋予全新的意义。

@_@我是分割线@_@

1.教师是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估者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在了解社会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范畴,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组织教学。

教师在执教《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了解,摸准学生在这一方面比较模糊的概念是什么,比较清楚的概念是什么,通过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概念是要进一步明确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进一步阐发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大概念后,重组教材,设计教学,教学有效性的达成就有了保障。

2.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灵动地再现教材。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拓展,一方面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是当今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停留于课本,教师要架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为学生走上社会作好先锋开路者。

如在2007年苏州市品德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中,张承智老师执教《生活中的电视》,插播了一系列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让学生总结出看电视的作用。接着,很好的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看电视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讨论看电视的利弊,让学生知道看电视要合理选择、控制时间。通过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由于品德学科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其内容往往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领域,而这些内容又时常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特点,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一个组织者,否则课堂教学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学生将会不知所措。

(1)组织学生按一定的方向或要求自主学习教材中的内容。

(2)当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产生疑问时,组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3)当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材多提供的知识,渴望了解更多更新的知识时,组织学生通过图片、数据、网络、图书、影视等途径收集和整理。

(4)当学生所学知识发生歧义时,组织学生通过争论、辩论等方式把问题说清说透。

(5)当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以上的这些知识,渴望进入真实的社会,亲身体验的时候,组织学生去工厂,去商店,去小区,去农村调查访问。

@_@我是分割线@_@

通过良好的组织工作,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更有效率。一是对全班学生来说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或课外活动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是有效的。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样的组织活动就没有效果。

4.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首先,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了解学习状况,进行回馈调整,抓住有价值的生成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有利于因材施教。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活动中,真正融入体验性学习的情境之中,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真诚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是他们学习中的一员,愿意与其无拘无束地交流和讨论,这样,易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再者,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其它和学生那里学到许多新知识,通过参与学习,教师的知识结构将得到更新,能力将得到增强,自身素质将得到提高。

5.教师是学生学习情感的支持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它通过人的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品德课的核心之一就是注重“体验”,这是一个充满情意的认知发展过程。而传统教学重认知轻情感,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影响。新课程中,就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而加以重视。所以,教师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情感体验,这比简单重复的说教,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形成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2)因材施教,注重指导,提供适合于学生体验学习的材料;

(3)强调移情,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渗透的方式,迁移到学生身上,使之产生情感的共鸣;

(4)积极评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的情感因素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个性得到长足的弘扬,学习将成为愉快的过程,身心会得到全面发展。

@_@我是分割线@_@

综上所述,教师在体验式学习模式下的角色转换,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一个照本宣科进行知识搬家的教师,显然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教师必须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体验式学习为契机,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行为变化等方面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以寻求最优化的应对策略,正确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与地位,增强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 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地培养

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全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老师积极行动,正确发挥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年来,全市小学生热爱学习,无一辍学现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违法犯罪率为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我们的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在课题引领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的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全市有一支敬业爱岗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专兼职教师队伍。四十位骨干教师成立了研修班,于2007年4月份开班,12月份结业,涌现出了多名优秀学员,研修班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肯定。

2、全太仓市有苏州大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改带头人1名,太仓市级2名,教坛新秀3名,小学高级5名,另有专职教师3名,骨干教师多名。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 篇,在课堂教学评比中,有 人次获奖,有 人次教师在苏州市执教公开课,在苏州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有 人次教师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困惑

1、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所执教的课程还是比较单一的,不同的老师要把课程整合起来,操作中有一定困难。

2、虽然是在小学阶段,但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的课业负担还是比较重的。要一丝不苟的做好品德课的课前、课后工作,发挥品德课的实效性,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冲突。如果学生的在课前没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要活动起来就比较困难。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