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渠道——点亮性别教育之火

时间:2017-06-06 幼儿性教育 我要投稿
心理学家认为,大约到3岁时,性别角色已经形成。随着幼儿的成长,每个阶段对性别都有不同的认知,3岁前主要依据成人语言的引导,随后幼儿对性别逐渐敏感,开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同时他们也真正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外部特征、愿望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幼儿正确认识性别、性取向性别和行为性别的发育必须是在双性别的环境中、在孩子与异性的不断比较中,逐步发育并成熟起来的。根据心理发育和年龄增长幼儿性别认知发展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性别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层面,第二阶段是对性别意识开始丰富,第三阶段是真正开始了解两性的差异。那我们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性别教育呢?
一、适时提示,建立性别意识。
案例:活动课时让幼儿们玩游戏,女孩扮成小花猫站成一排,男孩则先扮成小老鼠也站成一排,这时就会有搞不清状况的幼儿,不知道自己应该属于小花猫呢还是小老鼠的队列中,也有的男孩儿干脆就站在小花猫的那一队,这个时候只有在老师的提醒下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要等老师拉他回来才知道。有时还要其他的小朋友告诉他你是小老鼠这排的,你是男孩,这才站对了。
案例分析:小班这种现象发生较频繁,有些幼儿能说出自己的性别,但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而改变,也有些幼儿知道自己的性别生理差异,但就是不能正确的辨别自己的性别。这些现象说明幼儿分不清自己的性别,容易混乱,会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改变自己对性别的认识,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就需根据幼儿年龄小的特点、性别易混淆的特点,适时给予提示,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性别意识。
二、角色游戏,强化性别意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在角色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想扮演一个自己想要的角色,想象着这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并进行模仿。一般情况下幼儿都会根据自己的喜欢去扮演自己要充当的角色,但是也会出现角色混乱,所以幼儿对所扮演角色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关系到游戏中的质量。要时刻关注幼儿扮演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案例:娃娃家是幼儿很喜欢的游戏之一,大家都会争着去当爸爸妈妈,这时欢欢说“我当妈妈”天天也跑过来说“我当爸爸”,乐乐也跑过来说“我要当奶奶”突然旁边的芸芸听到了说,奶奶要是女的,你是男孩只可以当爷爷或者哥哥,乐乐听了知道自己错了,只好换了角色当哥哥了。
案例分析:幼儿虽然生来就有性别之分,但是性别意识和对性别平等的观念却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教育手段来培养幼儿。幼儿其实很早就在大人的言行举止中“习得”性别角色和同等的性别观念,对幼儿获得的性别角色有着影响。
在此同时幼儿对男孩、女孩的特征、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有着不一样的期待。因此,在对幼儿角色游戏选材的同时更是加深其对性别的印象,通过教师“释师文化”来挑战对多元色性别的认识。
三、积极引导,巩固性别意识
案例:片段一:有一次活动课上,浩浩当时因为某件事情违反了纪律,老师就要对他进行相应的惩罚,但是旁边突然冒出个声音一看是婷婷跑过来对老师说“老师,我替他受罚,行不行?”老师看着这情景,当时就很奇怪的问,婷婷你为什么要替他受罚呢?婷婷说:“因为,因为他长得帅,我心疼他,所以我愿意为他受罚。”
片段二:两个小男孩在聊天。“我喜欢丁某某,她是班上女孩中长得最漂亮的!她跳舞也最好,对我也特别的好。” “丁某某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偶像是吴某某,她又漂亮,又聪明,连老师都喜欢她,还经常表扬她呢。”两人热火的聊着,脸上说这些女孩子的时候表现出得意的笑容。女孩们之间也会常聊起类似的话题,有时还跟自己要好的小伙伴说。例如 “成成还让我做他的女朋友呢,你说好吗?” “我喜欢他,不喜欢××!”
片段三:午睡起床时,雯雯红着脸不好意思的跑来告诉我:“老师,鹏鹏说我是他的老婆。”嘻嘻!有人笑了起来。一旁的灵灵听到了雯雯的告状,也对着我说:“老师,刚才跃跃说要和我照结婚照。”
案例分析:                                  
1.现象解析
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大班幼儿社会学习的表现,与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大班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去尝试学习新东西,对于男孩女孩之间的情感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他们嘴里时不时会冒出“老公”“女朋友”“偶像”“结婚”之类的话。所谓的“异性相吸”在幼儿身上也会存在吗?于是我在思考:怎样看待孩子间“异性相吸”的问题,如果孩子真的有了这种朦胧的感觉,教师又将怎样引导呢?进入大班后同伴间的互动合作也逐渐增多,开始注意周围的同伴并向他们学习。这个阶段的幼儿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好奇、好问、好模仿,同时容易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但是也愿意学习新事物;由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受到限制对事物的理解是片面的,通过模仿学会了一些词汇,幼儿对词汇的含义和使用范围的把握并不理解,也不能准确运用这些词汇,所以幼儿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是我们成人所表达的意思。例如有些幼儿把“老婆”或“老公”理解成是对自己好的人、帮助自己的人、愿意和她在一起游戏的人。幼儿可爱的将这样的人称做自己的“老婆”或“老公”,其实单单就是单纯地表达对某个人的喜爱之情。
 幼儿说出这些话时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和正确对待,不要认为“老婆”、“老公”从幼儿嘴里说出属于不正常的现象,而是应认识到这是幼儿在这个阶段与人交往的一种正常现象。错误的认识极大地会影响到幼儿对异性同伴的认识。
2.应对策略
  首先,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很重要,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对待问题有正确的看法,这些其实是幼儿交往的正常友谊。大人们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或太敏感。
 其次,积极、正面地引导幼儿是相当重要的。引导示范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成长阶段幼儿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加入相关的内容,以课程活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去了解男孩和女孩间的不同,鼓励幼儿与异性同伴之间建立友谊,相互帮助。
 再次,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工作要做好,有些家长拿很小的孩子开玩笑,例如:叫丈母娘,叫了给你糖吃等,拿孩子间纯洁的友谊开玩笑。容易造成幼儿对异性认知的偏差。教师应纠正家长的错误看法,达成教育一致。
所以幼儿的性别教育极为重要,通过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正确的引导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定位自己的性别,对于将来的性教育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