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特色小组:我和木偶的故事

时间:2017-06-24 专题幼教 我要投稿
木偶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几百年的历史,历来以其形象可爱、制作方便、操作简单以及表演形式活泼等特点,深受孩子们欢迎。我园在开展“民间艺术与幼儿发展”课题研究中,在中大班设立了一系列的民间艺术特色小组,其中木偶游戏小组应运而生,以下就是我在指导木偶游戏小组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行、所悟。
(一)兔哥哥和鸡妹妹
2006年3月28日
今天是木偶游戏小组的第二次活动,当信号音乐一起,小朋友陆续走进活动室,不断有人问我:“今天我们可以表演木偶戏了吧?”、“我们能玩小木偶吗?”                    可能是上一次活动时我们欣赏了有趣的木偶戏表演,吊起了小朋友的胃口,所以这些天来他们对玩木偶一直充满了期待。可到底怎么玩,自己会不会玩,他们却全不考虑。我们这个木偶特色小组是混龄的组合,成员都是来自中、大班四个班级的幼儿,每个人关于木偶操作的经验是各不相同的。
当我宣布 “每个人去请一个小木偶做朋友!”时,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奔向放木偶的台子。鼎鼎选了一个兔子的木偶,洋洋选了一个小鸡的木偶,回到座位各自摆弄起来。
鼎鼎是个大班的男孩子,一看就知道以前玩过,熟练地将右手伸入布袋内,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拍手,自言自语地边玩边说起来。
洋洋是个中班小姑娘,可能以前没玩过,只见她笑眯眯地看着自选的木偶,指指鼻子,捏捏鸡冠,然后看看旁边小朋友,也试着将手伸进布袋里。可能她自己也发现:自己的玩法和别人有点不一样。转脸看着同伴,又试了试,仍未将木偶头抬起来,一脸失望。看来她以前没玩过,还不会正确操作。
平时我们常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住介入的恰当时机,这不正是“恰当的时机” 吗?但到底采用什么方式呢?我想:因为这些小朋友不是我自己班上的,不太熟悉,贸然上去指导会使她更紧张,如果发挥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效果会不会更好些呢?
我把鼎鼎请到台前,对全组小朋友说:“你们看,谁来了?”大家一起静下来。——“鼎鼎”注意力转了过来。
“鼎鼎手里是谁?”——“小白兔。”
“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兔哥哥特别精神,头昂得高高的,还会拍手呢!”
——“是的。”情境化的语言,让小朋友很开心,一起把目光盯着兔哥哥,洋洋更是一脸的羡慕
“现在我们请鼎鼎给我们讲讲怎样做的,好不好?”——“好。”
鼎鼎把手从布袋里拿出给大家看,我趁机加以解释。
“原来兔哥哥是这样精神的,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洋洋看着也跟着做了起来,果然,小鸡的头也抬了起来,还学会了拍手,我赶紧表扬:“你们看鸡妹妹也很精神!”洋洋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当幼儿发生认知冲突的时候,成人及时地介入,利用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加上教师的间接互动,可以帮助幼儿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取得预料之外的效果。
(二)小兔乖乖
2006年4月2日
今天我们木偶游戏组小朋友可以到木偶戏台上表演了!大家都很期待,我简单提了几点要求后,大家迅速选好了一个木偶戏台,开始表演。
只见东东来到“乐乐剧场”的木偶戏台后面,左右手各拿起一只布袋木偶,轻轻地摆弄:点点头、摇摇头、拍拍手,一分钟不到就放下了,又来到“小梅花剧场”,这次他选了一个纸袋木偶:摇摇、自言自语,又换一个。
幼儿刚刚接触木偶,正处于独自摆弄阶段,如果持续没有新的吸引点,他们的兴趣将会逐渐消失,或者会出现一些负面的行为,如:争抢、不爱护道具等。幼儿为什么会出现兴趣短暂的现象呢?主要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表演什么?鉴于我们木偶游戏组的性质:以木偶为载体,以游戏为形式,以表演为手段,介于游戏性、表演性之间的一种游戏活动。我认为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以保证他们尽量多的自由探索时间。
这时,我发现东东手里正拿着兔子木偶,于是我找了一个大灰狼的木偶也来到“小梅花剧场”里,用夸张的声音表演道:“我是一只大灰狼,我发现今天兔妈妈不在家,小兔一人在家,这可是好机会!”说着用粗粗的声音唱了起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回来了,请你快点开。”
东东一听马上接下去唱:“不开不开不能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不能开。”
《小兔乖乖》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几乎人人皆知。我们组里的幼儿都是中大班的孩子,当然熟悉。
我们的表演立刻被吸引了,部分幼儿自发围拢过来。叮叮也找了一个兔子,来到后台,我一看赶紧学着狼的声音说:“不好了,兔妈妈来了,我得躲起来!”趁势下台,帮助叮叮站好位置,提醒他唱,他高兴地学着妈妈的声音唱了起来:“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回来了,请你快点开”。小朋友看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
在自然、宽松、有趣的氛围中,我们表演了《小兔乖乖》的故事。虽然之前没有排练,幼儿表演也不够成熟,但幼儿感受到了木偶游戏的快乐和有趣,发现了木偶游戏的新玩点,初步体验到合作的价值,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游戏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