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幼儿园老师如何教育孩子?

时间:2017-07-05 我要投稿


  幼小的孩子为何要上学?是学习生活自理?学知识?培养品德?有同伴一起玩?有人照顾?还是……
  
  无论以上哪一个理由或是哪几个理由,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期望一件事情:老师,请注意到我的孩子。就如同我们年幼时上学的心情,一边害怕老师的权威,一边又在内心深处躲藏着这样的渴望:“老师,看到我!”、“喜欢我!”、“认同我!”。
  
  但是从我们的求学经历以及我们现在任教经验中我们都知道,不是每一个小孩儿都能“被看到”。
  
  多数情况下,老师只注意两种类型的小孩—优秀的小孩和制造麻烦的小孩。也就是说,往往越极端的情况越容易被关注,而处于中间地带的孩子则很有可能被忽略!
  
  教室里还有一群“灰色儿童”(乖乖听话、遵守规矩、按时交作业),有时就宛如他们不存在。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老师可以很轻易的说出优秀小孩和制造麻烦小孩的种种,可是对待“灰色儿童”,老师大都只能给予安全的、礼貌的、无关紧要的评语,而这样的评语,好像套在任何一个小孩子的身上都可以。
  
  每个孩子不都是独一无二的吗?
  
  要看到每一个孩子,就需要你去真正的了解孩子,孩子如何学习?孩子的心灵如何成长?然后你的课程、环境是否是来围绕小孩子为中心来规划、设计以及执行的。
  
  与之前在国内相比,新加坡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一个班幼儿的人数并非那么庞大,像我现在所在的中班一个班幼儿数量规定在15人之内,一个华文教师、一个英文教师以及助理老师。所以孩子们能在开放的空间和多元的角落设计中,自主的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孩子相对较少的状态下,有机会让老师得以深入观察小孩,进而辅导小孩。
  
  同时,老师能有机会顾及到每个孩子,保证每个孩子就有充分的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孩子也能够把他们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在不排挤到别的孩子的状态下,每个孩子个别跟老师的互动比任何教学形态多。
  
  当然,要看到每个孩子不仅仅是你简单的在课堂上去“看到”每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你在生活上,游戏中等各个方面去“看到”孩子,就像在图片中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一样,一方面是他很认真的在做他的“大工程”,一方面呢,他又会时不时的回头偷瞄一下你,仿佛就在说“老师,老师你快过来看呐!”
  
  在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你真正的去感受一个孩子的存在感,你也需要蹲下和他一起欣赏这个“大工程”并且要由衷的去赞美他!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他开始喜欢和你讲话,乐于和你沟通、和其他幼儿分享。这不就是教学的意义所在吗?
  
  想要在真正意义上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话,就得是你的眼里要装满每一个孩子,无论在哪方面都要用心去看到每一个孩子,不要让他们成为“灰色地带”的孩子!(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