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

时间:2017-08-02 我要投稿


  操作活动在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活动中都占很重要的位置。操作中的常规培养也就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培养得好,能使活动得心应手,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那么,在操作活动中到底有哪些常规呢?
  
  概括起来有三点: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在用完后放回原处;保持桌面、地面整洁,把垃圾废物收进垃圾箱;轻拿轻放桌子、椅子。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呢?大家可以尝试根据操作活动的步骤,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对幼儿进行操作常规的培养。
  
  1、操作前先提要求,让幼儿明确应该怎么做
  
  向托、小班幼儿提要求时,语言要游戏化、情境化;向中、大班幼儿提要求时,语言要简洁、明确。以美术活动为例,在小班幼儿开始画画前,教师可以用拟人化、游戏化的语言提示幼儿:“我们要和小画笔做游戏了,做游戏时不能撕坏小画笔的衣服,做完游戏要把它们送回家哟!”对中、大班幼儿则可以直接提要求:“爱护你的画笔,用完画笔要检查画笔的笔帽,然后把它们整齐地摆放好放回子里。”
  
  2、操作中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在幼儿操作时,教师一方要观察并指导幼儿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一方面要关注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比如,在剪纸活动中,要求幼儿保持桌面、地面整洁,把垃圾废物收进垃圾箱。有的幼儿一心扑在剪纸作品上,只顾着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而忽略了掉在桌子上的纸屑。发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地提醒他收拾好自己的桌面后再展览作品,或者对认真整理的小朋友提出表扬,暗示大家向他学习。
  
  3、操作后,要及时小结
  
  教师也可以利用环节过渡的时间对操作活动中的常规情况进行小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对托、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示范法和练习法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比如,请一名小朋友搬小椅子,让大家看看他的方法对不对,指导幼儿搬椅子时要轻拿轻放,然后要求所有幼儿都来做一做。中、大班的小结可以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录下操作活动的视频在小结时播放,引导幼儿自己评价操作时的常规情况,并及时地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鼓励幼儿下次能够做得更好。(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