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意识之我见

时间:2017-08-23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园体育活动已成为幼儿在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蒙台梭利也曾强调指出:“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见,体育活动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它不仅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技能,更是发展幼儿良好品质的前提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是社会人,成人踏入社会,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幼儿进入幼儿园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做游戏有游戏的规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孩子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试想: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跑就跑,集体活动就无法开展……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去做,又何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规则是任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而言,规则的应用是活动成功的关键。但是,在活动中,这又是极有可能被忽视的一个教学设计环节,因为教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对正常地开展体育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体育活动 培养 意识 策略
  
  【正文】
  
  一、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活动中体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规则性也比较强,可通过培养幼儿遵守体育规则,使他们明白生活中时时有规则、处处有公理。体育游戏有活动量,幼儿情绪易兴奋,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忘记游戏规则,幼儿年龄特点在健康领域中常规意识所存在的问题:
  
  1、在与幼儿交往中容易发生争执与冲突,冲突一旦发生常常借助武力解决。
  
  2、早操时,有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根据音乐节拍和老师的示范进行做操锻炼,有时不但自己不好好做操,还故意去影响旁边的小朋友做操。
  
  3、游戏活动中需要教师反复强调规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游戏结束后没有秩序还存在着破坏游戏材料的行为。
  
  从以上可以看出幼儿规则意识还很淡漠,控制能力差。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是《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幼儿处于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运用
  
  1、户外自由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户外自由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室外的场地上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选择玩具材料、自己选择玩伴的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活动等。其特点虽然是自由,但仍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户外自由活动大多是幼儿自由选择成品器械与自制器械活动的时候,在活动中幼儿大多是多物变换玩与一物变化玩相结合,这种玩法使幼儿每天都在新的刺激、新的挑战中尽情摆弄,激发了参加活动的兴趣,掌握了走、跑、跳等技能,培养了合作、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幼儿为了玩得高兴,孩子会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协商、讨论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并用大家讨论的规定来学着约束自己。如有些幼儿在学会投掷的基础上,自己定游戏规则,几个小朋友将沙包投到指定的范围,谁没投准就算输。孩子们渐渐地觉得规则意识的建立使游戏更有挑战性,于是在投掷游戏中,他们又建立了一系列新的规则,使游戏常变常新,孩子们也更爱玩了;在进行“熊和木头人”的时候他们用“手心、手背”的方式决定出谁是“熊”,谁“木头人”,如何进行轮换。这样游戏就更加充满了挑战和竞争,并且要求孩子们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大家熟知的“挤牙膏”游戏,参加人数为4~10人,游戏目的为集体协调地用肩部力量挤动。在游戏过程中,参加者靠墙而立,边念儿歌边用肩部力量集体协调而有节奏地挤出一人,被挤出的人向旁边跑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往复。在这个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要遵守集体规则,团结一致,友好合作,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
  
  2、集中体育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意识。如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小白兔去采蘑菇时,会自觉地一蹦一跳地走路。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多项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如组织大班体育活动“规则心”时,每一个游戏环节中都有一个规则,孩子也都理解只有遵守了游戏规则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一颗“爱心”。所以,将活动的规则与孩子所喜欢的物品的结合,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烦琐的讲解、强调,同时有培养了孩子的自制能力和社会性意识。
  
  3、区域体育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规则和自主俨然是一对矛盾,如果十分强调遵守规则,势必把孩子管得很死,孩子也就失去了自主发展的机会,反过来,过分强调自主,没有规则的约束,教育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幼儿的动作发展、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幼儿的运动经验也是有差异的,他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教师对幼儿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可能会需要的帮助和可能会遇见的障碍等都要预见到,才会在幼儿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如以“撞马”为例:三十几个孩子在指定的场地上同时游戏,你推我挤,个儿小的一下子被撞倒在地,还要“连累”周围的“马儿”齐摔,这个手被踩痛了那个脚被撞到了。我及时引导:为什么会这样?个子有高有矮怎样解决?场地小人多行吗?幼儿小组讨论结果1、采用联合对抗以小分队的方式进行。2、根据个子高矮自由结伴。3、勾起的腿触地说明马儿“倒下”不能再攻击。在协商前幼儿认识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制定规则的需要,通过参与讨论确立的规则,为幼儿所承认所理解更容易遵守。通过无规则游戏到自定游戏规则,使幼儿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对规则产生积极情感。从中激发幼儿无限的潜力,证明他们是有能力自己制定规则,并督促自己和他人遵守的。
  
  三、体育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策略
  
  1、规则意识要有坚持性??
  
  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身体素质较好,但在各项活动中却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究其原因是这些孩子往往稍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明显缺乏应有的坚持性,意志品质较差。如在冬天,天气稍冷,幼儿的出勤率就降低,迟到率就上升……。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呢?
  
  (1)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带着愉快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做到在言语和行为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对于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不能歧视,而要在言语上和情感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应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制定分层次目标,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指导和帮助,使能力强的孩子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在晨间活动时我组织幼儿“踩木桩”,我设置了双排和单排不同的难度度,以满足平衡能力、自信心不同的幼儿的需要,照顾到每位幼儿,使每一个幼儿精神愉悦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自然就会乐此不疲了。
  
  (2)积极鼓励,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培养活动的持久性。
  
  在晨间活动中有一段是幼儿选择体育器械的时间,相当多孩子拿了体育器具不知怎么玩,常常出现活泼调皮的孩子追追打打,这样十分危险;内向的孩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情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孩子活动起来,安全的游戏,真正地锻炼身体,我常常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玩法,反复动员,结果我东奔西跑,孩子们活动了一会儿又出现了老状况。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通过仔细的观察后我和大班的老师商量,能否请大班小朋友和孩子们一起玩。我的想法得到了大班老师的支持,第二天户外活动时,在老师作了简单安排后,由每一位大班孩子带一位小班孩子开始了自由活动。大班的哥哥姐姐认真地教着小班的弟弟妹妹怎样玩,还鼓励他们勇敢地锻炼并注意安全,孩子们玩的开心极了。经过几次活动后,孩子们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了,交往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减少了发生意外的次数。户外活动开展的很好,不在像以前那样毫无规则了。
  
  2、利用各种活动材料,达到不同的活动规则,从而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一向是很高的,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尽兴的玩儿,但“尽兴”不代表不遵守规则。实际上幼儿在体育活动时,规则意识的体现是最明显的。不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材料的投放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性,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应在鼓励幼儿探索的同时引导孩子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活动,如在体育活动中投放的沙包,各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小班幼儿运用沙包是掌握投掷的一种技能;中班幼儿运用沙包要有目标的投掷,大班幼儿的投掷要达到目标的准确性。如果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能遵守难易程度不同这个规则,那慢慢的幼儿对游戏就会没有兴趣,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在活动中除了投放一些一物多玩的材料以外,还可以在活动中为幼儿投放一些易于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形成的活动材料。如:布袋跳、小手爬、平衡木等材料。在这些游戏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规则意识的发展。随着孩子规则意识的逐渐增强,还可以投放一些交通工具,渗透一些生活中的规则意识,
  
  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利用同样的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来达到不同的活动规则,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内化。
  
  每一种体育游戏都有它一定的规则性,在开展体育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快乐的同时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促进规则意识的形成。如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聪明的小狗”。要求幼儿双手着地、膝盖着地向前爬行,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要求幼儿向不同的方向爬,在“大灰狼”出现后,又要求幼儿用较快的速度爬,所以在这个游戏中要求参与活动的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人违反了规则游戏就玩不起来了,也就失去了趣味性。又如游戏:“熊和石头人”。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作熊,在前面走。孩子在熊的后面,跟着熊走。当熊转身的时候,孩子一定要立刻站住,一动不动,象个石头人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被熊吃掉。也可以交换双方的角色,让孩子扮演熊,寻找吃掉人的机会这一游戏能够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加深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再如游戏:两人三足走,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如摔跤、走不动、站不稳、相互埋怨争吵等情况时,适时的去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走起来。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不断尝试决定边走边喊“一二、一二……”,但由于幼儿左右脚的不同还是失败,于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发现了“左右、左右……”的游戏规律,并共同遵守该规则,从而获得了成功。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非常强调幼儿遵守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交换各种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欢的角色。
  
  遵守规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首先要具有生活的本领,其次要具有社会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但现在的孩子多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对规则体验贫乏、认识浅薄,相对来说,户外体育游戏组织较难。随着“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力倡导,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正面教育对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实施激励创新教育,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好处,进而增加这种行为重新出现的可能性。为此,我尝试在体育游戏中,通过共同制定规则、实施论证,然后进行表扬、奖励等方式,不断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从而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总而言之,幼儿的规则意识不能只凭教师语言、物质奖励等外部手段来强化,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体验和接纳规则,真正将规则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要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一定的规则才会得到快乐,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遵守规则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品质。(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