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拉拉”变形记

时间:2017-11-30 我要投稿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的折叠变化创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变化带来的夸张效果。
  2、乐意体验在折痕内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例2张、人手白粉蓝各色纸3张、勾线笔人手一支、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顶天立地”
  1、师: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你最喜欢画什么?
  2、师: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欢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因为他很想快快长大。
  3、出示范画,观察范例。
  师:给小朋友一点时间,观察一下拉拉的模样和大小,你要是观察好了就请举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箩筐里拿一张白色的纸,一支记号笔,把“拉拉”画在白纸上,记住,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哦。
  4、幼儿作画,观察是否符合要求。
  师:检查一下你画得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教师折过的纸上画“拉拉”,发现画面造型与纸张折叠的关系
  1、出示粉色纸,请幼儿说说,跟刚才的那张纸有什么区别?
  2、请幼儿选择粉色纸,在有折痕的纸上画“拉拉”。
  教师提出要求
  ●不能打开有折痕的纸
  ●画面饱满,“顶天立地”
  3、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
  ●师:你发现了什么?拉拉的哪个部位断开了?为什么会断开?
  ●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答:折痕上的)
  ●有什么办法能把断开的部位链接起来?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4、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连接断开部分,感受变形乐趣。
  小结:画在折线上的部位在打开后都会变长,所以如果想要把拉拉的哪个部位变长,就要把那个部位画在折线上。
  三、第三次的尝试自己折纸后作画
  1、师:如果让你再变一次,你会让拉拉的哪个部位变?
  2、教师交代要求
  ●取蓝色纸每人一张
  ●自己根据想要变形的部位进行折纸
  ●打开连接后,能在折痕部位内添加有趣的画面效果。
  3、幼儿组内相互交流,发现。
  4、出示几张幼儿作品,进行赏析,从部位变化、变形效果、添加画面入手。
  5、全体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后,最后一张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延伸:
  1、出示一张横折2次的“拉拉”,让幼儿猜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会变?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