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

时间:2022-09-23 09:01:59 启蒙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

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1

  音乐教育学科是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同时又兼跨音乐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它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1、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譬如:一位老师教幼儿舞蹈,要求幼儿做出优美挺拔的舞姿,她提醒幼儿把重心放在右脚上,右脚在前,由于她熟悉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所以她边说边做,语言生动形象,示范具体直观,幼儿委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而且姿势优美挺拔。另一位不懂儿童心理特点和幼儿教育基本原则的老师,当众指责一幼儿“左”嗓子,唱歌难听,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他学唱歌的积极性,这个孩子从此再也不愿唱歌了。还有一位老师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他认真调查了解到儿童唱歌音不准的原因,针对某一孩子由于音域偏低,在集体唱歌时音域与其他小朋友不合,有些较高的音唱不准,于是老师为他安排单独唱歌的机会,有些较高适合他的音域的调,为他定调唱歌,解决了他唱歌的具体困难,调动了他学唱歌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与其他科目一样,有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能力。各个科目只有在充分发挥其科目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各有所长地发挥其教育作用。而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任务。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从而识别作品中所反映事物的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卑下而领悟到事物中的是非、正误、美丑。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作者在音乐作品中反映客观的同时,总是表达着作者对该事物所持有的鲜明态度。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有的音乐作品也出现丑恶的反面形象,这些反面形象对正面形象起反衬作用,让儿童在比较中鉴别,更容易识别美与丑、是与非、正与误。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潘振词曲),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3、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4、音乐教育的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音乐教育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像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像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二、在实践中使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2、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他们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和积极操作的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告诉幼儿什么是切分节奏,引导幼儿尝试在木琴上敲奏切分节奏。弹奏歌曲《布娃娃》,引导幼儿重点寻找其中的切分节奏并听着音乐拍打。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用跺脚、转圈、摊开双手等动作把布娃娃着急处的切分节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运用木琴、铝板琴等乐器为《布娃娃》伴奏。

  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在自由活动、区角活中,让幼儿试着在木琴上敲奏熟悉的歌曲。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眼看木琴,耳听音高,动手操作,用脑思考,表现出专注的学习态度,幼儿的独立性、自控能力和责任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也得到培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引导幼儿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如我引导幼儿运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熟悉的图片故事《猴子学样》的配音,以表现老爷爷和猴子的不同特征和情绪;又如欣赏乐曲《天鹅》时,我启发幼儿进行配乐朗诵。其中有个幼儿是这样“朗诵”的:“一只小天鹅受伤了,我轻轻把它抱回家,给它养伤。可是天鹅很寂寞,它准是想妈妈了。我明天一定把它送回天鹅妈妈的怀抱。”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条件、方式、愿意去做,他们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像力和独创性。尽管幼儿的表现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4、强调活动中的交往合作

  许多音乐活动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如合唱集体舞,小乐队、游戏等,因此我们应把个体质创造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要尊重个体发展,又要注重群体的交往合作。如为了在合唱时获得和谐和的声音,幼儿需要听着琴声和同伴的歌声不断调节自己的音高。又如,我让幼儿在各自的木琴或铝板琴上逐句轮流敲击歌曲或用卡侬曲式轮奏。有一次,我鼓励六个幼儿每人拿do、re、mi、fa、sol、la音块中的一块,合奏歌曲《小星星》,唱到哪个音自我中心,就由持此音块者敲击,这类活动有利地培养幼儿的自制能力直辖市能力及专注的学习态度。又如我抓住时机启发幼儿根据“去公园找春天”这一活动创作乐曲《春游之声》,请他们共同确定主题、选择乐器、创编节奏,最后合作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分享合作的喜悦。

  总之,在我国,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广大婴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场所是托儿所各幼儿园,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发挥幼教老师的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潜能,体现音乐教育让幼儿全面发展的科学价值。

  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2

  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最基础的艺术活动,是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美,让儿童在美的感受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是一种美学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经做过这样精彩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事都会一事无成。

  可以说,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如此,儿童音乐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家长、老师、专家的普遍关注。然而,音乐对幼儿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运用音乐对幼儿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呢?

  在音乐对儿童的影响方面,心理学家和医学家们认为,节奏有序、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和谐律动,既能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和功能,又能对大脑的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它能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情绪,如自由的摆动、奔跑或跳跃等动作,在音乐的节奏中,唤起幼儿天生的本能,建立身心的和谐感与动作的协调性,使听觉更加敏锐、感情更臻细腻,使幼儿更加活泼健康成长。

  同时,通过音乐的熏陶,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塑造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基础。可以说,音乐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学到音乐方面的知识,还应注重音乐的教育方式和效果,寓教于“乐”。也许我们会觉得教幼儿唱歌学音乐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应该习惯的把音乐的各种活动建立在固有的原始模式上面,要打破“示范—模仿”的教育模式,做到教与学的融合。

  要善于利用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结合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规律,寓教于“乐”,在音乐中学,在学中玩。同时,借助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充分体验音乐、增强感受,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知、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音乐种类的选择和活动时段的选择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不同的音乐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欢快的音乐能使人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激昂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安静的音乐能使人情绪稳定。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的特点和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安排选择相应的音乐。特别是在音乐活动的选材上既要遵循幼儿音乐心理发展特点及幼儿智力发展的现状,又要考虑幼儿对音乐的接受能力,迎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从歌曲的歌词、节奏、体裁和风格各个方面都要源于生活,贴近幼儿生活,体现童乐和童趣。

  通过音乐的手段,恰到好处地对幼儿开展音乐教育,以促进儿童在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和谐发展。例如,午睡前,可以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如《摇篮曲》等,配合一些指导性的肢体语言,慢慢引导幼儿进入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速转入角色;倘若放一些活跃激扬的音乐,那就适得其反了。

  体操时,可放一些激昂奔放的歌曲,如《小苹果》等,因为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心情通常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幼儿就会喜欢活跃的、欢快的音律,这样的音乐能够激起幼儿大脑里的`活跃细胞,充分调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在幼儿排队行走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节奏性强的音乐《排队歌》,配上一些节奏口令或者肢体语言,在不断重复而又强化的音乐活动中,幼儿相应投入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理解并感受了音乐的表现内容,使他们头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秩序”或“纪律”的概念。总之,利用音乐进行教学,在选择音乐内容和活动时段上,既要考虑幼儿的身心特征和接受效果,又要考虑音乐教材的具体操作性和可行性。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把音乐教育与常规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常规教育“艺术化”。我们要整合资源,结合实际,借助音乐中的旋律,运用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把音乐语言和生活常规教育结合在一起,把音乐艺术渗透在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建立起良好的常规。

  就说幼儿的进餐问题,以前每到该吃饭的时候,有些幼儿总会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饭说话、边吃饭边玩玩具、挑食、乱吐食物、坐姿不正等。为了改掉幼儿这些用膳的坏毛病、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试着选择播放舒缓、慢节奏的轻音乐,并在音乐中加入一两句简单的进餐小儿歌。相信孩子们都很喜欢听,进餐的时候也比较专心了,很少出现挑食和剩饭的了。当幼儿倾听音乐的时候告诉他们看看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棒,并对一些小朋友适当给予鼓励,这样一来,既促进了他们的食欲,也规范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膳食常规也得以培养及巩固。

  总之,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它能唤起幼儿心灵天然的好奇心和禀性。而寓教于“乐”又是音乐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它像春风化雨,点点渗透到儿童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要把幼儿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紧密联系起来,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使得幼儿体、智、德、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获得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音乐教育促进与幼儿全面发展】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抓好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03-23

如何让幼儿全面发展11-30

怎样让幼儿全面发展01-24

幼儿园如何教育让幼儿全面发展02-24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03-23

幼儿音乐教育心得10-22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方案04-26

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幼儿03-04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