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的七大误区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2-04-10 01:18:12 亲子阅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亲子阅读的七大误区与应对策略

  亲子阅读,已经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因家长的不当行为,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亲子阅读,效果堪忧。那么,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不当行为,有哪些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多年的观察,亲子阅读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亲子阅读的七大误区与应对策略

  误区之一:逼孩子读不喜欢读的书

  现在的家长,大都很焦虑。尤其朋友圈看别人家孩子在读高大上的书,于是,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根本不征求孩子意见,买来自己认为重要的书,逼着孩子一本一本地读。

  这样做,很可能会让孩子本能地抵触阅读。正像《书,儿童与成人》一书说的那样:“我们不停地给他们推荐这样那样我们认为优秀的书籍,可他们从小就将他们扔在了一边。”

  对策之一: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通过观察,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尊重他们的兴趣,帮孩子寻找他们感兴趣的更多好书,努力让孩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喜欢漫画,就让孩子好好地读漫画。漫画,并不等于幼稚。漫画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父与子》《三毛流浪记》《护生画集》以及几米的很多漫画,都很经典。让孩子好好研究漫画,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漫画,也许,他将来可以成为漫画家。

  喜欢科普,也很好。科普作品,图文并茂,是一种很好的读物。好的科普作品,出版了不少。光关于昆虫的书,就有近百本。如果孩子喜欢,家长可以让孩子深度阅读,鼓励孩子成为昆虫研究专家。

  喜欢绘本、喜欢小说、喜欢科幻、喜欢童话,都很好啊。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呢?很多时候,全面发展,往往全面平庸。

  培养孩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并不表示只读一类书。家长也可以把其他类型的好书,推荐给孩子,和他们一起读,慢慢地让他们喜欢。即使不喜欢,也不要紧。

  逼着孩子读不喜欢的书,等于强迫他吃不爱吃的食物一样,最终,孩子会厌食的。

  误区之二:过早逼孩子读成人名著

  家长总希望孩子尽快长成自己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读各种成人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结果,孩子们读得云里雾里,痛苦不堪。

  对策之二:分级阅读,因人而异

  一本经典的书,在不适合读的年龄,扔给孩子们,不仅仅是拔苗助长,更是深度伤害。

  经典作品,是一位沉睡的姑娘,需要小伙子在合适的年龄与时机吻醒她。过早地让孩子接触经典,孩子会视经典为畏途,过早埋下一颗厌恶经典的种子,以至于他可能这辈子都讨厌这本名著。这,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的阅读,要顺应他的年龄,适合他的天性。让孩子们去阅读他喜欢的作品。爱上阅读,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总是担心孩子的阅读很肤浅。孩子的阅读,固然会受同伴的影响,但是,家长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或者参照比较权威的书单(如新教育编的《儿童阅读基础书目100本》、亲近母语编制的《最具实践性的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2018)》以及“百班千人”推出的系列书单),找到一些好书,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当然,对于阅读基础比较好,且愿意挑战自我的孩子,《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书,也是可以读的。

  一切,以儿童是否读得懂,是否合适读、喜欢读为唯一原则。

  误区三:不认识的字必须查字典

  不少家长,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必须要查字典,否则,连字都不认识,怎么阅读?!

  这样做,其实很危险的。孩子会因频繁的查字典,失去阅读兴趣。本来是好玩的阅读,变得味同嚼蜡。

  对策三:放过生字,流畅阅读

  按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读整本书时,碰到不会读的字,是基本忽略不计的。我会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在文中的意思的,大抵猜个八九分。课外整本书阅读,遇到生字,不倡导随时停下来查字典。只要不影响整体理解,很多生字,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读整本书,边查字典,边阅读,也许是个阅读的坏习惯。阅读,要保持相对的流畅度和完整性。当然,遇到影响理解关键语段的生字,可以先划下来,阅读结束后,再去查字典,也未尝不可。

  让儿童流畅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阅读,不是为了识字,而是享受阅读愉悦,促进精神发展。

  误区之四:强迫孩子摘抄好词好句

  每读完一本书,家长总要孩子从书中摘录所谓的好词好句。有的,还有字数规定:不摘完四面五面,不算看完一本书。

  对策四:愉快阅读,激发向往心

  其实,词语无所谓好还是坏,只有用得准确与否。不要以为抄了,就一定有效果。没有目的的机械摘抄,往往是无效甚至负效的。没有负担的阅读,孩子会兴致勃勃,一旦有了摘抄的任务,阅读就会不好玩。

  因此,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布置摘抄的任务。让孩子零负担地阅读,兴致勃勃地阅读,读完,让孩子随意聊聊,或者让孩子把精彩章节读给家长听,即可。

  当然,适量的主题式摘抄,让孩子通过动脑筋,到书中寻宝,并让孩子口头说说喜欢这段话、这些句子的理由,也是可以的。

  关于摘抄,有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

  摘抄本是好事,一旦变成规定动作,孩子就怕读书了。那么,怎么办呢?我一直认为,想办法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摘摘记记,很重要。我从不布置学生做摘抄作业,但是有很多同学自己会做,而且乐此不疲,特别有成就感,越做越愿意做。我只做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欣赏摘抄,产生向往心。比如,我学生时代的摘抄本,过去优秀同学的摘抄。这个做法,家长也可以用呀。你想,家长自己有摘录的习惯,孩子和你生活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误区之五:自己不读却让孩子读书

  不少家长,自己一到家,就低头刷屏,却要求孩子认真阅读。

  对策之五: 共同阅读,互动对话

  共读,是亲子阅读的基础也是起码要求。并不是说,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关键是大人和小孩要一起阅读。

  不少家长都在抱怨,孩子到了中学,作业越来越多了,读书时间少得可怜。有时候,真是心有余而时不足啊!相对而言,幼儿和小学时期,拥有最奢侈的读书时光。先读起来吧,越早越好。

  怎么读呢?

  大人和小孩共读、共聊,当然是最理想的阅读状态。做不到每本书都和孩子一起阅读,大人至少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半小时。穿上休闲的衣服,关掉电视,关掉手机,以最舒服的姿态,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身就是高品质的示范和最美的风景。

  亲子阅读,是一种长情陪伴;读什么不重要,一起读最重要。

  误区之六:过于急功近利

  不少家长,让孩子读书,总是抱着很强的功利目的:为了提高做阅读题的正确率,为了提升写作水平——总之,希望通过多读书,马上提高考试成绩。

  对策之六:享受阅读 淡化功利

  家长一定要打消“立竿见影”的想法。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熏染和浸濡。不要指望读了几本书,就马上成为阅读高手和写作高手。

  阅读,不是发酵,不是膨化;阅读素养、写作素养,不是一两天可以速成的。

  认真读了,用心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见出功效。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乃至更长时间。

  很多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先把阅读做扎实,后面的事情,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误区之七:没有独立书房

  家里装修得很豪华,却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孩子在吵闹、吵杂的环境中,无法安心阅读。

  对策之七:建立书房,舒心阅读

  无论家庭条件多么差,一定要为孩子建一间独立的书房——哪怕相对安静的角落也好。书房,才是家长最值得投资的学区房。

  有条件的,可以把大人和孩子的书房单独分开。无条件,可以二合一。

  给孩子的书房,可以设计得稍微卡通一点、好玩一点,让孩子进入书房,有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要把大量的教辅资料,从书房移开,免得孩子有压迫感。

  家长要每年给孩子添置新书——书,最好和孩子一起认真挑选。家长宁可少抽几包烟,少去几次美容院,少买几套衣服,少给孩子买几次玩具,少吃几餐肯德基,也要每年为孩子买50-100本书。

  童年没有好书相伴,他的精神发育是有欠缺的;一个家,没有1000册以上的藏书,装修再豪华,也无法称为富有。

【亲子阅读的七大误区与应对策略】相关文章:

洗脸的七大误区05-07

开车省油七大误区06-04

眼部护理的七大误区05-01

喝牛奶的七大误区05-01

教育孩子的七大误区05-06

女性护肤的七大误区05-05

夏季补水保湿的七大误区06-03

肌肤美白的七大误区05-08

胎教常见的七大心理误区05-27

宝宝咳嗽的应对策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