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时间:2022-04-01 22:09:10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群体或组织与公众的交往,都集中地体现着心理上的交流,而人际关系就是建立在心理接触基础上的社会关系。那么,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呢?下面jy135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沟通、理解产生行为的过程。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进行信息的沟通,即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观点、知识、经验、消息等。

  其次,是社会知觉与归因的层次。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动机、情感、意向、性格等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对他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归因则是通过知觉人的言语举止而对其内部心理活动以及产生这种心理活动原因的一种推断。

  这种推断带有一种感情色彩,形成对交往对象的初步印象,如喜欢、同情或是不喜欢、厌恶等。在此基础上,便达到了交往的最高层次,即形成互动或是拒绝互动,通俗地说,就是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即交往双方的所作所为都在对方心理及行为上得到了共鸣。如交往的结果是相互厌恶,则不能形成互动,甚至会形成冲突。

  交往过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交往的结果如何,常常影响人际关系的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述交往过程的三个层次出现偏差或障碍,都会影响人际关系。

  (1)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交往双方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人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来说,就是由于双方文化程度上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经验的不同以及出于某种需要、动机而产生的对交往对方发生的信息产生误解、曲解、断章取义、难消化、偏见。交往双方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亦能造成沟通障碍。

  (2)社会知觉,归因过程的障碍。在社会知觉、归因层次上出现的障碍,常见的有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

  第一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以后要改变这种印象往往不太容易。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交往。因为我们认识并了解一个人,不可能只通过一次或两次交往就完成的,而第一印象又容易限制我们对人的进一步了解。

  刻板印象,是在人际交往中,对一类人进行简单的概括或分类所形成的不正确印象。它使人在无形中戴上了深有偏见色彩的有色眼镜。有些种族岐视就有这方面的心理根源。 刻板印象在符合客观事实或交往对象时,有助于认识人、理解人,有助于交往;如果这种印象不符合客观事实或认知对象具有特殊性时,就会对他人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现象。“晕轮”原意指月亮周围的光环,比喻高尚的东西更高尚,丑陋的东西更丑陋。“晕轮”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作用便被叫作“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某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特性掩盖了真相,从而给社会知觉和归因造成障碍。晕轮效应掩盖了人的本来面貌,容易产生对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3)互动层次的障碍。在互动层次上,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是自我意识障碍。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通过思维起作用的一种领悟,即主体对有关自己诸方面的领悟。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获得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之我”的理论。“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出现差距,可能是因为自我认识不准(或高估或低估)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怕别人取笑而有意高估或低估造成的。

  自我意识障碍是人际关系的一大心理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从社会来讲,就要加强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和教育。家庭、学校及教育机构都要重视培养下一代人的正确的自我意识。

  此外,人格特征、自私与猜疑、嫉妒与羞怯等心理,都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

  人际交往的心理策略

  (1)角色协议。人际交往建筑于心理学的“自我状态”。即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的自我状态,成人的自我状态和儿童的自我状态。父母的自我状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态度及行为而言,常表现为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的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风。

  儿童的自我状态是泛指一切像孩子们的态度与行为,常表现为好奇、冲动、情绪化等。成人的自我状态的特征是注意对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表现为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面对实际,能冷静的脚踏实地、合乎逻辑地分析情况。在这三种状态中,每一种状态都可能对人有暂时的或长期的支配作用,并使人产生相应的感觉与行为方式。

  角色认识的顺利进行也有赖于对交往角色的认知。即对某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身份的认知与判断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每个人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行为标准的认知,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行为。如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有固定方式,一旦角色确定,便在客观上决定了交往方式,不懂得这一原则,将不会掌握好人际交往的尺度。

  (2)心理相容。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相容,那么,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就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肯定的反应,如果处于高度的心理不相容状态,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则容易被否定。

  为了达到心理相容,在人际交往中就应尽可能做到:

  ①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

  ②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

  ③了解群体规范及对方的人格。人际交往中应注意了解对方的群体规范,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规范,对其成员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规范会使得同一群体中的成员接受大致相同的教育,获得大致相同的知识,遵循同一的要求,因而对某一类问题会产生较为一致的认识。

  (3)正确归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以此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的预测。但是,由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人们在进行这种归因时,经常会发生错误。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相关文章: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04-25

日常生活中如何克服心理障碍04-26

天蝎该如何克服心理障碍03-18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05-12

如何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08-12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马虎05-28

人际交往中如何学会赞美别人12-11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有哪些09-14

高中学习中如何克服粗心的问题04-28

上班族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