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府导游词

时间:2022-12-14 11:55:04 梓薇 导游词 我要投稿

靖江王府导游词(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靖江王府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靖江王府导游词(通用15篇)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

  4月7日,在导游的带领下,又一次游览了靖江王城。

  首先,大致介绍下靖江王城的概况。

  靖江王城坐落在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建的王城。听导游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靖江王府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至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王府被毁后,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1921年,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独秀峰巍然矗立,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

  靖江王城的旅游开发项目,主要是在于它的历史价值,除了承运门与城墙,还有里面的宫殿建筑外,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拥有600多年历史并且只有王爷与王妃可走的王道,几经毁坏的承运殿,历史悠久的夫妻树,独秀峰上的时刻,还有读书岩,孙中山纪念碑,最后让我们体验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据我们所知,靖江王府的旅游项目开发,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还有独秀峰下的太平岩,据说里面是王府的龙脉所在,每次看着挂着一卡通进去的游客,我也想走进去一看究竟。

  自从搬过王城之后,加上近期开始的桂林旅游规划与打造夜王城的项目开展,对于王城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变得较为敏感。下面就这次的游览,浅谈我对靖江王城的保护与开发的看法。

  靖江王府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工作上的矛盾,也就是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首先,靖江王府是旅游热点遗址,在游客承载量上,特别是节假日时无限量地接待游客,造成接待量负荷,使一些文物遭到一定的破坏。

  然后,对文物重利用,轻保护。利用文物的时候,没有保护计划,投有保护措施,对文物只重使用,不重保养维护.任由游客对文物随意碰触攀折踩踏而没

  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比如独秀峰下石壁上的时刻,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保护,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以及游客的触摸,有的已经看不清字迹。

  最后,在附近的环境没有很好的规划与管理。城墙外面的居民楼房靠城墙太近,并且有的居民随意搬用城墙的砖块去修复楼房,这既破坏了景点所在地的整体环境,也增大了文物受损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对于诸如以上此类问题,要得到很好解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引起全社会对文物重要性的共鸣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广援重视。

  另外,居住在王府里面的文旅人,不能理解景区对于王府主干道的改建,风水上最讲究的是四通八达,并且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保持王府的原来面貌的基础上来对王府进行维修,在文物保护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修旧如旧”,旅游管理单位擅自把王府的主干道拦截起来只留一条偏道通过,个人觉得这是有违保护原则的。

  近期印象系列及夜游项目搞得轰轰烈烈,比如印象刘三姐、夜游象山(象山传奇),对于靖江王府的开发,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那么,靖江王城应该怎样充分开发它的旅游价值呢?

  首先,要限制游客数量。承运殿里面已经作为王府的一个展馆,里面有表演,还有一些关于藩王文化的展示,里面的地板是木质的,一两个团的人挤进去参观,木质的地板承受能力显得薄弱,容易遭到破坏。

  其次,对文物的保护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比如一些时刻应该加一些防雨设施,并禁止游客触摸,以防止被侵蚀破坏。

  另外,附近的建筑应该得到合理有效的规划。尽量让居民房离王府城墙远一点,这让利于对王府的监管与保护,同时可以突显出整个王府的整体环境,突显王府的整齐气概。

  由于靖江王府是历史藩王住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它的开发应该着重于文化上的开发,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价值,比如它的藩王文化。虽然靖江王府没有北京故宫集众多帝王历史文化的优势,仔细考究起来,却也有着14位王爷居住的历史,有着相对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夹杂着地方帝王的特色价值。

  对于王府的开发,理所当然地要按原有的规制如仪复原,中轴线及南侧展出明代靖江王府的饮食、娱乐、风俗习惯及其当地时的文化艺术;北侧的各室布置桂林城市发展史陈列馆。游人进入王府内,首先领略到桂林城的发展变迁,再去饱览明代王公贵族的生活情境,还可以随时品尝桂林独有的风味小吃。把开发利用和创造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客在饱览青山秀水之余,再来欣赏这这古香古色的明代藩王府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2

  靖江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中心地带,(现又称桂林王城)墙高门深、气势森然,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筑城墙。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王城南北纵距557.5米,东西横距336米,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并辟有端礼、广智、体仁、遵义4门。

  城门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在主轴线上建有承运门、承运殿、后宫、御园,围绕主体建筑,还建有楼堂厅馆,亭阁轩室,构成一组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堂有宝善、尊乐、日新,亭有清越、喜阳、望江、拱秀,台有凌虚,馆有中和,室有延生,轩有可心,所有修玄。御园中的月牙池可以泛舟。独秀峰矗立城中,峰顶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官庙、三神祠等,尚有乐山、探奇、瞻云3处,可备凭眺。清顺治七年(1650),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克桂林后,封定南王,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1652)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自焚,历时280余年的`靖江王府,付之一炬,现仅存城墙、城门及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雕栏玉砌和云阶玉陛。

  靖江王府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时为广西贡院,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本部校区,浓缩了最近几百年来桂林的历史和文化。位于王城内的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称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这里。如今为进一步挖掘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游客的夜生活内容,对王城景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并通过图片、音响、光线等形式,将其与自然景观整合在一起,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夜游项目,于2003年9月向游客开放。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桂林。我呢,就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也可以叫我小王。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桂林为什么叫桂林,没错啊,就是因为我们桂林呢别的不多就是桂花树最多,自然的桂花树呢也是我们桂林的市树。那么今天小王呢就将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桂林。

  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这其中就有着以靖江王府为道代表的藩王文化了。而我们今天来到的呢,就是我们位于桂林一个中心地带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师范大学所在地。以前呢这个地方就是我们靖江王居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都是以封地藩王制,每一个藩王都有着自己的封地,而桂林就是当初靖江王的一个封地,我们今天参观游览的就是当年靖江王的靖江王府。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一个王府的整个复原图了。这是根据古书上记载的然后将王府复原的一个图。

  这个呢也就是王府的缩略图了,从图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来跟明代其他的古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采用传统的古建筑风格,亭台楼阁,寺庙环宇,构成了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一个建筑群,而在其中呢又有独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

  我相信大家肯定会对这座王城的主人感到好奇,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位呢就是当年的靖江王了,靖江王呢也是整个明朝一个特别的藩王,很多待遇都超过了当时的亲王,这是为什么呢?当然与着他独特的政治地位有关,他的始祖呢,就是朱元璋的长兄,由此得见他的'身份是比较特殊的。所以他的府邸还出现了其他藩王所没有的庄田。

  我们看过了整个王城的布局,认识了城的主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走进王城内部参观游览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呢就是靖江王城的进口处,虽然历史久远,但是我们现在还能依稀看得出当年的恢宏气势。

  走进大门,我们见到的就是三元及第坊了。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端礼)门上。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陈继昌是临桂人,所以他就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这呢也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大家也可以瞻仰一下当年的文人墨客的书香之气。

  接着往里走呢,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贡院,贡院是什么呢就是当年古代文人秀才考取功名的地方,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这也算是我们现在高考的考场了。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古人的高考。

  (那么知道了我们王城的文化底蕴之后,也可以看看我们美丽的风景了。既然是王城,那么风景自然是有他独到的好处了,这呢就是王城内部的独秀峰了。大家当然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那么有谁知道他的出处呢?没错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句呢最早就是刻在独秀峰上的。这句话呢一直作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有了800年的历史。可见,桂林不仅是现代的旅游胜地,也是古人游玩的好去处。

  清代诗人戴文灯曾有诗留传:朱户爱开厥,雕楹更枕岗;绮疏承爪渭,碧瓦戏鸳鸯。曲沼龙头泻,高亮鸥吻张。这呢就是描写的我们王城内部的建筑。大家也可以自行在内城参观,游览。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当年我们的靖江王和他的王妃就成生活在这庭院,抚琴,品茶,下棋。大家也同样可以感受一下。

  好了,到了最后呢,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桂林靖江王城一游呢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我相信大家在这一天中了解到了我们桂林独特的文化底蕴。我们桂林不仅,山美。水美,人美,更是有着文化内涵。最后欢迎大家下次还来桂林,领略我们这里的山、水和文化。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4

  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是一组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靖江王府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大学院校、风景名胜区(独秀峰)、完整历史建筑物、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主体布局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宗庙、右社坛。主体两侧有众多的厅堂楼阁、书屋轩室。所有建筑系大式歇山顶,红墙碧瓦。靖江王室在这里繁衍子孙11代,袭王14人,历270余年,是有明一代封藩最长的一支。

  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在独秀峰读书岩,还可找到800年前南宋人王正功留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摩崖石刻真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如今不仅可领略到昔日王城的威严肃穆,而且还可亲手抚摸600年城墙的沧桑历史,清朝唯一的汉人格格孔四贞(即“还珠格格”)的家,就在这昔日王府的深宫禁地之内。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戏剧的“活化石”——傩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宫廷演艺,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驱鬼的作用。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独秀峰王城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是以桂林"众山之王" ——独秀峰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为范围的精品旅游景区。景区内自然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千古名句的真迹题刻就出于此处。景区涵盖了桂林三大历史文化体系,是桂林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走进景区就走进了桂林历史文化之门。

  独秀峰素有"南天一柱"的美誉,史称桂林第一峰。山峰突兀而起,形如刀削斧砍,周围

  众山环绕,孤峰傲立,有如帝王之尊。登山306级可达峰顶,是鸟瞰桂林全景的最佳观景台。峰壁摩崖石刻星罗棋布,纵横出世,更有太平岩内的世界文化奇观——"太岁"摩崖石刻。南麓南朝文学家颜延之的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桂林四大名池之一的月牙池荡漾于山脚,青山碧水,相映成趣,为桂林古八景之一。

  自古以来,王城景区被奉为桂林的`风水宝地,更是整个桂林城市的发祥地。这里曾经走出了二位皇帝、11代14位靖江王;清代,这里是广西贡院,屡出状元;民国时期,孙中山曾驻跸于此,为北伐大本营运,筹北伐大计;后为广西政府,广西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都曾在此办公。1996年,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间传颂"北有北京故宫,南有桂林王城"。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6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路辛苦了。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代表桂林国际旅游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真诚的欢迎,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员,我姓邝,大家可以叫我小邝。在接下来的行程将由我陪您们一同度过,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的,请提出来,我将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服务,最后,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好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此行我们将参观游览的是桂林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靖江王城景区。

  靖江王城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景区是一座历史文化、自然景观、高等学校三者合一的国家5A级景区,由独秀峰、承运殿、广西科举贡院三个部分组成。有这样一句名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王城是桂林历史的缩影,也是桂林山水灵气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融合。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座山峰,二个唯一,三种气质”。

  一座山峰说的是在校园当中屹立着桂林第一峰——独秀峰,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沿着这条中轴线,所看到的'那座山峰就是独秀峰。在山峰的下面,我们将寻访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的出处。独秀峰海拔216米,相对高度66米,有桂林第一峰的美誉,也被称为“南天一柱”。从高处往下看,独秀峰位于城中央,四周群山环绕,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群臣朝拜图,所以当年朱元璋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将靖江王府建于独秀峰脚下,独秀峰就像一座天然的屏障一样立于王府的后花园,成为我们王府的天然靠山,历代的靖江王都为此而自豪,按照庄简王的话是其地为“广西甲甚”。

  二个唯一是指它是全国高校当中唯一坐落于城市中心的校园,地理位置及整个建筑布局都极其类似于北京的故宫,它也是全国高校当中唯一荣获5A级景区的校园,另外它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种气质是指在王城中您能从它的历史积淀、建筑布局、校园风貌等方面感受它的三种气质,即王家气派、书香风范以及自然灵性。那具体是如何表现的呢,请大家随我进去探寻吧!

  王城在明代的时候是明靖江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他的侄孙朱守谦于1372年开工建造,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朱元璋建立靖江王府一来是为了巩固边防的统治,二来是将子孙分到各个地方为王,能够缓解家族的矛盾。在这里一共生活过11代14位靖江王,历史280年之久,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整个王府是按照明建筑的规制建造的,是朱元璋南京内宫的缩影。遵循着外墙内城,中轴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风格。

  眼前的这座门,叫做承运门,是王府的内城门。而外面的整个城墙包含的部分是整个王府的外城。大家还记得皇帝的圣旨上,头两句是怎么说的吗?对,这位朋友回答的非常正确,那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北京有一扇奉天门,而我们这呢,有一扇承运门,合起来就是“奉天承运”,意思是皇帝奉上天的旨意来治理国家,我们的王爷就是奉了天子的旨意到这里来治理他的藩国的。

  我们眼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王府600多年前铺垫而成的,它见证了王府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古时候,很多人想走,那可不行。因为它是身份、权利、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王爷和王妃才能走,所以被称为王道。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踏上这条王道,做一回现代版的王爷和王妃,开启我们今天的王府之旅。

  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物叫做承运殿,是当年王爷办公和处理政务的地方。1921年,孙中山把北伐大本营设在王城,他也曾在这里办公和处理军政要务。

  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也曾在这里办公,广西省政府成立之时,省长的办公室也设在了这里。这儿曾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王城在清代时为广西贡院,就是广西的秀才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当时这里的考间有5000多间,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其中恢复的一部分,里面设置了一些互动参与项目,供游客体会当年学子考试的过程。整个清朝年间,这里共走出了585位进士,四位状元,其中还有一位三元及第——陈继昌。陈继昌呢,是广西桂林人,在获得三元及第的那年30岁,也就是通常说的三十而立。不知道他是喝了福泉井的水使得他温泉思涌,还是这集山水天地之灵气的王城使得这里人才辈出。

  好了,那今天我们的王府之旅到这里就要落幕了,而我们的桂林文化之旅也接近尾声了。希望大家能够再次来我们美丽的桂林,再次来靖江王城。最后,我在这里祝大家工作顺利,事事顺心,生活幸福。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7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独秀峰可谓是桂林市中最有名气的山峰。而它脚下的靖江王府,却与明朝历史结下一段深深的渊源。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安定各县百姓,决定在每个地方都布上一个王爷。在桂林市,他相中了他哥哥的儿子,封他为靖江王。这靖江王府可是块风水好地,四周都有山,中间还有独霸桂林的独秀峰。可是,风水风水,说的就要有风有水啊!风是不愁,可水该怎么办呢?靖江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府中正中的独秀峰旁边,制造一个大池,建好之后,发现此池形似月牙一般,便命名为月牙池。

  虽说独秀峰在靖江王府之中,可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纷纷在上面题字留言。知道吗?“桂林山水甲天下”到底出自哪里呢?没错,它就来自于独秀峰上这块崖壁之上。而且,它的下句并不是“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可真是个奇怪的发现。

  靖江王府还有一个最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它有一条龙洞,这条洞在地底下蜿蜒盘旋,形似一条真龙。洞内还刻有六十位太岁的'形象,是从古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太岁形象,十分珍贵。这太岁可以避灾避难,逢凶化吉。传说靖江王为了保自己不受侵害,便让这些太岁都安放在洞里,不让别人来触摸。

  从大门进来,便是王爷王妃道,这道由青石板铺成,成弧线形,两旁尽是灌木,显得十分奢华,古时候,这条道只能由王爷王妃走,其它人都不许走。台阶上刻有“云阶玉陛”的图案,上面有螺旋型的图案和祥云朵朵,代表着福气、财气一起来。

  靖江王府真是个美丽、有趣、奇特的地方,它让我了解到古时候有那么多花纹、习俗,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8

  靖江王城也叫桂林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著名的独秀峰就屹立在王城的正中位置。远顺帝妥懽帖睦尔继位前曾在独秀峰前的大圆寺修行。朱元璋称帝封藩时,将其侄孙朱守谦封藩于桂林,称靖江王。王城就是靖江王的王府。

  王城景区由明靖江王城和独秀峰组成。王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九年(1376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故桂林王城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30多年。王城南北长557.5米,东西宽336米,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并辟有端礼、广智、体仁、遵义4门,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建筑及风景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月牙池、后花园等。宝善堂、清越亭、凌虚台、可心轩、玄武阁、三神祠等各类建筑齐备。御园中的月牙池可泛舟。清顺治九年(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抵抗不住义军的进攻,火焚王府,城内建筑化为残垣。现城墙及四门依然完好,城内建筑为抗日战争结束后,在原基础上仿古重建。

  清朝时期,孔有德火焚王府后,王城遗址被辟为广西贡院,有号舍5500余间,因屡出状元而闻名全国。如今,王城内仍保留有乾隆皇帝题书的'《幸翰林院赐大学士及翰林等宴便阅贡院诗四首》,王城的正阳门(端礼门)、东华门(体仁门)及西华门(遵义门)上还留有当时人们称赞学子们的巨书牌坊。其中,两广总督、清朝著名学者阮元所书的“三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学子陈继昌获三元及第殊荣的,“状元及第”是表彰桂林学子张建勋和刘福姚在三科会考殿试中勇夺两个状元席位的,“榜眼及第”则是表彰桂林人于建章获得榜眼(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游人可到贡院陈列馆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及桂林科举成就。乡试号舍可使游人亲身体会当年学子们科举之不易。

  中山驻跸处及中山不死纪念塔 1921年,孙中山率北伐军驻桂林,以王城为北伐大本营。孙中山在这里的重要活动有: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接受了马林关于“联合苏俄”和建立革命军校的建议;发表了他的著名哲学演讲《知易行难》;检阅了北伐军;确立了青天白日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并于1922年元旦在王城举行了首次升旗仪式。孙中山去世后,桂林人民为纪念孙中山,将王城辟为中山公园。王城内现存孙中山驻跸处遗址碑和“中山不死纪念塔”,纪念塔呈三角形,筑五级台阶,喻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精神和五权宪法。塔的三面分别有题辞:“中山不死”为谢顺慈书;“遗嘱”为张猛书;“主义常新”为莫乃群书。塔附建有仰止亭,楹联由谭延闿书,亭西有石碑“中山常在”,为廖承志书。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9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靖江王府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置在桂林市的中央。靖江王府还是我国历史最长,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比故宫建的还早。现在是广西师范大学本部。

  我和妈妈进入靖江王府后,看到一个大理石做成的石路,导游阿姨说:“这条石路是桂林市的中轴线,也是王爷和王妃才可以走的道,老百姓就把这条道称作王道。走上这条道,身份自然不一样,都是王爷王妃。”我也走了一下,感受了做王爷的滋味,走着走着,身上热了起来,于是就跟妈妈说:“热死寡人了。”

  接着我们跟着导游阿姨走通向王府的武道,到了当时王爷办公的.地方。一进门我看到了一道红色的门,门上横着有七颗钉子,竖着有九颗钉子。导游阿姨说,全部的灯关掉后,门会自动打开。我满怀期待的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结果是一幅立体的画,画中是当时王爷办公的情景。

  我和妈妈跟着导游阿姨去了王爷的后花园,王爷的后花园有几棵长的很像龙的树,树的身上有一种寄生植物,很像龙鳞,每棵树的顶端都是三根弯曲的树枝。

  我们最后去了龙脉,听导游阿姨说龙脉是第三个王爷开发的,龙脉里有每个人的守护神叫太岁,守护着你的一生。

  这次观看靖江王府我知道了好多知识,觉得这次观看很有意义。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0

  独秀峰王城景区包括独秀峰和靖江王府两部分。靖江王府是一组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曾是明代延续时间最久的藩王的府第。而王府后面就是独秀峰,名扬四海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出自独秀峰的石刻上。

  靖江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它是我国现今历史最长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它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沿着中轴线,前为承运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最后是御苑。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坛,主体建筑两侧还有众多的的厅堂楼阁、书屋轩室。所有建筑都是大式歇山顶,红墙碧瓦。

  王城内有“王道”,即王爷和王妃的专用通道,由青石板铺垫而成,旁边花团锦簇,十分怡人。沿着王道往前可以看到承运门,承运门是靖江王府的正门,“承运”二字取自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即“奉旨管理这片土地”之意。承运门是黄色的墙体,有别于寺庙的黄色,显得非常大气,很多游客都会拍摄这个大门。

  过了承运门,就是承运殿了,承运殿是靖江王府的主殿,现为“王城春秋”陈列厅。要进承运殿,先要上“云阶玉陛”,它用桂林独有的灰白石雕刻而成,上面的图案为如意祥云,意喻吉祥如意。左右两边的石阶为不同的官员行走,一般左文右武。王城内建筑几乎都是重建的,而这个“云阶玉陛”是明代的原物。

  承运殿里陈列有14位藩王的画像,朱守谦的父亲、朱元璋的大哥的画像挂在第一个。里面有迎宾表演、朱门开启表演和傩舞表演,需要注意的是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

  承运殿后面,也就是后院,可以看到王府三怪:第一怪百年夫妻树(由榕树缠绕槐树而成,至今已过百年,枝繁叶茂)、第二怪小龙穿树过(就是前面的`夫妻树身上长出的一只小龙,龙头在前,龙尾在后)、第三怪龙爪抓青天(府后一棵桂花树两边两大粗枝形同爪状,呈抓天状)。

  还有一口“福泉井”。据说清朝时秀才们来广西贡院赶考,福泉井之水是考生们敬若神明,考试前临考必饮的吉祥水,因为这里屡出状元,后人也叫它状元井。

  然后是地宫,地宫里面可以拜太岁,还可以看下比如今年的运势等等的注释列表,这也是很多游客比较喜欢的一个点。

  最后面有贡院,清代,这里是华南最大的乡试贡院所在地,有号舍5500多间,每个应举人一间,答卷、吃饭、睡觉都在里面,从这里曾走出了500余名进士和4位状元。现在只恢复了其中的一部分,游客在这里参与模拟考试,体会当年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以及考取功名的过程。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1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桂林,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朱,是朱元璋的朱,不是猪头的猪哦,哈哈。大家可以叫我朱导或者小朱。今天由我和司机牛师傅为大家服务,牛师傅驾车技术娴熟,车龄已经有几十年了,对桂林的交通路线相当熟悉,我也将真心,诚心,热心,耐心,细心的为大家服务。所以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只管尽情的游,开心的玩!

  有什么不清楚就问我,我的电话是xxx。同学们知道桂林为什么叫做桂林吗?没错就是因为桂花,确切的说是因为长出桂花的桂花树,同时它也是桂林的市树。桂林位于广西的北部,与湖南接壤,曾经是广西的首府。 来到桂林之前,想必大家也知道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不仅因为它“甲天下”的奇山秀水,更因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其中就有着以靖江王府为道代表的藩王文化了。这也是我们旅程的第一站靖江王府。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后,国家分成几十块让自己的子孙去守卫,那么第一代靖江王就是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他的领地就在我们今天的桂林。他的府邸就是今天我们要游览的靖江王府。它位于桂林市中心,也是今天广西师范大学所在地。(来到城门:正阳门,三元及第牌坊)请大家抬起头看看,“三元及第”,所谓三元就是解元、会元、状元的合称。原来这城门上有一座“三元及第坊”,有一次大火给烧掉了。是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陈继昌是临桂人,所以他就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这也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看了“三元及第”,我也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将来功成名就!

  正阳门: 三元及第牌坊现在,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迫不及待地想领略王府的魅力了吧。接下来呢,我们开始进入王府吧。靖江王府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藩王府邸之一,也是我国最高级别aaaaa级景区,景区人较多,希望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务,跟上导游,不要掉队,还要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卫生。(王道)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这条路可不是普通的路,它叫王道,王府600多年前铺设的`青石板路,是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王爷、王妃可走,王道是整个王城的中轴线,也是整个桂林市的中轴线,桂林城市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现在让我们也当一回王爷王妃,潇洒走一回吧!哈哈~(承运殿)大家看看台阶上的浮雕纹饰,非常雍容华贵,这都是明代的原物,就像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王府的尊贵和繁华。大家往上走就是承运殿了,这是当年王爷办公的地方,后来成为广西省政府办公楼。里面有《王城春秋》陈列厅,完美演绎桂林历史文化的变迁,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图三 承运殿 图二 王道(独秀峰下)大家眼前的这块碑是“中山纪念碑”,建于1925年,是桂林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导孙中山先生,大家别看这块碑只是一块碑,它的构成里大有文章呢。它的碑高8.7米,底座宽3米,碑身为三面形。大家知道为什么是三面吗?没错,“三面”象征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塔身三面分别刻图四 中山纪念碑着“中山不死”、“总理遗训”、“主义常新”。碑座为五角形五层台阶,代表孙中山的五权宪法;那么大家一起来数数周围一共有多少根柱子,是18根,为什么偏偏是18根不是20根或者其他呢?其实18根石柱代表当时独立的18个省,用铁链相连,象征着心连心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这边有厕所,想上厕所的同学可以去上厕所,其他人在这边随意看看等一下他们,待会儿我将和大家一起寻找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 (“读书岩 摩崖石刻”)大家往这看,这里有一个洞,名叫读书岩洞 ,许多文人雅士在这里读书,使这里成文岭南文教的发源地,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奠基。

  这里依山傍水,摩崖石刻非常多。我们经常听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在这里。现在大家一起找一找它在那里?不少同学已经找到了,就在右上方,大家看到了吗?“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出自宋朝学者王正功所书,赞美桂林秀丽山水,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就可以尽情去感受桂林“甲天下”的景色了。(太平岩)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太平岩洞 图五 读书岩、摩崖石刻图六 太平岩洞口了。这个洞是当年王爷王妃拜仙修炼之处,供奉着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护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护神像摩崖石刻是国内唯一。

  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但与自己属相对应的太岁保护神是谁我们知道吗?人们常说的“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原为何意?太平岩内的六十甲子太岁保护神像摩崖石刻将为我们揭开谜底。(贡院)这里是当年广西乡试的场所,许多学子寒窗苦读就为了在这里一试功成。一共出了进士585位,其中状元有4位,前面说的“三元及第” 者陈继昌,就是出自广西贡院。因此贡院也被称为广西的文脉。大家一起进去体会一下当年科考的场景!(独秀峰)相信游览到现在大家对王府的文化底蕴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了,其实王府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眼前这座山峰了,高约66米,登上山顶,整个桂林市尽收眼底。想要登山的和我一起来,不想登山的可以在这边的座椅上稍微休息或者在周围看 图八 独秀峰 图七 贡院看。登山的台阶比较陡,也有点滑,大家慢慢登上,注意安全。好了,我们的王城一游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我相信大家在这一天中了解到了我们桂林独特的文化底蕴。

  我们桂林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山美、水美、人更美。祝大家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尽情的享受桂林带给大家风景大餐吧!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2

  坐落在漓江之畔的独秀峰·王城景区,是以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为地域范围的精品旅游景区。这里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有保护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阅尽王城知桂林。靖江王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北京的故宫还早34年。

  王城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王城从建成到清代被付之一炬而覆灭的257年中, 这里曾住过代14位藩王。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独特的中国科举文化、显著的广西科举文化成就,追寻昔日北宋开国第一位状元王世则的'踪迹、揭开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陈继昌的传奇故事、感知台湾第一位总统唐景崧的魅力人生,还可以亲自参加一场妙趣横生的模拟古代科举考试,与满口之乎者也的秀才一起体验到古人十年寒窗的艰辛与金榜题名的喜悦。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3

  景点介绍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其任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于此。五年始建王府,二十六年筑府城。府第建筑悉依藩王规制。主体布局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宗庙、右社坛。主体两侧有众多的厅堂楼阁、书屋轩室。独秀峰东北麓的月牙池还辟作亭台桥榭相连的御花园。城垣东南西北四门,名为:体仁、端礼、遵义、广智,南北长556.6米,东西宽335.5米,通高7.92米,厚5.5米,内外警以方石,内充片石浇灰浆。所有建筑系大式歇山顶,红墙碧瓦。靖江王室在这里繁衍子孙11代,袭王14人,历 270余年,是有明一代封藩最长的一支。清顺治九年(1652),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将王府焚毁自殁。现保存府第的门、殿、宫须弥座台基及石雕栏柱、陛阶和城垣。1988年起修复城埃及马道。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

  靖江王城(16张)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0,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 靖江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据明代黄佐《广西藩封志》记载, 王城辟有四门, 南日端礼(后改正阳), 北回广智(后称后贡); 东日体仁(后谓东华); 四日遵义(后改西华)。城垣左为宗庙, 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 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 还广建楼堂厅院, 亭阁轩室, 构成一个舍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独秀峰挺拔俊秀, 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阁, 观音堂, 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景色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39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明代靖江王府,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始建,占地283亩。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4

  桂林靖江王府景之靖江王城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据明代黄佐《广西藩封志》记载,王城辟有四门,南日端礼(后改正阳),北回广智(后称后贡);东日体仁(后谓东华);四日遵义(后改西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舍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独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桂林靖江王府景之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端礼)门上。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三元,是省级的“乡试”、全国的“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均名列第一,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缩略。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连中三元的仅13人,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陈继昌是临桂人,把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

  桂林靖江王府景之状元及第坊在王城东华门上,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新科状元龙启瑞建,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这之前,张建勋、刘福姚分别于光绪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试第一申榜首。在4年的两科中,桂林继唐赵观文和陈继昌、龙启瑞之后,一连出两名状元,震惊了全国,“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传为佳话。重建“状元及第”坊时,把4人的名字并列在坊前。

  桂林靖江王府景之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华门上,同治四年(1865)为于建章而立。会试后的殿试,由皇帝亲自选拔,按一、二、三甲3个层次,公榜公布名次,二三申各取百人以上。一甲只限3名获状元、榜眼、探花称号。榜眼就是第一申的第2名。于建章,永福人,任过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典试、山东学政等职。

  桂林靖江王府景之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孤峰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在独秀峰西麓,原名西岩,高2.9米,宽4.25米,长31.5米,面积140平方米。北达雪洞。岩洞赅有恭惠王朱邦宁绘刘海蟾像,俗称刘海洞。明嘉靖间(1522-1566)重新开发时,挖出一枚“太平通宝”钱币,靖江王认为“此惟兆哉,山灵告予”,“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称就沿用下来。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岩体像一间宽敝的房子,地面十分平整,岩顶重悬的钟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齐齐的少女鬟发,有的像色彩斑斓的龙鳞,还有形状态怪异、闪耀着金光银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缭乱。明藩王在岩前栽种花木,修建宝塔、庵院,在洞中塑立神像,亲自写《独秀岩记》,还邀集地方官员游宴赋诗,洞壁镌刻宗室诗多首。

  月牙池位于市区独秀峰东麓。此外原有独秀泉,以初因泉凿池,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月牙东圣母、春涛、白龙并称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位于独秀峰西北麓,洞口向月牙池,高约3米,宽5.6米,深32米,面积约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载:“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悬乳石洁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旁有双凤石。原有唐人诗刻,今泯灭无存。

  中山纪念塔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王城内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1925年9月,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特在孙中山先生1921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兴建此塔。

  独秀亭在独秀峰顶,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长宽各4.8米,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高6米,长宽各4.7米,面积22平方米,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栏,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万户,尽在眼中。

  靖江王府导游词 篇15

  桂林靖江王府景区的王城洪武五年(1372)在独秀峰下营建靖江王府,洪武二十五(1392)年建成。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据明王士性《广志绎》载:“宗室二千人,岁食藩司禄米五万两,故藩贮不足供,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可见,这个家族的人口之多,盘剥民脂之钜,地方财政负担之重。即使这样,王子王孙的'日子还不大好过。

  顺治九年(1652)南明军攻克桂林,王府的新主人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尽,纵火焚烧,王府化为灰烬。王府建造前,在独秀峰下,唐有学宫,宋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王府被毁后,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

  1921年,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初年,这里先后为第二师范学校、模范小学、第三高级中学、甲种工业学校校址。民国145年(1925)冬,辟为中山公园。

  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独秀峰巍然矗立,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清光绪《临桂县志·胜迹志一》)。

【靖江王府导游词】相关文章:

靖江王府导游词12-10

桂林靖江王府导游词04-08

靖江王府导游词10篇12-11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04-30

广西的靖江王城导游词04-08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10篇02-26

北京恭王府导游词9篇08-26

北京王府井美食攻略10-26

王府井小吃街美食攻略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