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调查报告

时间:2023-10-27 08:36:3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城乡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乡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城乡调查报告

  城乡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对象:城乡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人:xxx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开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危机。

  一、农村义务教育:根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几年前中国政府宣布“根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外表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铲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根本普及〞的含义相对于一些所居住的区域远没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到达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的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各地政府在这种“普及〞的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和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大学率的反弹,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经过调查说明,农村贫困生的大学率高于城市,农村教育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的`比例高。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后到20xx年实现“根本普及〞之前15年间,还是有很多儿童未上小学,小学阶段失学,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及初中阶段失学的人,这么多人的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此有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处在低文化层,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骨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教师问题多多,

  (一)教师分布不合理

  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而及分化严重,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全区还有上百方案外教师即无法保证质量,又加重乡、村及村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减损严重,补充困难因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师都往其他方面去开展,因而教师从而减少而现在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在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入学顶峰,教师严重缺,而区域财政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情况是一方面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很多课程都因为设施而减少上课,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遥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法创新。

  (三)农村教育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学校好于乡镇教师及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布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教育资源总是被政府满足而农村教育资源是那么的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活动设备是少之又少,而城市那么是多种多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开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四、解决问题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源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二)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管理的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各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各项事业的开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使开设局部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来反,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一技之长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开展做奉献。

  (四)大力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方案、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五)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政府和学院要统一招生标准,严格以能力与考分作为选择高校新生的依据,完善奖贷体系,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学,此外,党和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高等教育。

  五、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样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工作做准备,参加假期的乡村支教活动,把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投身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萌发了我们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奉献。

  城乡调查报告 篇2

  为学习外地城乡规划先进经验,加快转型开展,提升城乡统筹开展水平,市规划局一行人在局领导同志的带着下,于5月利用13天时间赴市进行了考察、调研学习,现将考察、调研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我们市局考察调研组,分别到市委党校,在市委党校培训学习。学习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1、城乡统筹构架下的城乡规划工作---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践

  2、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品质生活新城---临港新城

  3、自主创新---让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市委党校

  4、市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情况及经验---农工办

  5、科学开展的先行者-从幸福到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市委办公室

  6、加快开展现代效劳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市现代化效劳业开展情况介绍---市委党校

  16到18日参加了市规划局每半年召开的城市空间论坛暨城市规划管理研讨班,参与人是相关规划专家、学者与城市管理专家。由香港著名交通、规划专家,何黄交通参谋主席黄良会教授讲授了城市转型升级与交通规划面临的任务;由曾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讲副教授栾峰讲授了面向统筹开展的县乡域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市规 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缪敏讲授了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人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周俭讲授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实践。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鸟瞰城市全貌,考察了市中山公园、黄山湖公园、市政广场(文明广场)、体育中心、城市客厅天华轴线、市城市规划展示馆、新桥镇建设、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新桥镇规划展示馆、华西村幸福园、328米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等。

  21日在市规划局档案室系统学习了规划科技档案的整理及归档工作。在市行政效劳中心规划局窗口学习。

  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接太湖,距上海、南京各150公里,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化兴盛,明清时就是苏南的教育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人在中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中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的高速开展为城市带来了无可限量的前景,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在开展中也不可防止的会在“新与旧〞、“开展与保护〞之间徘徊。但同时,多年积累的资本与经验也为未来开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得有能力在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日益紧缩的制约下获得更大的机遇,实现城乡的战略转型。

  二、经验和启示

  市的做法对我市城乡规划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其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强调集聚,要节约利用资源以为代表的“苏南经济模式〞开展过程中,城乡工业开展齐头并进、城乡建设全面开花。要改变城镇建设的分散状态,促进人口和经济向城区、镇区、规划的农村居民点集中,充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促进根底设施、公共设施统一规划和建设,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与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强调分工,产业开展有特色

  行政区划988平方公里,由于开展根底条件各有不同,各地开展状况也有着较大差异。中心城区已根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较为完善的三产效劳功能,澄东片区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财政经济重镇,澄西片区依托沿江开发形成了临江工业基地,澄南、澄东南片区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协调开展的态势明显。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聚开展,城镇功能应合理分工,产业开展应各有特色,减少盲目竞争,实行分工有序,从而加强全市或片区的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三)强调生态,尊重自然环境

  充分保护和利用山体、水系等自然资源,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尊重地形地貌,尊重生态景观资源,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良好共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互动。

  (四)强调文化,城镇风貌有特色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山水秀丽、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城镇特色缺乏。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地方的风貌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优良生产生活习惯,得到有效的延续;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挖掘、保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防止地方传统文化的断层、传统风貌特色的缺失将是今后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强调功能,提高城镇运行质量

  市域非农产业人口滞留乡村,城镇化明显落后与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开展是今后城乡建设的当务之急。为吸引更多非农产业人口进入城镇,必须加强城镇公共效劳功能的建设,充实和完善城镇社会公共效劳设施,促进效劳的高效性和方便性,提高城镇的环境质量,加强各项根底设施的建设,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空间,提高城镇内在运行质量。

  在新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的促动下,该市抓住契机,全力以赴,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市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

  三、几点建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我市市情,提出以下几点城乡规划开展建议

  (一)高瞻远瞩,科学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组织编制《市城乡统筹规划》,规划将城乡全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布局形态,协调产业分工,明确一、二、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框定近远期城镇用地规模,明确划定城镇外围生态空间,维持区域可持续开展;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市政等重大根底设施的落实,保证区域长远稳定开展。此统筹规划为各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依据,使各片区之间、各镇之间实现了规划的无缝对接。

  (二)统筹兼顾,全面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认真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任务,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各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报批工作。指导各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开展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完成了总体规划模型。同时加强对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三)凸现特色,重视城市设计和城镇风貌特色规划

  组织编制《市整体风貌研究》,对全市做整体的城市设计,把握我市风貌特色,指导城镇建设。特色,应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对于保护我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景观,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处理好城镇开展与保护之间关系。

  (四)合理布局,加强农村居民点村庄建设规划

  城乡统筹规划应针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现状和近期新建居民点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居民点规划时充分考虑耕作半径、耕作面积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特色村庄保存等,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布点。规定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布点。目前,农村居民点的村庄建设规划已全面完成。

  (五)开展产业,注重法定规划与规划研究的结合

  在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的根底上,为提升城市化内涵和质量,统筹全市域产业、人口、根底设施、生态环境规划,需要对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组织科研机构编制《市域产业布局规划》,按照各产业板块自身开展特点,以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率,腾出空间资源开展优势产业,使一、二、三产业开展各得其所为目的,逐步建立全市域的产业工程统筹布局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区域产业特色。依据城乡统筹规划和各镇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建设在更高层次上集聚集约开展。

  城乡调查报告 篇3

  内容提要:

  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开展根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根底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根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思路与建议。

  在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开展战略规划的大背景下,xx村作为xx乡最大的一个村,是乡域经济开展的排头兵。如何抓住机遇快速开展、赢得先机,是xx村“两委〞班子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们在充分调研的根底上,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xx村根本情况

  1、人口状况

  xx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

  (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

  (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效劳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xx;

  (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

  (1)社会根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 (2)村民收入状况:XX年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其中:70%为务工收入,30%为种植、养殖收入;

  (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

  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

  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充裕劳动力。这些农业充裕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xx村“swot〞分析

  在了解了xx村根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根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xx村的开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

  (1)交通便利。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拟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拟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充裕劳动力。这些农业充裕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2、w(劣势)

  (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2)种植、养殖品种单一,且收益不高。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养殖以牛、羊为主。平均一户在种植、养殖上一年的收益缺乏5000元。

  3、o(时机)

  (1)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对“三农〞的开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2)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最近,中共中央又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西部的“三农〞事业的开展也是最大的机遇;

  (3)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机遇。前几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农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飞跃。

  4、t(威胁)

  (1)逐步脱离农业的劳动力增多。在农业的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农业,这将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废。

  (2)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相应的保障。很多的进城务工劳动力存在“钓鱼〞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收入;还存在要不到工钱的问题;吃住难的问题;心理过渡期的矛盾问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等等。

  (3)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过了70岁,吃住都很难,还要照顾儿童的生活,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家里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农活。

  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稳定才能开展,和谐才能更好的开展。如何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三、xx村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开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xx村农业充裕劳动力?

  (1)建立一个进城务工的效劳组织,为农业充裕劳动力提供政策、务工信息、相关保障的效劳;

  (2)将进城务工当作一个产业开展,尝试设立劳务经济开发中心;

  (3)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的农业充裕劳动力回村创业,带动xx村的开展。

  2、如何利用好xx村的耕地?

  (1)开展经济作物,与一些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合作; (2)耕地集约化管理,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经济;

  (3)鼓励和支持耕地出租,为耕地规模化经营铺路。

  3、如何在xx村开展新的产业?

  (1)延伸农业产业链,开展农业加工企业;

  (2)开展农业效劳产业,如农产品销售公司,农资公司等等; (3)开展其他产业。

  4、如何构建和谐的xx村文化?

  (1)留守老人、儿童的集中管理,建议在村里办留守老人、儿童福利中心,采取设立留守老人、儿童基金会,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一定费用的方式,或者承包给私人经营村办福利中心;

  (2)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党组织和进城务工小组,建议以务工地为单位建立组织体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应以手机通讯为主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四、另外一些思考

  1、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且已经和城市的工作逐步接轨,在这个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矛盾和问题都比拟突出,比拟棘手,容易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2、要大力的培养和开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这些人将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开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3、要把农村的党组织工作做到城市里面去,因为我们党组织的成员已经在城市里面了,我们的战斗堡垒也应该向城市转移,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好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要切实考虑“三农〞的真实需求,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开展。

  5、应该让更多的乡镇干部、村干部与核心骨干农户建立一对一的效劳体系,这样能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能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二能很好的融洽干群关系;三能真正的培养干部成长。

  6、在机遇对等,政策支持相同的情况下,谁的班子强,思路清晰,谁就能把握住先机,超前开展。

  相信xx村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关心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着下,在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开展的又好又快。

【城乡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城乡社会调查报告04-15

清洁城乡活动总结03-21

城乡低保申请书05-07

城乡医疗救助申请书05-27

城乡教师交流教育心得09-24

城乡医疗救助书面申请书05-26

城乡结对共建协议书01-24

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总结05-30

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方案(精选9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