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读书笔记

时间:2023-12-21 12:51:5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枢纽》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枢纽》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枢纽》读书笔记

《枢纽》读书笔记1

  今天我们对了一个小时的本书,由于本书的艰涩难懂,因此对的页数并不多,但是,通过今天的专心阅读,我们发现,我们读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们闭塞的大脑获得了一些新的知识,这是一种进步,加油。

  原来我们看到西方的先例法,我们觉得这种东西很好,但是今天我们看了本书,我们发现判例法在进行中是否考虑过,案例的特殊性呢?一个案件与另一个案件必然是有很多的不同的,用相同的标准去评判不同的事,这样真的科学吗?英美为维持这种判例法的权威在他们统治这个世界的时代,举着这样的旗号,大势的对外发动战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其他国家,真的是有问题的。这是世界反美英的一个原因吧。

  今天还学到一个东西就是,我们对第四轮大变革的思考,我们真的懂吗?她的'意义,我想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慢慢的领悟,阅读一定要读那些你不懂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口水文,那是在浪费你的生命。加油。

  看视频也是这样,不要反复观看一些东西,如果你懂,就不要再看,如果对你没有好的影响,就不要在浪费时间。

《枢纽》读书笔记2

  1|诸葛亮的士族绞杀行动

  天下三分,终归于晋,这背后其实是士族与寒族的漫长较量,而最终,士族大获全胜。刘备入蜀,一边需要任用李严为代表的蜀中旧贵族从而稳定人心,一边要任用诸葛亮为代表的自家兄弟从而制衡蜀中贵族,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主客矛盾,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借用司马懿之手干掉了原属李严阵营的孟达,造就了“孟达反叛”这一历史奇案。曹操的魏国,士族与寒门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世家大族虽然自东汉以来,就垄断官僚系统和宣传舆论,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发展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但是乱世之中,光有知识,能以德服人是不够的,还需要真正能够做实事的人,于是很多有才能有抱负的寒族人士脱颖而出,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曹操本人,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部下不仅囊括了荀彧为代表的颍川贵族,李典为代表的地方豪强,还包括郭嘉、程昱、满宠等寒门子弟,他的用人观即帮助他战胜了四世三公的袁绍,也威胁到了树大根深的士族。所以,他杀杨修、逼荀彧、诛孔融,但是,最终也没能逆转潮流,曹丕为了称帝,采用“九品中正制”向士族让步,寒族终究还是没落。历史很有意思,曹丕背叛了曹操,向士族妥协,反而是诸葛亮在政治上继承了曹操的传统。

  2|彩蛋:司马懿时代的冤冤相报

  司马家族、曹氏家族、桓氏家族和诸葛家族之间上百年的恩怨,让人不禁感叹,人世无常,命运轮回,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曹丕称帝后,没过几年就病故了,军政大权交到了曹氏宗亲、司马懿、陈群等托孤重臣的手中,新皇帝曹睿英明神武,却也年纪轻轻,英年早逝,长寿的司马懿,熬死了所有的能压制他的对手。曹氏家族最后与司马懿对决的是远不如父辈的曹爽,曹爽愚蠢得把所有人都推向了司马懿的阵营,于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结果了曹爽等人,从此司马家大权独揽,最终篡位称帝。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曹爽的谋臣桓范一族虽然被诛,但是却有一人逃脱法网,桓氏家族后来又东山再起,在八王之乱后,终结了司马家族的天下。最有意思的是,诸葛家族,他们在魏蜀吴三国都埋下火种,诸葛亮在蜀汉,诸葛瑾在东吴,诸葛诞在曹魏,却最终助力司马氏问鼎天下。诸葛亮北伐成就了司马懿的军功,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攻打曹魏,成就了司马师的军功,诸葛诞反叛曹魏,诸葛瞻和诸葛尚死守蜀汉成就了司马昭的军功。这真的应了那句话,敌人不是来灭你的,而是来成就你的。

  3|司马家族事业的断崖式下跌

  司马氏上台的不正当性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使司马家族的事业出现断崖式下跌,加之气候的变化,胡人的入侵,社会经济的凋零,士族的堕落,终于天下大乱。衰落的司马氏与士族一同南迁,建立了君权与豪族并立的东晋。穷途陌路的东晋王朝,没有撑过多长时间,就被低层士族推翻,历史又进入皇权走马灯般变换的南朝,南朝的君权正统性不断受到挑战,于是,统治者开始扶持佛教对抗儒教。当然,历史不会只呈现悲观的一面,蛮族入侵,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鲜血不会白流,历史总在牺牲和反思中,缓慢进步。

  4|五胡乱华的血泪和梦想

  记忆中的五胡乱华是汉族人的历史浩劫,看完这一章,才发现,其实历史潮流中的人们根本就没有必要用种族姓氏来区分,每个种族都有苦难中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始欲望,也都有着繁华中自甘堕落的丑陋本质。汉族豪族之间的血腥内斗和颓废虚伪,引来外族入侵,入侵的外族为了能够建立稳定的统治,不停得尝试着各种政治建制,无数次的成功失败的努力融合中,域外民族带来的鲜活和勇气,让本土的汉族终于摆脱颓废之风,找到新的努力方向。这确实是一个浸透着血泪和苦难的时代,这当然也是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5|鲜卑人如何为隋唐打下基础

  隋唐的开国皇帝,杨坚和李渊,都是北周的臣子,而北周又是鲜卑人创建的北魏分化来的。如此,鲜卑人为隋唐打下基础这个说法就毫无问题了。唐朝推翻隋朝,不过是南北朝纷争的延续和终结。而隋唐帝国的统治者原本就是姻亲关系。历史真是太有意思了。魏孝文帝迁都导致北魏灭亡的故事,说明权利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一劳永逸,各方势力的彼此均衡是最好状态,任何一方打破这种均衡,都会引进新的危机,甚至招致灭亡。

《枢纽》读书笔记3

  中国历史一直在处于结构性变化过程中,这样的结构性变化,使得文明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存在反复地处在分离状态,自我意识在追求与存在的重新合一过程中,越来越向人们的普遍自觉方向进展。这种结构性变化,其动力机制来自于秩序与集权秩序之间的张力,自身秩序来源于社会、经济贸易过程,来源于人们个体的、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过程;集权秩序来源于朝廷自上而下对帝国进行的`总体控制。在均衡中,如果其均衡点过多向集权秩序的方向偏移,则社会会丧失活力;如果过度向自身秩序方向偏移,则帝国会分裂解体。这两种均衡都是不稳定的,最终的制度安排势必是逐渐磨合出的恰当均衡点,才会形成稳定的秩序。

  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1、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指的是对天下进行分封,封帮内部自治,天子只是作为作为天下的共主存在,对封帮内部事务没有管辖权力,“封建”必然是“割据”的,同时也必然与“专制”对立,因为封建制下,天子根本无能力对天下进行专制。2、豪族社会,从汉武帝时候出现,终结于唐代。豪族初期表现为地方豪强,逐步发展为士族,又演化为门阀、世家大族,对于君主集权起到制衡作用。3、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了宋代,由于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下降,士绅规模日渐扩大,除入仕者外,余者成为平民社会自我组织的基本核心,豪族社会不可逆的结束了。从豪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型,社会排斥政府干预的能力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没有豪族这种中间机制的存在,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更高,意味着帝国从“伦理世界”进展成为“伦理-官僚世界“。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浮现的现代平民社会,新的经济要素出现在帝国外部。这一轮的大循环的起点向自生秩序方向偏移,旧的均衡被打破,国家走向解体。之后的历史任务就是将均衡点再向集权方向回调,重建统一。这是理解20世纪革命史的一个基本前提。但革命史只是故事的一半,革命本身接下来也要自我超越,推动中国现代化转型继续向前迈进。而精神的重构与自我超越,很可能是这一轮历史大循环的引领性力量。

《枢纽》读书笔记4

  中国多元的地理结构形成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会带来各区域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运行逻辑。不同的地理结构与气候条件,会决定何种实体经济是最有效率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税基形式和征收成本,决定了政府与社会的博弈能力及财政征收能力,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政府对于意识形态的选择。所有这些,对于作为体系的中国,都构成了秩序形成路径及秩序持续能力的约束条件。因此对于中国历史的系统研究,首先对于不同地理区域的运行逻辑加以分析,这是有效理解中国历史的前提。鉴于中国具有形式多样的复杂地理结构,包括中原、草原、过渡地带、西域、雪域、西南、海洋,各种不同的地理结构对于中国历史发展互相作用,从经济、政治、军事、宗教、社会形态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天仅简单摘要构成中国历史核心部分的中原、草原、过渡地带的影响分析。

  一、中原

  儒家文化具有地理依赖性,因自然生态原因而无法越过长城以北、嘉峪关以西,只能在中原地区展开。人们越过长城以北若还想活下去,必须游牧化,而一旦游牧化之后,意味着必须放弃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结构,无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来生活。

  在周代,儒家所尊奉的仪礼秩序,最初是一种自身秩序,源于传统,贵族制作为该礼仪秩序的载体。嗣后,中原各诸侯国陆续开始变法,诸侯国内部的贵族等级被夷平,强有力的贵族存在,制约中央政府对社会的资源汲取,贵族消亡,政府得以建立起远较过去强大的中央财政,形成官僚体系-吏治国家,平民群体进入官僚体系,平民与王权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可使其效率最大化,中央统治者能够从整个中原低成本调集的资源达到相当规模,逻辑终点就是中原地区的大一统。

  在秦汉之际,官僚体系治理技术还未发育完善,平民投靠大户门下躲避官府压榨,社会又浮现出豪族力量,由于豪族的存在,朝廷相对于社会和地方的力量还未达到压倒性的优势,此时还有可能出现较为长期的割据。经过历史的长期变迁,技术进步催生了新的经济资源,君主获得新的财政资源,有了新的治理办法,遂消灭豪族,建立起完全的官僚帝国,这就是唐宋变革。

  以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为依托的轴心文明,基于特定地理而形成的中原地区人口与财富的超大规模性,是中国一系列历史独特性的两大根本前提。在帝国初建期,官僚体系还能有效约束,随着时间的长久,约束官僚的能力大不如前,帝国的实际控制权便逐渐被官僚所窃夺,由于官僚体系才是帝国日常运转的核心,帝国从初建的朝气到衰朽的暮气,等待的是秩序的瓦解和新秩序的建立,对于庞大的官僚制帝国,这是其无法避免的命运循环。

  二、草原

  草原无法像中原帝国一样建立起庞大的官僚体系和中央财政,因为它们的`建立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即赋税征收的成本必须小于收益,游牧者逐水草而居,赋税征收的成本一定会大于其收益,因此草原上无法建立必需的中央财政和官僚体系。其结果就是草原无法进行大规模治理,只能以小部落为单位行动,一旦群体规模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分裂出新的部落,继续以小集群的方式来行动。

  如上所述,草原游牧帝国如何能出现?草原游牧帝国的出现,根本原因正是中原统一成了庞大的农耕帝国。草原上的资源有限,很多必须的生活资料要从农耕地区获得,可以采取贸易和战争的两种方式,显然贸易是成本更低的方法,只要中原没有统一,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会使得草原与中原的贸易条件达到一个大致市场平衡的价格。一旦中原统一,中原帝国就可以用政治手段,或者关闭贸易,或者规定一个远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贸易条件。通过战争取得必需品就成为必要的选项,要想对中原发动战争,小部落必须联合成为一个大的部落联盟,于是强大的游牧帝国就出现了。对于草原帝国来说,战争近乎是净收益,对中原帝国来说,战争近乎是净消耗,两边的战争收益和战争欲望大不相同,这一系列原因使得草原帝国对中原帝国构成巨大的军事压力。

  对中原来说,帝国治理是靠庞大的官僚体系完成的,君主能力在这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君位继承的稳定性,最终收敛于嫡长子继承制上。在草原则不同,一旦大可汗没有战斗力则部落联盟必会解体,其首领的继承规则通常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终子及,到了立国可汗这一辈的兄弟全部去世之后,部落联盟就会分裂,发生内战,这就构成了草原帝国周期性的继承危机,导致帝国的分裂瓦解。

  三、过渡地带

  草原到中原,有个过渡地带,就是长城沿线,游牧帝国对中原帝国的战略总结为“榨取-保护”的关系,即游牧帝国需要通过从中原不断榨取财富以便确保自己部落联盟的统一。从历史上看到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同时统治长城南北的二元帝国,其担纲者都来自于这一过渡地带,尤其来自东部地区。若欲建立超越中原-草原的普遍帝国,担纲者必须是能够同时理解中原与草原的人,这种人只能是来自过渡地带。二元帝国中,统治者同时兼有两个身份,通过可汗的身份以部落联盟的方式统治草原地区,主导帝国的军事秩序,通过皇帝的身份以官僚帝国方式统治中原地区,主导整个帝国的财政秩序,。辽金元清,都是起家东北,建立二元帝国,并定都北京成为历史的必然。对中原农耕地区来说,在中原-草原南北对峙的时代,中原的农耕人民要同时负担两支高强度动员的军队,而草原征服帝国建成以后,农民只需要负担一支中低强度的军队,获得和平红利。从此逻辑分析,来自于草原帝国的统治,是历史中国保持稳定的唯一选项。

《枢纽》读书笔记5

  从中间地带到枢纽——《枢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毛泽东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中间地带论”,把中国放在了美苏两大阵营都要争取的位置,赢得了内部的生存空间。之后进一步提出“三个世界论”,帮助中国构建了自己的阵营,打开了向外部发展的空间。历史走到今天,靠高速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庞大经济体量的中国,需要一个更为广泛的思想来指导未来的发展,以领导世界向前。

  中间地带:1946年8月,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中间地带论”:美苏之间隔着欧、亚、非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的中间地带。美国要进攻苏联前要将这些中间地带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否则谈不上进攻苏联。

  三个世界:1974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再次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施展在《枢纽》终篇提出的,中国是大陆(德,俄,法等)和海洋(美,英等)体系之间的沟通“枢纽”,是将大陆和海洋不同秩序统一到一起的纽带。枢纽的定位给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做了重新定义,超越了三个世界的三极理论,凸显出整个世界的整合与中国的“核心”地位,这里的核心不意味着中国一定要领导世界,但是任何的秩序都是需要中国的`沟通才能够最终实现投射。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历史民族,在未来一段时间领航世界的发展,那么中国的思维体系就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跃迁,提升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来思考世界。同时,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也不能带给世界真正的变化,一个好的思想应该是可以被实践反复证明的。这中间在《枢纽》中当然有严密的论证,但是这里仅仅谈结论和我自己的看法。

  世界历史民族:所谓世界历史民族,不在于他可以统治其他民族,而在于它作为世界秩序的自变量,有能力理解到自身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能在自我意识的展开中把握世界历史的命运,从而引领人类的普遍自觉。可以称作或者有潜质成为世界历史民族的只有少数几个,盎格鲁撒克逊人民族,德意志民族,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以及中华民族。《枢纽》620页。

  中国要想在未来赢得世界历史民族的殊荣,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互训关系;第二,不断实践,解决世界面对的具体问题。

  纵观历史,应该说中国是在近代才和世界开始真正的全方位互动的,在近代之前,仅仅是东亚地区或者疆域所达的周边地区发生互动。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的开始面对这个陌生又复杂的世界,从而开启了和世界的互动。尤其是到了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互动更加明显,而且进一步体现为互训。所谓互训,就像人和小麦之间的关系,从人的角度,人训养了小麦,把小麦改造成人类的粮食。但从小麦的角度,它也不断地训化着人类,让人类把自己的生存空间扩大,人类帮助小麦对抗病虫害等天灾,小麦把自己转化为食物来改造人类的基因以产生更多的小麦需求,双方互相驯化形成共生依赖关系。中国从欧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知识产权输入,再从世界各地的原产国购入铁矿石,原油,粮食,棉花等原料,然后生产产品供给全球,世界接受并依赖中国出产的产品,双方从最初的买卖关系进一步形成了互训关系。在互训中,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中逐渐担当其“双循环”的枢纽,用产品帮助世界经济的两极(资金提供方,和原料提供方)融合在一起。

  双循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一个循环:中国向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从西方进口技术、资金以及各种高端服务业贸易,这个过程可以看作第一循环。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构成另一个循环:中国向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这是第二循环。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其体量也在不断冲击世界的原有秩序,所以世界需要中国输出秩序以维持均衡。所以中国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在未来缺少了中国就无法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秩序。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自变量,中国的变化,最终会导致世界的变化,而且世界的变化才会带给中国新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国一定要亲手参与世界问题的实践和解决。那么哪些世界问题有待于中国来解决呢?世界面临最大的挑战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变暖,另外一个是恐怖主义。中国应该说在全球变暖上有这非常好的表现,对比美国,展现出来大国的担当和勇气。但是还要更进一步提出可以让各方势力更为满意的方案才能体现出领导气质。另一方面,恐怖主义阴霾一直笼罩在欧美国家头上,其本质是伊斯兰的极端主义,而极端主义的重要源头是经济的落后导致失业青年对现有世界产生仇视。告诉信徒,主是不会放弃你们的,但是对比现有的经济状况,一部分信徒只能把责任归咎于这个世界错了而导向极端主义。在这个方面,中国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摆脱贫困的成功经验,可以通过辐射经济热量来提升伊斯兰国家的经济水平,用经济投射秩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极端主义盛行国家的混乱秩序问题。如果中国能够成功解决极端主义问题,那么就可以树立其领袖大国的形象,从而自然上位为枢纽国家和世界历史民族。

  另外,在参与秩序建立方面,中国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对于秩序投放方式的理解。“由于地缘关系,大陆国家很难成为世界市场的引导者,而只能作为参与者。”,英国和后来的美国对于世界的“统治”,或者说影响,采取了一种成本最低的方式,帝国的“治理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一地区或者此地的人”,而是集中精力管理一套“普遍行为规则”。所以领导力的体现,不是提出规则,而是捍卫规则。英美捍卫的规则是自然演化出来的世界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自生驱动力。作为世界领袖,只要做到的是,有不守规则的出手揍一顿,这样就可以继续维护这套规则,从而也强化了自己的领导力。而其他大陆国家更多的是希望构建一套规则塞给世界,所以一般会以失败告终,比如说,俄国,德国等。中国既不需要争做海洋国家那样领袖全球捍卫规则,也应该学习陆地国家的做区域霸主制定规则,而是摆正自己的枢纽地位。这就要求有对于双方的秩序投放方式都理解和融汇的能力,既要理解普通行为规则,又要理解区域规则制定,并且融合二者形成一个更好的利益分配方案。

  中国的未来图景在《枢纽》中的规划中,不管是和世界的互训关系,还是秩序投射的方法都会是需要内化为中国自身的国民意识和法律规范,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看清了前方,走起来就会更有力,也更坚定。

《枢纽》读书笔记6

  会五种方言的胡建人

  大学有个福建的同学,说到北京读书要提前一周从家出发,会五种方言只能在乡里活动。可以想见其地理环境之破碎,交通之不便。

  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从浙江东南一直到两广地区,把中国的东南沿海切割成一连串面积小又彼此分割的小平原,平原背后是绵延的山脉。

  这样的地理导致小平原彼此之间的陆上交通比较困难,海上交通反而更为方便。

  到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之后,两次大的人口迁徙,东南沿海的人口逐渐变得稠密,但是当地的农业经济无法支持如此多的人口,开始了海外移民的过程。东南海沿海地区与周边环东亚海域,逐渐发展成一个贸易世界,形成了区别于中原农耕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精神结构。

  可以看到地理条件决定着经济的结构,而经济的结构又决定了社会结构与精神结构。

  农耕文明中如小麦,驯化了人类,人类得以定居,但也局限了人随意迁徙的自由。

  而大海作为一个通达世界的自由通道,原则上无法被任何人占领,只有勇敢的人可以去冒险,而且通过大海可以逃避极权政治的管制。所以大海塑造的社会结构,天然的具有自由、平等、开放特征。

  沿海地区的地理破碎交通不便,使其在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波及,当地的宗族秩序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

  未被破坏的宗族秩序,可以从两个地方看出:当地的宗祠保留比较完整,当地的风俗保留更多,与台湾香港未受文革影响的地方基本类似;当代中央政策的'推行,在这些地区也因为地方保护大打折扣,比如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这里就基本形同虚设,如潮汕地区一家是有很多个小朋友。

  下南洋

  南宋南明的人到了广东海边北,面北殉国,伶仃洋里叹伶仃!因为大海对他们是更大的未知,不属于故国的蛮夷之地,去大海是危险,也是背叛。

  而对浙南两广福建的沿海地区的人们,南阳是熟悉的社会空间,有很多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所以对于他们来讲下下南洋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和希望。

【《枢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云南机场枢纽建设品牌口号12-22

英雄联盟2017年清明节活动怎么玩?枢纽攻防战攻略04-28

2017清明节活动轮换模式选哪些英雄好?LOL枢纽攻防战选谁厉害?04-28

孔乙己读书笔记-读书笔记07-24

背影读书笔记12-16

《雷雨》读书笔记12-17

故乡读书笔记12-08

了不起读书笔记12-28

《恶意》读书笔记12-29

围城读书笔记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