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11 12:15:5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到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写作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写作《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知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导语了这本散写作。《文化苦旅》这本散写作中在我导语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风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绘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到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爱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流浪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导语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了解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首要性。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脚步来寻找,中华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让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寻访敦煌,寻访阳关,问候沙鸣山、月牙泉。他用心听历史的咒怨,听文化的唉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写了一本“旅行考察记”就事论事,见事论事,对中华文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须走到国外,换一种眼光,对比地看中国文化,他用纸笔将大家头脑中一个个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写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鸟鱼、亭台楼阁后心中的想法和被尘封无人问津的历史,可怜朱耷面临朱家王朝的最后覆没,只好先僧后道,清心寡欲孤苦一生隐没在山林中。这还不算,多么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号八大山人。说道对八大山人的了解,居然有人写“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会作何感想,他又能怎么想呢?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笑之哭之了也。

  余秋雨就用这般手法将朱耷、苏东坡一干中国文人,写得淋漓尽致。他写得愁怅,我们读得也感叹。感叹老天怎么不给中国文人、不给中国文化一个机会呢?莫高窟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悲剧中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书上写道:一位年轻诗人说:“那天傍晚,当国外冒险家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看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从伤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经卷换了外国人的银元,换来了现在敦煌学专家的屈辱。彼时,又仔细想想这种衰怨是毫无道理的。机会一直有,只是这人们太忙,忙于战争,战争将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扫而光。在面对苍翠山色的时候?站在山岔口余秋雨是否感到苍凉?在历史的舞台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发的苏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头白发,危严襟坐,而美名飘四洲西湖做着怎样的梦呢?狼山脚下骆宾王在思索着什么呢?信客匆匆走过每家的门口,吴江船悄悄地驶过太湖,牌坊依然肃穆地立在雨中,白莲洞黑黝黝的洞口仿佛凝聚着宇宙,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白乘舟远去了……故然,中国文化有诗、有词、有琴声、有宗教,但历史比它们苍凉,它早把这一切用战争和时间剥削殆尽。不能让可怜本已所剩无几的中国文化留下一点儿什么吗?

  中国文化不仅需要辉煌,废墟也能将它点缀。

  中国文化中“废墟”两字值得一提余秋雨在文中说:“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大气,不能再把所有废墟驱逐。……”

  现代中国需要废墟文化。废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废墟不需要掩饰!我们太善于掩饰!

  余秋雨说:“其实废墟也是一种文明。”他把废墟写得悠久和古老,让我感觉到废墟不过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固执的想守住本属于自己那独特的辉煌。

  仔细听?你似乎能听到夜航船摇浆的声音?天一阁藏书的哀怨?都江堰虽稳当造福千年却又无奈落寞的声音?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声音吗?苍凉而荒老的声音吗?

  中国文化究竟是谁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头。

  我随手翻开一页,“者”三个加粗宋体字映入我的眼帘,之后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洁白干净的布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兴趣。者,是在外游荡的的人么。

  纵观全篇,除了首标题“者”再无。用其一其二这样简单明了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诉我什么。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讲一位新加坡的华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异国度过了他的一生,母国的商品支撑了他上半辈子,下半辈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这位身材瘦小的老货郎还在风雨骄阳里一摇一晃,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没有任何职位,没有聚多少钱财,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货郎,拴住了同处他乡的华人瑜家乡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锁链,这是所有者内心渴求,代表着者们对故乡的不舍,以及隐含在日常琐屑的无尽思恋。

  老人到底没有顺溜到老。他的鱼塘,他的海滩小屋,他的家庭动物园,也许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岛里侨胞间的情谊也许会因此而淡薄起来,这种如朝圣般虔诚的对祖国眷恋的绵长生态也许会结束。

  但老人是者,早已经习惯了告别。他一远去,四处打量,笑笑,道一句“入乡随俗,总得跟着变”。我知道,祖亲与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斩不断、隐藏于血管的,在生活中悄悄表达。不然,那老人怎会如此安详地守株待兔,等待鱼虾自来。

  这分明是中国的血统给他一种违和的生态,与海鸣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那么不同,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化在作者朴实真切的文字里相撞又迅速逃开,引无数人遐想。

  无论什么时候,母国手里牵拉出的线,真的是好长好远,细密地接着无数海外游子的心。

  法国哲学家W.M.Cioran现在七老八十,已经成了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但一接受采访,开口还是谈他的故乡罗马尼亚。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纯正伦敦风味”的.咖啡座,里面全是在他乡的欧美人,没有中国茶,讲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岭。到底是伦敦风味呢!

  这样绵长的生态只可不可细说,真要好好品味,确实要从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里细嚼,犹如陈年美酿,须得先闻上一闻那饱含泥土深情的飘香,方可倾倒在半新不旧的瓷碗,三分满,仰头而尽,如琼浆入喉,除了阵阵似乎什么都没有。

  正如沈老的稿纸,除了那一点点苍老的迹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看着这样优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种视觉与感觉的享受,我受此想了些别的。我的家乡,是山东,风筝的故乡。幼时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广场筝,那样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飞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里的不停地转,扯得丝线飒飒作响,好像在激动地摆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断了线,在我最快活的时候。

  我看到他飞的越来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远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顾叛逆地飞着,带着长长的风筝线,消失在我的视线。

  以前父母怎样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这样的文字,竟让我看开了!它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沧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么不干被我调控,所以飞走了,先是无意,后是刻意地将我的痕迹带到我所到达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这么广阔的世界。

  我合,轻抿一口淡淡的绿茶,抬头看向窗外,有人在筝,飞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冲向太阳。

  我想,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么缘由来到异国他乡,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悄悄将处在深闺的老母亲带到了大众视野。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蝴蝶的标致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标致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就义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气力,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潦攀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气力,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苦楚,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沉默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苦楚,然而默然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气力。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爱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抉择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闲叙:昨天前脚刚将签名改成“世人都派余秋雨的不是,其实人品和才情是该分开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惊心动魄的。”今儿就将博客重新开张为读书博客。博客题目出自(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序》,原文是“历观文囿,泛览辞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张改为苑字。本意是用来记载一些读书时零碎的思绪以及倾心的好句子,分为「摘」和「评」两个部分。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所处灰色时空里的一个惊叹号。尽管这里面有一些文史硬伤、生造词、欠斟酌等等小遗憾,总体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爱不释手。于是先从这本书开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余秋雨《文化苦旅·青云谱随想》

  (1)计成,西施却被家乡来的官员投沉江中,因为她已与“亡国”二字相连,霸主最为忌讳。

  (2)苏州人甚至还不甘心于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后又被沉死的悲剧。明代梁辰鱼作《浣纱记》,让西施完成任务后与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隐遁。——余秋雨《文化苦旅·白发苏州》

  「评」关于西施的传说,有两种传言采信最广,一是她和后来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这种说法被一些人取笑为“成人童话”。而我也更倾心于另一种说法,即西施沉江。因为四大美女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最后沉江真正成了“沉鱼”,不失为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隐遁的传说却是更多人愿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传说中硬是加上许士林衣锦还乡救出了母亲,也许这些“仁慈”的“画蛇添足”让信善的人们更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个主张“泛舟太湖”论的不是梁辰鱼,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梁只是将这个说法推上了高潮。

  (1)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2)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

  (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余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题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

  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文:涩舌头;最近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信客》这篇文章在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本上学习过。

  通过对“信客”这一特殊时期下职业的全方位描写,反映此职业对人性的考验,侧面烘托百姓众生的人性冷暖,表达信客这一“苦差事”对城乡联结、情感联系、甚至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村里的老信客,因私自裁下窄窄一条客人的红绸布而受到四乡八邻的质问与谴责,老信客申辩不清,最终拿起剪红绸的剪刀直扎向自己的手,再不回村,跑到偏远地区去看坟场度日。

  但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归隐前,老信客找到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整整两天,他将附近四野八乡出外谋生人的地址、路线以及乡下对应各家的门,全都画好路线,交代给了年轻人。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接班,但听老人讲的这么多、这么细,他也就不再回绝。最后,老人扬扬手吩咐年轻人,“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年轻人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问询,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在等待着他的脚步声。

  而只要他一回村,家里便人头济济,多数只是来看个热闹,谁家出息了,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比较得多了,便会有羡慕、嫉妒、轻蔑的眼神。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冒险家的打分,也是对城市的探寻。传达死讯的事也常有发生。信客听到消息,便匆匆赶去,自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衣物。来到死者家里,即便用想了一路的委婉语气通报噩耗,也依然会遭到家属的憎恨与呵斥,他只能低眉顺眼、听之忍之,连声诺诺。

  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都市一间房子,看到发了财的人与另一女人同居。他进退两难,发了财的同乡质问他什么人,他才叫到:这是你老婆的信!

  同乡下不来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扭送到巡捕房。乡民们集资将他保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终于,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而老信客已经去世,他去他的坟头烧香。请老人原谅:这条路越老越凶险,我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后来,货店门口挂出了绿色信箱,私塾也合并成了小学。信客在大家的推荐下成为了一名地理老师,后升为校长。他死时,外地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但此时的乡人已经不知道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什么关系。

  为了看着顺心,人们也罢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任何职业都有存在意义,都有相应的责任与付出。但现如今,已经很少有像“信差”这样发挥着巨大意义的同时,付出与回报严重倾斜,完全靠良心与责任感来支撑的职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其实很脆弱,建立起来难,崩塌很容易。但好在现代人多了理性与判断力,不会如此偏激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多积德行善。无论世道再功利,人心再复杂,以善相待,多为别人考虑,也许有时会吃得眼前亏,但却赚得问心无愧。体谅每个职业的付出,也理解与形形色色人打交道的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少麻烦别人一点,别当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

  读完此书,除了通过不同故事受到不同的启发之外,其次的享受是在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那个时代的山水风物、村庄风貌、乡土民俗等带给人的体验。

  虽不是感官体验,但文字一进入眼眶,眼前就浮现出了燃起火把的雪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丛集的山岭包围中缓缓划来的夜航船、亮晶晶的水路、闪烁的月光、荡漾起的浮藻游鱼。如同到了一个环境、文化完全迥异的地方,对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增长、心灵的触动与旅行的意义何不相同?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读完《文化苦旅》,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用历史的距离丈量历史,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经历,为我们讲述着这深奥的道理。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

  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直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只有走过万里长路,才能真正读懂自然这本书。我愿跟随者余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直走下去。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重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带给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正因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

  潇潇洒洒地走了回天涯,让山山水水留下了点自我的足迹。你说它苦,它苦中有乐;你说它乐,它乐中带苦。用旅程修饰笔下的文字;用时间磨砺人生的沧桑;用回忆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说期望笔墨留下的痕迹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期望如此,可却说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于是,行走在陆地、江海,怀揣着一个缱绻的梦想,诚惶诚恐地开始踏访着一个个或新颖或陈旧的梦境。

  像那海滩上一地的细沙,风过,沙动。潮退后,依旧是原先的样貌,可留下的,还有海的味道。从敦煌行至阳关,从邈远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苏州。有过在宁静的三峡下苦苦地冥想,有过在神秘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语,更有过行走在苏堤、白堤之上,驻足于雷峰塔废墟之中。他常常笑语,这是欠西湖的一笔宿债,或许,又是还了他儿时的一个陈旧的梦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终一点少年英气,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他不得不承认他无法不老,可是至少以往还像这般年轻的大胆。无论是他笔尖之下那扬扬洒洒,绚丽多彩的文字,还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带苦涩的旅途,对我来说,都充满着无尽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仅仅是我一个。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历史的沉淀,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许百转千回中,对历史的多情,总会让自我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负重。也许那是苦的,但历史的沧桑感总会给人更多,更珍贵的回忆,就是那种苦涩后的回味,在身体里缠绵了千年,只为等那一瞬间,然后无无尽的延绵……也许这整一个,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那个小小的缩影,伴着人的苦,人的思,人的忆,人的记,而后,散发出它无法遮掩的光彩。或宁静,或喧闹,或婉约,或大气。也许浪漫安详是你所爱,又或者高贵浮华才是你所钟情,那又有什么干系呢?你能够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驻于那些流转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静静地听他诉说,诉说这千百年来的滴滴点点。

  当你真正融入这山水画、人文画般的大自然之中,你会迷恋上她千种万种的风情。阳关苍茫的.白雪,庐山迷蒙的雾霭,苏州精雅的林园,吴江凄冷的落叶,你与它们交融在一齐,然后发现自我会无端的动容。交织着老屋的回忆,夹杂着对风景无限的感怀,也许再当你靠在残破的古老城墙之上,你内心里,会少一些对着残垣断壁的悲凉,更多的是,对久远历史的赞叹和对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绪是不止的,我看出来了。每一次临别时的不舍,全都精巧地隐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为之中,他是怕再写下去,便很难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书,怎够抒发他无穷的感怀。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记忆,早已盖过他口中所说,所叹的苦涩。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赏的理查德教授一样,像顽童一样举着双手,引吭高歌。于是,文化的精魂,和着风,和着阳,和着脚印足迹,释放出它无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通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描写一代中国人心灵的纠结。以悲悯情怀书写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症结,尽管也难以找到完美的答案,但给人以厚重、以沧桑,以震撼、以启迪。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作者不同的感触和震撼,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在《文化苦旅》中,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地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阳关雪》、《道士塔》两文,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白发苏州》和《江南小镇》等,展示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文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人情演绎得形神兼具。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动描述,有对王安石、李白、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气息浓郁的文人墨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门的李叔同等等。

  在历史长河中,寻找到人类穿越时空的情感结合点,选取的内容题材又紧扣现代人极其关注并能建立感情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并赋予人生命运的关注和终极体验。《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联想到故乡山腰破庙木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生的山民、渐渐气派的船老大,继而切入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丰子恺、周作人、鲁迅等几位上了“吾乡”文化夜航船的文学大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

  作者有诗人的激情、哲学家的睿智、小说家的神思、学者的渊博、艺术家的深致,于是,他便调动自己的这些主体修养和创造能力,随宜而用地将它们用于自己的散文创作之中。这些努力,我们从余秋雨的有诗意、有情节、有画境、有哲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道士塔》用小说家的笔法给我们刻画出了王圆箓这么一个愚昧、麻木、呆钝、卑微的中国文化的罪人,作者在一些地方借助小说家的推想,用细致的描写、具体的情节、生动的场面及心理分析方法,把这场文化悲剧的过程写得具体可感,扣人心弦。

  文化是物景的伸拓,人是文化的伸拓,于是,着落点便只有一个,那就是“人”。而余秋雨也其实是借物景写文化,借文化写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称当代文学的艺术瑰宝,他从史学家和文人的角度出发,深刻探究社会问题,挖掘文人人格、观察文化走向、透析社会现象。这部文学著作,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水风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人生的真谛和文化灵魂孜孜以求的探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刚开始翻开目录看到都是讲的国内或者国外的景点。自己也是爱旅游的人,所以抱着好奇的态度看完了整本书。

  读完整本书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个地方。其一是刚开始的寺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蒂指教,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一首《送别》勾起了多少青春回忆,每每听到这首歌,总是有种莫名的心酸,好像就应该落泪才能对得起这首歌的意境。也是在此,我才知道这首诗是李叔同写的,人称弘一法师。

  其二是在写苏东坡文字狱的时候,也就是乌台诗案。看完整个案件的过程,对苏东坡莫名的感到心疼。或许我们现在的人只记得苏东坡的诗,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记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从早前意气风发的诗词风格到晚年诗词的粗犷,心酸,无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场莫须有的案件,削平了一个人多少的棱角。在那大漠孤烟直的`地方,还会有人记得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吗?这个故事也让我看到人性的邪恶,也是整个社会甚至是当代社会都存在的弊端。社会上总有些人嫉妒那些才华比自己好,成就比自己高的人,总会想方设法捏造些罪名强加于他人身上。大部分分不清是非黑白的人,总喜欢跟风,认为反正不危及到我自身的利益,那么跟随大流踩一踩也是可以的。舆论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迫使当权者不得不流放自己看重的人,可想而知这个社会风气该是如何的令人悲伤。慎思,慎行,慎言,六个大字,应该学会如何做人。

  整本书都在讲景点,也在讲文化,文化附着在这些建筑,这些风景里。文化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真的很重要。文化的形成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积淀,但是毁灭往往在一瞬。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

  友情的败坏是从利用开始。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文化苦旅》这本书大抵是高中时候就有所听闻,原谅我幼时所阅不过是三五杂志,童话故事尔尔,既未曾潜心侍读过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品,亦未曾以四书五经等等作为启蒙。

  倒是入了高中后,因是对文言的喜爱,才慢慢喜欢上所谓的深层次的阅读,喜欢上之乎者也。更是临其形,摹其意,在此也要感谢我高中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包秋艳先生的栽培和认可。

  再长了些年岁,便开始由小说及散文,由历史至哲学,杂文闲谈,大家经典,略过一二,不敢言熟读默背,却也在此过程中悟出需得在吸收中反刍,在阅读后写感,以此帮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文中内容。

  前段时间同事常捧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也有一友称其在读此书,便买了本开始读起来。

  读至书半,已是讲到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成文时间,且不论此间余先生之文笔内涵,行文思想,单就其中一个观点,让我侃侃写下这些文字。

  书中提到余先生游历各古文明遗迹后,对比中华文化之传承。在此摘抄一段。

  “那么漫长的历史,中断和泯灭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断也不泯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很让人费解”。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层过的。这句话大抵就是这一篇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在初高中历史课堂上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而也正因这句话的反复提及,这一现象的重复表达,大多人都已对此麻木而遗忘。

  但是认真仔细的去思考,且不论远一点儿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水火等等,就论眼前身边当下中东恐怖组织对于当地文明和遗迹的破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就连坚硬桑沧如石,端庄肃穆如佛,都能被人类的极端和暴戾给毁灭,回过头来想,当年学富五车装车里的竹简,天一阁里代代相守的藏书,这些承载中华民族之魂与意的脆弱。又是如何在千年悠悠里吟唱。

  我在办公室里写下这些文字,尽管身边同事皆在,却仍因这些咏唱和传承之艰难与之付出的牺牲而盈眶。这大抵就是文化的自爱与自信。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本书文章类型是文化散文,世人多称之为文化大散文,一“大”即体现在余先生思绪飞彻古今中外,行文意境深远,读起来使人感到大气磅礴,意犹未尽,仿佛与作者一同游历世界文化古迹。同时,先生遣词造句无不留心,光是阅读也足以使人尽享文字之美。

  全书分三部分,中国之旅与世界之旅多以面对“文化”之所感为主,理性中隐逸着感性,读者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贴着所谓“文化”标签的冰冷的名词,它们有了温度,有了血液,有了个性。先生走遍世界各地,恪守先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理,将自己的认知与历史相融,与文化相融,使人耳目一新。毫无疑问所谓文化其必有故事内蕴,我们游览人文景点只谈得上走马观花,而余先生娓娓道来的行文使得它们似一位位老友,等着你,盼着向你倾诉一般。读罢,方浅知文化之厚重。第三章人生之旅,读起来也是五味杂陈。首先,若不是通过余先生,很少有人可以了解到黄佐临先生这位因为种种复杂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却驰名国际的戏剧大师,先生对巴金、谢晋等人的记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丰满起来。它为我们打开了窥观大家的另一扇窗口。然而,这本书在世纪之交一经出版发行,就将先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先生对此的态度,通过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毫无疑问,他既不屑与跟风的大众与跳起来的“小人”争论些什么,又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愤懑,字里行间展现的感情矛盾而复杂。同时,先生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甚至屡次出现,以上种种都鲜明地展现了先生治学与为人的特点,倘若深思,每个人对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见解。

  古人有言,偏听则暗。读这本书,同需要我们的思想。例如,先生对王圆篆的评价,至少在我眼里,是有失偏颇的。固然所谓功过之事皆为后人评价前人所用,而我们真正理解一个人,还是应该立足于他的时代,他的视角。如此,便少了不少的偏见。一位逃难的道士,自己守着佛教洞窟,化缘来的钱财自己分文未取,全部投入洞窟清理之中。他偶然发现如山的佛教经书,多次上报朝廷,深陷战火的清廷无暇顾及。此时他将经文托付给据称远道而来的.取经者,何错之有?他确实涂改了壁画,画上了玄奘西行的新作,可他怎么可能认识到一个连上报朝廷都渺无音讯的洞窟的艺术价值?令人唏嘘的是,连“大唐圣僧的后人”换走千卷经书给他的二百两白银,他也悉数用来保护莫高窟。可悲可叹。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清廷之后也发现了其重要性,派人去拉经卷,一路上遭到的盗窃毁坏数不胜数,反而斯坦因窃去的部分在各大西方博物馆都得到了妥善保管。若是全都留在中国,它们是否能全部挺过五十年的动荡,十年的文化浩劫呢?但在书中,先生将王道士描述得似中华民族的罪人,我想每个人心里其实自有其答案。

  抛开其余不谈,单论本书,确实值得细细玩味。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4-1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8-14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09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9-18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11-18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热】06-10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范文08-28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篇)02-08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