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时间:2023-03-02 12:59:37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都有哪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朋友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思想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

  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属将戴晋生请来。戴晋生来到魏王宫中,魏王一看,此人虽衣着寒酸却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着,神态自若,过了几天,戴晋生去见魏王,依旧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

  魏王见他那副模样,对他说:“前几天,我那样诚恳地请你留下,赐你上大夫的优裕地位和俸禄你都不肯留下来,今天怎么又来访问我呢?”

  戴晋生笑了笑,不无遗憾地说:“看起来,真是不值得和您往来呀,原本我还打算把您作为朋友交往的,可是您对我太不了解。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行,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自由自在地来往在宽敞的天地之中。现在假如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劲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仅仅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魏王听了,若有所思地望着戴晋生。

  其实,自由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还要珍贵得多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2

  高价买邻

  南朝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生性诚恳老实,又是饱学之士,待人忠实厚道,从不跟人家耍心眼。吕僧珍的家教极严,他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注意监督,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吕僧珍家的好名声远近闻名。

  南康郡守季雅是个正直的人,他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除去这块心病。终于,季雅被革了职。

  季雅被罢官以后,一家人都只好从壮丽的大府第搬了出来。到哪里去住呢?季雅不愿随随便便地找个地方住下,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四处打听,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不禁大喜。季雅来到吕家附近,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果然名不虚传。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要卖房子的主人,愿意出110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于是季雅将家眷接来,就在这里住下了。

  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一番,谈了一会儿话,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季雅宁肯出高得惊人的价钱,也要选一个好邻居,这是因为他知道好邻居会给他的家庭带来良好的影响。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对于一个人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当万分珍惜身边的良师益友。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3

  我读完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里面有一篇叫“阿豺论折箭”的寓言令我难忘,里面讲了“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让他的二十个儿子每人拿一支箭来,这时,阿豺的同胞弟弟慕利延走了过来。阿豺让慕利延拿一支箭折断,慕利延很容易就把一支箭折断了,阿豺又让慕利延把余下的十九支箭拿来一起折断,慕利延用尽了力气也不能把十九支箭同时折断。阿豺说:“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但很多箭就不容易折断,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牢不可破’”。

  他讲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齐心协力”,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一起齐心协力的去完成一个事,譬如说:有时要一个小组一起去完成一张小报,这个小组的人总是你争我抢,所以到最后时间来不及了,都不能把小报给编好。就如这则寓言中,阿豺的二十个儿子,他们都想当“吐谷浑”国的`下一代(国王)传人,阿豺却说:“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牢不可破’”。

  这个寓言说明了‘单者易折,众者难摧’的道理。

  我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和同学们一起齐心协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的。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4

  晏子是齐国有名的贤相。晏子很有学问,足智多谋,善于讽喻又敢于直谏,他经常跟齐王一起议论国家大事或谈论学问。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齐景公问晏子说:"天下有极大的东西吗?"晏子回答说:"有哇。大王想要我说给您听吗?"齐景公说:"我想知道天底下的生灵是什么?"晏子说:"在北方的大海上,有个叫大鹏的鸟,它的脚游动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耸入青天,而尾巴则横卧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跳跃着啄食,它的头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问。它的两个阔大的翅膀一伸展,就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齐景公惊奇地说:"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么,天下有没有极小的生灵呢?"晏子回答说:"当然有。东海边有一种小虫,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筑巢。这种小虫子在巢里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们经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可是蚊子连丝毫的感觉也没有。"

  齐景公说:"太妙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虫子呀?"晏子说:"我也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叫什么,只听说东海边有些渔民称这种虫子为'焦冥'。"不能歪曲的。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5

  西施有一个心痛的毛病。当她发病的时候,总是把眉尖紧紧地着,但是邻居们看到了都觉得这种姿态别有一种丰韵,个个都赞美她。在那村上,另有一个相貌长得十分丑恶的女子,她看到西施紧蹙眉尖的样子,也觉得美极了,心里非常羡慕她。因比,丑女回到家里便也学着西施发病时的`样子,两手住自己的心口,然后把眉尖紧紧地皱了起来,她想,这一来,邻舍们也会赞美她了。哪知,事实却出乎她的意料。原来邻舍们见了她,非但没有人赞美她,而且,人们竟把大门紧紧关闭起来,不敢出来看她那副丑态。穷人们没有坚固的大门,便带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急忙避到别的地方去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感悟到了,模仿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应有自知之明,模仿某件事之前要先衡量一下它是否适合自己。比如故事中的丑女,在模仿西施感眉之前,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长相是否适合皱眉,结果越模仿越糟糕,还不如原来的面目好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东施效颦,形容不了解别人的长处,而去生搬硬套,如果事与愿违。也泛指机械的模伤者愚蠢可笑。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6

  土拨鼠哪去了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看过“家教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7

  一日朝毕,皇帝给群臣出了一道智力测试题:谁能用最多三个字来告诉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大臣伯博伸出四个手指头,说道:“四指。”

  “四指?”皇帝和其他的大臣一样,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的,陛下。这‘四指’就是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区别。”

  伯博道:“眼见为实,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可算真;耳听为虚,耳朵听来的东西多半是假,常常是无稽之谈。”

  皇帝赞叹:“不错,人人都长了一双眼睛,就是要去明辨是非,甄别真伪。可是,这与你说的‘四指’有什么关系呢?”

  伯博笑道:“陛下,这‘四指’正是眼睛到耳朵的距离。”

  用眼睛还是用耳朵,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法;“四指”距离虽短,却是庸人与智者的分野。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8

  古时候有个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欢仙鹤。

  他常爱到仙鹤出没的地方,远远地欣赏仙鹤吃东西、散步时的一举一动,简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鹤长久为伴,那该多好啊!

  终于,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东峁(mao)山居住的时候,一位深知支公爱好的老朋友给他送来了一对仙鹤。

  支公高兴极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对待仙鹤,给它们吃上好的食物,细心照料它们的起居,高兴的时候,支公还常把仙鹤搂在怀里跟它们说话。

  仙鹤的'活泼可爱也使支公的晚年一点都不寂寞,它们给支公作伴,跳舞给支公看,时间久了,支公和仙鹤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时光飞逝,仙鹤的羽毛很快长齐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属于它们的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是舍不得仙鹤离开,犹豫再三,还是用剪刀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

  这下子仙鹤真的没有办法飞起来了。

  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回头看看,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仙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叫起舞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连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

  “既然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观赏呢?”

  支公从此更加精心地饲养两只仙鹤,让它们的翅膀很快又长齐了。

  于是支公就带着仙鹤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

  “仙鹤啊,快飞吧,到远方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去吧!”

  仙鹤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鸣叫着在支公头上盘旋了几圈,好像在感谢他的恩情,然后自由自在地向遥远的天边飞去了。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正的爱鹤。

  同样道理,真正爱惜有才能的人,就应该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不要把他们规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9

  【穿井得一人】

  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农活。日子一久,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虽然仅仅开挖一口十多米深、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但是在地下掘土、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他全家人欢天喜地,快乐得合不上嘴。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有向他道喜的,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不过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连宋王也被惊动了。宋王想:“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回答说:“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现在可以不用了,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说明,凡事总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以讹传讹,造成视听混乱。

  【戴晋生渴望自由】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朋友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思想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

  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属将戴晋生请来。戴晋生来到魏王宫中,魏王一看,此人虽衣着寒酸却相貌不凡,在魏王面前站着,神态自若,毫无谦卑之态。魏王笑着请戴晋生坐,和他亲切交谈。谈话间,魏王觉得戴晋生果然满腹经纶,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产生了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的想法。

  魏王说:“请先生留在宫中,我封你为上大夫,怎么样?”

  戴晋生一听,笑了笑说:“实在对不起,我对做官不感兴趣。”

  魏王说:“你出来做官,身为上大夫,出入有气派,家人生活富裕,不比你现在的境况好得多吗?”

  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行,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在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自由自在地来往在宽敞的天地之中。现在假如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劲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仅仅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魏王听了,若有所思地望着戴晋生。

  其实,自由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还要珍贵得多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

  【鲁婴泣卫】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城门卫士的女儿名叫鲁婴,生得聪明伶俐,多愁善感,富于同情之心。这天,是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聚拢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讲故事。大伙儿正玩得十分快乐的时候,鲁婴却躲到一旁去偷偷地哭了起来。

  她的`一位好朋友发觉了以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便走过去悄悄地问鲁婴:“你到底是为什么事而难过哭泣呢?”

  鲁婴睁开泪眼,望了望好朋友,然后说:“白天我听人家说,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喜爱打仗,缺少爱心,当时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刚才大伙儿在讲故事时,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所以就哭了。”

  这时,早已围上来的一群姑娘们都争着来劝慰她:“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这跟我们鲁国有什么相干?再说打仗,那是诸侯间的争王争霸,你一个平民家的女儿,管得了吗?为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瞎操心,真是犯不着!”

  鲁婴听了这番话,很不以为然。她说:“我的想法跟你们不同。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前几年,有个宋国的大司马打了败仗,逃亡时经过鲁国,他的马就将我家好好的菜园子踩了个乱七八糟,使我家平白无故地遭受了损失。去年,越王勾践为复仇而攻打吴国,鲁国国君为了讨好越王,就在民间搜寻美女去献给他,结果将我的姐姐选中了。后来,我的哥哥前往越国去探视姐姐,又在中途被吴越混战的将士所杀害……”

  说到这里,鲁婴早已泣不成声,难以自持了,围在一旁的姑娘们也难过得一个个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鲁婴才停止了哭泣,继续说道:“这两件事告诉我,打起仗来是没有国界的,遭殃的首先是老百姓。现在,卫国的王子又是这样喜爱打仗,而我却只剩下一个弟弟了,说不定哪一天灾祸又会突然落临到我们姐弟头上,这又怎么能不让我担心可怕呢?”

  鲁婴从自家的不幸遭遇中,悟出了世间万物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哲学道理,并据此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作出判断,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的科学态度。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0

  在楚国,有一家人深受狐狸之害。狡猾的狐狸经常趁其不备,跑到院子里来偷只鸡呀,摸条狗呀,闹得这一家鸡犬不宁。这家人想了许多法子来抓狐狸,可是都没能抓到。

  后来,有人给他家出了个主意,说:“老虎是山里的百兽,普天下的兽类见了它,都会可怕得丢魂弃魄,一个个只能趴在地上等死。”楚人感到此话有理,于是就用竹篾(mie)编了一个老虎模型,再用一张虎皮蒙在外面,放置在自家的窗户之下。没过几天,狐狸又来骚扰了,它刚一进院门就撞见了这个老虎模型,直吓得大叫一声,即刻就倒在了地上,只剩下束手就擒的份儿了。

  又有一天,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头野猪,窜到这楚人家的地里去糟蹋庄嫁。于是,楚人又将老虎模型预先埋伏在草丛之中,同时派自己的儿子手执利戈,守候在大路上。一切安排就绪以后,他就让那些在地里干活的人齐声大喊,吓得那头野猪抓紧往草丛中逃生,可是在那里又看到了老虎模型,于是又折转身来,往大路上奔去,结果就被守候在大路上的儿子给抓获了。

  有了这两次经历以后,楚人兴奋异常,他以为靠着这个老虎模型就可以落伏天下所有的野兽了。恰在此时,野外又发觉了一种形状像马的动物,这位楚人立即带上老虎模型前往驱赶它。

  有些见多识广的`人出面劝阻楚人:“这种形状像马的动物就是‘駮’(bo)呀,它连真的老虎都会吃掉,你又为必带个假的老虎模型去送死呢?你这样去是要遭殃的!”可是楚人却听不进这善意的劝说,依旧孤身前往。他到了野外之后,只见那像马的駮吼声如雷,一下子就冲到了楚人面前,迅速踢翻了他带去的老虎模型,接着就用前爪将楚人抓住,舍命撕咬,不一会儿就将楚人咬死了,脑浆溅了一地。

  这个楚人制造了一个老虎模型,本来是只能用来吓唬狐狸和野猪一类并不强大的敌手的。可是他却错误地以为老虎模型无往不胜,结果在遇上了真正的强敌之后,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可悲下场。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1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叮嘱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落,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落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快乐,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家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欢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家乡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2

  水牛和货车

  从前有一个猫,一条狗和一头水牛,它们共同决定要从某地搬运三辆货车到某地。它们约好各人拉一辆,同时动身,谁先到达目的地就算谁赢。不用说,对于一个猫,要拉动一辆货车,并且要拉那么长的路程,不过是一句很动听的空话罢了,所以猫并不去拉车,只是拔脚就跑,一口气就跑到目的地了,立刻宣布自己的胜利,叫道:“我第一个到达了!”

  狗勉强地拉了一两步路,可是一则实在重不过,二则猫已经抢先跑前面去了,它很不甘心,所以它也就抛下了货车,飞步向前面跑去了。

  水牛远远地落在后面,拉着笨重的货车,喘着气一步一步地走。等到它到达目的'地,老实说,是已经很迟了:不但最先到达的猫已经等得不耐烦,自己跑开不见啦,就是晚一步到达的狗也已经等得无聊起来,自己跑开和别的狗打架去了;水牛看看那里什么也没有,就说:

  “虽然它们很早就到过这里,可是它们是空手来的,后来又耐不住寂寞,空手回去了,这算得什么呢?那么,运了实在的货车到达这里来的,还得算我是第一个哩!”

  不要跟说漂亮话的人竞赛,而要向老实工作的人学习。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3

  在楚国,有一家人深受狐狸之害。狡猾的狐狸经常趁其不备,跑到院子里来偷只鸡呀,摸条狗呀,闹得这个家鸡犬不宁。这家人想了很多法子来抓狐狸,不过都没能抓到。

  后来,有人给他家出了个主意,说:“老虎是山里的百兽,普天下的兽类见了它,都会害怕得丢魂弃魄,一个个只能趴在地上等死。”楚人感到此话有理,于是就用竹篾(mie)编了一个老虎模型,再用一张虎皮蒙在外面,放置在自家的窗户之下。没过几天,狐狸又来骚扰了,它刚一进院门就撞见了这个老虎模型,直吓得大叫一声,即刻就倒在了地上,只剩下束手就擒的'份儿了。

  又有一天,不知从何处来了一头野猪,窜到这楚人家的地里去糟蹋庄嫁。于是,楚人又将老虎模型预先埋伏在草丛之中,同时派自己的儿子手执利戈,守候在大路上。一切安排就绪以后,他就让那些在地里干活的人齐声大喊,吓得那头野猪赶紧往草丛中逃生,不过在那里又看到了老虎模型,于是又折转身来,往大路上奔去,结果就被守候在大路上的儿子给抓获了。

  有了这两次经历以后,楚人兴奋异常,他以为凭着这个老虎模型就能够降伏天下所有的野兽了。恰在此时,野外又发现了一种形状像马的动物,这位楚人立即带上老虎模型前往驱赶它。

  有些见多识广的人出面劝阻楚人:“这种形状像马的动物就是‘駮’(bo)呀,它连真的老虎都会吃掉,你又何必带个假的老虎模型去送死呢?你这样去是要遭殃的!”不过楚人却听不进这善意的劝告,依然孤身前往。他到了野外之后,只见那像马的駮吼声如雷,一下子就冲到了楚人面前,迅速踢翻了他带去的老虎模型,接着就用前爪将楚人抓住,拼命撕咬,不一会儿就将楚人咬死了,脑浆溅了一地。

  这个楚人制造了一个老虎模型,本来是只能用来吓唬狐狸和野猪一类并不强大的敌手的。不过他却错误地以为老虎模型无往不胜,结果在遇上了真正的强敌之后,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可悲下场。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4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有一篇非常引人注目的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就由我再来讲一讲,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他最早出自《列子》,主要讲述了一个人总是在家里边胡思乱想,在想天会不会塌下来?地会不会陷进去?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吗?掉下来会伤到人吗?他一直为这些问题而苦恼,终于在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解开了困惑很久的问题,那个人从此以后变得豁然开朗,积极向上。为啥他前后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的道理却很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认为正是这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他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能够积极改正,勇敢迎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不能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开始前一直担心自己会考不好,忘做题甚至很多题不会做……想想就可怕想要放弃。忽然我的耳旁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别怕,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只有心态正确任何疑难杂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像自信是最有力的法宝能够战胜一切。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15

  牛缺,在上地这一带地方是位声望很高的饱学之士。有一次,他要去XXX拜见赵国国君,途经耦(ou)沙时,遇上了一伙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牛车及随身衣物,他只好步行。强盗在一旁看到这人对被劫之事并不在意,脸上连半点忧愁和吝啬的表情都没有,心中不免生疑,于是便追上去问个究竟。

  牛缺坦然地回答说:"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应当因丢失一点供养自己的财物而去与人争斗,这样会危害它所供养的自身的安全啊。"

  强盗们听后,同声称赞道:"这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们望着牛缺渐走远的背景,忍不住又商议:"如此贤德之人去拜见赵国的国君,必会受到信用,他如果在国君面前告发了我们的强盗行径,我们一定会大难临头。因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这伙强盗再一次追上牛缺,并把他杀掉了。

  有个燕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全家族的人集合起来,告诫他们:"今后谁遇上了强盗,可千万别学牛缺那样以贤德求忍让呀!"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

  不久,这个燕国人的弟弟要到秦国去,一行人来到函谷关下,又遇上了强盗。他想起了哥哥临别时的告诫,始终不肯轻易舍弃财物,在实在斗不过这伙强人时,他又跪在地上,低三下四地哀求强盗以慈善为本,发还抢走的财物。

  强盗们被纠缠得大怒了,忍不住厉声喝道:"我们没有要你的性命,就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现在还要死死地缠住我们,索要财物,这不就把我们的行迹暴露了吗?我们既然已经作了强盗,哪里还有什么慈悲仁义可言?"只见这伙人手起刀落,将那个燕国人的弟弟杀了,同时还杀害了与之同行的四五个伙伴。

  牛缺与燕人被害的'悲剧警醒后人:对于杀人不眨眼的强盗,既不能讲"贤德",也不能苦苦哀求;只有丢掉幻想,团结斗争,战而胜之,才是正确的选择。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鲁哀公对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决定,却不以为然地持否定态度:“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古代寓言故事11-11

小学古代寓言故事11-08

古代寓言故事【荐】12-27

【热门】古代寓言故事12-27

古代寓言故事【热】12-29

古代寓言故事【推荐】12-29

【热】古代寓言故事12-29

【荐】古代寓言故事12-30

【推荐】古代寓言故事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