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培训感言

时间:2024-02-06 08:19:07 感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效课堂培训感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这时就可以写一篇感言将其记下来。那么到底应如何写感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效课堂培训感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效课堂培训感言

高效课堂培训感言1

  在声势较大的“课堂大比武”活动中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尤其是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教学中精品的呈现,更是体现出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扎实的工作作风。聆听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特别是我校语文教师吴丹、邵华平,他们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快慢适宜的语言,时时感染着、牵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让学生的回答也变得那么深情,富有诗意,激起了学生的最大兴趣。

  二、巧妙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不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创造了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次“比教学”活动中,我校大多数教师都精心设计、自制了精美、实用的课件,使课堂变得更轻松。特别是胡老师设计的《秋天的雨》课件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和学生一起欣赏着精美的图片,聆听着动听的音乐,我们仿佛和学生都随着老师那点击画面的手指走进了火红的枫林、金色的稻田,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

  三、教师深厚的基本功,扎实的教学态度。

  我校教师们无论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等方面均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各具匠心的景象,更体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刘大雄老师,虽然已年过五十,却依然宝刀未老,以自己稳重踏实的教学风格,让学生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知识要点。郭老师在上一年级语文“植树”时,他那生动质朴的语言、各种各样的手势、和学生一起“参加植树”的劲头,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课后热烈、中肯的教学评价,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每一次听课罢了,老师都能在一起进行积极的评课。课堂上新的教法很值得其它老师借鉴学习的,特别老师集体商讨,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的,及教师们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达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效果。

  这次“课堂大比武”活动也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只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改要求、适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逐渐克服,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收获新的精彩。

高效课堂培训感言2

  xx年1月9——13日,我参加了《中国教师报》黑龙江省XX市区域课改整体推进第一阶段——“高效课堂”培训,我有幸观摩了中国教师报高效课堂专家团的演讲、作课,并体验了高效课堂下小组建设、新文化建设,真正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一、李炳亭先生的讲座让我对现在中国教育有了清醒的认识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形式,而是神圣的责任。李炳亭先生提到中国教育的现状,提到学生不快乐、教师不快乐;提到学生不满意、教师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提倡要给学生快乐,给教师幸福。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并没有一种特定的体制规范,要求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李炳亭先生的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体制不是问题,不要抱怨体制,每个人都是体制本身。他说“减负不是减量,而是增趣”。近几年,我们各学校一直在提倡“减负增效”,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空喊,即使做了,也远远没有从实质上做到。以前,我们很多教师总是有疑惑,认为所谓的让学生减负会降低课堂效益。李先生告诉我们,减负的关键是增趣,如果有了兴趣,加量也不会成为负担。这使得我们明白,在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十分关键的。李炳亭先生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教师不能再做“二传手”,新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他告诉我们新课堂和新课程的定义:凡是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新课堂,凡是学生的需要都是新课程;他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等等。这些讲解,都使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深刻了一步。五步三查”模式让我们耳目一新。在讲座中,李炳亭先生提出了“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高效课堂操作过程的'环节和注意问题,对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初级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本意义。

  总之,李炳亭先生的讲座让我们对高效课堂的内涵认识更加深刻,使我们对高效课堂的技术操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杜金山先生等多位专家讲座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杜先生的“解码高效课堂”刘光胜局长的“区域教育整体推进策略和实践”、汪兴益校长的“透视五环大课堂”、张海晨校长的“导学案编写”、李艳丽校长的“新学校文化建设”讲座,让我们了解到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策略,领略到高效课堂与教师发展、地方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清楚了新课堂流程每个环节的重要意义;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编写基本方法等有了进一步了解;基于儿童的需要,构建学校的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使之发挥过更大的作用。

  三、何文等几位专家教师的示范课

  何文老师的体验式小组建设培训别开生面,让老师们亲自体验了一次做学生的感受。在他的培训课上,参训教师轻松活泼,幸福快乐。在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参训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小组建设的意义及操作方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其他几节示范课上,我们看到,作课教师始终激情饱满,他们的情绪推动着学生的情绪,他们真诚地赞美学生,鼓舞学生,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展示和反馈,使课堂真正成为了生命的狂欢,更使我们对“高效课堂”的渴望。

高效课堂培训感言3

  我准备了一周多的课终于上完了,说实话,我不想上这节课,我怕上不好连累大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很想上这节课,因为我知道,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一次次的公开课中,我能学到许多东西,它一次次会让我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课标要求,把握课改精神。

  尤其是求实的特色课堂的精神,还要掌握初高中的衔接,要让学生感觉到,上公开课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二、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储备。

  公开课给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存量,增强自身课前准备的体会。我上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都由我一个人来进行,如预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就是在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通过自己这样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自己对要上的课基本能做到心领神会了,虽然这样一来自己会增加很多的事,但这样做我个人认为值,它让你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把你粗线条的思路打磨成具体的教学步骤,又能让你从教学的细节中跳出来看待将要展开的教学。可以这么说,通过这样的准备再走上课堂,我感到自己的底气足一些。

  三、上课压力很大,生怕把课上砸了,如果上砸了不仅自己没面子,而且对我们组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我对这些问题一点也不考虑,那也是假的。但对我来说,课上的好坏已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目的是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活动,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追求自己的教学理想。

  好的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我们的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课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面对课堂我想思想单纯一些,工作扎实一些,准备充分一些,远远比采用其他方式达到所谓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四、树立课堂信心,完美展示风采。

  我老公也和我谈到了自信的重要性。不要把公开课当作是负担,而是把它看作一堂普通的课,一堂能展示自己教学风格的课,一堂真正把自己推向前台的课,“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实力决定命运”,认真对待学校安排的开课任务,思想上决不麻痹大意,踏踏实实去做事情,强调开课的每一个细节,绝不心存侥幸,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开课实力,为南校化学组、为自己争光!自己从焦虑紧张到心无旁骛的调整过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五、加强课后反思。

  教后的总结反思是组成教学环节的有机的一环,一个老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定数”,更应该有汲取新鲜血液而融入自我的一些“变数”;不应该只有有规律的“有理数”,还应该有不断尝试自我的未定论的“无理数”。

  “痛,并快乐着”。公开课之痛,痛在选课,痛在设计,痛在反复上课,更痛在夜深人静时辗转难眠地自我剖析、自我煎熬。诚然,这是一种痛,但我却发现自己黑着眼圈依旧快乐,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更是一种成长的、快乐的蜕变。

  最后用三句话来说一下我的感受:课前如座针毡,上课如履薄冰,下课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