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观后感

时间:2023-11-16 17:44:5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理智与情感》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1

  在寒假的时候,趁着闲暇的时间,我看完了《理智与情感》这一部电影。也有了些自己的思考。

  说起《理智与情感》,想必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李安,《理智与情感》把作为导演的李安送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这部影片帮李安赢得了在美国电影界的一定席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部影片多方面都十分优秀,当年就获得了很多大奖。该影片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1996年该片在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提名奖。在当年奥斯卡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述一个英国庄园主去世后,由于遗产法规定家产只传男不传女,他的女儿们都面临着扫地出门的命运,嫁一个好丈夫便成了她们的燃眉之急。大女儿为了全家的幸福她深深藏起自己的儿女私情;小女儿为了追求爱情甘愿付出。虽然大女儿和二女儿有着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但是最终“理智”和“情感”都得到了真爱。《理智与情感》是一部慢电影,不适合那些太过心急,追求剧情快发展的人看。如果慢慢品尝,静静地思考,就会发现电影里很多小细节有着意味深长的含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同时也有相通之处。很多人觉得让李安执导,让这部电影在东方传统的帮助下,更完美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绅士和小姐的细腻情感。

  看完整部影片,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大女儿对爱情的“隐忍”。在《理智与情感》剧情最后,当EMMA面对意中人知道他并没有结婚而喜极而泣的泪流满面,凝噎失声。这样一个场景,我甚至觉得李安是最懂得奥斯汀的小说的人,他懂得小说作者写下这样的故事时,她的内心是如何的研磨了那个时代的绅士和小姐的细腻情感。奥斯丁的笔下主人公们对爱的来临,总是在那样的时代而束缚,在爱面前,隐忍的爱是一场多么艰难的个人战争。在今天看来那其实是因为一张薄纸般的矜持而隐忍而可能会失去一个人,并可怕的输掉自己的人生。奥斯丁的小说的魅力之处,就是它表达了人的感性曾经是那么一种难以救药的病症,代表了希望爱的纯美同时也难以逃脱时代特征给予的波折,酣畅淋漓的爱得来需要一个并不简单的过程,让这样一个过程牵动人心的是隐忍其中的.压抑和伤悲。留下了更长的余韵。

  李安很能懂得如何表现男女微妙情感恨怨如何发生,能把矜持敏锐的感性表现到要化成电影主角伤悲和激动的泪水,包括观众的。我认为,恋爱中的人必须要看的电影并不是那些轻松浪漫的喜剧,更需要看的是类似《理智与情感》这类能给他们带来爱的思考的影片,教会他们更懂得爱,他们必须知道:恋人们说出的并不多于他们心灵所有的,那是因为总存在那些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部分,而这些,成就了使爱情善美感性深厚激颤的可能。

  我想,我应该会把这部影片认真地再看一遍,因为只看一遍,是很难完全理解它背后真正想表达什么,再看一遍,想必会给我带来对爱的更深的思考。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2

  这部影片作为《傲慢与偏见》的姐妹篇,和它有相同的时代背景,有相似的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这部影片有两条主线,分别通过两姐妹艾琳娜和玛丽安的爱情展开。可以说这两姐妹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她们两姐妹截然相反的爱情观同样遭遇了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最终也各自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玛丽安作为妹妹对于生活,爱情有无限好的憧憬。通过一段她与母亲的对话就可以看出。她对于姐姐爱慕的人爱德华的评价是“太严肃了”,她对于姐姐的爱情说“如此相敬如宾就能满足吗?”她说“爱一定要热情如火,就像是茱莉亚,亚瑟皇后一样。为爱而死,有什么比这更荣耀。”当她的姐姐对于自己和爱德华之间的爱情犹豫不决,因为自己和他的地位差距苦恼时。她问她姐姐“你爱他吗?”我认为她的爱情观是正确的`,然而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爱情又有多少呢?不可否认,玛丽安确实是太不理智。她期待的是像白马王子那样完美的人,所以当她遇到年纪稍大的布莱登时,她毅然的因为年龄问题而拒绝了他。而当她遇到了和她一样热情的卫乐比时,她感觉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然而她不知道现实中的白马王子并不完美,他也不只有一个公主,迫于现实而要娶一个并不是自己所爱的人。玛丽安也终于被迫接受了现实,并开始明白现实与爱情的冲突,学着姐姐变得理智。最终也发现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布莱登的爱,最终获得自己幸福。虽然在一开始玛丽安十分不理智,但是从之前别人故意撮合她和布莱登时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并不喜欢被别人左右,她有自己的思想,也很独立,这一点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很像,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而相对的她的姐姐艾琳娜则是太理智了,虽说在那个时代保持理智是十分明智的选择,然而太过理智未免让她显得有一些被动,不善于争取。当她的妹妹问她和爱德华的事时。她回答“不否认他很好”,“非常尊敬他,喜欢他”。她的回答都很中立,但从她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对于爱德华的感情不仅仅于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她确实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很谨慎,并不会把自己的感情外露得太多。()当她的大嫂表示“如果他所爱的人不是门当户对时,不会给他分文。”她也顺从母亲迅速地搬到了迪凡镇时,当她的妹妹们都怂恿她邀请爱德华来时,她也只是答应一下。当她的妹妹玛丽安在努力地与卫乐比联系时,她只是默默地在思念爱德华。她比妹妹要内敛很多,但这也造成了她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最后迫于爱德华和露西的“婚约”,她也从妹妹那里得到了勇气,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并接受了爱德华的求婚,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像玛丽安和艾琳娜的嫂子所说的那样“光靠感情未必会找到适合对象”。然而感情也是必不可少的。理智与情感很全面的概括了正确的爱情观,也为生活带来了启示,引人深思。

【《理智与情感》观后感】相关文章: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05-14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02-16

如何理智理财05-11

如何理智约会04-01

《理智与情感》读书心得02-19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11-16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精选]07-13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05-10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