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3-12-28 13:29:0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共分四节课,每节课的小主题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

  每节课都会请到一些老兵上台讲述抗战故事,每每我都会为之动容。第一节课中,支持人董卿讲述了抗日军事家左权的故事。他被称为“像钢铁般坚强,如狮虎般勇猛。”而就在左权在抗日战争前线奋斗的1942年5月25日,左权不幸在战火中牺牲了,他被思念留给了家人。节目组请上了他的女儿,已75岁的左太北奶奶讲述着她爸爸的故事。最令我感动的`是节目组送给了左奶奶左权的铜像,她看到了父亲的肖像,震惊的流下了泪水,并感动地说:“爸爸,安息吧!”当那个“爸”字一出口,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如决堤般涌了出来。这样一位抗战英雄,这样一位铮铮铁汉,永远的把生命献给了祖国,自己却牺牲在抗日前线,可以感受到左奶奶见到父亲铜像时,那样难以言语的心情。我不禁想到了五星红旗,想到了五星红旗的鲜艳,这样的鲜艳是以多少位如左权一样的革命先烈用热血染红的,这里面包含了多少英雄豪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应向他们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他们是英雄,是应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抗战英雄。

  他们是伟大的英雄儿女,他们是勇敢地炎黄子孙,他们为国付出从不计报酬,勇于献身,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巾帼英雄赵一曼,董存瑞炸碉堡,革命烈士刘胡兰等。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和平。现在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已没有了硝烟与战火,更不能体会到那时是怎样血雨腥风的战争。但我们现在有学习上的困难,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想放弃学习时,应当想想这一次的《开学第一课》里的故事,只有一往无前,不怕困难,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才能获得成功!

  我听着一位位抗战老兵的动情讲述,心里感慨万千,如今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应以《开学第一课》为梦想的支点,有梦就有未来,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汇聚起来,才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才不会愧对这些抗日的英雄们,才不会愧对鲜艳的五星红旗!

  最后,《开学第一课》在谭维维演唱的《我的祖国》中结束了……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2

  视线逐渐模糊起来,我将电视关掉,默默地走回房间,坐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思考那个一直潆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去的呢?

  “红军”这个词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小学的课本中被多次提过。对这个这个词语,我们实在是太过熟悉了。但是,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这个词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开学第一课中被邀请到的红军老战士,年纪最大的已经达到了104岁的高龄,他们便是曾经在长征路线中艰苦卓绝的老战士们,就是他们带领着中国走向了新的'未来。

  第一位老战士是一名99岁的老人,名字叫胡正先,在红军中是一名通信员,12岁就加入了红军,他告诉我们:当时红军要跨过一座叫做祁连山的山脉,那时他们没有什么好鞋,只有草编的鞋子,有些战士连草鞋都没有,只能切一片牛皮穿在脚上,而有些战士连牛皮都没有,只能赤脚走路,每天要行50公里。当时听到这话,我被震惊了,平时穿鞋子走路10公里就累得不行了,红军们穿草鞋走50公里的路对我来说根本不可能,而且草鞋和牛皮穿在脚上多难受啊!更别说光脚了,走50公里路还不得磨出血啊!想想就恐怖。胡老先生又说:当时在部队,除了没有鞋穿以外,食物也没有,他们有一次48天没有任何食物,一天只吃一粒黄豆!我当时以为我听错了,什么?一天只吃一粒黄豆,完全吃不饱啊!我也尝试过饿肚子,早上不吃饭,整个上午就饿得不行,一天只吃一粒黄豆,我不知道红军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当时胡老先生说了一句话“不管有多少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 说完红军,我们来说说自己,我们并没有像红军那样坚强。比如说,在军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叫苦连天。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人。但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能像红军那样坚强呢?我们最应该从红军身上学到的东西是什么?两个字:精神,是永不磨灭、信念不移、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

  轻轻地吁出一口气,总算是想到了问题的答案,我慢慢地转过头,看到了窗台上的国旗,在黑夜中它的颜色更鲜艳了。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3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许多的小朋友在电视机前上了一堂有趣的“开学第一课”,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进入了今天的第一节课。

  第一节:有梦就有动力。宇航员王亚平从小就有对蓝天的憧憬,通过各种考验,层层选拔,最终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女宇航天员,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同样还有一位女孩,她叫付丽娟,她虽然只有13岁,但她却付出了超人的努力,经历了超常的努力,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自己的伞兵梦想而加油!她们两个的.飞天梦看似遥不可及,可他们最终走到了最后,实现了她们完美的人生价值。

  第二节:有梦想就有坚持。廖智是一位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双腿的老师。面对现实的她,并没有被这种困难而屈服,她不甘心梦想从此破灭,于是她每天练习,最终没有双腿的她,还能继续跳舞,重新站在舞台上,秀出她美丽的精彩人生。中间廖智与方俊一起表演了《怒放的生命》更让我感到生命的活力。

  第三节:有梦就能出彩。得了智障低下和自闭症的小威,在妈妈的精心督促指导下,在妈妈11的陪伴下,小威终于成为一名正常的优秀儿童,还能弹得一手流利的钢琴,梦想的坚持在小威的身上发生了奇迹。

  还有一位老奶奶,她叫潘其华,她教书育人几十年,教过八千多个学生,她也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一百岁的时候教一万个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梦想啊!这时我又想起我们任老师的梦想,她想让我们在毕业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这养育了我六年的母校。

  谈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的梦想。我想当一名画家,从一开始我接触到画,到现在,六年了。我喜欢画画给我带来的感觉,我喜欢画完后那美的感觉。我现在正画着素描,它给我体现了“画”的另一面,素描中线条的柔美,给人的立体感,都让我惊讶不已,我要好好学习素描。到现在,我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梦想是要坚持的,我要坚持我的梦想,我要走的更远。

  梦想就如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坚持梦想,你就会抓住它,实现它,让我们拥抱梦想,生命不息,梦想不灭!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4

  9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听着这首歌,想起了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为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xxx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特别是在面对着xxx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红军立刻掉头,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东渡赤水河。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xxx政权对峙。他们强渡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飞夺泸定桥,实现胜利的第一天。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5

  昨天,我观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每年的开学之际都会陪伴我们,而且每期的主题都不同,这季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

  首先是由成龙大哥给我们讲了讲他的梦想,他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以前只是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他还说,他最擅长的是演“死尸”。后来,他慢慢的发展,最终成为了一个电影的主角。他拍打戏时,他全身都受过伤。

  前面讲了许多人的事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解海龙老师的拍照经历,他用照片记录了许多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后来他就想自己拍照到底是为了什么?后来,他去拍的是山区里的孩子的.上学场景,那些山区里的孩子的上学的地方比我们这里的条件差得多,可他们依旧渴望知识,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当年的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大眼睛女孩”苏明娟,这个女孩渴望着知识改变命运,还 有两个男孩——“小光头”胡善辉,“大鼻涕”张天义和整个山区的孩子都在渴望着。那些山区的孩子通过解叔叔的照片成功帮助了许多的孩子走上了上学路。

  这里还讲了许多人努力,有人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了大学,有人收到通知书时还在家里种菜,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机会考大学,更好的条件考大学,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

  另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非牛顿流体”,这个流体,在用力且快速拍打它时,它会坚硬如泥,但是,当你慢慢的将某一个物体插进去时,它就会慢慢的把这个物体陷进去,但是这个物体是很难拿出来的。接着,主持人撒贝宁让小朋友们起来参加一个游戏,在非牛顿流体上玩游戏,所以在非牛顿流体上是不能停留的。在益智电台里也有这样一期节目。

  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我要如何去奋斗,如何去创造,如何去努力,我在八年级中,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6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大有不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给芊芊学子们留下不同却又深刻的印象。今年“创造向未来”的主题让我想到了无数探索未来,探索世界的开拓者们,也是他们在无形中带领我们走进未知的浩瀚宇宙。

  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若无创新意识。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死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7

  炎炎酷暑过去后,新的学期又将来临,新的未知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就在9月1号的晚上,全国直播的节目《开学第一课》可谓是家喻户晓、风靡一时,创新、未来等词汇也一一闪映在我们的脑海中。

  它带给我们的是阳光、向上、拼搏、奋斗。在节目里,我还记得当成龙大哥在阐述自己从一个“跑龙套”演变为一个“功夫巨星“中国名片””的成长故事时,他曾说道:“随着自身的能量越来越大,我开始思考:实现个人的小小梦想固然是很好,但如果有机会实现更大的梦想,我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对于某一类人来说,完成了个人的追求就可以此生无憾了,但对于另一群人来说,只有带动群体共同前进,实现更远大的理想,实现自我超越,量级的.跨越才是终生目标。

  其实一个班也是一样,你可以使自身的成绩更加优秀固然不错,但如果有可能的话,使整个班的成绩更加优秀不是最好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的奋斗始终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有班级、还有学校、还有社会、还有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幸福生活。如果我考进了前五,那么我也应该尽量使全班考进前100名,这才是一个优秀的人,所表现出的强烈集体主义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成龙大哥通过拍各种各样的电影表达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思想,就像“我们应爱护文化,爱护文物”“我们应传递人类追求和平的这样一种愿望”……他用作品与他的实际行动传播了中华文化,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这种强烈的爱国心与集体荣誉感值得我们去学习。新学期开始了,希望我们都能有所成长、有所领悟,要时刻以大局为重,为集体着想而不是只为个人利益。

  就像是当在升国旗时,就算你感到骚痒,千万要忍住不能乱动,因为这个神圣的时刻不可以被任何小动作给沾污;亦或是你在以班级代表出场表演时,不能因为太过紧张或临场萎缩而想要放弃,而应克制自己、放缓心情并承受住考验,因为此时你是整个班级的形象代表,肩负着全班人的期望与希望。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8

  惜别了快乐的暑假,开学后令我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观看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分为五个章节: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棋以明智”这节课--郎朗的两位高徒和意大利机器人比赛弹钢琴。意大利机器人名叫TEO,他有着用琴键制成的大嘴巴和调皮的圆眼睛,最特别的是他的53根手指,覆盖了钢琴的中音部,所以弹奏起来也很灵活。先是郎朗的徒弟和机器人在幕后弹同一首曲子,让郎朗和同学们猜哪边是徒弟,哪边是机器人。机器人虽然节奏速度很均匀,但人类演奏得更富有感情。公布答案之后,郎朗的另外一位徒弟又和机器人比拼速度,演奏同一首钢琴曲《野蜂飞舞》。结果郎朗的徒弟用时54秒,而机器人只用了52秒,机器人获胜。最后郎朗和他的徒弟还有机器人同台演奏《彩云追月》,优美动听,充分展示了人机合作的独特魅力。

  看到这儿,我感触良多,今年因为手臂开刀,我的钢琴学习被迫中断了半年之久。在暑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克服困难,顺利考过了钢琴十级,听着琴友的赞叹和老师的表扬,我也不禁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棒极了。而现在,看着只比我大一岁的郎朗高徒,我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他飞舞的手指在琴键上跑动,如行云流水一般的音符从指尖流淌出来,堪称完美!令我自愧不如,在钢琴这条艺术之路上,我才是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啊,前面还有漫漫长路等着我去探索呢!

  再来看看战胜了围棋界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的`“阿尔法狗”,机器人虽在某些方面胜过人类,却也在很多方面不如人类。正如柯杰所说:“人工智能只是在技术上战胜了人类,它没有鲜活的情感和灵动的思想。人工智能对人类不仅是挑战,也是帮助。人工智能将和人类共同进步。”而机器人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无论是人类胜利还是机器人胜利,人类都是最终的胜利者!

  从永不服输的柯洁身上,我明白了——学海无涯,奋力前行!要好好学习,将来制作出更多更强的智能机器人,为我所用,为我善用!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9

  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你若不屈服,敌人和压力又能把你怎么样?秋季开学第一课“传承长征精神”带给我极大的心灵震撼。 信念不移: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将鼓舞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共产主义理想更是宛若明亮的眼睛牵引着我,让我守着梦想眺望未来。老红军胡正先“我没有家,红军就是我家”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广阔的胸怀!组织的事业永远大于个人安危,跟着党走,为国家贡献所有的力量,这种坚定的信念让无数革命同志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做出卓越贡献,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老红军梁天文和杨政委的跨越时空的合影更是体现了党内同志情同父子的革命友情。 勇往直前:勇敢不仅仅是一种胆略、一种霸气、一种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勇气,更多的是一种行动、一副拼命三郎的风格。独臂将军贺炳炎“不怕疼,不畏强敌”的故事更是透露了一种狠劲,一种鹰击长空的气魄,而狠劲中却又流露了对儿子的大爱,教会了贺陵生受用一生的勇敢气质。 学习长征精神,还要学习革命前辈百折不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铁军团长耿飚披着毯子打仗的故事催人泪下,他克服疟疾的折磨而坚持战斗,这是一种血肉之躯内蕴含的超人的意志力,真是我党这种百折不饶的超人精神让我们的革命取得了成功。新时代宇航员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一种新的“长征精神”,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火箭就叫“长征”。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长征路上,让我们发挥“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百折不饶、坚持不懈,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0

  你知道我前天看了什么吗?哈哈,当然是开学第一课啦,里面出场的有我喜欢的郑渊洁,还有我喜欢听她的歌的吉克隽永,不过这些都不是让我最感动的,让我最感动的是秦勇和他的大珍珠的感人故事,让我犹如海一样多的泪哗哗流着。

  就先从郑渊洁开始说起吧,郑渊洁告诉了我们父母是多么的爱我们,当他第一次写作,他的爸爸知道如果是让郑渊洁去灌墨水的话,就会打断他写作的思路,也要给郑渊洁树立一个榜样。郑渊洁的爸爸给郑渊洁的姥爷送东西,不仅仅给姥姥姥爷尽了一片孝心,还给郑渊洁树立了一个榜样。然后郑渊洁陪他的儿子买了一台彩电,郑渊洁坐车到姥姥家,郑渊洁的儿子说:“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呀?”

  郑渊洁说:“我们没走错,我们就要把这个彩电给姥爷姥姥。”

  郑渊洁的儿子说:“这电视不是给咱们看的吗?”

  郑渊洁说:“姥姥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不多了,以后咱们连看原子弹电视的机会都有。”

  然后郑渊洁去买了两个对虾,对虾很贵只给了郑渊洁的儿子一个,郑渊洁一个。

  郑渊洁想把两个对虾都给儿子吃,就对他的`儿子说:“我吃虾过敏,这个虾就给你吃吧。”

  郑渊洁的儿子知道郑渊洁吃虾不过敏,说:“你把这个对虾吃掉我知道你对虾不过敏。”

  这让我知道孝心就像家风一样,可以在这一代停止,也可以在这一代流传下去。

  让我最感动的是秦勇,也是让我哭的最厉害的,主要是因为他的儿子大珍珠被查出重度感官失调症,如果12岁不治好的话以后就很难治好了,秦勇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歌唱事业,想把他的儿子从比较困难的阶段把他救出来。他一直和大珍珠苦练自行车,练了整整三年,终于可以看到自己的儿子可以骑那么一小段了。

  当秦勇教大珍珠第一个字母A的时候,你可能一分钟就学会了,但大珍珠用了整整三个小时还没有学会,秦勇非常着急于是举起了拳头,看着他那单纯的面孔,秦勇不忍心,于是一拳打在了墙上。

  我的观后感是每个人都要知道孝心和爱的存在。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在一位位嘉宾讲述完一个个与“梦想”有关的故事后,我的内心有了很大触动,有几个地方我感触颇深。

  成龙我相信全国人甚至全球人都耳熟能详,我也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看过成龙大哥的电影,比如我,我小时候就看过成龙的电影,对电影里面惩恶扬善的情节有很深的印象,因此,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个“英雄”,但我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当成龙大哥说他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也是当个“英雄”时,我心头一震,以为他也像我一样放弃了。可事实是他“成功”了,没错,他在他的电影中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可正如他所说,他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从“死尸”到“一闪而过的角色”到被人叫“成虫”最后到一炮而红,期间有几十年,而大部分时间都是龙套这样默默无闻的角色,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继续努力!直到自己成功!当成龙讲述自己拍戏的受伤时,我感动了,一是为他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电影的一丝不苟;二是为他对自己梦想的奋斗。那么多的伤,没有一颗坚定的心,怎么挺得下来?现在的成龙风风光光,是“中国名片”,可谁能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死尸”呢?

  从谢海龙爷爷的一张张老旧照片中,我感受到一颗颗渴望知识,渴望未来,渴望美好生活的.心。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在那根本就不是学习的地方拼了命地学习,当时的生活是现在的1000分之1都比不上的,但他们坚定的心告诉他们:“不要输!”终于,他们战胜了大山,战胜了贫穷,战胜了他们自己,而这股强大的希望的力量恰恰是现在很多人所缺少的。当年的“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都长大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我们这些有良好学习环境的人有什么理由放弃?

  其实在整个观看中,还有很多震撼和感动,比如:王桐晶姐姐的心算和她“所做过的卷子可以平铺100间教室”的不放弃;c919所有实验人员的艰苦执着;无壳鸡蛋的孵化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对梦想的努力,奋斗。正如撒贝宁所说:“梦想如果没有努力没有拼搏没有奋斗没有一次次面对失败,挑战和挫折,最后你是不可能站在梦想成真的巅峰。”所以啊,我们在新的学期,必须奋斗,必须付出实际行动,为了自己的梦想,哪怕付出生命,哪怕不被人赞同,直到死!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2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当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许多,也从中更深的了解到了幸福的含义。

  “要相信自己,幸福就在身边!”这句话是年仅十岁的盲童刘浩所说的话。他从七岁开始学弹钢琴,妈妈带着他到北京音乐学院去拜师,曾经叩响过四十多位老师的家门,但最终都是因为眼睛的问题而失望了。没有钢琴,他就到琴行里去弹琴,有次竟然一下子弹了三个小时,最终还是哭着离开了琴行,并告诉妈妈说自己还没有弹够。

  刘浩并不觉得自己眼睛看不到就是不幸的,他认为自己仅仅只是眼睛看不到东西而已,其它和别人都是一样的,什么事情都能干。我喜欢刘浩这种乐观、开朗和自信的性格,他就是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站到了德国舒曼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的舞台上,并取得了总决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刘浩的梦想是以后当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他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梦想的刘浩是幸福的。

  “多鼓励,多赞美你的孩子,只要他今天比昨天有进步,那他就是第一!”李娜阿姨的这句充满激情的话语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是呀,有时父母和老师那一句句赞美或是表扬,的确是会让我们欣喜万分,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让我们更有自信心,更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坚持梦想,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是邓亚萍阿姨的话,她的个子不是很高,所以一开始练球的时候呢,教练并不看好她,但是阿姨很自信,认为自己就是有打乒乓球的天赋,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付出了,就一定能够成功,最终她成为了世界冠军。后来退役后,邓亚萍阿姨选择了到清华大学去读书,由于她从小训练打乒乓球,所以文化课的基础很差,但是阿姨认为:“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去做都不算晚,只有努力坚持,并且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通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去做,自己就一定能行,就一定能够成功。”就这样邓亚萍阿姨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做,最终取得了成功,收获并且体味到了幸福。

  《开学第一课》深深鼓舞了我,并且告诉了我,幸福是一份好心情,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幸福是多鼓励,多赞美别人,幸福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努力去做……其实幸福它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细细地去体会,去感受。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3

  开学第一天的晚上,妈妈陪我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心中就油然升起一股骄傲——-那是身为炎黄子孙的荣耀。节目分五部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和丝绸新路,皆体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以载道。主持人董卿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对古典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她喜欢的诗人是苏轼。而我最喜欢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他有着"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慨;有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也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气概。

  节目中请来了一位大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翻译事业都故事。许老先生把中国的诗词带给全世界,用外国语言来传递中国诗词的美。他已经96岁的.高龄,但是依然每天坚持翻译一页《莎士比亚》。许爷爷认为,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喜欢的事情,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

  王珮瑜老师给你们带来京剧韵白《水调歌头》。京剧韵白听起来慢条斯理,有腔有调。配上古典音乐,听起来有种让人流眼泪的冲动。苏轼千百年前就在感慨明月几时有?于我心有戚戚焉。

  文以载道这一部分,让我知道了诗词可以和外语结合,可以和京剧结合。无论哪种形式,都体现了中国诗词之美,中国古典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身边就有许多热爱国学的人。我们学校的李老师,每天清晨去达活泉公园的小亭子里朗诵国学经典名著。我也在上下学的路上听古诗吟唱,还和妈妈玩"飞花令"。其实国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我去"我家农场"吃饭,看见杏树刚结出小杏,就想到"花退残红青杏小";去三峡游玩,看到两岸风光就想起"高峽出平湖"。

  一次去天一城看灯展,当时皓月当空。一位爸爸抱着孩子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你看,月亮像灯泡,月亮像灯泡!"我无意中听到,感觉好惭愧。万千形容月亮的诗句从我心中涌现出来,我不想以后这样教我的孩子。希望大家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读读宋词元曲楚歌赋,写写唐诗晋字汉文章。让这些国学经典成为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受益一生。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4

  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课》,终于开播啦!打开电视,按下CCTV—1台,刚开始就是开场曲《第一课》——《梦想开始的地方》。主持人是我最喜欢的幽默的撒贝宁叔叔和亲切的董卿阿姨。

  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撒贝宁叔叔首先请来了王宁教授开题,王宁老师研究了60多年的汉字,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一辈子时间都奉献给了汉字的研究。我不禁被她这种执着坚持的精神所感动。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汉字是我们民族的根本,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学习汉字是我们传承祖先悠久文明的最好途径。

  这种汉字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激励我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字。还有“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他讲述了自己从对汉字的痴迷到对汉字的传播的四十多年间的故事,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汉字的坚持,即使是病魔也拦不住他那对汉字的热爱,坚持研究和传播汉字。连外国朋友都在如此努力学习汉字,我们又怎能不努力呢?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汉字仿佛就是一座桥,连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还连接了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国际友人,这可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随着科技的进步,像琴棋书画这些艺术领域也有了机器人的身影。比如有战胜了国手柯洁的`意大利机器人,还有和郎朗、徐子航合作《彩云追月》的机器人特奥。他们之间的演奏时如此的和谐而令人震撼,他们指下流淌出的每一个音符仿佛是在跳跃,令人眼花缭乱,震撼不已。

  之后,还有精彩的武术表演,在《中国少年说》的背景配音中,武术少年们一个个动作整齐划一,虎虎有生气,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读诵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深受鼓舞,是的,只有每个人都发挥才智,国家才会进步;只有每个人都富强,国家才会富强,所以祖国与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的保护伞。

  最后,开学第一课在《千里之约》的音乐声中就此落幕。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龙的传人,我骄傲、我自豪!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小学开学第一课教案最新01-17

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最新03-24

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最新12-23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2-11

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7-15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最新11-15

2023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6

2023年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5

最新推荐《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2合集08-17

2023最新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24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