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父》观后感

时间:2022-04-15 10:12: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养父》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养父》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父》观后感

《养父》观后感1

  今天终于把《养父》这部电视剧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真的很感动,他让我明白了很多,《养父》用一个平凡的家庭讲述着爱的伟大,无论是父爱,还是子女对父亲的爱都演绎的无可挑剔!

  张国立用他精湛的演技把养父这一任务塑造的很真,剧中的养父用他无私宽厚仁爱为孩子们铺垫出美丽的人生,知道生命的而最后一刻还在为他的孩子打算,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三个陌生的孩子,开始他们一起生活的很幸福,可是命运却不照顾他们,老楼得了绝症,为了三个孩子,老楼不得不开始寻找孩子们亲生爸妈,在万般努力之下,最终为孩子们都找到了各自的归宿,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不忘孩子们,把买房子的钱分成了三分,留给了孩子们,这是何等的伟大,为了孩子他不惜一切,他们之间没有秘密,没有隔阂,就像门上面的那个牌子一样合家幸福。

  同时老楼用他的爱也感动了身边的人,大家都认可老楼,都尊重老楼。不知道因为这部电视多少次差点泪流满面,很少哭的,但是这部电视确实太感人了,然而养父的这份爱得到了三个孩子的认可,小语小新小婉都很听话,他们用他们的行动报答着养父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尤其在三个孩子中我最喜欢小语,听话懂事善解人意学习好人品好,真的很不多,为了爸爸他放弃了美国名牌大学,放弃了全年奖学金。

  她为了爸爸一个人在金家忍受着奶奶弟弟的欺负,原因很简单,她不想让爸爸伤心,只想让爸爸好好养病,真的小语教会了我太多,尽管剧中小语有过曲折,但是最终能在爸爸的指引下走向正轨,斌且在最后能放弃她对金家的恨,用她的肝拯救她的亲生弟弟,真的很伟大!最后她也用她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爸爸,回报了大家。

  在大家思索她为什么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北京医科大学的时候,她的回答让所有人感动,'我为了我的养父"她愿以投身医学,研究像他爸爸这样的病,希望更多像他爸爸一样的换着能够健康起来,确实,小语很不错。

  剧中的佟爱玲虽说还是有些地方没有到位,但是总的来说也很不错,剧中她从监狱里面出来,所有的人都放弃了她,包括她的爸妈,她的老公朋友,为了见孩子她一个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庆云楼她认识了老楼,只有老楼不因她的过去接受她,在这里,她知道老楼的病,同时更清楚老楼的家庭环境负担,但是她却被老楼那宽广的爱仁慈以及老楼一家的'温馨所感动,背从父母的希望她选择了老楼,他让我知道了人性的伟大。

  最终在老楼的帮助下,她的儿子也认了她,期间她的父母也认了她,可以说是爱最终感化了一切吧!同样剧中还有很多的人很伟大,包括葛老师为了妻子,她的妻子为了孩子,记平和亚男的爱,这些都很感人其他的两家就不说了,不喜欢他们。

  真的我不得不再次说《养父》这部电视剧很好看很感人,人得生命中有爱才能伟大才能幸福,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不能忘记身边有爱。电视的结局也很让人欣慰,三个孩子都回到自己的家庭,都得到了幸福了,斌且这么多的家庭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一起完成了老楼最后的心愿:去北京,去天安门!

  做一个有意义价值的人,不是说你的富有。地位。而在于你是不是能真诚对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善意的去感受美好的东西。把这种爱传到所有人的心里,从这里开始走向你人生的终点养父中有一句话:带给人们快乐。带给人们幸福的人,是最美的人。

《养父》观后感2

  一直苦于没有什么正规渠道来扩大共济失调患者的宣传力度和方法。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养父》这部由张国立先生执导并主演的电视剧出现了。

  剧中的主角楼志军得了一种叫遗传性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绝症。而由下脑萎缩引起的共济失调,是所有共济失调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当然剧中所说的遗传痉挛性共济失调只是病症的一种表现,而非医学术语。但我们不必去深究医学名词的正确性,能让观众了解并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就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

  对这部电视剧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我们这群真正的企鹅了。(有人形容我们这群人走路摇晃,状如企鹅,故有此一说)我也是一名遗传性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这部热剧《养父》之时,来宣传我们这群企鹅更为具体的生活画面。

  由于共济失调患者,不仅只是由小脑萎缩引起的,还有其他的原因。为了介绍我们这一类的及病人的现状,我就统一称之为共济失调患者。

  基于欧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类疾病的患病率约为6/10万,以中国13亿人口计算,患者数目约为七万八千人。因每个遗传病家族中未成年儿童可能携带遗传基因,所以总数应接近十万人。但中国地域之广,病友分散,加之这种病不会传染,患病病人数相对较少,许多人根本闻所未闻,更别说政府重视了。遗传病也常常排除在医保或者商保之外,因为慢慢失去运动功能,所以失业也是早晚的事。爱情更是与我们无缘,谁愿意嫁给一个或娶一个目前还是病人的人。

  是的,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灵魂,失去了自我。楼志军身患重病,还有两个养女和一个养子,但他最终凭他高尚的人格获得了牛莉的芳心。虽然电视的结局都是编剧的安排,但在我们的心灵却播下了希望之花。我们是应该具有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任何的事,它都不是绝对的,它是变化的,发展的。你现在无病无痛,也并不代表你会永远安康!现在有病的人,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想想泥石流,地震,车祸等意外中失去生命的人,我们就应该清醒;我们至少还活着!我们这样的人,其实是对生命感悟最深的,因为我们曾慢慢的失去许多,所以我们更懂得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工作,亲情,友情和爱情。

  楼志军面临的,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心,是我们每一个共济失调患者都会无一例外的去面对的。这种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病情会不断恶化,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特效药可以控制病情。它将一点一点吞噬你所有的运动功能。

  我们痛恨着现实的无奈,但我们别无选择,仍只有积极的生活,寻找新的生机,借张国立先生执导并主演的《养父》播出之后,希望他能在适当的实际多宣传我们这种企鹅们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不知张国立先生能否看见我的文章,我毕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人微言轻。但我相信;无论张国立先生是否看见了我的文章,都会尽力热心于公益事业了。因为《养父》已经在为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认识不能完全控制命运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命运的。人们的生活都是选择的结果;你现在的生活是你以前选择的结果;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你以后的生活。远的不说,就说我自己吧!我如果不去自考,我可能现在也是个农民,一个连走路都摇晃不定的人,更别说干农活了;我如果不去考中国注册会计师,那么即便我不当农民,也会过早的事业;我如果不继续探索我未来的路,可能我就不会有新的曙光了。我希望我们都可以挣扎下,那怕那么一下。也许下一面我们就可以真的站起来了。

【《养父》观后感】相关文章:

《养父》观后感(精选10篇)11-18

赡养父母协议书12-10

兄弟赡养父母协议书06-11

子女赡养父母协议书11-30

子女赡养父母的协议书02-01

单独赡养父母的协议书03-07

赡养父母协议书7篇03-03

赡养父母协议书9篇01-25

赡养父母协议书10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