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时间:2022-12-05 13:23:2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篇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4年前在韩国平昌才斩获冬残奥会首金的中国代表团而言,如此奇迹般的飞跃怎能不令人自豪。

  场地上,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变成湛蓝色的“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在标兵志愿者和吉祥物“雪容融”的迎接下入场。在《欢乐颂》的经典乐曲中,旗手们漫步在“地球”上,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汇聚大爱,情暖人心。“留声机”上浮现出的'画面,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开幕式的那个夜晚:冬残奥会主火炬在世界聚焦下照亮黑夜,传递爱与温暖。

  爱与温暖,浓缩于冬残奥村、场馆设施建设的“无障碍”细节里,体现在运动员之间惺惺相惜、结下的深厚友情里,彰显在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的平等交往、热情互动中,绘就出一幅幅暖心画卷。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2

  无与伦比的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冬残奥会中看到运动员“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精神与信念,他们在生活中对抗命运,汇聚能量,在赛场上精彩绽放,散发光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有幸见证2008年盛大的'北京奥运会,更有幸参与到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中,北京正式成为“双奥之城”,向世界传达着团结、友谊、共融的理念,这种自豪值得铭记一生。作为一名普通志愿者,我们的工作又不那么普通,每一张笑脸、每一次招手都是真诚地服务与自豪的展现,正是一朵朵“燃烧的雪花”让“双奥之城”变得亲切,保障冬奥盛会圆满落幕。再见,北京2022冬奥会;再见,北京2022从残奥会;再见,冰墩墩雪容融。冬奥落幕,青春不散场,作为“新鸟巢一代”,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及志愿者精神,与祖国、与时代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3

  前天晚上我看了残奥会闭幕式后,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想。

  今天,妈妈因为手痛,所以不能帮我洗衣服,也不能帮我们洗碗了,便叫我帮她的忙。

  刚开始我非常不愿意,心想:这事为什么让我来做?为什么不让爸爸做?可是,转念一想:我得学一学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想《弟子规》里所说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我便洗起了衣,刷起了碗。

  当我做完这些事的时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做家务是多么的'辛苦,而我却只顾着玩,从来不知道要帮忙。看着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我的脸火辣辣的,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健全人,可残疾人运动员却强过我十倍,因为,我们认为他们做不到的事,他们都努力去做,而我一碰到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就放弃了。

  现在,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能好吃懒做,要学习残疾人运动员那永不屈服的精神。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4

  激光刻印在舞台,清晰勾勒出冬残奥项目的形象轮廓。这一刻,残奥运动员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在“留声机”上不断重现——

  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连摘三金,以16块金牌追平冬残奥男子金牌纪录,用卓越的表现诠释着拼搏与热爱;中国队选手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包揽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前四名,一举创造历史;57岁的比利时运动员琳达·勒邦和女儿搭档完成比赛,追梦的道路上温情流淌……

  一次次奋力跳跃、一次次全力冲刺、一张张真挚笑脸,来自全球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极限,用行动表明身体残疾并不阻碍前行的脚步、无法阻挡奋进的征途,谱写出一曲生命赞歌。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体育弥补人生缺憾,铺就圆梦之路。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他们展现出来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在生活中勇毅前行的每一个人。

  国家体育场内,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中国观众齐声高唱,激荡着自信与自豪。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5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6

  在北京残奥会上,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鸟巢体育场举行的男子八百米残疾人轮椅比赛。

  只听一声枪响,运动员们迅速向前冲去,在跑道上,他们流着汗,喘着气,双手努力推动轮椅向前滑去,个个不甘落后,就在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突然,一名外国运动员从轮椅上摔了下来,大滴大滴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了下来,他脸上的表情非常痛苦,看台上的观众为这一幕惊呆了,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他,停了一会后,看台响起了掌声,是为他加油的掌声,所有观众站起来了为他鼓掌加油,希望他能重新从地上爬起来,他咬紧牙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艰难的坐到了轮椅上,吃力的滑到了终点,这时赛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热烈的掌声。

  此时,我被这位外国运动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眼睛也湿润了……

  我要向这位外国运动员学习,学习他种坚持到底、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7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相关文章: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1-13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后感11-27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03-17

北京2022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08-22

冬残奥会闭幕式心得体会01-06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4篇12-20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1-10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12篇11-26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后感12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