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时间:2023-11-15 13:11:44 兴亮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企业风险管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治家在不断地推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趋势时常难以预料,市场变化不定,国际及地区金融风波、反倾销、关税壁垒、贸易保护等,以及企业决策失误、制度失效、管理不到位等,使现代企业面临许多风险,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得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一、企业风险概念及特点

  所谓风险特点就是反映风险本质属性及规律的特征。掌握风险的特点,就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说,企业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产生于企业之内的风险,也有来自于企业之外的风险。只要企业存在于社会动大系统之中,风险就始终存在。

  (二)具有规律性

  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似乎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任何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由许多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风险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

  (三)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影响现代企业的风险因素数量繁多,种类复杂。风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时期的主要风险因环境的改变可能成为次要风险,次要风险可能上升为主要风险。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使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二、企业主要风险种类

  为了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对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进行识别,以便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的风险不一样,但也有许多共同风险,一般来讲,存在以下类别的风险。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主要风险

  1、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分为国内金融风险、地区金融风险、国际金融风险。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使金融风险在更广的地域传播且十分敏感,金融风险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萧条。企业在金融风波的漩涡中危机四伏,重者破产倒闭,轻者盈利下降或出现亏损。亚洲金融风暴、拉美金融风波给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的企业带来严重影响,许多企业盈利下降、破产倒闭,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市场风险

  当今市场可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产生市场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市场供给变化带来的风险,也有技术进步、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无时不有,既潜存危机,也蕴含机会。家电产品就是一项技术进步很快的产品,其中蕴含很多机遇与风险。青岛海尔集团依靠技术进步,领先一步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在短短地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巨头。而有的家电企业没有积极应对和化解技术进步带来的风险,最终被市场淘汰。

  3、对外贸易风险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量迅速增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对外贸易存在很多风险,既有贸易国风俗习惯、法律政策、市场环境、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宏观风险,也有合同订立、货物运输、检验检疫、货款回收等微观风险。

  (二)产生于企业内部的主要风险

  1、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方向错误,重大决策失误,对企业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如果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当,经营方向错误,会暴露出巨大的风险,对企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的技术性风险,是企业执行层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企业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企业的声誉一旦受损,其产品销售立即会受到影响,给企业的生存和盈利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感冒药品“康泰克”最初因其疗效好给公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后来因查出影响身体健康的PPA成分,其形象一落千丈,现在虽然一再申明不含PPA,但药品销售量、在公众中的形象远不能和初期相比。

  三、企业风险管理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目标、政策及程序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价、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的适当的保证程序。

  四、结束语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而风险管理责任的分配是企业将风险管理活动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它要求企业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认识,确定合理的风险分配依据;其次,构建与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相匹配且具有效率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及信息记录、分析、反馈及传递系统;最后,对风险管理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尚存较大差距,国内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同的企业要寻求适合于自己学习借鉴的知名企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创造出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管理管理责任分配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 2

  一、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企业应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本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应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

  (一)在战略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

  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本行业状况、国家产业政策;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有关内容;市场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未来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可能性;本企业的主要客户、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的实力与差距;本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投融资计划、年度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以及编制这些战略、规划、计划、目标的有关依据;本企业对外投融资流程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

  (二)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

  至少收集本企业的以下重要信息(其中有行业平均指标或先进指标的,也应尽可能收集):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盈利能力;与本企业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国际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如退休金、递延税项)等信息。

  (三)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

  主要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税收政策和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替代品情况。

  (四)在运营风险方面,企业应至少收集与本企业、本行业相关的以下信息

  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或服务定价与销售渠道,市场营销环境状况等;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期货等衍生产品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流程和环节;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因企业内、外部人员的道德风险致使企业遭受损失或业务控制系统失灵的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以及除上述有关情形之外的其他纯粹风险;对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能力;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能力。

  (五)在法律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

  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信息:国内外与本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本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情况。

  企业对收集的初始信息应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二、进行风险评估

  企业应对收集的风险管理初始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一)风险评估应由企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实施,也可聘请有资质、信誉好、风险管理专业能力强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二)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三)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

  (四)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定性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管理层访谈、由专人主持的工作访谈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可采用统计推论(如集中趋势法)、计算机模拟(如蒙特卡罗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进行风险定量评估时,应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

  企业应对风险管理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风险辨识、分析、评价,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重新评估。

  三、风险管理策略

  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企业应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企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采取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的做法。

  企业应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平衡的原则以及各风险在风险坐标图上的位置,进一步确定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明确风险管理成本的资金预算和控制风险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应对措施等总体安排。

  企业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应重点检查依据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或定量的有效性标准。

  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应满足合规性的要求,坚持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般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

  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的决定。

  (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

  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内控批准制度

  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四)建立内控责任制度

  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五)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

  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

  具备条件的企业应把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七)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

  对重大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

  (八)建立健全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大力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形成由企业决策层主导、企业总法律顾问牵头、企业法律顾问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责任体系。完善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备案管理制度。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分离制度

  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企业风险管理责任分配】相关文章:

企业风险管理06-04

企业的风险管理06-04

企业风险及管理06-04

企业存货风险管理06-04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07-28

企业风险管理战略06-04

企业风险管理探析06-04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06-04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