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

时间:2024-05-07 11:16:08 炜亮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

  导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使学生从自省自知走向自导自控,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学习的关键所在。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

  一、积极创设自主管理氛围,给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

  班主任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民主教育氛围,使他们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如通过让学生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设,集体活动共谋划,如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风、班级公约的制定,以及庆祝教师节、圣诞联欢和元旦庆祝活动等的筹划。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

  二、选拔并培养、使用好班干部

  第一,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出得力班干部。第二,认真组织班委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知道该做些什么事以及该怎样做?第三,使用好班干部。首先教他们具体的管理方法,并管理具体事情。其次,适当放手,即指导着他们管理。

  当他们掌握了管理的方法,能独挡一面时,就可以放手了,要信任他们,大胆放权给班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发挥班委会、中队委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班级的火车头,他们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三、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主管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变成间接调控。班主任对班级的间接调控主要是通过班级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实施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模式,就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1.指导确定班级班规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和《小学生守则十条》为纲领,结合学校和本班实际,让每个同学献计献策,归纳制定出《班规》。在学生们自由、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班级的班规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达标标准,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如制订了班级一日常规主要有:学习常规、体育常规、劳动卫生常规、课间常规。

  如课间常规有这样几点:

  1、不在课间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上课前要准备好本节课所需课本、材料。

  3、要服从值日班长的管理。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们都较为自觉,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内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外在教育规范的内化。

  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通过班规的调整、完善,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2.建立督促机制

  根据班规,建立起了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机制,把外在的强化、监督和学生自觉地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主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并作出恰当的讲评,帮助学生、班干部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提高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

  四.班级事务精细化

  集体中的事务,大到儿童节游园活动的组织,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打扫教室卫生、给植物花草浇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到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达到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我和全班同学一起把班内的工作全部细化,负责收各科作业的、负责检查个人卫生的、负责校园公共区卫生的、负责班内卫生的、负责课间纪律的、负责眼保健操的、负责打水的……大大小小的工作全划分出来,学生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各管一项,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机会,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实现由他律到自律、从自律到自觉的过渡,逐步走向成熟。在具体安排时,我本着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发掘同学的潜能的前提。

  如热爱劳动的同学,让其负责卫生检查。生性淘气、好动的李扬,我就安排他负责修理班级的桌椅;个子高大的同学负责擦黑板;对管理班级有自己的方法,在学生中很有威信的同学,继续负责班级的纪律;爱打爱闹的同学,我就推荐他负责课间走道纪律;

  最爱吃零食的同学,我推荐她负责检查班里吃零食和带零花钱的工作。有的学生主动要求做某项工作,我都会特长有选择性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们公布了此项措施,家长们的一致赞同。有一个学生的家长会后跟我说,她的孩子没有具体的工作,能否给他找一个。这个学生个子小,年纪小,自理能力不是很强,但我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想了想,还有一个走廊卫生的岗位,就安排他负责走廊的卫生,他很高兴。

  五、评价体系民主、开放化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班级的红花评比活动,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实行一周一小结,一周一评比,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增强责任意识,爱护自己的小岗位,自觉做到每天坚持上岗、文明上岗。通过评比,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的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爱因斯坦说过:“任何一种伟大的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这就要求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自主评价有助于教师从过去单纯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向既关心学生学习,又关心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上来;有助于教师由课堂上的单角度了解学生转向多角度、多层次全面了解学生;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找到自我的增长点;有助于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信心;有助于融洽师生情感,发挥其隐性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的“无为”,需要学生的“有为”来配合。没有学生的“有为”,班主任的“无为”就成了“无所作为”。要培养学生的“有为”,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自主运作机制。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不仅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真正解放了老师,它使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既是活动的对象,又是活动的主体;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以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

  (1)6*4+4

  (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7*4。

  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各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例如:在教“带余除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50个橘子

  (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

  (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

  (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鼓励相邻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的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班主任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11-08

如何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05-26

如何培养宝宝自主阅读06-03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03-2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05-22

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06-02

如何培养创新管理意识08-04

如何“软管理”引导学生自主管理01-14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06-04

怎样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