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时间:2022-04-25 19:44:00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篇1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无私的敬业精神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岗位遍及城乡,工作条件千差万别,职业待遇十分悬殊。尤其在条件和待遇都不好的地方,亟需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需要信仰的支撑和无私奉献精神。奉献原本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是教师道德规范的灵魂和统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篇2

  1、乐于学习校长思想之门

  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会读书、会学习。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学习型校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要不断地实践。校长自己要勤学习,才能带领师生努力学习,使校长自己不断地丰富起来,也促进教师能不断地丰富起来。

  首先要向书本学习。应该读一些教育理论类的书,使自己能按照教育规律进行学校管理;也应该读一些教育法规类的书,能使自己能依法管理;也应该读一些文学类的书,使自己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看一些企业管理类的书,借鉴企业管理,为学校管理服务,总之,应该抽点时间,静下心来看看书。

  二是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并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不能原原本本照搬,要会分析和提炼,这也是能力,现代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提炼信息,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想工作目标。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不断地学习自己的经验,不断地超越自己。

  2、勤于思考——校长思想之核

  校长要勤于思考,学会反思。“思考”、“反思”已经被人们用烂的词语了,但是自觉的思考、有效的反思真的很重要,这是一种主动性、能动性和责任心的表现。有时候由于工作“忙”了,事情多了,可能这样的思考与反思就少了。往往是为了思考而思考,为了反思而反思,因为上级要进行检查。如果真正的在自己管理工作中反思成败经验,是很有好处的。那么,我们在办好学校要思考些什么?我想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是要思考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是办学过程中的理论指导,能保证学校办学具有前瞻性;办学目标是办学的方向,通过努力实现目标,使学校不断地发展。如杭州实验小学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目标是办成融实验性与示范性于一体的优质学校。学校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使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工作。

  二是要经常思考自己的办学思路,我们要常想:在一所学校做校长,我们应该如何使学校有较好的发展,当我们离任的时候,给这所学校留下了什么?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思路并带领全校教职工去努力实践。

  三是要很好的思考自己的工作方法。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学的理念、有了办学的目标,就要思考:如何去实践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路”。我们学校是用人单位,不是选人单位,所以,我们就必须好好的想:怎么去用人,去用好人。我们学校经费有限,我们还要去思考:只有这些钱,如何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服务,把有限的经费用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在教学管理中,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光开会、提要求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帮助教师分析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或工作方法。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性。

  四是要常常思考自己及所在学校的优势和劣势。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当校长,并不是我们有多大的本事,并不是职工都不如我们。我们校长要能看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的优势和长处,校长就是要发挥这些人各自的优势,为学校服务;学校也是一样,校长要知道自己学校的优劣情况,扬长避短,使学校、教师、学生有效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学校办学有特色。

  3、善于沟通——校长思想之源

  办好学校,还需要校长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不管是与领导的沟通,还是与教师的沟通,还是学生家长的沟通,都要能很出色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是与领导沟通。领导把一所学校交给校长管理,领导也想知道,这所学校你管理得怎么样;校长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都会制定相应的制度,这些都需要校长与领导沟通。与领导沟通一方面可以与领导交流办学理念,争取领导的支持。领导的信任和理解很重要,校长要通过各种途径与领导沟通。另一方面,领导相对站得高一些,听得多一些,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考虑得全一些,沟通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主张。

  二是与教师沟通。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支柱,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教师的作用,经常与教师交流,学会与教师沟通,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如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乃至创设一项制度,与教师沟通达成共识,校长的事就会更好做一些。尤其是处理一些复杂敏感问题的时候,校长一定要倾听教师的心声,与教师进行沟通,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教师也是我们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的最具体的实践者,与他们的沟通可以知道实践理念和目标中的不足,以及时修正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学校发展的设计。

  三是与家长的沟通。家长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在学校管理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必须主动承担责任,与家长坦诚交流,使家长能理解我们管理中的一些具体举措。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和家长永远是我们的服务主体。套用服务行业流行的一句话,校长也可以对家长说:“如果你对学校管理满意,你就对大家说;如果你对学校管理不满意,你就对我说。”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们的态度要诚恳,不管家长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对我们持怎样的态度,我们都要诚恳对待。

  四是与学生沟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会把我们当朋友,很难想象,一个教师或校长,当学生把他当作“敌人”(或学生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去了),学生还会接受我们的教育,还会学好我们所教的学科。因此,校长也好教师也罢,我们必须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教育好学生。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4、铸就理念——校长思想之魂

  确立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主张后,要让全校师生乃至学生家长,上级领导都知晓,才有利于辅助实践。因此宣传工作很重要。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宣传:

  一要锻造校长的办学理念,让每位教师都知晓,并反复强化。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会进行落实。通过学校的各种会议进行宣传,说明这个核心理念的要义。比如教师“服务”理念的树立,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观念还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广大教师,往往会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与家长交流,与学生谈话都会流露出来,而现在我们要用“服务”的理念,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这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有人认为会对教师地位产生冲击,会降低教师的威信,作为校长要与教师交流,如果“服务”做得好了是不会的,而且威信会更高。

  二要宣传自己的办学主张,让师生都知道校长的办学主张,把校长的办学主张变成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让教师为之而努力实践。如“尊重儿童的天性,培养儿童的灵性,发展儿童的个性”的主张,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儿童的能动性,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实现这个主张,进一步提出“让学生玩起来,让学生玩得好,让学生玩出成果来”的“三玩”思想,让学生“玩(做)中学”,让学生在学中培养起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要宣传为实现理念,实践主张而努力的教师中的典型事例,以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实践教师的教育理想。如:有位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让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坐在学生的座位上,由学生来主持,讨论开始后,老师又在学生中间进行辅导。又如科学课的玩肥皂泡、数学课的“购物”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在“玩”中锻炼才干,让学生在“玩”中培养能力。在教师会上用这样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为教师明确了方向,知道了做法,为实现校长的教育理念、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保驾护航。

  5、坚守一线——校长思想之根

  优秀校长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守一线,勤业敬业。

  主要表现为:

  一是爱岗敬业。

  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因为爱岗敬业的基础就是要有爱心、要有责任心。校长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为美好人格的塑造而悉心雕琢,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上下求索,为教研难题的释解而苦苦思虑,为一笔教育经费的落实而四处奔波。只有执著的爱才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才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才能为所在学校的发展而兴奋,为学生的进步而喜悦,为教师的发展、成熟而倍感鼓舞,这样才能把校长之职看得高于一切,才能为一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感到无比的高兴。

  二是多进课堂勤听课。

  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可能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我认为校长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是勤写工作日记。

  魏书生始终坚持写工作日记,他认为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记录自己每天工作的轨迹;二是可以成为备忘录;三是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四是可以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失误。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篇3

  一、常规管理

  教科室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制订了科研领导小组成员职责、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职责、教科室工作职责、教科室主任职责、科技活动组织人职责、科技活动室工作人员职责、学生科技活动守则等十多种职责。通过几次的清理调整、改进,建立了各种文件夹。如省上来文、市上来文、县上来文、校内文件及校园动态、各处室相互交流材料、本室内各种材料、室内职责守则与计划总结、课题立项审批文件、实验课题基本情况、科技创新大赛文件及相关材料、竞赛文件及竞赛材料、研究性学习材料、教师发表论文、学生发表论文、教师获奖、学生获奖、会议记录、工作日志等十八个文件夹。

  二、课题管理

  (一)课题档案的建立

  首先给每个课题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⑴课题立项审批文件;

  ⑵课题实验方案;

  ⑶阶段总结报告;

  ⑷实验单项研究成果(论文、心得等);

  ⑸单项成果推广、交流、获奖情况;

  ⑹实验总结报告;

  ⑺实验工作过程报告;

  ⑻实验典型教案(教研型教案);

  ⑼现代教育媒体软件资料(根据实验内容自制的,包括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vcd、cai课件、集件、电子作品集等);

  ⑽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

  ⑾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情况;

  ⑿实验班学生各科习作(知识竞赛、小论文、文学作品、学习心得、倡议书、建议书等);

  ⒀用观察法和调查法所取得的资料。

  总之,你觉得与你的实验有关的材料,都是资料收集的范围。

  (二)课题基本情况简介

  为方便查阅和了解课题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的内容有:

  1、实验阶段:一、二、三阶段。

  2、实验对象:哪个年级哪个班或哪几个班是实验班,哪几个班是对比班。

  3、组织管理:

  ①课题领导小组;

  ②课题研究小组(a、主研人员,b、协研人员);

  ③顾问指导小组。

  4、推广、交流、获奖情况:

  ①结题时间,通过专家组鉴定时间;

  ②什么时候在杂志或报纸上发表;

  ③什么时候获哪一级的奖励等。

  (三)编写实验教师培训教材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科研理论与应用

  1、课题研究的原则

  ⑴整体性原则:从教育整体出发,依据教育科学研究的要求,选择课题,实施研究。

  ⑵客观性原则:正视客观事实,反映客观事实,一切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⑶系统性原则:把研究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全面综合地研究要素、结构、联系方式、活动状态和发展过程。

  ⑷可行性原则: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有科学价值以及能否推广应用。

  2、课题研究的方法

  ⑴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研究因素,通过观察、测量受试验者作为或心理变化的过程,以取得科学事实和规律的方法。

  ⑵调查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从中获得大量资料的方法。

  ⑶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⑷测量法:对一些对象或事件赋予某种特征符号或数学的一种方法。教育测量的对象包括智力、能力倾向、学业成就、创造力、兴趣、态度或人格等。

  ⑸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问卷调查

  (一)设计问卷

  在开展调查之前,要介绍关于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的有关知识,并确定了调查对象、内容等。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学校科研的现状;

  (2)教师对科研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为了出好调查问卷,我认真研究分析了一些搜集到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是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拟就了关于学校科研的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实施调查收回问卷之后,又讨论设计了一份关于教师对科研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的问卷。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开始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和操作过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认识到科研之外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

  (二)问卷调查

  选择了两部分群体(基层教师、科研负责领导)作为调查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分两次完成。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两次共发放并回收问卷约50份,第一次15份,第二次约35份。这样的调查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尝试。

  四、出现的问题

  的确,生活在基层的教师们,真切地感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的重重阻碍或隔阂,他们对教育科研活动,有畏惧,有呐喊,也有彷徨。

  第一,教师教科研活动与外部的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评价尺度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具体来说,教科研活动是求真、求善的活动,而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评价学校工作时,往往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尺度。教育科研活动要求独立自主,不畏权威,而教育科研的评价却无视这些,把功利目标放在第一位。面对这种冲突,学校校长、教师感受到:尽管教师教科研活动受到提倡,但是受劝利主义的评价导向,它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装饰门面的手段。于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评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第二,教师个体的教科研活动与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对教师而言,教科研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它要求在教师群体当中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共问发展的教师文化。而长期以来,在质量.效率的主导价值取向下,在学科、班级、教室、年级、教学单元、任务的活动方式下,教师群体所形成的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个人主义与竞争的教师文化。这样,尽管一些学校有教研活动,但是这种研究活动往往变成了领导和同行之间相互检查、评比、监督的手段和闲聊的方式,并进而加剧了教师群体的个人主义文化。因此,教师教科研活动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新的教师文化。

  第三,教师的教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一些教师认为,教科研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小学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教师教科研存在“三费一无’的问题:即“费时、费力、费钱”’与“无效”。之所以如此,这里面有教师的观念和认识的原因:即一些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专业的科研人员的事,没有看到教师教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或把教科研看成是脱离教学实际工作的事,没有看到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能。也有政策导向的原因: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评价往往以参与重大课题和发表文章的数量为依据,而由于课题的数量和适合教师发表文章的期刊数量的'限制,这种评价标准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太现实的要求。还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尽管教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但教师教科研毕竟不同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都需要专门的时间。

  那能不能说,教育科研困难很多且一时难以解决,教师就不需要搞教育科研了呢?不,教师搞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

  五、结论与体会

  制定计划

  在教师教育研究活动中,制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前奏,同时又是进行行动前对自身行为所做的系统审视和反思。这些计划并不要求像专业研究者制定计划那样,内容详尽,面面俱到,可能体现为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可能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某些设想和打算;也不像专业研究者制定计划那样,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能随着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体现出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在很多惰况下,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计划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活动的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它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同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人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它不是在行动之外另外制定一份研究计划,而是在行动之中融入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行动的自觉水平。

  撰写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教师日志”)作为表述教师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近年来才引起大家关注的。在以往的印象中,人们常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方式排斥在研究之外,觉得写写日记、做做记录称不上研究。假如我们同意教师的研究是对自身实践所做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从根本上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教育日志这种形式纳人研究范围之中。因为在日志中,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在他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他也就在梳理着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表达着自已的见解。国外的一个中学教师,曾经如此来描述日志是怎样与自我成长结合在一起的:“(日志)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我经常回来读一读在过去的一周发生了些什么。我能够注意到一些关于我教学的事情,例如有用的无用的教训。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记录。这看起来能使我专注于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撰写研究日志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景,在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事件、问题的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具体而言,教师将更加深人理解学生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认识教育中的特殊现象;教师将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了解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如何获得那些支持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等等。与其它形式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相比,教育日志的撰写最为简单和熟悉。当然,撰写教育日志要持之以恒,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紧紧围绕某个主题,也就是说,可以结合某个研究的重点来写。日常撰写,还要将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并要在形式上保证有一定量的分析,这样才能积累材料,抓住偶尔闪现的灵感。

  从小处入手,能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秘化”,从发展着眼,能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化”,从实际出发,克服教育科研的“简单化”,唯有如此,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才会有研究不完的课题,永远不重复的项目,才会出现教育科研真正的繁荣景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依据《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家长学校是在学校领导下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并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的学校,是我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家长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家长素质,协同学校、社会培养具有高尚人格与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第二章领导与管理

  第四条:家长学校由学校行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第五条:家长学校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做到五有:有牌子、有领导班子、有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有教材(教案)、有会议记录和上课记录。

  第六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材,挑选素质优良人员(含本校教师与外聘专家)担任家长学校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条:鼓励家长以自愿为原则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并予以登记;参加者必须遵守纪律,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第八条:家长学校正常运转所需教育经费,由学校在办学经费中按比例支出。

  第三章教学

  第九条: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含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织家长学习儿童心理学,青少年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家庭教育学,性教育知识以及有关法规文章等,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家教实践。

  第十条:家长学校教育要注意层次性,内容要形成系列。通过学习使家长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家长学校每学期分级上课(讲座)2~3次。

  第十一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搞好课内教学。

  第四章考核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参加学习的家长,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包括观察家长教育子女是否有成效,即子女的在校表现与进步情况。

  第十三条:每学年表彰优秀家长一次。优秀家长从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家长中产生,评选条件是教子有方,子女在校学习期间操行优等,学业成绩(含各级各类竞赛成绩)优良或进步显著。评选名额占参加学习家长总数的30%。优秀家长由年级评选,学校审核表彰并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家长学校的日常事务由家长委员会委托教导处和各年级具体负责操作。

  第十五条:制定家长学校制度的目的。为了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使90%儿童的家长不同程度的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的目标,为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培育下一代。我校根据《湖北省家长学校工作规程》的要求,制定家长学校制度。

  第十六条: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校长由学校行政领导担任,教导主任由教导处和家长委员会主任担当,教务成员由各年级主任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担当。

  第十七条: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

  1、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由教导处和各年级主任制定。

  2、制定家长学校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任课老师必须认真备课、按时授课、并通座谈、家访等形式了解教学效果和家长意见。

  3、由班主任负责做好学员登记和考勤。

  4、每学期进行总结一次,由家长委员会主任负责,主要反映家长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教学效果。

  第十八条: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

  1、地点:设在各校家长学校教室。

  2、教员:聘任老教师、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

  3、课时:1~2次(每学期期末或期初)。

  4、交流:每学年进行一次分层次、分类型的家教指导活动。

  5、考核: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家长学员并发证书(条件:没有缺课、积极发言或写稿、交流心得体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子女效果好)。

  第十九条:本章程自2007年9月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