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时间:2017-11-29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1、数概念的建立对儿童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的主要基础。

2、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

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个单元,教材安排了直观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认识钟表单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和半时。

5、计算教学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教材安排突出“凑十”的计算规律,使学生能够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本册计算教学还突出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6、教材还在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注意渗透一些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的内容。渗透简单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数据的收集方法。

7、本册教材还注意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内容,以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本册教材的复习目标:

1、让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认识钟表。

教学难点: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与钟表的认识。

(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11——20各数的认识中,对数的组成知识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有的学生对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不同含义还不够了解。

2、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凑十”法,个别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依然习惯用自己常用的扳手指等方法进行计算。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

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个单元,个别学生对一些特别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辨不清。(如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扁扁的圆柱体等)。

4、在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中,个别学生对于基数和序数的练习,仍然会出现错误。对于按规律填数,个别学生困难很大。

5、在分类单元,学生主要是对题目要求理解不清,容易发生错误,如“把同一类的圈在一起”或把“不同类的圈在一起”,学生往往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题了。特别是遇到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区分开来,学生就更加觉得难了。

6、认识钟表这个单元,学生主要是对“过一小时是几时”或“按照规律画出钟表上的时间”比较困难。认识“半时”时,个别学生会出错。

7、“用数学”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解答图文应用题时,有时会没有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犯了把问题当做条件来用的毛病。

(三)、复习指导性建议:

1、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能力,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答题和做完题目后反复检查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弥补。

3、强化学生的计算教学,让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在总复习中依然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复习活动,如通过“摘果子”“传信”、“找朋友”等游戏活动来复习一些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知识,同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4、对学困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的个别辅导工作,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提高。

5、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