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17-01-15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教学目标: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正方体、长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2.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3.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4.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多个相同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并理解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超市的肥皂包装各有不同,有独立包装,有二连快包装,为什么?

(节省包装,环保,美观、便于携带)

2.那么,可以节省多少包装纸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拼拼算算,发现规律

(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师:在同学们桌上有一些正方体,你能将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吗?

1、动手拼一拼。

2、提问:有的同学拼成了一个横着的长方体,有的同学拼成了一个竖着的长方体。不管怎么拼,观察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揭示课题《表面积的变化》。

3、提问: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学生回答(二)多个正方体拼成一排,表面积变化情况。

1、动手拼一拼,找找规律填一填(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

2、汇报交流,总结规律:

板书:减少的面数=“重合”的次数*2

(三)减少的面积计算。

1、集体回答填表:想:S=1 c㎡ 1*2=2 c㎡

2、验证计算:S原-S现=减少的面积

3、比较:计算减少的面积,哪种方法更简单,直接。

4、试一试:把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三、运用规律、巩固拓展

(一)练习:

1、判断

(1)把3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3个面的面积。 ( )

(2)用5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原来8个面的面积。 ( )

(3)一个长方体截成两个正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



2、选择:

(1)把2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

A 9 B 6 C 18 D 36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45分米,宽和高都是5分米,(如图)把它锯成3段,它的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 25 B 50 C 75 D 100

(3)棱长为2分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48 B 40 C 44 D 32

(二)把8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装盒,最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1、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三种拼法)

拼法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34 cm2)

拼法二:(长方体的表面积:28 cm2)

拼法三:(正方体的表面积:24 cm2)

交流得出:拼成正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最节省包装纸。

4、教师总结:

师:把小正方体拼成大的长方体,重合的面越多,表面积减少越多。(板书)



四、总结全课、深化目标:

提问:这节课我们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研究了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呢?

表面积的变化反思
本课《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起来,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在传授新知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在授课这一环节中安排了2组活动。活动一:探索2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让师生共同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重合一次)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活动二:探索3、4、5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进而加深到用n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呢?教材对这节课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在活动:学生很容易发现,每增加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减少两个拼接面。找到“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关键的。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安排了活动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汇报、填表时直接提出问题“重合的次数”、“正方体的个数”与“减少的面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再进一步就举例,4个、5个正方体拼在一起,重合几次?……n个呢?归纳得出:减少的面数=(正方形的个数-1)×2。

在寻找“减少的面数”与“减少的面积数”、“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在这个环节上的表现不佳,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课后我反思在此环节上我的引导不到位,并没有找到学生通俗易懂的方法,如果采用填表后立即变式口答,即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减少( )个面,减少的面积是(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通过及时练习,可能效果会好。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经历了操作、观察、猜测、分析、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有“拼”这一表象,建立了空间观念。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引领中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接着用8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多种拼法)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巩固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了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