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表示方法反思

时间:2017-01-16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这节课,老师从设计探究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概念可谓是水到渠成。我从设计探究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如下理念:

1、数学思考的形成不仅让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更应通过探究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领悟。当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时,能激发起他们探索与创造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切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接着我让学生找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我注重让学生体现个性。

2、在解决问题中,除了解决书中的问题外,我还让学生根据写有“数对”找到自己的新座位,学生高高兴兴地寻找新座位,学生热情高涨、劲头十足,没有松懈、懒散、觉得乏味的状态。这一阶段让学生把刚学到的“数对”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这样教学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对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用于生活实际的。

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概念可谓是水到渠成。

“位置的表示方法”这一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堂课中,李老师没有简单照搬教材中的情景与问题,而是借用了这个思路,改为真实的课堂情境来设计问题。而每一阶段的练习李老师都力求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整节课,老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小座位扩展到庞大的建筑物,从具体的场景到抽象的平面图中用点来表示,为学生提供了由书本到生活多样化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设计了“说说你的座位”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方法由“自己的方法”→“列与行的方法”→“数对的方法”这一递进、简化、抽象的过程,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