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听课有感

时间:2017-05-20 小学教师 我要投稿
有幸得到机会,到淮海堂去听了一天课。贾志敏、朱晓红、吴建英三位全国优秀的教师主讲,各具特色,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独有的魅力。曾不止一次听张敬义主任的讲座,每次他都会把“读写结合”作为重点去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则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教学中,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写方面的训练。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从词入手,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词语是句子的组成单位,我们要以词语为抓手,让学生积累运用。贾志敏老师在上《爸爸的老师》这一课时,就抓住了重点词语去讲。出示“数学家、学问、猜中、新鲜、鞠躬”这几个词,读正确后,先是借助生活实践、动作、工具书等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就根据不同的意思进行说话。学生在正确使用这些词语说话的同时,就已经会运用了。
在课文讲解中,不断地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书,接着,给出句式:起先,我以为爸爸的老师是              ,后来,              。老师,                   。让学生不断练习说话。
二、从句入手,以读促写。
优美的句子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上经常要做到的。贾志敏老师在课文讲解中,不断地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书,接着,给出句式:起先,我以为爸爸的老师是              ,后来,              。老师,                   。这些句子训练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还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吴建英老师教学的是文言文和词,虽然对学生来说,理解不是那么容易,但吴老师在让学生充分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依然对学生进行了写句子训练。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老师出示了这一段话,在带着学生充分朗读后,又出示了一些词语:徐徐清风、皑皑白雪、朗朗星空……接着让学生仿写: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带入这些词后,学生的文言文得到很大训练,以至于最后,老师让学生说对“知音”的理解时,一位学生竟然用文言文诠释了他的看法。
三、从段落入手,以读促写。
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有些语段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明确,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教学中,面对小学生不必要大量讲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朱晓红老师在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时,就让学生进行了仿写。课文第五自然段谢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老师没有多加分析,而是利用一些课外搜集到的资料让学生仿写。“宋庆龄……而……,无论……总是……,只要……就……,即使……仍然……,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学生写完后,就明白了以树育人的这种写法。通过这样的一些片断训练,学生既能巩固课文的内容,又能掌握了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