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2-04-11 11:59:14 建议书 我要投稿

【精华】项目建议书集合九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接触并使用建议书的人越来越多,当建议书是面对群体时,可以宣传、鼓动对方去开展某项工作或进行某种活动,具有一定的号召性。怎么写建议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目建议书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项目建议书集合九篇

项目建议书 篇1

  一、两者的定义及目的。

  项目建议书: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

  可研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二、申报对象、用途。

  项目建议书:拟增上项目单位向发改局项目管理部门申报的项目申请 。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可研报告:1.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3. 银行贷款4.申请进口设备免税5.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是项目可行性,以及项目成功率的研究。

  三、内容方面。

  项目建议书:主要依据是国家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产业政策,与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布局状况,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批文,初步的市场预测资料,1.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的市场预测 3.产品方案或服务的市场预测 4.项目建设必需的条件。项目建议书只要求一个大概的轮廓,内容概略简洁。

  可研报告:除了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作为依据外,还有详细的设计资料和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掌握的比较翔实确凿的数据与资料作为依据,必须详细深入,分析细致,内容翔实。

项目建议书 篇2

  目 录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 1

  1.1 社会经济概况 ................................................................................... 1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 ........................................................... 1

  1.3 项目建设任务 ................................................................................. 13

  2 建设条件 ................................................................................. 14

  2.1 自然地理 ......................................................................................... 14

  2.2 水文气象 ......................................................................................... 14

  2.3 河流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 ..................................................... 16

  2.4 水文及水资源 ................................................................................. 17

  2.5 地质概况 ......................................................................................... 21

  3 建设规模 ................................................................................. 27

  4 工程布置 ................................................................................. 29

  4.1 布置方案 ......................................................................................... 29

  4.2 方案比选 ......................................................................................... 34

  4.3 方案比选 ......................................................................................... 38

  5 蔷薇湖工程设计..................................................................... 46

  5.1 湖区布置 ......................................................................................... 46

  5.2 建筑物工程设计 ............................................................................. 48

  5.3 湖区景观建设及水生态保护方案 ................................................. 55

  6 工程施工及实施计划 ............................................................ 62

  6.1 施工条件 ......................................................................................... 62

  6.2 主体工程施工 ................................................................................. 62

  6.3 项目实施计划安排 ......................................................................... 63

  7 工程占地和移民征迁 ............................................................ 64

  7.1 实物量指标确定方法 ..................................................................... 64

  7.2 实物量指标 ..................................................................................... 64

  7.3 移民安置规划 ................................................................................. 65

  7.4 移民征迁补偿标准 ......................................................................... 65

  7.5 移民征迁补偿投资 ......................................................................... 65

  8 环境影响评价 ......................................................................... 66

  8.1 环境质量现状 ................................................................................. 66

  8.2 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 68

  8.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69

  8.4 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 71

  8.5 环境监测与管理 ............................................................................. 75

  8.6 本工程环境影响初步结论 ............................................................. 76

  9 水土保持方案 ......................................................................... 77

  9.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 77

  9.2 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 77

  9.3 方案编制的原则 ............................................................................. 78

  9.4 编制依据 ......................................................................................... 81

  9.5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84

  9.6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 84

  9.7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危害 ......................................... 84

  9.8 水土保持措施 ................................................................................. 85

  10 工程管理 ............................................................................... 86 10.1 管理机构及定员编制 ................................................................... 86 10.2 工程管理范围 ............................................................................... 86 10.3 工程管理和水环境监控设施 ....................................................... 86 10.4 工程运行调度 ............................................................................... 88 10.5 工程年运行管理费 ....................................................................... 89

  11 工程投资估算 ....................................................................... 90

  12 效益评价 ............................................................................... 93 12.1 资源效益 ....................................................................................... 93 12.2 环境效益 ....................................................................................... 93 12.3 社会效益 ....................................................................................... 94 12.4 经济效益 ....................................................................................... 94

  13 结论与建议 ........................................................................... 96 1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 96 13.2 建设条件 ..................................................................................... 100 13.3 建设规模 ..................................................................................... 100 13.4 工程布置 ..................................................................................... 101 13.5 蔷薇湖新建工程设计 ................................................................. 104 13.6 工程施工及实施计划 ................................................................. 108 13.7 工程占地和移民征迁 ................................................................. 109 13.8 环境影响评价 ............................................................................. 110 13.9 水土保持 ..................................................................................... 110

  13.10 工程管理 .................................................................................... 111 13.11 工程投资估算 ........................................................................... 113 13.12 效益评价 ................................................................................... 113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1.1 社会经济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位于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3°59'~35°07'之间,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市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湖泊、洼地、滩涂等。连云港市现辖赣榆、东海、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市是江苏省“徐连经济带”和“海上苏东”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中心城市。20xx年全市总人口482.23万人,市区人口71.56万人,全市农业人口355万人。土地总面积7444km2,其中市区面积880km2,水域面积481km2,耕地面积3800km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606元,财政总收入122.8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40元。

  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及南翼三大层次。从城市规模来看,20xx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70km2以内。20xx年城市人口总规模控制在2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0km2以内,平均每年增加约5km2。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

  1.2.1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国内外频繁发生因水污染造成的水危机事件,如20xx年南盘江水污染,20xx年三门峡水污染,20xx年沱江特大水污染,20xx年松

  花江重大水污染、重庆綦江水污染、沱江磷污染、北江镉污染,20xx年白洋淀水污染、岳阳水污染,20xx年发生的太湖水污染、江苏沭阳水污染,20xx年阳宗海水污染,以及近几年多次发生的巢湖、滇池水污染事件等,这些水污染事件都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1.2.1.1 连云港市供水现状

  连云港市地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1.9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近70%集中在汛期6~9月份,雨洪基本同期。连云港位于淮沂沭泗流域最下游,需承受上游7.8万km2集水面积的来水,沂沭泗诸河洪水主要经市境内新沂河、新沭河入海,是著名的“洪水走廊”,多年平均过境水量达60.5亿m3,汛期过境客水行洪量大,枯水季节上游基本无来水。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地面径流拦蓄能力不足,本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市对外来水依赖程度较高,多年平均调引江淮水8.61亿m3,占供水量的42.4%,近年来每年调引江淮水约10.6亿m3。

  1996年实施了蔷薇河送清水一期工程,洪泽湖水经二河、淮沭河、沭新河入蔷薇河,一段时间内蔷薇河水质、水量得到了保证,但近年来随着上游地区、连云港市的工业发展,蔷薇河再度受污染影响,水质逐年下降,近几年多次发生污染事故,出现污染频率加快、污染程度加重的趋势。正在建设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为连云港市开辟了第二水源,计划20xx年具备送水条件,长江水经泰州引江河、泰东河和新通扬运河、通榆河、盐河、八一河、引水河入蔷薇河,两条输水线路基本能够满足连云港市用水量要求。

  连云港供水线路示意图见图1.1。

项目建议书 篇3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灵台县博物馆建设项目

  投资概算:3500万元

  建设时间:2.5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

  主管单位:灵台县人民政府

  实施单位:灵台县文体广电局

  二、基本情况

  1.灵台县情概况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甘肃向东进入中原的重要节点。全县辖5镇8乡184个行政村1429个村民小组,总流域面积20xx平方公里,总人口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8万人,分布有汉、回、藏、满等6个民族。我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商周时期,就建有密须国、密国,周文王出师伐灭密须国在今灵台县城所在地筑“灵台”祭天慰民,灵台因此而得名。曾哺育了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和唐代名相牛僧儒等历史名人,境内发现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和古遗迹500多处,出土文物近万件,有文物保护单位40多处,其中省级13处。

  2.灵台县博物馆基本情况

  灵台县博物馆为县级综合性文物博物馆,隶属灵台县文体广电局,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正式职工13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人,干部7人,工人6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保卫部、藏品保管部。灵台县博物馆现有藏品73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基层博物馆前列。

  灵台县博物馆现址在县城荆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亩,20xx年县上筹资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秦汉风格的展厅大楼和3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20xx年建成了两层单面综合楼一幢1000平方米。展厅内有基本陈列《周秦化育——灵台精品文物陈列》,由序厅、历代陶瓷、金华物萃、西周瑰宝、佛教艺术四个专题陈列组成,共展出文物580多件。灵台县博物馆20xx年9月正式开馆,20xx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xx年12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6月基本陈列获得省文物局精品奖。20xx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近四年共接待观众13万人(次)。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灵台县博物馆是全面展示灵台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性文物类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品级高,数量达7000多件,

  资金来源:国家投资3000万元,省市投资300万元,县上自筹200万元。

  无历史缺环。基本陈列依托馆藏文物兼顾历史文化发展的主题,从多个侧面诠释了灵台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代表性、艺术性和可观性较强。目前博物馆占地和馆舍面积小,功能不完善,容纳量有限,对大量接待游客和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之目前展厅数量不足,绝大部分的藏品存放于库房之中,可展出的精品文物数量达上千件,目前仅展出580多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显现,为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使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博物馆现有展览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因此,新建博物馆,拓展陈展、活动和服务空间,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显得尤为重要。

  2、可行博物馆项目立项建议书性

  (1)灵台县博物馆大楼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对于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灵台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发展规划,有很强的政策依据。

  (2)灵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该项目纳入了县城整体规划,并且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资金配套等工作已基本准备到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3)灵台博物馆为甘肃省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免费

  开放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四、项目建设计划

  1.建设规模:计划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建设展厅主体楼一幢三层3500平方米,办公楼一幢三层1000平方米及附属工程。建筑风格为秦汉风格仿古建筑,总体与县城文化区建设风格一致。展厅大楼一层为接待大厅和三个文物库房、一个监控室、一个值班室、两个卫生间;二层设四个展厅;三层设两个展厅、一至两个临时展厅、一个学术报告厅。

  2.建设时间:2.5年(20xx年1月至20xx年7月),具体建设计划为:

  20xx年1月至5月完成项目论证、设计、立项、招标等前期工作;

  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完成展厅陈列设计、装修及布展工作;

  20xx年7月组织验收并交付使用。

  3.建设用地:由政府在县城文化区(原东关小学旧址)无偿划拨10亩土地进行建设。

  五、项目资金概算及来源

  项目投资概算35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800万元,附属工程300万元,安、消防设施设备200万元,展厅装修及陈列布展1200万元。

  六、效益评估

  灵台县博物馆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全县文物藏品收藏、研究、养护、展示、宣教的重要社会职能。博物馆新建项目的实施,将为博物馆加强研究、举办展览、开展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得博物馆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延伸和发挥。首先,博物馆占地面积的扩大,使博物馆的容量显著增加,服务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其次,博物馆可以利用充足的展陈空间举办更多更好的展览,基本陈列展厅可达到6个,还可适时举办临时展览1-2个,展览保持常办常新,使馆藏精品文物可得到充分展示,使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增加2倍以上,达到年6万人(次)以上,满足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迫切愿望。再次,博物馆可以利用学术报告厅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讲座活动,更好的宣传古商周文化和皇甫谧文化,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服务空间,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项目建议书 篇4

广大的大学生朋友们:

  在20xx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经过三年多的深入实践和全面推进,“双创”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了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及时创业就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特别是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环境日益优化,扶持措施更加得力。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创业就业打造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尤其是人社、财政、扶贫、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集中资源的免费全封闭式创业培训班,让我们全面学习了创业知识和国家扶持政策。发改、科技、工信、人社、农业、商务等部门搭建的创业孵化平台和基地,不仅为我们的创业梦插上了放飞理想的翅膀,更为我们的创业梦打造了破茧成蝶的温床。马云说过,“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为让我们共同撸起袖子加油干,践行和成就自己心中的创业梦想。为此,我们倡议:

  一要以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投身创业。青年时代正是创业的黄金时代。我们年青的一代,正好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适逢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和广阔无边的创业空间,蓬勃发展的天水经济是我们创业的最大舞台,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的大力扶持是我们创业的不竭动力。让我们不断转变就业观念,走出传统的等待择业的藩篱,积极投身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成功创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带动吸纳更多的人就业。

  二要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创业。唯有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充分发挥我们青年人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优势,敢于拼搏、善于探索、勇于开拓,才能在创业中不断进步、建功立业。让我们积极努力,践行自己的创业愿望,成就自我的人生价值,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要以不怕吃苦、不断学习的状态勤勉创业。机会垂青的是有所准备的人。青年人要创业,就要认真学习、精益求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达目标不退步,不出成效不放松。让我们潜心向书本学习、虚心向群众学习、用心向实践学习,务实肯干、艰苦奋斗,不断完善创业思路,提高创业本领,为成就创业梦想打牢基础。

  四要以不折不挠、不畏艰难的作风矢志创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创业不仅需要蓬勃的激情,更需要不懈的坚持。创业途中会经受困难和挫折,创业路上也会有泪水和辛酸。让我们砥砺前行,以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坚韧意志,勇立时代潮头,坚守创业阵地,成就创业辉煌,为自己的人生路开启新的航向。

  风劲好扬帆。各位怀揣梦想的青年朋友们,创业创新的新引擎已经启动,让我们携起手来,点燃创业激情,抢抓创业机遇,坚定创业信心,成就创业梦想,积极投身正在秦州大地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的热潮中,用青春和知识推动时代进步,用汗水和才智书写辉煌篇章。

项目建议书 篇5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LPDT:

  1 项目情况综述

  简要介绍项目所开发的产品在产品线路标规划中的位置、主要的功能等情况;

  项目目标:从进度、产品需求、质量等方面说明。

  2 管理总结

  2.1 计划制定与监控

  计划与实际工期对比图;累计计划偏移率;估计工作量与实际对比图;各阶段工作量比率;交付件完成率;交付件延期原因分布等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表;风险规避措施实行情况

  需求管理

  需求跟踪和实现情况;需求变更和影响情况

  物料管理

  成本达成情况和分析

  3 技术总结

  关键技术的实现或突破;重大技术问题

  4 测试总结

  4.1 缺陷分析及说明

  缺陷汇总分析图

  系统测试总结

  Beta测试总结

  试生产总结

  5 各部门总结

  6 其它(沟通、评审、供应商管理等等)

  7 综述

  总的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项目建议书 篇6

  建设单位:

  柳江县壮寨旅游公司

  二0XX年十月八日

  第一章概况

  一、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柳江县壮寨休闲旅游开发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

  柳江县三都镇板朝屯、龙塘屯、拉雅屯、里别屯.

  3.项目建设单位:

  柳江县壮寨旅游公司

  二、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为110000㎡,总建筑面积:4430㎡,人工湖11600㎡,鱼塘13320㎡,园艺场5000㎡,停车场5000㎡,绿化面积5000㎡。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0×25m=1250㎡标准游泳池一座,游客接待中心1550m(宾馆,办公室)餐厅480㎡,综合体育馆1000㎡,停车场、景区道路、绿化及供电、给排水、消防器材、信息和健身器材、路灯及景区桌凳,游泳配套等。

  三、 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80万元。分三期投资,即第一期20xx年投资80万, 申请上级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投资30万元。第二期20xx年投资200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年<含上年利润>.第三期20xx年投资300万元,申请上级补助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250万元<含上年利润>。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20xx年13月31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若干意见》,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得重大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同样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国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得必要性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一是农业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得首要任务。二是农村居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得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提倡新风尚,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得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移风易俗,克服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努力营造文明、科学、健康得生活风尚。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规划,大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得新风貌。

  按照柳州市“十一五”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服务,公共事业,乡镇文明等四个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推广畜牧、水产、沼气、果蔬、加工、旅游六位一体得生态农业生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环境,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备具特色得新型文明村镇。

  四. 建立壮寨旅游公司,广开农民增收渠道的需要

  柳江县三都镇板朝屯是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本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充分利用板朝等屯得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同现有的园林绿地基础相结合,开拓新的旅游项目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公司将按12345(即一座游泳池, 两条溪水, 三年时间, 四个屯, 人均增收500元)的发展目标,联合板朝屯,龙塘屯、拉雅屯、里别屯,利用周边的溪沟,山坡边地投资入股共同开发,增进民族团结,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安置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增收渠道,对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建立壮寨旅游公司, 促进团结,和谐发展的需要

  柳江县三都镇板朝屯是自治区文明村,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柳州市首届十大美丽乡村,又是三都镇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示范村。板朝屯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柳州市29公里、国道322线从屯前经过,交通便利,处于中心城市外围,有利用参与环都市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圈得建设。板朝屯又丰富的旅游资源,泉水清澈,溪水环绕,花草争艳,林木郁葱,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城市人休闲娱乐得好去处。板朝屯农产品丰富,品质优良,村民素有种养农家猪,农家鸡鸭鹅鱼特色瓜果蔬菜等传统,由于山川秀丽,环境优雅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属于绿色和有机食品,可以为游客奉上农家美味佳肴,深受游客喜爱。村民热情好客,品德高尚,团结友爱,平等向上,对游客服务淳朴而周到。

  板朝屯乡村休闲旅游虽又一定基础,建设有简易游泳池,钓鱼池,餐饮,小卖部等,另外已建成民族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娱乐室等设施。但由于接待设施简易而且规模小,只能零散的接待游客,而且管理模式较落后,村民小组把游泳池、钓鱼池等租给外地老板后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要求,所以价格不统一,质量没有标准,经营者各自为改,处于无序状态。而经营者只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很多配套项目没有开发和利用,没有资金投资且收益归经营户所有,集体并没有其他利益,村民也看不到发展前景,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且没有参与激情,更谈不上发展农村经济。由于原来政府扶持的对象是村集体,而土地等资源并非全为村集体所有,很多资源是几个屯和私人的,也没有鼓励个人投资的激励机制,造成了屯与屯,屯与个人区间矛盾不断,承包商不敢放心投资,村民想开发农家餐馆、住宿又有利益冲突,民族风情表演又不能受益,想投资的人没有项目,土地可开发,浪费了极大的资源,游客没地方休闲娱乐,只能来游游水抱憾而归,令这美丽的乡村和丰富的壮族文化如锦衣夜行,明珠暗投,不为处人所识。

  公司将致力于提高农民二次创业激情,让四屯农民一起参股,一起经营,提高农家休闲娱的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环境,统一价格,组织参加农户经营餐饮、住宿、规范壮家乐旅游管理,示范推广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章总投资计划

  一、公司推荐股份公司制管理模式,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上级项目资金入股,村集体资源入股,个人现金入股,自留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加强景点建设,带动周边村屯旅游资源得开发,尽量满足游客得“吃、住、游、购、娱”等需要。

  1.多渠道争取政府项目资金。

  2.和有关部门共同创建基地争取资金支持或商业运作。如:游泳池为游泳队共建或提供训练比赛场地。

  3.村集体资源作价入股,主要是集体土地、泉水、溪流等集体资源按各村屯所占比例作价入股。

  4.个人自留地。承包地作价入股:固定建筑,停车场等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土地,按土地所在位置的商业价值由村民股东以3-5万元定价入股,临时及生产用地以800-1000元/年租金入股。

  5.村民劳动力作价入股:建设期间按个人技术,能力按40-80元/工日作价入股。创业经营期间(2-3年)作价后只发工资得50-80%做生活费,其余的作现

项目建议书 篇7

  一、 目前概况

  “九润绿色生态谷”项目坐落于北京市怀柔区西部的九渡河镇四渡河村,南离怀柔城区20公里,北距延庆县龙庆峡80公里,东距慕田峪长城20公里,西临昌平区十三陵40公里,项目建设区沿“怀四路”北上至小西湖和即将开发的黄花城长城景区16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01米,四面山石奇特,“怀九”河水四季长流,有4公里的河道环抱该村,植被面积达80%,拥有宜人的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11摄氏度,平均降水600—700毫米,年均日照2980小时,年平均湿度42。8%,无霜期150—180天,四季分明,具有优于国家一级空气质量标准的清新空气,该地区现仍存有古时的尼姑庵、寺庙、道观旧址,村域所属总面积 26415亩,现有人口380户1100人,20xx年人均收入为4900元,农作物收入的产值占人均收入的25%,主产板栗,农、林品种单一,相当多的果木面临更新换代,粮食产量不够全村人的口粮,荒山、荒滩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绿色生态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二、项目规划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

  1、符合镇域总体规划随着九渡河镇党委、政府努力打造“怀柔西部生态绿色富民长廊”进程及镇域总体规划的快速进行,新型九渡河、富民九渡河即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党委、政府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在山水资源上做文章,以发展板栗作为主导产业,搞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以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环保九渡河:集中体现在开展治村、治路和治河“三治”活动,实施怀四路美化工程,加大怀九河的整治力度,提升全镇环境水平,结合黄花城长城的人文底蕴和地区特色文化,加快黄花城长城开发进度。位于四渡河村的九润绿色生态谷工程正是符合这一发展战略的特点,在治河、开通旅游路方面先行,实现治村,农民致富思路明确。

  2、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内,都涉及农村城市化问题,因为农村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市场经济,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走环保的路子,发展便利交通模式,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节能,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使用土地,以尽快消除贫困,建立防治自然灾害的系统。为了推进农村经济向农村城市化方向前进,我们在综合治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尽快适应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我们为了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从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尽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是与当前的大气候相适应的,符合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三、项目开发的深远意义

  项目开发是在“三治”的框架下进行的,不仅符合农村城市化发展要求,更切合镇域发展实际,对推动镇整体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地提高该村整体生态环境标准,提高民俗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双重目标。

  2、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可以有效地整合项目区内的旅游资源,提高现有旅游资源质量,可以把荒滩治理成林地500余亩,整合零散土地200余亩,优化更新果树品种5000余棵,搞规模经营,规范项目区内各种旅游接待项目的`开发行为,使项目区内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

  3、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地推动民俗接待的规模和数量,进一步改善提高该村民俗旅游业的档次、规模,促进本村农民就地由一产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实现民俗旅游户再增加70户,达到110户。

  4、项目建成后,可解除“怀四路”上的交通压力,由于自一渡河至四渡河路段,路窄、坡陡、弯急,是交通事故易发区,特别是主要因该路段的原因,使这条路雪天不能通车,鉴于该段频频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在项目开发中,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考虑,在沿河道开通一条安全系数高、便于农产品运输、可实现观光旅游具有多用途的旅游公路,既可以缓解该段公路的交通压力,又可以开通四渡河地区的致富路。

  四、项目建设思路及内容

  1、采取生态治河,保证河道宽90米,形成1。5米深的水面,即涵养了水源,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在河道北岸,沿河道开通一条适合发展要求的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公路,沿途绿化,栽种优质品种树木,即缓解赶路交通,又形成集旅游观赏、采摘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3、结合旅游路的开通,将危害四渡河村的村南河道修建护村坝,打通进山旅游寺庙的道路基础。

  五、项目资金筹措

  整个项目的实施,共需要692万元,镇、村两级自筹资金192万元,需申请上级政策资金500万元。九润绿色生态谷项目的实施,本着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对促进该村农民解决思想,更新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施可实现人均收入可逐年增加1000元以上;对实现生态综合治理、涵养水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将做出积极贡献。所以,该项目是属于就地发展的富民工程,是深入落实中央“三农”精神的深刻体现,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关键环节,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项目建议书 篇8

  建设条件莲池开发区位于国道211线和省道202线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市场繁荣,商贾云集。莲池开发已全面启动,建材市场的新建不仅能进一步加快莲池的开发,而且能够为油田企业提供相关的生产原料。目前,县内尚无专业建材市场。

  建材市场项目建议书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土地征用费:100亩×10万/亩=1000万;

  2门面房建设:7500平方米×800元/平方米=600万元;

  3钢架大棚:13000平方米×860元/平方米=1118万元;

  4货场、院坪、道路硬化:20000平方米×300元/平方米=600万元;

  5亮化、绿化、大门、供排水等基础设施:300万元;

  6不可预见费:100万元;

  7资金筹措方式:引资。建材市场项目建议书五、预计经济效益:

  1营业收入: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可达8000万元;

  2利润:按营业收入的.12%计算,年获利润960万元;

  3税金:按营业收入的3%计算,年上缴税金240万元;

  4投资回收期:固定投资3718万元/年获利润960万元=4年。

项目建议书 篇9

  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 休闲食品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休闲食品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休闲食品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休闲食品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休闲食品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休闲食品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休闲食品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休闲食品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项目建议书02-07

化工项目建议书07-13

项目建议书范本07-14

项目建议书模板07-14

有关项目建议书02-18

申请项目建议书03-07

项目投资建议书02-23

建设的项目建议书04-11

项目合作建议书09-13

工业项目建议书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