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初中教案

时间:2023-01-06 14:32: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

[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1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

  1.读图6.25,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知识点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缺少了保护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教材图6.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黄土土质 ,多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 保护;③夏季降水,且多 。

  (2)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 等活动破坏地表。

  (4)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教材29页“活动”2,得出结论是:①土质:(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坡度:(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强度越,水土流失越严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带走地表肥沃的,破坏了和,使得自然灾害加剧,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阅读教材29页图文资料,完成“活动3”

  知识点四:水土保持

  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与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过度放牧的地方等。

  2.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30页“活动”题的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读教材图6. 37 ,讨论“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截坡地流失的 ,堆积形成肥沃的

  (2)读教材图

  6. 38,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

  ①陡坡地应全部退耕,缓坡地应修建 耕作。

  ②退耕结合 ,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时要控制 的增长,减轻其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④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仕务。

  (三)展示交流,自主构建

  (1)疑点、难点、分歧点探究思考

  读图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确:源的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它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探究

[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与分布及印度主要工业区与工业部门;能根据分布图分析农业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及工业区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布图,掌握提取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初步认识人地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种类与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及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部门。

  【难点】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导入。播放视频《摔跤吧,爸爸!》田地里练习摔跤片段,提出问题:印度属于南亚,三大地形区与两大河流分别是什么?引导全班共同知识点,教师展示南亚地区空白挂图,指名不同学生上台作图,用不同彩色笔描出三大地形区域两大河流,全班共同指正。教师提问: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有哪些工业部门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工业

  教师展示图7.35工业及矿产分布图与图7.36农产品与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资源?有哪些工业区?工业区的位置以及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多媒体展示展示印度工业视频资料,并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填写:

  孟买工业区西海岸中部棉纺织煤、石油加尔各答工业区东北部麻纺织、机械工业煤、铁、锰班加罗尔工业区南部航空、电子、机械工业铬

  【提问】工业区与矿产资源的分布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2.农业

  教师展示教材图7.33南亚地形图。

  【提问】三大地形区依次对应种植林业、棉花、粮食作物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活动】读图回答并谈谈地形与河流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教师展示图7.36农产品与降水量分布图并介绍南亚的气候特点。

  【提问】南亚主要农作物类型有哪些?

  学生通过读图得出黄麻、棉花、茶叶、小麦。

  【问题】

  (1)完成表格:农作物种类以及分布区的年降雨量表格。

  (2)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是什么?你有哪些启示?

  【学生活动】四人为一小组,思考并讨论完成表格。学生得出;

  (1)黄麻1000mm-20xxmm、棉花500mm-20xxmm、茶叶20xxmm以上、小麦200mm以上;

  (2)农作物分布受到地形、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教师总结】南亚七国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黄麻、茶叶、棉花等农产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这都取决于南亚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炎热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举办活动:南亚的工农业讲解员,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向全班介绍对南亚农业和工业的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预习南亚的民族、宗教与习俗,查找相关资料。

  四、板书设计

  略

[参考]初中教案模板范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倡导节约的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我国东部地区今夏南涝北旱》,引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空间分布:

  【情景一】住在南方的农民伯伯,搬到北方种粮食,由于他对北方的水土情况不太熟悉,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为他分析情况,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

  (1)他应该种植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2)为什么要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你可以图文并茂告诉农民伯伯吗?

  【情景二】当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平坦有很多耕地可以利用,可惜的是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时候,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

  【小组讨论】

  (1)请结合右图为农民伯伯分析我国南北方水土配置的情况?并分析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对策,解决问题。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把水主要调到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3、时间分布:

  【情景三】春天来了,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准备播种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干旱,小麦迟迟不能发芽。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春季会遇上干旱呢?(通过看图指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

  (2)这种分布特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方面)

  (3)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办法,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4、结束:“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为后面“保护水资源”作铺垫)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参考]初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参考02-15

游戏活动教案参考03-29

军优秀教案参考01-31

大班教育教案参考08-02

小班手的教案参考11-12

小班教案春天来了教案参考12-07

塔桥过河教案参考12-31

中班老鼠笼教案参考12-09

小班教案参考14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