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了班会教案

时间:2023-03-06 13:33: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长大了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1

  一、设计意图

  春节过后,小朋友们来到幼儿园。那个说:“妈妈说我已经6岁了”。这个说“我7岁了”。“我6岁”、“我7岁”、“我在家自己梳的头”、“过年的时候我还帮妈妈包饺子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来——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决定引导孩子一起来开展“我长大了”

  的主题活动。

  二、主要教育目标

  1、能在系列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并用多种方法进行表征。

  2、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做事有计划性的能力。

  3、了解妈妈养育自己的艰辛,产生尊重妈妈、爱妈妈的情感。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1、主题墙设立“我长大了”、“我帮弟弟妹妹……”“自己开的展览会”、“将来的我”、“我给妈妈来过节”等小专栏,请幼儿展示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和作品。

  2、活动区的创设:

  ※创设“婴儿用品”专卖店,幼儿从中了解小时候自己的日用品有哪些?

  ※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供幼儿表现自己的想法、制作礼物、装饰活动室等。

  3、为幼儿创设以大带小的机会,帮助托班的`弟弟妹妹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家长及社区工作

  1、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搜集小时候用过的所有用品(奶粉袋、奶瓶、小推车、服装、鞋、帽玩具等)及幼儿的成长照片。

  2、请爸爸妈妈为幼儿讲述小时候有趣的故事并录音,有条件的可为幼儿放录像看。

  3、请爸爸协助幼儿共同记录妈妈每天的做家务、娱乐、学习等情况的具体时间,并标明哪些事是为孩子做的。

  活动一:自己开的展览会

  活动依据:

  自确定了主题后,孩子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自己小时侯的衣服、鞋帽、日用品、玩具、照片……,零零乱乱的摆了一大桌子,为了向同伴介绍有的幼儿不时的从里面翻出自己的,搞的更乱了,于是我便引导孩子自己开一个展览会。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每组4—9人。

  活动目标:能积极动脑筋设计展览会,将不同的物品进行整理、分类、摆放,能根据活动情况不断调整计划。

  教师预设与推动

  幼儿回应与生成

  材料(备注)

  “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小时候的东西,可是这样堆在一起,小朋友不能互相欣赏,还很乱,怎么办呢?”

  徐小荷:“可以把衣服叠整齐放在桌子上。”

  金晨海:“那些玩具可以放在窗台上。”

  陈文慧:“衣服也可以叠整齐放在窗台上。”

  姜玉耀:“那些照片可以贴在墙上。”

  王阳:“可以把妈妈写得小时侯的故事也可以贴在墙上。”

  ……

  说干就干,孩子们先是经过讨论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好了组,他们认真地整理着小衣服,一件一件地叠起来。可是,他们又发现:这样一来,小衣服在试穿中还是很不方便,因为每一次在朝自己的衣服时,还是会翻得很乱。

  教师的推动

  幼儿的回应与生成

  材料(备注)

  教师将活动中出现的困难提出,请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王凯:“可以用挂衣服的架子挂起来。”

  徐晓荷:“家里的衣服都是挂起来的。”

  谷卓成:“可以挂在娃娃家里”

  陈文慧:“可以挂在墙上。”

  王玉鸽:“可是娃娃家那么小,怎么能挂那么多的衣服呢?”

  衣架若干

  绳子

  开始时孩子们很赞成,可听王玉鸽这么一说,也难住了。

  “那么,你们都需要哪些材料呢?”

  谷卓成:“需要一些衣架。”

  王玉鸽:“还需要一些图钉,好挂绳子的。”

  徐晓荷:“可是咱们没有绳子呀?”

  看到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便提醒说:“你们可以到财务室宋老师那里借借看。”

  于是,秦静涵和徐晓荷来到宋老师的办公室。有礼貌地敲门后,他们向宋老师借到了绳子,很高兴地回到了班里。小朋友们七手八脚地忙活开来。很快,一件件衣服、裤子被整齐地挂起来了。小朋友看到自己整理的衣服,高兴极了。

  教师推动与预设

  幼儿的回应与生成

  材料(备注)

  这些好看的衣服是小朋友小的时候穿的。那,现在你还能穿上这些衣服吗?请你去穿一穿、试一试吧!

  王玉鸽:“小时候的衣服我只能伸进手去了。”

  史晓宇:“我的帽子戴不上了。”

  陈文慧:“裙子太小了,怎么也提不上了。”

  由昊:“裤腿太瘦了……”

  鲍琛:“刘老师,我原来的衣服一点也穿不上了。”

  为什么小时候的衣服你们都穿不上了?

  金晨海:“因为我们的身体长高了。”

  郑慧美:“因为我们长胖了。”

  王阳:“我们的胳膊、腿都粗起来了。”

  王玉鸽:“我们的脚也变大了。”

  姜玉耀:“我们的头也大了。”

  金晨海:“我们一直一直长高,衣服也越来越小。”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程度,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评价自我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活动难点:

  提高自我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学生前进的信心。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自信的程度及学生的长处。

  2、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看待同学优缺点的态度。活动过程:

  一、小品导入:

  1、教师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肯定要去做很多事情,有的做成功了,这时候,别人就会表扬我们,我们心里肯定很高兴。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2、小组里谈谈自己的心情。

  3、教师过渡语: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我能行”,还有一个叫“我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

  4、小品表演:《我能行和我不行》

  5、小组讨论交流: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你遇到过吗?你觉得自己有些像谁呢?

  二、找一找,说一说

  1、教师过渡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很多事情,只是有时候,可能你认为有些事情太小,不值一提。请认真想想你会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呢!

  2、和同桌说说你会做这些事吗?

  (1)我会洗红领巾,也会洗手帕、袜子。

  (2)我会补书,也会包书皮。

  (3)我会弹琴、画画、打电脑等等。

  (4)我会整理房间。

  (5)我会自己叠被子。

  3、教师引导:你还有哪些能干的本领,和大家说说,或者表演一下,好吗?

  4、请学生现场表演自己的.特长。

  三、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

  1、教师过渡语:在生活中,有些人像“我能行”一样能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些人就像“我不行”,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请看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

  2、小品表演。

  3、讨论:

  (1)小明真没用吗?

  (2)小明做什么事情最棒?

  4、教师引导:在我们班中,有些人大胆地夸了自己,真棒!可有些同学像小明一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请同学们帮他们来找一找优点好吗?

  5、请这部分同学再来夸夸自己,同学之间相互夸一夸。

  四、活动:自信奖状

  1、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不尽人意的

  事情。因此,我们不开心,心情沉重。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帮自己呢?

  2、讨论: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1)下雨了,路很滑,你摔了一跤。手摔破了,衣服也脏了,你会试着去??

  (2)上课了,你打瞌睡了,没把老师的话记住,下课了,你会试着去??

  (3)你的眼睛天生近视,因此,不得不戴眼镜,可人家总叫你外号,你会试着去??

  3、交流:你认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己哪件事能做得最好,给自己发一张奖状。

  4、小组里分享各自的自信奖状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3

  一、时间:13日

  二、地点:一(2)班教室

  三、人员:全体

  四、主题:我长大了

  五、目的:

  1、让学生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中,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如今,我们已渐渐长大,我们要感谢父母,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劳,体验父母给予我们的无私和伟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关心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让父母真正感受到孩子已经长大。

  六、过程:

  1、唱一唱: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上学歌》。

  2、猜一猜:用幻灯展示5组照片:(根据照片,猜一猜这5个同学分别是谁?)

  婴儿 ------ 幼儿 ----- 小学入学时

  (揭晓。)

  3、说一说:

  1) 根据照片,说一说长大的特征。(这5位同学自述)

  2) 其他同学说一说自己认为长大的表现。

  4、写一写:

  把自己认为长大的表现写下来,如:

  1) 我会自己睡了。

  2) 我会书包了。

  3) 我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5、议一议:

  分成6个小组,各自把自己的长大表现读给小组成员听,大家议一议,共同分享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6、 读一读:

  把每个家长给各自孩子的一句赠言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读一读家长第一次写给他们的'话(给孩子的一封信,祝贺他们在渐渐地长大……)

  7、 谈一谈:

  看完话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8、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发现、认识到了自己正在渐渐地长大,但是我们毕竟还稚嫩,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很不容易,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感谢父母,要善于吸纳大人们的意见和建议,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4

  一、时间:

  13日

  二、地点:

  一(2)班教室

  三、人员:

  全体

  四、主题:

  我长大了

  五、目的:

  1、让学生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中,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如今,我们已渐渐长大,我们要感谢父母,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劳,体验父母给予我们的无私和伟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关心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让父母真正感受到孩子已经长大。

  六、过程:

  1、唱一唱: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上学歌》。

  2、猜一猜:用幻灯展示5组照片:(根据照片,猜一猜这5个同学分别是谁?)

  婴儿------幼儿-----小学入学时

  (揭晓。)

  3、说一说:

  1)根据照片,说一说长大的特征。(这5位同学自述)

  2)其他同学说一说自己认为长大的表现。

  4、写一写:

  把自己认为长大的表现写下来,如:

  1)我会自己睡了。

  2)我会整理书包了。

  3)我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5、议一议:

  分成6个小组,各自把自己的长大表现读给小组成员听,大家议一议,共同分享成长过程中的.趣事……

  6、读一读:

  把每个家长给各自孩子的一句赠言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读一读家长第一次写给他们的话(给孩子的一封信,祝贺他们在渐渐地长大……)

  7、谈一谈:

  看完话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8、 小结: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发现、认识到了自己正在渐渐地长大,但是我们毕竟还稚嫩,父母养育我们长大很不容易,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感谢父母,要善于吸纳大人们的意见和建议,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5

  活动内容:

  各种各样的风(科学)

  设计执教:

  活动时间:第三周活动目标:

  1.观察风的现象,感受风力大小和风向。

  2.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3.对风感兴趣,乐意去探索。活动准备:

  泡泡水、扇子、小风车、关于风与人类的关系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什么?(泡泡水)你们玩过吗?(玩过)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泡泡慢慢落到了地上)怎样让泡泡向上飞?(幼儿议论回答,教师小结:用嘴吹、用扇子扇)

  2.幼儿玩泡泡水。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玩一玩,看看你的泡泡怎样了?

  二、学习新课

  1.感知风的形成及特点

  教师:小朋友,用你的小手摸一摸、抓一抓你吹出来的风,你有什么感觉?(体会: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2.教师:小朋友,在自然界中,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引导幼儿运用眼睛、耳朵、皮肤感觉风的存在,请幼儿说出自己发现风的'办法,并将观察到的风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看到风吹的数枝在摇晃,听到风呼呼响等。)

  3.试一试:

  (1)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感觉一下有没有风?使幼儿体会“空气流动形成风”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产生风?

  (2)在屋里没有风的情况下,如何让风车转起来?

  鼓励孩子尝试用各种方法让风车转起来。(如用吹风机、电风扇、打气筒、纸板、扇子等)

  (3)通过做一做、玩一玩感受风的大小和风向的变化。

  用嘴吹一吹,拿着风车跑一跑,把风车拿到电风扇前吹一吹,观察不同风速下风车转动速度的变化。(讨论:怎样让风车转得快?怎样让风车转得慢?感知风力大小的作用。

  4.幼儿看录像,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

  (1)让幼儿讨论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启发幼儿说出。如:使人凉爽,传播花粉,凉干衣服,使帆船前进等。台风,龙卷风会对人等造成伤害。

  (2)讨论怎样预防风沙:幼儿积极回答,教师小结:动手搞绿化,广造防护林,减少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三、结束部分:带领孩子玩风车。

【我长大了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我长大了教案12-29

我长大了教案02-09

《我长大了》教案03-30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08-21

《我长大了》大班教案09-11

《我长大了》大班教案03-18

我想长大教案03-21

中班教案《我长大了》09-01

我长大了小班教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