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案

时间:2023-05-10 15:19:5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手指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手指教案集合十篇

手指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童趣是孩子生活最为显著的特点,指印画正符合了趣味性的特点,活动着力发掘孩子乐于创新的精神,让孩子在简单的'学画中,锻炼手指小肌肉、发展创造性。

  活动目标:

  1、学会手指印画以及添画技巧的基本技能。

  2、知道不用脏手指乱印,作画后能及时将手擦干净。

  3、能大胆模仿与创造,作品有创新。

  活动准备:

  闪光笔、各色纸、调色盘、海绵、颜料、已画好的拇指印画、抹布若干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画,请你来看一看。你看到了些什么?觉得怎么样啊?那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2、学习作画A:学习按指印

  (1)轻轻蘸颜色,用力压一压,用笔画一画,变成小小鸡。

  (2)刚才老师印了一只小鸡,现在我又要来印了,应该怎么印?(用刚才的手指继续印,用左手印右手画)现在印的和刚才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只手指印出来有不同呢?(讨论如何印圆形和椭圆形)

  B、学习添画指印印好了,谁来用笔让它变一变呢?

  3、幼儿作画:(提出注意点)

  (1)你想动手试一试吗?

  (2)提出注意点:请你们注意了!①用左手印,右手画;②轻轻蘸颜色,用力压一压;③及时擦干净手,不要弄脏纸和衣服。

  (3)开始行动吧!

  4、评价作品:

  表扬鼓励孩子作画,布置作品,欣赏互评,表扬能自己创新的孩子。

手指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2、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十个好朋友》

  两个大拇指,比比一样高;互相点点头,接着弯弯腰。

  两个小拇指,一样都灵巧;互相拉拉手,接着问声好。

  食指,中指,无名指;样样事情离不了。伸出双手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有十个好朋友。

  《小猴子和鳄鱼》

  5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4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3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2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1只小猴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

  没有小猴荡秋千

  《小狐狸 》

  两只小狐狸,样子很神气;玩着跷跷板,还有转转椅。

  要做好朋友,不能耍脾气;你让我来,我让你。快快乐乐做游戏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甜又甜,小小山楂圆又圆,

  妈妈宝宝一起串,串起糖葫芦过新年。

  《螃蟹》

  螃蟹一啊,爪八个呀;

  两头尖尖,这么大呀。

  横着爬呀,竖着过呀;

  举着钳子,跑得快呀。

  《海底世界》

  小贝壳,像房子,一开一关棒棒棒。

  小海马,卷尾巴,一来一去柔柔柔。

  八爪鱼,长胳膊,一伸一缩游游游。

  大鲨鱼,真危险,张嘴闭嘴嗷嗷嗷。

  《瓜瓜花》

  西瓜圆,南瓜扁;黄瓜长,丝瓜尖。

  冬瓜有花头上戴,香瓜吃起甜又甜。

  《 大瀑布》

  山公公,会织布;没人买,挂高处。

  天天挂,月月挂;原来是条大瀑布。

  《包子卷子》

  包子这么大,包子这么长;打开看一看,里面包着糖。

  左看看,右看看,宝宝尝一尝。

  《幸福的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

  我们相亲又相爱,快快乐乐笑哈哈。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活动课对幼儿的作用有多么重要,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从知识中获得快乐。我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刚开始这部分学生还能跟着我的思路进行游戏,可是到了后面他们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有的孩子看着其他小朋友做,有的孩子在教室随意走动讲话等。另一方面就是游戏时间过于急促,很多小朋友还没有玩尽兴。下一次我还会重新和孩子们开展这个活动,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要做到平和,冷静,随便,让幼儿感到放松,自然。

  2、在找颜色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在听课的.老师中找找,我们教师可说:“呀,你真聪慧,那么我们请这位老师举起你的手,让全部小朋友都看见你漂亮的衣服)等。

  3、每个过程自然过渡,不必太强调幼儿遵守纪律,教师要把好度,能放得开,也能收得回。

  4、对幼儿出乎意料之外的回答,老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然后加以引导。

手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数字1—5的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字1—5的字形。

  活动准备

  1、画有手指的图片5张(上面分别画有1、2、3、4、5根手指),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每套数字卡共5张,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名称)

  2、请幼儿两两结对子,数一数五官的数量(如:几只眼睛?几张嘴?)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二、数手指

  1、教师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请幼儿说出手指数量。

  2、教师出示手指图片,请幼儿数手指图片卡上所示的手指数,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配对。

  三、两人一组玩游戏

  1、每个幼儿一套1—5的数字卡。两人一组,相互抽出一张数字卡,请对方出示相应数量的手指。如果手指数量出示对的话,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2、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抽数字卡,请对方画出相应手指数,并描摹这个数字一遍。如将数字描摹正确,则这张卡归这个幼儿所有。最后比一比谁拿到的数字卡多。

手指教案 篇4

  艺术活动:《手指变变变》(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能随乐边演唱边有节奏地表现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

  2、提高手指动作的灵敏性,体验手指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变变变》的童谣、幼儿已有模仿毛毛虫、小兔、小猫、鸽子等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玩法。

  (1)玩法:前奏时幼儿齐念口诀"我的小手真灵巧,我的小手变变变"。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双手平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一只手指头平放胸前,做毛毛虫爬行的'样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两只手指头竖直顶在头顶顶部,做小兔蹦跳的样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后三个手指,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三只手指头放在脸颊旁,做小猫喵喵叫的样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压,其他四指伸开,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四只手指扇动,两臂交叉做鸽子飞翔的样子。

  (6)第五段:左右手两只张开,随音乐伸出,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五只手指头弯曲,坐老虎扑食的样子。

  (7)重点指导幼儿的动作尽量符合音乐的节奏,在变变变的时候放胸前,绕三圈,然后变成相应的动物形象。

  2、幼儿随音乐游戏,教师指导。

  幼儿熟悉玩法后,可引导幼儿自己变出不同的形象,编出其他不同的手指游戏。

  3、评价活动。

  活动延伸:

  将音乐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继续游戏。

  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运瓜 见领域活动指导P28。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手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须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掉了一大块肉。还不止呢,我还要经常忍受着烧伤的痛苦。”中指禁不住叫了一声,“有一次,要将燃烧过的试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须等到试管不烫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使试管破裂,但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习惯性地伸出最长的我去触碰那试管壁,在碰到的一刹那,我的整个身体都像被烙铁烙了一样,有一种很疼痛的烧灼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可怕呢!”说着,中指竟呜呜地哭了起来。无名指坐了起来,帮食指擦干眼泪,接着说道:“咱们都是同病相怜啊!”

  “嘿,无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啊,还挺耀眼的。”小拇指看着无名指上的圆圈问。

  “唉,别提了,它可差点要了我的命。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节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这个戒指送给她。小主人戴上它后,视它如珍宝,每天抚摸着这个戒指,然后就是一阵幸福地发呆。可是这个戒指,从此以后,像个铁环一样套着我,让我动弹不得,呼吸也变得很困难。这枚戒指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时,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昨天,小主人为了清洗它,不顾我的感受,硬是把它从我身上扯出。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还未说完,无名指哽咽了。

  “咱们的命真是太苦了!”大家纷纷说。“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有显示自己身手的机会,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从来不用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小指伤心地说。

  四兄弟安慰它:“你别这样想,平日里似乎没有你独挡一面的时候,但我们帮助小主人搬东西,提书包,拧毛巾,少了你,那可费力极了!况且如果少了你,人们只有4个手指,那是多么别扭、多么难看呀!”小拇指没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一下变得寂静了。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怜悯地轻抚着五兄弟的脸,兄弟5人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明天也许还会有着更多、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它们呢……

  (作者:王凡选自:福州日报)

  2、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

  B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手指教案 篇6

  目标:认识自己的小手、锻炼手指肌肉灵活性。

  教学过程:

  1、引入:一起边说儿歌边做手部运动:"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2、认识小手 教师:"刚刚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帮助我们完成儿歌的啊?"(幼:"手。")

  教师:"我们的小手还很能干,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小手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饭、写字、干活等。)

  教师:"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你们了解我们的.小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介绍各个手指的名称: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3、讲述游戏 教师:"我们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帮助我们做事情的,它们像亲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们的大哥哥我们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们叫他二哥,中指的个子最高的我们叫他高高的哥哥,无名指因为名字的关系兄弟们叫它无名哥哥,小指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师:"手指兄弟非常有礼貌,它们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们来和小朋友打招呼来了?"(幼:好)

  教师:"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动)我在这,我在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动)

  大哥大哥你好吗?(一手拇指做点头状)我很好,谢谢!(另一只手拇指做点头状)

  再见!(拇指左右摆动,收回身后)再见!(另一只手拇指摆动,收回身后)"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来打个招呼吧。"

  教师起身与幼儿共同做手指游戏,强调"无名哥哥最懒了,它不愿意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无名哥哥最乖,老师一叫就出来了。"

  "小弟弟最听话,一叫他就跑出来了。"

  5、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的小手有些累了,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吧。"

  做捏拢放开游戏:"捏拢放开,捏拢放开,放开捏拢,放开捏拢。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脸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后我们的小手爬回家了。

手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

  2、当一个乐句结束时能停留在指定的身体部位。

  3、在歌唱的过程中,结合歌词内容有节奏地和身体进行互动。

  活动准备

  1、歌曲《爬呀爬》。

  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能说出其名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老师用手指随乐曲在身体各部位上"爬"的过程(一拍一拍地做动作,第二乐句结束处停在头顶上,最后一个乐句结束处停在脚背上)。

  2、请幼儿猜测老师刚在干什么,然后再次观看老师随乐曲用手指在身体上"爬"的动作。

  3、请幼儿尝试随音乐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请幼儿学习歌曲,并像老师一样一拍一拍地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5、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轮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轻做动作,以同伴感觉舒服为宜。

  6、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动作方式,并带领幼儿采纳不同的提议方式,按照乐曲的节拍,边唱边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来的动作。

  7、启发幼儿学习创编其他的'动作起点和终点,并把它们编成歌词边唱边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盖上等,体验变换身体各部位给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全体幼儿合作手印画"朋友树",或手指印画"一串葡萄"。

  环境创设:可将幼儿的手印画作品布置在班级某一区域,供幼儿欣赏。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孩子结伴游戏,边唱歌曲边轮流用手指在对方身上爬一爬,体会亲子互动的乐趣。

  活动材料附l:游戏玩法:

  ①左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脚面上,随着歌词内容,两个手指交替从脚爬到头顶上,再从头顶上爬到小脚上。②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比喻成"乌龟、刺猬、小蛇"等动物,为游戏增加趣味性。(爹在玩法熟练的基础上可以改变爬行停止的部位,如"肩膀上、肚子上、脖子上、笑脸上、屁股上"等等,用这些部位名称替换歌词,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手指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手指作画工具简单,操作方便,在指印上添画一些简单的笔划,就可以画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它具有一般画笔无法获得的效果和乐趣,这种绘画手法能陶冶身心、增进生活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学会运用手指印添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让幼儿体验运用指印画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体验用指印作画的方法和添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

  指印的联想和画面内容的组合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初步学习单个造型的指印添画。

  2、材料准备:颜料、记号笔、擦手布、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儿歌导入:(大拇哥、二拇弟、兄弟十个真有趣,印出指印比灵气,画出形象好神奇。)

  2、欣赏图片:(逐一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小朋友们想看吗?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想:图上有什么呀? 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说一说。(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3、让小朋友们看图片。 (树、手帕、)

  (1)请幼儿说说这些画上有什么?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老师小结。

  二、探究新知(启发幼儿构思漂亮的指印画)

  1、老师这里有一棵树,(出示没有叶子的树干),你们怎么让它变得漂亮一些?

  2、出示图②:这是没有图案的.花瓶,怎么让它漂亮起来?

  幼儿回答:(可以在花瓶上用指印添上漂亮的图案,如树木、花朵、小朋友------)

  三、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1)伸出手指头沾上颜料,点在画纸上

  (2)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布擦一下。

  (3)注意在做指印画的时候,画面要保持干净、整洁。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印画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在适当的位置添画。

  3、作画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通过幼儿指印画作品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及指印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尝试用多种彩色颜料印指印,组织合理有趣的画面。

手指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习儿歌,体验乐趣,感受韵律。

  2、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巩固认识五个手指的名称,能手口一致地表演《手指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趣的手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儿歌主题。教师说出儿歌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幼儿猜出各种答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有很多的用途。

  二、展开

  1、教师用手指做动作,如将两个食指相对做小鸡的嘴巴,让幼儿猜猜教师用手做出的是谁的样子,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活动。幼儿尝试用小手做动作模仿各种事物互相猜,并发出合适的`象声词。如将两手掌心朝内撑开做小猫的样子,并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

  3、学习儿歌《手指谣》。

  (1)游戏形式引出儿歌中的内容。

  教师利用课件,依次出现儿歌中实物的图片,让幼儿尝试用手指做成模仿动作,幼儿间互相比比看,谁做得最像,然后再出现课件中手指的模仿动作,并请幼儿说出象生词。

  (观看课件)

  (2)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儿歌,教师与幼儿将儿歌内容进行组合,完整的朗诵。鼓励幼儿可以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3)熟悉儿歌内容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儿歌。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朗诵。

  4、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1)刚才我们用五个手指分别变出了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老鹰和大灰狼,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

  (2)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儿歌,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同表演手指谣,并请幼儿欣赏手影表演,活动自然结束。

手指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手的作用及五个手指各自的名称和用途。

  2、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3、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愿意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

  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大手教具一个、教师范例画(单个的手指印画和手指组合印画)

  2、幼儿用纸、颜料、抹布、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猜谜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教师: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来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劳动人人夸。(手)

  2、师幼共同讨论:“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师出示一只大手的图片)

  教师:这是手妈妈,看一看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教师:你知道这几个手指宝宝的名字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教师:你最喜欢那个手指宝宝?你能用它做什么?

  3、讨论“手指王国”

  (教师出示“手指印画”的`范例)

  教师:今天一群生活在手指王国的人要举行盛大的聚会了,看看都有谁来参加了?(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教师:你想参加吗?那你会代表谁来参加?(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

  4、示范与讲解:

  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步骤:

  (1)用任意一指蘸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颜料要覆盖整个指肚。若颜料太稀,注意在颜料盒旁边刮一下;若颜料太干,注意尽量让颜料覆盖整个指肚;可以尝试分别用五个手指进行印画,注意一个手指尽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

  (2)待颜料干后,用铅笔在按出的形状上进行添画、创意。

  (鼓励幼儿尝试用多个手印进行组合创意。)

  二、基本部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尝试将手印添画出印各种各样的形象,提醒幼儿将手印进行大胆组合。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大胆创意。)

  三、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示,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作品,启发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四、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将手印画设计地更有情节,然后投放到阅读区讲给同伴听。

  2、在手指印画的基础上,合理加入手掌印画和手的其他部位的印画方式,让画面更丰富。

  3、制作贺卡,将手印画和其他绘画形式加入其中。

  幼儿园手指印画教案,对于没有绘画基础的幼儿来说,绘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时候教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绘画方式来提高幼儿对于绘画的热情,比如说手指绘画。

【手指教案】相关文章:

手指的教案02-24

《手指》教案01-20

小班手指游戏手指睡觉教案09-04

《手指谣》教案04-03

关于手指的教案03-11

《手指歌》教案10-11

手指歌教案08-22

手指游戏教案03-04

手指游戏歌教案11-30

小班音乐教案手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