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28 18:48: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9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

  课件,废旧垃圾等。

  活动过程

  一、讨论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

  师:她为什么这么伤心?

  2、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果大家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减少垃圾或处理垃圾?

  二、垃圾分类

  师:刚刚,地球妈妈请小朋友把垃圾扔进了一个垃圾箱里,觉得太乱了,想请你们分分类,好吗?

  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自己探索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行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然后进行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根据刚刚学的小本领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

  三、结尾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领,现在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行一次分类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捡石头、玩石头,比较石头的花纹、颜色、形状、硬度等,让幼儿体验和感知石头的一些特性,尝试区分三峡石。

  2、幼儿能相互合作,大胆表现,并在观察、讲述、创意的活动过程中丰富自身经验。

  3、扩散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石头;小提篮(人手一份),易拉罐若干;精美三峡石工艺品,手工材料(彩笔、悬挂吊饰半成品、强力粘合剂……),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石头。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捡石头,自由玩石头,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提问设计:

  1、看一看,这些石头都是什么形状的?哪块石头上有花纹?石头上的花纹象什么?

  2、比一比,哪块石头大?哪块石头小?(自己比、互相比)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准确说出总数。

  3、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捏一捏会怎样?

  4、用两块石头互相敲击听声音,并用词汇准确描述。

  5、用石头自制打击乐器(石头装进易拉罐即成),并演奏一曲。

  二、美丽的'三峡石。

  1、出示精美的工艺品(三峡石),让幼儿欣赏。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萌发浓厚的爱家乡和爱家乡人民的真挚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自由讲述三峡石的特性,总结归纳后,幼儿认真区分、归类。

  三、创意石头:“小小三峡石”。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石头的用处(建筑、铺路、工艺品……)。

  2、教师和幼儿一切摆弄石头,寻找创作灵感。(分组进行,幼儿自由选择)

  (1)作画:自制三峡工艺品、装饰石头。

  (2)拼图:任意造型(神女峰、小动物……)

  (3)自制玩具:悬挂吊饰、项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盐溶解于水会增加水的浮力的现象。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盐,小苏打,白醋,搅拌棒,土豆片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现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们猜猜会怎样?

  2把土豆片放到水里会怎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3我这还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这回会怎样呢?(幼儿回答教师验证)

  二、引导发现:

  1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土豆片会浮起来呢?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3你们每人拿一个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东西,记住绿颜色标签的杯子里只能放绿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红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蓝颜色标签杯子里只能放蓝颜色盒子里的东西。看看土豆怎样了?

  4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没有浮起来,我们来听听你在实验的时候都发现了什么?

  5现在请你们再拿两个不同颜色标签的杯子,想个办法让土豆片浮起来,每个杯子里只能放一样东西,要不你们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土豆片浮起来了。

  6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为什么他们也放了盐,可是土豆还是没有浮起来?他放了很多盐,土豆片才能浮起来,你们再去试试。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装不同的沙子制作沙锤,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湿、粗细的区别。

  2.在装沙子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精神。

  3.在本次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难点:往瓶口装沙子时遇到困难,幼儿知道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沙子干湿、粗细的不同,作出的沙锤声音也会不同

  活动准备

  1.塑料瓶、玻璃瓶、广口瓶、紧口瓶、易拉罐、小纸杯

  2.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膜、橡皮筋、瓶盖

  3.各种棍子、竹条、筷子、勺、筛子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出示一个沙锤: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激发幼儿制作沙锤的兴趣,问:你打算怎么做?

  二、自主探索

  (一)请幼儿自选容器装沙。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你用什么东西装沙?可以用什么东西帮助你更方便地装沙?

  (二)怎么才能不让沙子掉出来呢?请幼儿寻找合适的物品给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请幼儿比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锤的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呢?

  (二)老师分别取样品带领幼儿进行比较

  1.对装沙多少不同的两个沙锤,猜一猜声音会不会一样?(沙的多少不同,声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声音不同。为什么会不同?里面的沙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沙和粗细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们的声音会一样吗?哪一个更好听?(装沙的容器不同,声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锤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五、活动结束,自由表现

  幼儿拿着自制的沙锤随着音乐边唱歌边打沙锤,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幼儿在沙场上无拘无束地活动,平时调皮的幼儿此时更显兴奋,即使内向胆小的孩子此时也较平时活跃,大胆得去交流。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玩沙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们边玩会边商量,边交流。孩子们学习知识,不单单在课堂上,也不是只靠教师的的灌输。孩子在自由的游戏中,也能发展很多的能力。如:探索能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发展自主性和创造性。

  幼儿在玩时,教师要时时关注依赖性强的这类幼儿,多引导、多鼓励。让依赖性强的孩子感到玩沙的快乐,发现自己被老师关注,自己被老师同伴肯定,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自主地尝试体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沙的特性。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个个都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科学活动:《瓶子和盖子》

  教学目标

  1、了解瓶盖的作用,会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2、积极探索瓶盖的开关方法。教学准备1、设置“小熊的家”场景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瓶盖(不同大小,形状,开启方法)与瓶子,小筐。

  3、白板课件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瓶盖的作用,通过探索的方法根据瓶口特征找到合适的瓶盖。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教学法,探索操作法,练习巩固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做情景游戏

  1、老师:小朋友们,今天呀,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到熊妈 妈家做客。

  2、师:“熊妈 妈正在家着急呢!你们看,她一不小心把瓶盖子全弄乱了。”

  二、师生共同讨论,了解瓶盖的作用。

  1、老师:你们猜一猜,没有瓶盖会怎么样?

  2、幼儿猜想,相互讨论。

  3、小结:没有盖子,瓶里的东西会跑出来,会被弄脏,吃的东西会变得不卫生,小朋友吃的要肚子痛,生病。去熊妈 妈家做客,听老师讲述情况。

  幼儿思考猜测没有瓶盖会发生什么事创设情景,引起兴趣,通过讨论,不仅是对已有经验的回顾,而且还了解瓶盖的作用

  三、提出要求,幼儿探索尝试。

  1、老师:“谁来帮助熊妈 妈?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个小筐。”

  2、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给瓶子选择瓶盖的。

  3、讲盖好的瓶子送给熊妈 妈。教师检查幼儿是否盖紧瓶盖。

  4、幼儿相互交流是怎样找到合适的盖子的。幼儿尝试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瓶盖,拧紧。

  交流成功的经验。引导幼儿能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通过分享经验增进幼儿的`交流能力,同时能帮助没成功的幼儿。

  四、再次尝试,巩固练习。

  1、老师:“这里还有瓶子没有找到盖子呢!”

  2、幼儿用拧,按的方法盖瓶盖,教师重点帮助未成功的幼儿仔细观察瓶口后再选择。幼儿再次尝试巩固练习,给没有成功的孩子进行指导。五、运用情景游戏的方法结束活动。

  老师:“熊妈 妈说,谢谢你们帮我把盖子找到了合适的瓶子,再见。”和熊妈 妈说再见情景结束活动,首尾呼应。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

  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准备: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

  直接导入——实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从小实验中找答案。

  二、实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2、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慢慢翻转。

  (2)幼儿操作

  两人一组完成实验。

  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3、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实验失败幼儿纠错

  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提醒幼儿注意实验要点。

  3、实验结果

  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生活中有很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找一找。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幼儿都能很好地认识空气并知道空气的重要性,活动中主要通过多次实验,探索利用小纸片使杯子里的水倒过来而不流出来的方法,来感知空气的压力。环节中粘钩的运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动效果很好。本次活动围绕目标进行,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激发幼儿保护空气,保护大自然的意识。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探究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叶脉。

  了解树叶的用途,激发对树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幼儿用书第3~5页。

  柔和的音乐,如班得瑞的《童年》。

  三、活动过程:

  初步感受秋天树叶的美丽。

  教师(播放轻音乐):秋天到了,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落到了地上。(教师边讲诉边往空中抛树叶。)

  1、探索树叶的特点。

  观察比较,了解树叶的特点。

  --教师:请你挑选几片树叶,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挑选几片树叶,引导他们在树叶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并与同伴轻声交谈。)--请个别幼儿描述树叶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结:树叶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2、摸摸树叶,发现正反面的不同。

  --教师: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叶子的两面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探索后进行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颜色比较深、摸上去比较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比较浅,摸上去比较粗糙的一面是背面。

  3、观察、发现叶脉的秘密。

  --教师:请你拿起一片树叶,看一看里面有什么?(里面有细细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教师:这个细细的、像线一样的东西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叶脉"。

  --教师:请你观察一下,自己手里的树叶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和其他小朋友的叶脉长的一样吗?

  --教师小结:叶脉也有不同的样子。

  引导幼儿发现落叶的其他秘密?(例如:落叶有什么不同的气味。)--教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教师小结:原来落叶里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每个小朋友的发现都不一样!

  4、说说树叶的'用途。

  教师: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请幼儿想象、讨论。(引导幼儿讨论树叶的用途和玩法,如树叶拼贴画,在树叶上画画、把树叶做成艺术品等。)教师小结:除了你们想到的,树叶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它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落下来的树叶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营养,让明年的树叶长的更茂盛。

  四、活动延伸:

  把树叶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进一步探究树叶的特点,并互相交流新发现。

  在美术区引导幼儿用树叶制作粘贴画。

  运用幼儿用书3~5页的互动游戏,引导幼儿看图说说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叶脉等的特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活动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 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区分泥土和石头

  1. 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 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 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 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 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 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二、 给泥土石头洗澡

  1. 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 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 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三、 做泥团

  1. 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 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 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四、 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 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02

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教案05-18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3-0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叠加05-02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7篇)05-1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5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6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