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04 08:50: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范文合集10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微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表情,在孩子们学习、交往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微笑,因为微笑是人与人交往时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示,能营造一种温馨、快乐的交流气氛。因此,我精心选择了“微笑”作为活动的着力点,并设计制作了相应的课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来了解微笑无处不在,懂得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理解微笑的重要意义。萌发孩子的爱心,学会关心他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在听听、看看、想想、说说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想象,懂得微笑能让别人快乐。

  2.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表情,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微笑。

  2.圆形卡纸片(直径8厘米),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两倍,背面贴有双面胶。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观察表情娃娃图片,体验微笑的魅力

  1.出示两个表情娃娃图片,提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了表情娃娃来做客,你喜欢哪一个娃娃呢?”

  请幼儿站到自己喜欢的表情娃娃面前。

  “看到笑脸娃娃心里感觉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2.师:“我们请哭脸娃娃也变成笑脸娃娃吧。”边说“变变变”边点击“哭脸娃娃”,让其变成“笑脸娃娃”。

  “看到表情娃娃都变成了笑脸娃娃,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呢?”(高兴、快乐)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笑脸娃娃吧!”(师幼相互微笑)

  (评析:开始环节以表情娃娃吸引幼儿的眼球,唤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猜想故事内容.懂得微笑能让别人快乐

  1.师:“原来微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他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微笑》。”

  2.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①出示第一个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是为了什么呢?

  ②出示小蜗牛的表情图:小蜗牛怎么了?(不高兴)它为什么不高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蜗牛,帮它想想还可以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③我们看看小蜗牛想的是什么办法吧。(观看PPT:有一天,一群小蚂蚁……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呀!)

  ④怎样才能把微笑送给朋友们呢?请小朋友帮小蜗牛想想办法。小蜗牛自己是怎么做的?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小蜗牛看到朋友们快乐它自己心里怎么样?

  ⑤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乐吗?我们也笑一笑。”师幼互相微笑,幼儿互相微笑,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

  3.小结:“是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是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让朋友快乐,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评析:在猜猜、想想、说说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主题,使幼儿懂得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三、讲述生活中看到过的微笑,理解微笑的重要意义

  1.师:我们都喜欢微笑的表情,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谁的微笑呢?谁愿意说一说。

  2.幼儿自由表述生活中见过的微笑。(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片)

  ①人们互相问好时的微笑。

  ②商店里营业员的微笑。

  ③医院里医生护士的微笑。

  ④饭店里服务员的微笑。

  3.师小结:“是啊,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在微笑地生活着,微笑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体现了人们相互友善的态度,它能在人们之间传递一种快乐的'情绪。”

  4.拓展思维空间,讲述怎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提问:“我们都喜欢看微笑着的人,可在我们生活中却有一些人……”(边说边出示贫困山区孩子的图片、地震后的图片等,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没有微笑)

  “他们脸上为什么没有微笑?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提问,有效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并在相互交流中分享经验。使活动有了深度、有了思考,让孩子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微笑这一层面上,而是更深层地去思考。)

  四、微笑舞蹈,传递快乐

  1.制作“微笑”标志。“我们互相笑一笑,看看微笑的时候眼睛、嘴巴是怎样的。来,我们在这两张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吧!”

  每个幼儿取两张空白圆形卡片,用记号笔在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2.“小朋友,小蜗牛把微笑送给自己的朋友,我们也把微笑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吧!”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枚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3.师幼舞蹈,共享快乐。师:“笑一笑,真快乐。把‘微笑’送给朋友,朋友就能和我们一样快乐,让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快乐吧!”

  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跳,活动在快乐、温馨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交流表达的情境,让幼儿共同舞蹈,加强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送微笑、感受快乐的愿望达到高潮。微笑在传递,幼儿的情感世界也得到了充实和升华。)

  附:故事: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它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微笑。”

  小蜗牛请小兔把很多信交给森林里的朋友们。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朋友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广东人民过年的风俗民情,体验行花街的愉悦情感

  2.产生热爱广东地域文化的热情。

  活动准备

  1.“行花街”音乐、视频

  2.春节花市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聆听“行花街”音乐,观看花市各种图片,感受行花街的热闹氛围。

  (2)请幼儿谈谈自己逛花市的情景。

  2.观看逛花市的'视频。

  (1)师:过年时北方地区有逛庙会,南方过年时都要逛花市,你知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花市上都有些什么吗?

  (2)观察年桔、水仙、富贵竹、桃花、银柳、菊花、兰花...等图片,说说春节摆放的年花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3)逛花市的时候人很多,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角色扮演:热闹的花市

  (1)幼儿布置游戏场地。

  (2)商量角色分工。

  (3)幼儿快乐游戏,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活动延伸

  了解春节其它习俗,如拜年的礼仪、对长辈、同辈可以说的祝福语。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松鼠爸爸爱护家人、不怕困难的品质。

  2。在说说画画中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

  活动流程:

  谈话引入——欣赏故事——设计手套

  (一)谈话引入谈话导入课题,导出《两只棉手套》

  ——冬天天气很冷,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手套,手套有什么用处?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想一想小松鼠把手套用来做什么了?

  (二)欣赏故事

  1。看图讲述故事——看图片听故事第一段,松鼠爸爸想要做什么?(给松鼠妈妈找一个暖和的树洞生松鼠宝宝。)——看图片,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松鼠爸爸找到树洞了吗?为什么又走了?(松鼠爸爸找到了一个树洞,可是熊已经住下了,所以松鼠爸爸只好走了。)——第三段,松鼠爸爸又找到了哪里?可为什么也不能住?(松鼠爸爸找到了小刺猬的洞,只好再去找其他地方。)——松鼠爸爸和松鼠妈妈怎么样了?爸爸找到了什么?(他们很着急,松鼠妈妈哭了,松鼠爸爸只好再去找暖和的地方,突然松鼠爸爸看到雪地里有一只棉手套,就让松鼠妈妈住进去了。松树妈妈生了五只小松鼠,他们很调皮。)——松鼠爸爸住进去了吗,为什么?(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里,可是里面太挤了,松鼠爸爸只好在外面用尾巴给松鼠妈妈挡风雪。)——看到这里,你觉得松鼠爸爸怎么样?为什么?(很好;很能干;很爱松树妈妈和小松鼠)——谁来了?松鼠爸爸会怎么做?幼儿自由想象讨论。(把手套还给小男孩,再去找其他地方;请小男孩把手套送给他;……)——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把另一只手套也送给松鼠一家)——一起看图,揭晓故事结尾。松鼠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

  ——你们觉得这只松鼠爸爸怎么样?(很有礼貌,知道别人的东西要及时还回去。)

  2。小结:这只松鼠爸爸很能干!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互相关心和爱护,碰到困难的时候也应该自己想办法,如果别人帮助了你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松树爸爸能自己解决困难,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有没有碰到过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幼儿自由发言。

  (三)设计手套——小男孩的手套有了个大用处,那如果我们也有一双手套,你想送给谁?为什么?(送给好朋友,让她冬天保护好自己的手;送给妈妈爸爸,妈妈早上上班很辛苦;送给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们过冬;……)

  (四)延伸活动:

  ——在区角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着自己设计手套。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爱惜粮食,尊敬农民伯伯。

  2.了解农民的劳动和劳动环境。

  3.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幻灯片、体验过锄地种植。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实验基地的`过程。

  提问:

  1.有什么农作物?

  2.是谁在收农作物?他们在干什么?

  二、看幻灯片。

  提问:

  1.画面上有些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

  三、回忆体验过锄地种植。

  1.谈谈自己的感受。

  2.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情感。

  3.说说任何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1.游戏"插秧忙"。

  2.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感受爱的温暖,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准备:

  爱心卡,字卡,多媒体课件。

  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图—:猫妈妈和小猫的爱心故事。

  (1)提问:猫妈妈和小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

  (2)幼儿用动作表演亲亲热热。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亲亲热热。

  2.图二:熊妈妈、熊爸爸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1)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为什么?

  (2)谈话:你爸爸妈妈有没有对你有过严格的要求,爸爸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3.图三:小动物们一起过生日。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2)幼儿结合自身经验,交流一起分享的故事。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一起分享。

  4.图四:老爷爷和小鸟的爱心故事。

  (1)老爷爷和小鸟之间有什么爱心故事?

  (2)幼儿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

  (3)帮助幼儿理解爱是给予帮助。

  三、表演手语《感恩的心》,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

  2、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4、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5、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车是用于灭火的,邮政车,是用于运送信件的),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车是红红的,有梯子,而救护车却是白色的,等)

  说明: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有些车型的特点不是很明确,有的时候也很难分辩出各种车的真正用途,以致于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应对各种车的外形和结构有所感知!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车的特殊用途,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样的车!(如。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消防车等)

  说明:幼儿年幼无知,语言不流畅,只有时常纠正,改变幼儿的说话说“后半句”的习惯,才会真正的让幼儿说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积极的讲解才会引起幼儿的重视并能主动地响应,真正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各种车型的图片》

  2、提供若干场景的图片如:“受伤现场”和“路边花草枯萎”。

  3、收集各种车辆的模型,及玩具

  4、各种车辆的卡片

  5、紧急电话的图片及红绿灯的图片

  6、各种特殊功能车的声音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及车模型

  认识这些特殊功能的车辆;如:洒水车、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车、吊车等,老师在把车模型拿出来与幼儿分享,老师进行提问,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车,并且说出这辆车的用途

  2。猜谜语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教师用语言引入:“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换个方式考考你们,那就是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好不好?那规则就是,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那好,现在请听题咯。”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

  ——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开车。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

  ——盖楼房时运重物,长长手臂真神气。(吊车)

  ——失火,救人都要它来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信件信件用啥运。(邮政车)

  ——警察拿枪保护它,银行门口经常停。(运钞车)

  3。交流

  让幼儿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谈一谈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倾听,适当的介入幼儿谈话,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语言(如:我见过公交车,公交车是给人带来方便的交通工具)

  4。观察比较

  ——出示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图片

  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

  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救护车上有红十字。

  观察这些车的车轮,有些车的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车子有两个,四个车轮或六个车轮等。

  提示幼儿:中班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拿出安全知识图片让他们在看看、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的方法,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为方式。

  活动延伸

  1、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说明:经常听一些声音,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所提高,激发孩子们爱探索的精神

  2、紧急电话及红路灯

  教师用话语引入: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他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吗?

  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110120119的图片让幼儿说说,这些电话都是什么电话?在什么情况下拨打?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纠正引导

  出示红绿灯图片让幼儿说说在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时怎么办,绿灯怎么办,黄灯怎么办?

  学习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说明:教给这些紧急电话和交通安全知识,是让幼儿们可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常识

  活动结束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活动反思:

  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中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活动流程:通过图片,认知车的外形及名称——通过谜语,了解特殊车的功能——通过交流,使幼儿可以用完整简单的语言说出车的特殊功能——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各种车的外型不同——通过互动游戏,巩固加深了幼儿对各种车特殊功能的理解。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场景的图片,幼儿手中哪着各种车的卡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有人受伤了需要什么样的车,发生火灾了,需要用到什么样的车)让幼儿到前面来自己粘贴,这样互动游戏可以提高自我参与学习的乐趣,并能巩固加深幼儿对特殊功能的车理解。

  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活动中有三名幼儿参与不积极,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多观察、留意,因而在活动中感觉有些跟不上,需要在今后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

  2.能用“XX的XX,是XXX的家”的句式展开想象,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参观过动物的家的经验,如茂密的树林是鸟儿的家。

  2.各种动物的图片、头饰、居住背景图;水彩笔;绘画纸;录音“温暖的家”。

  3.表演区中各个动物的家的布置。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结合前期经验展开讨论。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家,你们喜欢家吗?除了人类,其实小动物们也有家,你们知道哪些动物的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2.播放录音,初步感知诗歌优美意境。

  (1)教师提问,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师:在诗歌里,我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树林和小鸟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一句;

  师:诗歌里说树林是谁的`家?是什么样的树林呢?

  (3)出示池塘和鱼儿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二句;

  师:鱼儿的家在哪?我们再想想,鱼儿的家还可以在哪里?

  (4)出示天空和白云的图片,欣赏诗歌的第三句;

  师:蓝蓝的天空上有什么?还会有谁的家也是在天空中呢?

  (5)出示爸爸妈妈的图片,欣赏第四和五句;

  (6)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尝试说出诗歌后部分。

  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它的家在哪?它为什么哭?

  (7)小结:原来人类和小动物们都有温暖的家,可是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好好守护他们的家,他们就会失去温暖的家,像小蝌蚪一样很伤心,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他们的家园!

  3.结合图片,师幼共同复述诗歌内容。

  (1)小结:在诗歌里我们知道了动物们温暖的家,让我们一起想想除了这些动物,还有哪些动物有家呢?他们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呢?

  4.运用图片,发挥想象,尝试仿编。

  (1)出示草原和牛羊的图片,教师示范仿编第一句:广阔的草原,是牛羊的家。

  (2)出示熊猫和企鹅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二句,第三句;

  师:熊猫是吃竹子的,它的家会是在哪里?企鹅又是住在哪里呢?

  (3)出示花园和大海的图片,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

  师:花园里有什么?大海里有什么?

  (4)小结: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有家,我们大家应该保护他们的家,让他们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5.集体讨论,结束活动。

  (1)教师示范:

  美丽的夜空,是星星的家;

  高高的山林,是熊猫的家;

  绿绿的树叶,是毛毛虫的家;

  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

  (2)分组仿编,将仿编的诗歌画出来并大胆展示成果。

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观察出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学会用“我是××××的××,我会……”的句式来介绍自己。

  2.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顺利进行角色扮演和言语表达。

  3.理解六种动物的个性与特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老鼠、青蛙、兔子、狐狸、野猪和狗熊的特征,并具有空间大小的想象经验。

  2.物质准备:

  (1)老鼠、青蛙、兔子、狐狸、野猪和狗熊等六种动物图片。

  (2)教育挂图《手套》、幼儿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六种动物的`图片,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简单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2.启发幼儿模仿六种动物(可自由选择)的特征在教室里做律动。

  二、欣赏图画书,理解故事情节。

  1.幼儿能安静地听讲图画书《手套》。

  2.讨论:这六种动物依次住进手套时,手套的外形有变化吗?他们共享一个手套的感觉是怎样的?

  谈谈你喜欢这本图画的理由。

  教师小结:强调“我是××××的××,我会……”句式的运用。

  三、即兴表演活动。

  1.结合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商量角色的分配,制定表演的计划。

  2.让幼儿自选道具或制作道具。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互动玩游戏,可以扮演除图画书这六种动物之外的角色,编创故事。

大班社会教案 篇9

  园所名称:XX市XX区XX镇XX幼儿园

  教学领域:社会

  年龄段/班:大班

  【设计意图】

  随着“运动会”这一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兴趣非常的高涨,从他们自己收集材料,整理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幼儿一起画奖牌、制作奖杯、从知道一些简单的运动会项目,到深入的了解运动会的内容和程序、从竞选主持人,到在小舞台学跳开场舞和拉拉队舞,这一些列活动的开展,使幼儿更深入的参与进去,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关注幼儿游戏计划的制定,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需要来安排游戏内容以及游戏的场所,孩子们在游戏中非常专注、快乐,每天都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但是,在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遇到的困难,比如与同伴商量、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经验欠缺,所以,近期我们注重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同时,鼓励幼儿探索与同伴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更好地与同伴交往和相互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协商设计双人合作游戏。

  2、能够积极参与并制定活动计划。

  3、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冲突或困难时能一起协商,共同解决问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积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难点:在了解双人合作游戏的意义上制定比赛项目计划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记录纸、笔、计时器、哨、音乐

  经验准备:

  幼儿有自主选择户外游戏材料进行游戏的经验

  幼儿会运用简单的符号、绘画记录的经验

  幼儿之前已经自主的分了红、黄、蓝三组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开展运动会,还要自己设计运动会项目,原来小朋友设计的都是单人比赛项目,今天我们来设计双人合作比赛项目

  提问:什么双人合作游戏项目?

  教师总结:2个人,一起完成的、缺一不可的游戏项目是双人合作游戏项目

  2、找一找

  出示图片寻找哪些是双人合作游戏哪些不是

  重点:引导幼儿巩固对双人游戏的认识

  提问:请小朋友在图片中找一找哪些是双人合作有项目,哪些不是双人合作游戏项目?并说出原因?

  3、猜一猜

  出示视频,幼儿判断视频中的'游戏是不是双人合作游戏

  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双人游戏有很多种方式

  总结:我们了解到的双人合作游戏除了是两个人身体相互的合作之外,还有语言上的合作,动作的合作

  提问:1)这个双人合作游戏和之前的双人合作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2)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这种合作方式的游戏呢?

  3)你还玩过那种方式的合作游戏?

  4、分组做计划

  提问:1)你想设计什么比赛项目?

  2)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设计什么内容?

  总结:做计划要有游戏名称,游戏玩法,游戏规则,材料摆放和人员分配

  教师分组指导幼儿计划

  重点:引导幼儿做计划要详细,能运用不同的材料,丰富游戏内容与难度

  5、实践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设计的游戏内容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鼓励幼儿能根据游戏内容及时调整事先的计划,学会与同伴协商解决问题。

  6、分享

  请幼儿把自己设计的游戏实践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分享后给幼儿5分钟的时间重新摆放玩具(摆放3组)

  提问: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调整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根据主题生成出来的一个连续的活动,幼儿进入大班以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愿,逐渐的学会了为自己的事做计划,但是我班幼儿合作制定计划的能力比较弱,他们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知道如何做计划,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根据重点内容(双人合作游戏)制定计划,活动通过集体讨论、分组讨论、分组做计划、再集体讨论、接下来分组实施自己的计划、在进行比赛、颁奖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知道做计划的流程,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了解制定计划都应制定什么内容。

  (一)优点:

  教师方面:

  1、本次活动选择的内容贴近幼儿现实生活,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对大班幼儿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2、在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自愿结组,自己谈论,自己设计本组的计划,充分了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3、教师出示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材料能根据目标的重难点层层递进展现,让幼儿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

  4、环节设置合理,活动过程自然,能够做到动静交替,照顾到不同层次幼儿水平,能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渗透教育。

  5、活动具有连续性,能让幼儿在设计之后马上能验证自己的设计,这种形式的活动对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适合。

  幼儿方面:

  1、积极参与活动,兴趣较高,能够有序的进行每个环节内容,幼儿能在自己设计的活动中体会到快乐。

  2、幼儿能够在分组活动中,认真聆听,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幼儿能够分工合作,按照自己的计划分工摆放游戏材料。

  (二)不足:

  1、教师提问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以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进行提问,提问的有效性稍差。

  2、教师课程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造成了个别环节的拖拉。

  3、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收放不够自如,没有随时、随机的对活动进行调整。

大班社会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运用坐地铁的生活经验,学习计数。

  2、在掌握简单轨道交通地图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地铁线路图(大的一份,小的若干份),笔,小红旗若干,建筑图片(东方明珠等),地铁标记图片、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 认认地铁线路图

  1、拿出地铁标记。

  提问:

  你见过这个标记吗?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个标记?你坐过的地铁是几号线呢?

  小结:轨道交通很便捷,它们可以送你去各个地方。

  2、拿出地铁线路图(每条轨道线旁边有数字标志)。

  提问:

  这张轨道交通图共有几条地铁线?你怎么知道的?(有数字标志)

  除了数字外,还有什么方法来区分不同的地铁线?(颜色)

  地铁线路图上的圆圈表示什么?(站点)

  在交叉点上的圆圈是什么意思?(换乘站)

  3、拿出几个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上海南站)。

  提问:

  上海有很多有名的建筑,这个是(东方明珠),(贴上去)坐几号线能到?(2号线)

  还有这个是?(上海南站),(贴上去)坐几号线能到?(1号线和三号线都可以到)

  二、看图学乘地铁

  1、去东方明珠

  今天长颈鹿要坐地铁去逛逛上海了。

  提问:

  现在长颈鹿要从这一站出发到东方明珠,能不能告诉它要坐几号线去东方明珠。要乘多少站?起始的圆圈要数吗?为什么?(起点贴上小红旗)

  小结:地铁停下来是第一站,所以起始的圆圈不用数。

  出示记录纸,介绍地铁标志表示坐几号线,圆圈标志表示站点。

  (教师记录)来数数看坐几站。

  2、 去上海南站

  小熊想去上海南站(将一面红色小旗放在起始站上),从这里这是几号线(幼:7号线)7号线能直接到上海南站吗?不能那怎么办?

  换乘

  那你们告诉小熊,它可以几号线换乘几号线。(7号线换1号线或者3号线),那我们也把这个换乘的方法记下来。

  孩子观察记录纸,讨论一种换乘的'表示方法。(横线或箭头等)

  请个别幼儿来数。(7号线换3号线)教师记录。

  还有一个方法:7号线换1号线 幼儿记录。

  师:哪个比较快,一个是6站,它停靠的站比较少,比较节约时间,所以换乘1号线比较快。

  三、去世博园

  1、幼儿操作

  今天还有一个朋友(小兔)要去中华艺术宫,这些地铁都能帮助它到达世博园区吗?请小朋友来帮帮它。

  请把乘坐的方法记录下来。(小朋友人手一份,计数后记录下来)

  2、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结果。

  小结:地铁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换乘路线,都可以把我们送到想去的地方。而且停靠的站点少,换乘的少,都可以帮我们节约时间,让我们更快的到达。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大班社会02-06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畅想教案03-01

大班社会龙的教案03-20

大班社会教案06-11

大班社会小雪教案12-01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4-25

大班社会春游教案05-01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