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0 10:47:2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依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二、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三、小组交流,你最想写什么?准备怎么写?

  四、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伤害,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五、自主习作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写完以后仔细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评价作文

  1、自我评价:

  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认为这一段比较好的理由是什么。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对照自己的评价与同学的评价,再次修改后在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www.jiaoanba.com参加全班交流。

  4、要求全班同学根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标准给上台读作文的同学作出评价。

  5、教师总结评价,主要是关注全班普遍出现的问题或现象给与针对性地指导。

  七、誊抄习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4、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6、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

  三、情感目标

  1、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

  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组屏风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课件展示)

  2、这些图片很漂亮,有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也许我们有的同学家中还在使用,但对于我们大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走近作者

  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通过预习说说你对作者感兴趣的地方。)

  三、检查预习

  四、整体感知

  1、在生活中,你见过屏风吗?在哪里?

  2、教师配古筝乐曲,学生听音乐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

  ⑴ 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⑵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3、读后学习小组讨论明确:

  ⑴ “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⑵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五、研读赏析

  1、请你来当设计师:了解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2、但是,你能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样的屏风呢?它有什么样的分类吗?

  明确: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3、你们能告诉我,总的说来,屏风的设置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呢?

  明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4、所以,难怪作者说,“屏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可见,作者对“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5、文中引用了不少与“屏”相关的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

  ⑵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放在屏风定义后是起了……的作用)

  ⑶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放在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

  6、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和所介绍的古色古香的屏风相称,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7、赏析归纳

  ⑴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⑵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①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②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六、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2、拓展延伸: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七、课堂拓展活动:“屏风”推销会

  1、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关于屏风的知识,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座屏风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分组准备发言材料:画好设计图、写好发言提纲。

  3、学生听完介绍后投票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奖,并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思考: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物品呢?请以“说?”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提示:可以写扇、铜镜、绣、瓷、墨、砚、陶……)

语文教案 篇3

  教具准备

  1.春天的声音:春雨声、春雷声、小鸟叫声。一段春天的音乐。

  2.带认读字的笋芽儿,字取出后是一张张笑脸(唤唠 扭抚揉 漆滋润 钻辫冈 豪笋轰)。

  3.一段带认读字的短文。

  教学目标

  1.会认“笋、唤”等14个生字,会写“冈、世”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美好及笋芽儿成长过程中勇敢、顽强的品质。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春天山冈图)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到春天的山冈上,听听春天的声音吧!(播放春雨声、雷声及小鸟叫声)沙沙的春雨、隆隆的雷声、可爱的小鸟在呼唤谁呢?

  ⒉(出示带拼音字卡:笋芽儿)谁会读?(注意儿化音“芽儿”的读法)

  ⒊请看图找找笋芽儿,看清它是什么样的。把它的模样说给小伙伴听。

  ⒋(出示笋芽儿实物)同学们,这就是竹子的芽,冬天长在地底下,外面这一层一层的叫笋壳。

  ⒈学生看、听

  ⒉个别读,再齐读。

  ⒊互相交流对笋芽儿的认识。

  朗读感悟

  ⒈下面让我们来读读笋芽儿的故事吧!

  翻开书第8页,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⒉课文读完了,小朋友,和我们一起说说是谁把笋芽儿唤醒了?笋芽儿表现怎样?

  3.你们愿意怎样读这篇课文?

  ⒋好,我们合作读书,在小组内分角色练读,好吗?老师就做笋芽儿的妈妈,欢迎我这位妈妈加入吗?

  (指导学生读好三处地方,指导的同时谁愿意读谁跟读)

  ⒌刚才,我们是合作读书,现在,我们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⒈学生自读。也可邀请伙伴一起读。

  ⒉生一:是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唤醒了笋芽儿。

  生二:笋芽儿开始很娇气,后来勇敢地往地面上钻,最后终于钻出了地面,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⒊我们想分角色来朗读。生一:我喜欢春雨姑娘,我想把春雨姑娘的美读给大家听。

  生二:我想做威武的雷公公,我想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儿。

  生三:我想读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美景,真是太美了!

  ⒋欢迎

  师坐于生中。小组反复练读

  师生分角色美读

  指导:①春雨声要轻,

  ②“扭,钻”引导做动作读

  ③春光美好语气稍夸张一点,突出美

  ⒌自由展示读。

  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⒈在美好的春光里,笋芽儿不再是娇气的沉睡在地下的竹宝宝了,她已经努力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笋芽儿多高兴啊,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个有趣的游戏呢!(出示带认读字的笋芽儿)谁能准确地读出它们肚子里的字,它们就会露出笑脸来,小朋友,我们一起试着读一读吧!(唤唠扭抚揉漆滋润钻辫冈豪笋轰)

  ⒉下面我们用字卡开火车识字。

  ⒊小朋友,我们再比一比,看谁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一段话。(课件展示:带认读字的一段话(认读字用红色标出)老师把印的发给学生。

  ⒌这几个粗黑的字就是我们这一课要认的生字,我们现在看着老师这里的生字卡片,再来读一遍吧!

  ⒈学生试读,自由认读。

  学生开火车识生字。

  生自读,再齐读。

  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它在春雨的爱抚和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它站在山冈上,自豪地说:“我长大啦!”

  ⒌认读字卡

  词句积累朗读欣赏

  ⒈这篇课文描述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⒉可以抄在写字本的后面,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

  ⒊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轮读,在朗读课文中我们一定也会为笋芽儿自豪,一定也会拥有一份与笋芽儿一样自豪的心情。

  ⒋这篇课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真美呀,春雨姑娘低声唤醒她,雷公公大声地呼唤她,竹妈妈百般呵护她,明亮美丽的世界吸引着她,激励着她,笋芽儿从一个撒娇的小姑娘,到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让我们在春天的乐曲声中一齐把课文美读一遍吧!

  (播放春天的声音,音乐。)

  ⒈我想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抄下来。

  ⒉(学生积累词句,抄写。)

  ⒊分小组轮读

  ⒋孩子们齐声在配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师引读)。

  指导写字

  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坐端正,写几个漂亮的字吧!

  ⒉(出示本课要写的字词)小朋友,你们发现今天写的与以前我们写的有什么不同吗?

  ⒊对,咱们写词语的时候要注意词语要连在一块写,可不能把它们拆散了。小朋友,这可要记清楚哦!

  我们先写左边的三个字

  冈:与“风”区别,风往外吹,“冈”往里钩。

  轰:两个“又”紧挨“车”下,不能分开。

  喊:里面的小横不能丢

  再写三个词语

  世界:师范写“世”字笔顺,首横长,竖折不能写成竖折钩。“界”字撇捺宽。

  笋芽:自己观察自己写

  呼唤:两个都与“口”有关,左窄右宽才好看。

  ⒈生准备书写。

  ⒉今天要写的不但有字,而且还有词语,以前光写字

  ⒊先练习写词。

  相机展示一下孩子写的字

  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它在春雨的爱抚和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它站在山冈上,自豪地说:“我长大啦!”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在本阶段,学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四、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五、教具准备:

  课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兔的家门前一条小溪,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溪呢?[出示课件](板书:清)

  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场大雨过后,清清的溪水变得怎么样了?(板书:黄)

  3、大家想知道这是什么回事呢?(板书:?)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出示课件]在书上找出生字做记号,同桌互相合作,认读生字。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字词对对碰游戏,生字组词。

  5、指导书写“被”,讲解新偏旁“衤”.

  三、品读课文

  (一)齐读第1、2自然段。

  师:是啊,清清的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让我们跟随小兔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二)指名读第3自然段。

  1、小兔看到了什么?找出表示看的两个动词,区别“看”“望”。

  2、齐读第3自然段。

  (三)学习第4-8自然段

  1、小兔看到大象和棕熊把一片小树林快拔光了,它的心情怎样?它是怎么说的?

  2、分小组读第4-8自然段。

  3、指名读小兔说的话。[出示课件]小兔为什么大声喊?

  4、指导读出小兔着急的心情来。

  5、出示第二句,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

  6、树林和小溪有什么关系?大象和棕熊明白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理解“不解”。

  7、指导读小兔解释的'话,带着生气的语气。

  8、大家明白了溪水为什么会变黄的原因吗?[出示课件]

  小结:大片的树林被拔起,使泥土变得松软,一场大雨把松软的泥土全都冲进小溪里,清清的溪水就渐渐变黄了。

  9、分角色表演读。

  (四)师范读第9自然段。

  1、大象和棕熊来到小溪边有了什么样的体验?

  2、他们明白了什么?

  (五)学习第10自然段

  1、[出示课件]他们是怎样改错的?

  2、填空(课后思考题二题)

  3、师生接读第10自然段。

  (六)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课件]谁能用欢快的语气读最后一自然段。

  2、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

  四、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有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本课的9个生字,掌握“更”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师:炎热的夏季阻止了春的脚步,春天从我们的身边刚刚离开,你们对春天还有印象吗?

  (生自由谈,可以是学过的古诗,也可是学过的关于春的词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看一看,说一说,好吗?

  生齐答:好!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9课《春日晨景》,请孩子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释题:春日就是春天,春日晨景说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

  我们都了解了课文题目的意思。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己读书,勾画生字词,想一想怎样记住生字?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读

  (2) 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多音字、谜语记字、换偏旁记字)

  (3) 哪个词语意思不懂提出来

  (五更:、“更”是古代计时的单位,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从晚上八点钟开始,你们算一算“五更”大约是什么时间?)

  (生计算)

  生3:(举手)“五更”大约就是现在的早晨五点到七点之间。

  (漫坡:布满山坡。学生读句子,看图片)

  3、 检查读书情况

  三、细读品味

  这就是春日晨景这篇文章的插图,你们可要认真观察哟,一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条小河,小河岸上的柳树绿了,杏树开花了。

  生2:我看到了小河的水流了,水面上还有好多的荷叶呢。

  生3:我看到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忙着搭窝呢。

  生4:我看到了蓝天白云,还有几间小房子。

  生5:我看到了小河两边的'地上长满了小草,青青的;小草里面还有几朵小花呢。

  作者用更精炼的文笔为大家描绘了春日美丽的晨景,读一读,大声读

  指名读(一句一句读)——对对子——齐读

  师:杨柳如烟,杏花微雨,燕子衔泥,飞虫鸣叫,新荷小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面对这样的美景,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方式表达你对春天的爱呢?

  师:学完文章,大家一定喜欢上了春日的美景。老师告诉你们,其实美无处不在,我们家乡的春天也有另一番的美呢!今年的春天虽然过去了,但我们也可以把对家乡春天的印象写在“小本本”上,也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春天快一点到来。

  四、课外延伸

  师:古人历来把春天当作他们写文章、写诗的好素材,课下,孩子们也可以搜集一些写春天的文章或者诗歌,争取把他们记下来。好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读一读《门字歌》,识记用门做部首的字。

  2、巩固复习学的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组词。

  3、阅读欣赏《兰兰过桥》,认识潜水桥,塑料桥等。

  4、听故事,能够听懂故事的内容,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5、学会制作读书卡,学会积累资料,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的字以及多音字,积累词语。

  2、动手制作读书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门字歌》,识记用门做部首的字,帮助学生正确区别形近字。

  2、巩固复习多音字,能够正确书写及组词。

  3、阅读欣赏《兰兰过桥》。

  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门字歌》,其他正音。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应的生字卡。

  4、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字能进门字。

  5、教师小结。读儿歌巩固,引导学生借助儿歌帮助自己区分形近字。

  二、写一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共同点。

  3、说说书写门字框的字应注意什么?(门框大,里面小)

  4、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业,集体评析。

  三、多音字组词

  1、学生自由完成练习。

  2、集体讲评。大家一起读一读。

  3、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学过的多音字,并口头组词。

  4、再读文中的练习,读中巩固。

  四、阅读欣赏

  1、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集体纠正。

  3、想一想短文中介绍了几种什么桥?他们各是什么样的?

  4、拓展延伸:你们还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桥?

  5、欣赏一些设计独特的著名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听故事《馅饼里包了一块天》,回答问题。

  2、学会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馅饼里包了一块天》

  1、听故事,提要求:认真倾听,思考:馅饼在天上飞的时候,上面坐了哪些小动物。

  2、同学间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动物的名称。

  3、教师再讲故事,让学生自己检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4、教师给予适当的肯定。

  二、学做读书卡片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课外书呢?

  2、指名说说自己读的课外书的作者、主要人物、讲什么。

  3、教师引入对读书卡片的认识。有时候我们读的书太多,容易遗忘怎么办呢?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个记住自己读过什么书,书讲了什么内容的好办法。

  4、教师出示读书卡片:你们看,这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你们别小瞧它,它的作用可大了。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读读这张卡片上写了什么?

  5、学生听完,说说这张卡片有什么作用。

  6、教师总结:对,我们读完一本书,可以制作一张这样的读书卡,这样就容易记住自己读过的书,书上讲的是什么内容了。

  7、引导观察一张读书卡包括那些内容?

  8、学生动手做一做读书卡片。

  9、互相交流、欣赏自己制作的读书卡片。

语文教案 篇7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同样记叙了作者儿时的经历。本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记述了作者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故事,并从中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由于文章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教师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尝试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来解读本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转换身份,以教师的角度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和把关的工作,防止学生过度偏离文章中心或只重细节不重全貌,同时提点学生好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此外,教师也要做好教学流程的统筹工作,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钉、兵、恨”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否、况、败”等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悟课文讲述的道理。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抓住“我”的情感变化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分析人物心理。

  2.从情感、含义、修辞等角度赏析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童年玩具,引导学生讲述玩具的故事,调动学生回忆童年游戏时光。导语:今天,咱们先不说学习上的事,来聊聊“玩”怎么样?大家一定有过不少玩具吧?你们平常放学、放假都会玩些什么?现在课桌里或书包里是不是也放着你们的玩具?把它拿出来,跟我们分享分享“玩具的快乐”好吗?(学生畅所欲言,如跳皮筋、踢毽子、下五子棋、玩小汽车模型等,引导学生回忆玩玩具过程中的快乐体验)你们玩的皮筋、毽子这些玩具老师小时候也玩过,除了这些,老师小时候还流行玩悠悠球、弹珠、弹弓、拍画……(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当然,在男孩子中人气最高的玩具就要数陀螺了。你们看,这个就是陀螺。(展示陀螺实物)大家见过它吗?知道它怎么玩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有会玩的同学,可以请他上台来进行演示)很好,看来大家都能体会到玩具带来的快乐。

  2.出示课题,引入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陀螺”这个玩具密切相关,(课件出示课文标题)文章的标题就叫“陀螺”。依据这个标题,请你们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发言,教师给予鼓励,不作正误的评判)大家说了不少内容,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高洪波诗人、散文家,1951年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品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喊泉的秘密》《种葡萄的狐狸》,散文集《波斯猫》《柳桃花》《悄悄话》等。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报听写,教师相机指导。

  会写的字:否(fǒu)则旋(xuán)转况(kuànɡ)且金兵(bīnɡ)一战即败(bài)仍(rénɡ)然尤(yóu)其恨(hèn)不得帅(shuài)气预(yù)料溃(kuì)败品(pǐn)到丑(chǒu)小鸭自豪(háo)

  会认的字:铁钉(dīnɡ)挑衅(xìn)彻(chè)底荣誉(yù)

  识字方法:“钉”和“旋”都是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可以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音、义辨别;“兵、败、帅、溃”等字可以结合战争情境进行解读;“况、仍、尤”等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理解识记;“品”可以用做相关动作的方法理解字义。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易错提示:

  “兵”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衅”音同“信”;“溃”不要读成“贵”。

  ◆形近字示例:

  旋(旋转)——旅(旅游)

  族(民族)——旗(旗帜)兵(士兵)——乒(乒乓)

  乓(乒乓球)——丘(山丘)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字谜示例:

  三国鼎立尽空城。(打一字)(谜底:品)

  ◆生字加法示例:

  尤+忄=忧尤+亻=优尤+犭=犹尤+扌=扰尤+鱼=鱿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5.交流生词,扫清词语障碍。

  (1)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预设:先引导学生逐字理解“顾名思义”的含义,再将字义串联起来,初步揣测词义。然后用“冰尜儿”和“冰上的小家伙”的内容进行验证,获知词语的真实含义。最后查阅词典,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预设:教师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并提示学生该词语的使用范围,然后播放“女子妩媚”及“花木妩媚”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形象感知该词语的含义。

  (3)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预设:先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词语有几个义项,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确定词语具体的含义。“恍惚”在字典中有两个义项: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听到会获得一个极想得到的礼物时,心思会放在哪里?做其他事情时的精神状态会是怎样?从而明白“恍惚”在句中的正确含义。

  (4)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

  预设:学生先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可能是说陀螺不好看,不像样等),然后查阅字典,进行印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设问:这个词语可以用在哪些情境里?能不能试着造句?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反复默读,标注感受深刻的地方。

  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4.汇报展示,品析佳文。

  (1)填一填,画一画。

  ①填一填:按照提示理清课文思路。

  预设:先引导学生找到“说陀螺”和“得陀螺”大致对应的文章段落;然后分析“说”和“得”之间讲述了什么内容,并用一个字进行概括;最后分析“得陀螺”后,“我”又进行了什么活动,文章结尾讲的是什么内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赛)陀螺→(悟)陀螺。

  ②画一画:划分段落层次。

  预设: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填写的思路,准确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出段落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介绍陀螺的别称、制作方法与玩法。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我”削制陀螺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写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作为生日礼物。

  第四部分(第8~11自然段):写在斗陀螺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胜利,非常高兴。

  第五部分(第12~13自然段):写“我”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

  方法拓展:叙事类文章划分层次的方法主要有 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划分;②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划分;③按时间顺序划分;④按地点转移、转换划分;⑤以“情”的变化划分。

  (2)批一批:围绕童年的陀螺,“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预设:学生先小组内讨论并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再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的,等发言的同学讲完后进行补充或修正,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可结合课后练习题2的相关内容进行。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形容人物心情的词语。在此基础上,修订之前所作批注。

  明确:描写“我”心情的句子有:

  ①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乌云”营造阴沉的氛围,“快乐像燕子一般”找不到了,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②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我”恍惚是因为一直想着它,可见“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③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手舞足蹈”“一显身手”等语句充分说明了“我”的快乐和迫不及待。)

  ④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我”心爱的陀螺却被伙伴们嘲笑了,心情自然变得沮丧。)

  ⑤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感叹句充分说明了“我”此时的激动心情。)

  (3)想一想:本文写的是作者儿时的一段经历,让他现在依然难忘,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预设: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会难忘这段经历里的什么内容?再让学生组织语言,点名回答。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准确甚至有所偏差,教师应适时予以提示和引导。

  明确:作者真正难以忘怀的是那时真挚鲜明的情感、天真单纯的童趣和成长的感悟。

  (4)品一品:文中的哪个句子或哪个词语让你感触特别深刻,或令你觉得描写特别精准?

  预设:应引导学生联系之前自身疑惑的语句或做了批注的语句来思考。此处也比较适合做小组讨论。可以点名某小组成员发表看法,教师予以讲解,教导学生品读句子的角度和技巧,再小组内部讨论,然后选择部分小组代表发言。选择相同语句的不同组之间可面对面畅谈各自的见解,形成大致统一的看法。

  示例:①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此句是一个难句。“金兵见到岳家军”指金朝军队被南宋岳飞的军队打败的情景,作者运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刻画出“我”的胜负心。)

  ②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尜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椅子腿显然是有用的,此处却说是“废物利用”,显然“我”找木头找得不管不顾快魔怔了,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文章充满童趣。)

  ③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这一句描写了斗陀螺的场面,仿佛是两个武艺高超的人在进行擂台比赛。“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不动声色地闪躲”等拟人化的描述极富画面感,读起来生动有趣,“大陀螺”的自信和“鸭蛋”的稳重一一浮现在眼前。)

  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一句俗语,字面意思是说不能以貌取人,如同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它告诉我们,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性和行为等。)

  (5)玩一玩:选一个玩具进行小游戏,思考游戏带给自己的收获。

  预设:可选择2~4名学生上台玩玩具(如拍画等),其余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等,用几句话进行场景描述。从他们的游戏过程中,发现玩得好的道理或玩得差的原因,再进行口头表达。教师可进行一定的游戏指导。最后,把自己的发言用文字记录下来。

  5.教师配合课件引读,升华情感体验。

  教师:抽陀螺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作为一个从小就不甘人后的男孩,“我”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课件出示:四处寻找木头……可仍然不肯住手。)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课件出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我”的懊恼引起了一位叔叔的注意,他送给“我”如同一枚鸭蛋的陀螺,这枚“鸭蛋”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因为——(课件出示:它长得不伦不类……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虽小,却顽强得出奇,它打败了大陀螺,这不但让“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还让“我”明白了——(课件出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玩具不仅能带给我们快乐,还能带给我们无数的思考和启迪。作者通过玩陀螺,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我们通过玩拍画,明白了“不仅要强攻,还需要智取”的道理。小结:今天这堂课,让我看到了你们的无限可能。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

  (2)摘抄、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积累有效的自学方法。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找准角度,学会作批注

  师:这是某位同学做的批注,请大家看看它有没有什么问题。

  (批注内容:“两只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写得真有趣,我觉得可以从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进行赏析……)

  生1:我觉得这个批注非常啰唆。

  师:你的感触非常正确。因为空间的局限,我们在作批注时需要尽量做到语言简洁、精练。那么,上面的这个批注啰唆之处在哪里呢?

  生1:它摘抄了大量的原文,像是做好词好句摘抄,不像是作批注。

  师: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改简洁吗?

  生1:可以用圈点的办法,在原文中直接画出相关语句,写上自己的感悟。

  师:很好,你提供了一个作批注时非常常见的技巧——圈点法。这里我做一个补充,用圈点法批注时,一般用曲线画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用空心圆标注文章难词,用直线标注需要着重领会的语句,用问号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师:除了啰唆外,这个批注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这个批注只写了自己的思考角度,没有写清楚真切的体会和感想。

  师:你的发现也非常正确。批注的目的是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而不是阅读时的切入点。大家在作批注时也需要注意,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生3:这个批注写得不深入,非常浅显,显示不了批注的作用。

  师:这位同学说到了重点。批注实际属于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范畴,所以内容应该是对文字的鉴赏或评价。如果让你们针对这一句写批注,你们会怎么写。

  生4:可以从描写手法来写。这一句采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

  师:说得既准确又精练。不错,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5:这一句运用拟人,营造激烈的战斗氛围,比赛场面如在眼前。

  师:这是从修辞的角度作旁批。还有同学来补充吗?

  生6:语言简练而精准,大词小用。

  师:这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进行赏析。还有吗?

  生7:让人联想到两位战士阵前对决的场面,趣味盎然。

  ……

  师:大家的发言都非常棒。我们由此可知道,在作批注时,要注意语言精练。作批注可以赏析词语、分析心情、辨析写法、品味语言……,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就能做好批注。

  赏析: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出示了一个错误的批注例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错误和不足,并一步步进行修订,教会了学生作批注的方法和技巧。借用实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自然而然学会作批注。

语文教案 篇8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

  过程:

  1 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 会议—()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 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读读认认

  过程: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 ;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案 篇9

  一、导入新课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二、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

  (一)小组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1、 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3、 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4、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二)通过班级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1、第一节写的是: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这些景物构成的景象: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第二节写的是:天河──海雾──鲛人──流珠。给人的感觉是——空灵、美丽。突出了夜晚的“静”。

  2、第一小节是写景(实写),第二小节是想像(虚写)。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3、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4、本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A、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

  B、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

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认读“螳螂”两字后齐读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古代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了国王攻打邻国的事。那么,“螳螂捕蝉”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国说服国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2、检查下列词语的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自由自在、恍然大悟”。

  (1)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3)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词义。

  指名说,集体讨论。

  乘虚而入:趁着空隙或趁人没有防备时进入。

  不堪设想:堪:能够。不能想像将会再成怎样坏的结局。

  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3、针对前面对课文质疑的几个问题,指名发言,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这个故事的起因的是哪些自然段,写经过、结果的是哪些自然段。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组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

  起因(1):吴王决定要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

  经过(2-11):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结果(12):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分段熟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2.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能分析清楚“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

  3.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的寓意,并能分析清楚“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讲述“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

  1.请同学们翻开默写本,我们先来听写几组词语。

  ①蝉悠闲自由自在

  ②螳螂拱着身子前爪

  ③黄雀伸长脖子啄食

  ④少年弹弓瞄准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读题)《螳螂捕蝉》

  3.(出示插图)我们来看这幅图。看着图,再根据我们刚才听写的这些词语,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吗?先自己说说看。(学生练说)

  4.指名学生说,,再请人说。

  (①学生边说边贴板书:蝉,螳螂,黄雀

  ②如有学生说到寓意,及时予以肯定:你能想到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并把它的寓意告诉大家,你很会思考。

  如没有学生说到寓意,就及时提醒: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叫做寓言的寓意。如果你能在故事的结尾点明寓意,就会讲得更好了。

  贴板书:一心想眼前利益没顾到身后隐患

  5.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则寓言。

  二.学文明理

  1.在中这则寓言是一位少年讲给吴王

  听的',它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又是怎样讲述的呢?让我们认真地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看看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地、认真地朗读课文的2——12自然段

  ①找一找:在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句话。把它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②想一想: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出了什么?

  ③评一评: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位人物,请你对他做出简要的。(并从书中找出理由)

  (提示:①可以在书上做批注。

  ②各自完成任务后,如有时间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老师将讲给你们5、6分钟的时间自学,请你要抓紧时间啊。

  3.自学

  4.全班交流

  1)交流第一个问题

  (①出示重点句:“蝉,螳螂,黄雀,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②朗读:真是画龙点睛的一句话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交流第二个问题

  (①贴板书:楚国,吴王,其它诸侯国

  吴王终于明白了:不能像蝉,螳螂,黄雀一样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啊。

  ②贴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读一遍)

  3)交流第三个问题

  (①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少年的智慧。提升:勇敢要有智慧的支撑。一个好主意想要成功,还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少年就是一位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人。)

  ②读重点句:这两位人物都有令人喜欢的地方,但无疑少年是作者更加赏识的一位。因为正是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吴王明白了:做事(学生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的祸患。)

  5.朗读训练

  1)现在你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你喜爱的人物。凭着你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朱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读好。

  2)(出示要求)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这位人物说的每句话都有感情地读好。

  3)学生自读

  4)指名读,,再读,教师参与读

  5)齐读:老师读旁白,喜欢少年地站起来读,喜欢吴王的坐着读。

  三.拓展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啊?最好能联系实际谈一谈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祸患

  学会智劝

  深明大义,知错就改)

  2.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我相信学习了这一课,又一个道理已经铭记于你们心中了。读重点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顾及身后隐患。)

  3.补充寓言

  “螳螂捕蝉”既是一则有趣的寓言,又是一个能启迪人的智慧的故事。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吗?

  四.布置作业。

  请你仿照《螳螂捕蝉》这课文的方法,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与一则寓言结合起来,编写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23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

  文献摘录:

  寓言故事是根据刘向《说苑》中的有关记载改编。既是寓言故事,书中的人物都是寓言形象,有的还是假托的,不宜过多介绍史实,强调它的真实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蜗牛》教案03-14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园地教案03-23

语文天地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