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3 07:13:02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优秀(4篇)

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对神秘的太空有了解的兴趣,能在已有画面上添画太空背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

  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

  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

  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

  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

  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二、飞向太空

  上次我们已经画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了,今天我们来把太空中的神秘景物画出来。

  提问:

  1、这幅画上什么最重要?(宇航员)

  2、我在添画其他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宇航员背后的景物怎么画?

  ?小结:如果你画的景物被宇航员遮挡住了,画的时候要注意两边的连接,避免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用组合方式添画背景,注意物体和人之间的遮挡关系。

  提醒幼儿耐心完成涂色。

  四、相互欣赏作品,说说自己对宇航员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2

  一、选材的依据:

  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大班《学习》教材中“我要上小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临近毕业的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根据《学习》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需要进行改编与创新,组织了本次全新的集体学习活动。

  2、源自本班幼儿的经验和实际发展的需要

  1)近阶段是孩子们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是对小学生活的准备。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的重大转折。他们即将离开幼儿园,踏入小学生活,对于小学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好奇的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热点,关于“我是小学生”的主题内容贯穿整个学期始末不紧不慢的开展着,通过照片、录像陆续引导孩子了解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孩子们通过对小学和幼儿园的比较,对小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哪些必须做,哪些可以做对孩子而言比较空洞和范范,对下课十分钟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对于如何合理的安排使用十分钟非常模糊。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明确了解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下课十分钟,为入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我班孩子对人物造型的把握,各种动态的掌握、以及不同绘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而设计一本连环须知和一人创编的盲目性、不可操作性给活动带来的'困扰。因此,选用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力量来创编,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展开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本次的合作尝试虽然有难度挑战,但是还是非常可行的,能够更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锻炼他们与同伴合作的交往能力和创编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更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想象力。

  3、源于我园课程原本化渗透责任教育目标中大班幼儿责任行为的目标:

  “合作意识”是大班孩子不可或缺的责任意识。在本次活动小组创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表现上既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想,又要与其它同伴的想法有所联系;既要兼顾自我和他人,同时又要完整表达创作意义, “合作”在本次活动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合作前商量的成败更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中“大班幼儿开始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开展合作性游戏”的特点;结合我班孩子们前期打下的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分工谦让品质,通过本次活动来尝试合作绘画,激发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互相交流、商量、分工、配合;互相帮助,对合作和连环创作有新的认识和界定。通过合作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集体实践活动,培养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心尽责的态度,学会分享这也将是他们终身受益的人格品质。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1. 明确下课十分钟的活动,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可以做。

  2. 推动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人物侧面、正面、背面的特点和动态,组合画面,积累巩固相关经验。

  3. 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养成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协商谦让解决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1. 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尝试小组合作设计,体验合作的乐趣。

  2. 社会与语言: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在集体前交流。

  3. 能力与认知:通过观察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小组合作创作表现正面、侧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自主的交流、商量和创作。从以往“单一的学”转变为“多元的学、自由的学”,结合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赋予幼儿学习鲜活的生命力,使学习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自由的畅所欲言,达成共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环节一:音乐导入、激起兴趣

  对前期低结构活动中个人调查下课十分钟的活动进行交流

  ——激起兴趣:课十分钟的活动,激发后续的创作兴趣

  2、环节二:观察交流、感知表达

  观察下课十分钟活动的照片,比较人物不同正、侧、背面的特点和动态。

  ——巩固动态:人物正侧背面的特点动态,为创作灵感、巩固经验。

  3、环节三:分工创作、合作分享

  运用人物的不同动态特点小组合作协商完成下课十分钟须知的创作

  ——商量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4、环节四:活动延伸

  将活动从下课十分钟过渡到小学生上课与幼儿园的区别

  ——活动延伸:激发幼儿了解和探索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

  五、活动内容与要求:

  1、观察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比较表现正面、侧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动态和特征。

  2、尝试小组协商合作进行创作,体验合作分工的快乐。

  六、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1)用各种方式收集过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

  2)在以往活动中,绘画过人物的不同动态。

  2、环境材料创设:

  1)多媒体课件“下课十分钟”、音乐:下课铃声、《下课十分钟》、上课铃声

  2)小木偶、纸、勾线笔等

  七、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起兴趣

  *铃声响起

  二、观察交流,感知表达

  三、分工创作,合作分享

  四、延伸活动:伴随上课铃声退场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下雨啦》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下雨啦,人们都撑起了雨伞!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美术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本节课可以与第2、第3、第4课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造型·表现”逐步演变到“设计·应用”,从各个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表现春天,各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相互间的承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揭题。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3.引导思考。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5)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4.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经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31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3-15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8

实用的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02-21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2-16